课程编号:X103A15
课程名称:《秘书学》
学时/学分:48/3
授课学期: 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后读课程:无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开课系或教研室:英汉语言文学系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秘书学是研究秘书、秘书工作和秘书机构的发生、发展,揭示其基本规律和特点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新兴学科,是高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秘书工作理论和较高的秘书实践能力而开设的专业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秘书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理解秘书工作基本特点、并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和课堂讨论,了解秘书工作的基本程序,为将来做好秘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1.在教学方法,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如讲授、案例分析、思考与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对基本概念进行讲授时应注意运用启发式方法,自下而上让学生学习对概念下定义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等能力。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讲授时要注意对难点、重点和疑点讲深讲透,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加深理解。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信息量。案例分析重点安排在实务各章,案例收集与整理要新颖、典型、有代表性,尽量在课前一周下发,便于预习和课堂讨论。每章节结束后要布置讨论或案例分析或课堂论文的撰写,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2.考核方式:由于该门课是考查课,考查方式主要采用开卷的考试形式和课堂论文的写作。考试范围应该涵盖该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题型要多样化,注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要全面。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20%,考查占80%。如果学生平时的课堂论文被省级以上报纸、杂志正式刊登,则该门课程成绩总评酌情加分。
三、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秘书的涵义和特征,了解秘书工作的内容和作用,了解秘书学的涵义及对象、方法
本章重点与难点:
1、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
2、秘书工作的内容
3、秘书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基本内容
第一节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
第二节秘书工作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第三节秘书学的涵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 中国秘书工作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秘书机构的设立、秘书人员的配备、秘书制度的建立以及在各个朝代变化等;掌握港台地区及欧美国家秘书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难点
1. 重点:外国秘书工作情况。;
2. 难点: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起源,秘书机构的变化、秘书人员官职的变化,秘书制度与中国古代官制的区别
基本内容
第一节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一、秘书工作的起源
二、中国古代秘书工作
三、中国近代秘书工作
第二节中国党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
一、建党初期的秘书工作
二、苏区和长征时期的秘书工作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
四、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
五、建国后前三十年的秘书工作
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秘书工作
第三节外国秘书工作概况
一、港台的秘书工作
二、外国的秘书工作
第三章 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秘书机构的地位、作用;了解各级各类秘书机构的设置
本章重点及难点:
1. 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
2. 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和要求
基本内容
第一节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
一秘书机构的含义
二 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
第二节 秘书工作机构的地位与性质
一、秘书机构的地位
二、秘书机构的性质
第三节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
一、秘书工作机构的的职能
二、秘书工作要求
三秘书部门和人员的管理
第四章秘书的素养 (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秘书人员应具的知识、能力,以及秘书人员应有的个性品质和职业道德
本章重点及难点
1. 秘书的职业道德;
2. 秘书的知识、能力结构;
3. 秘书的性格。
基本内容
第一节、秘书人员的知识和能力
第二节、秘书人员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
第三节、秘书人员的心理和性格
第四节、秘书人员的性别特征
第五节、秘书人员的培训、考核与晋级
第五章秘书的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 (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秘书人际关系的方式和准则
本章重点与难点:1影响人际关系因素
2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基本内容
第一节秘书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地位
第二节秘书的角色意识
第三节秘书人际关系的方式和准则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二影响人际关系因素
三人际关系的障碍
四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第六章秘书日常工作(上 )(4学时)
教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秘书日常工作基本内容,掌握秘书日常工作的基本技能
本章重点及难点:
1、通信工作
2、接待工作
基本内容
第一节办公室管理
第二节通信工作
第三节接待工作
第四节 日程安排
第七章日常工作(下)(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秘书日常工作基本内容,掌握秘书日常工作基本技能
重点与难点:1、印信工作
2、值班工作
基本内容
第一节、督查工作
第二节、保密工作
第三节、印信工作
第四节、值班工作
第八章信息与调查工作 (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信息的有关知识,掌握秘书信息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2 、掌握秘书调查研究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1、秘书信息工作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2、调查研究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基本内容
第一节信息工作
第二节调查研究工作
第九章 秘书写作与文书处理 (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书的基本知识,熟悉文书的格式;掌握秘书文书写作的内容、特点和总体要求;掌握文书处理的程序和方法。
本章重点
1. 秘书文书写作的特点和要求;
2. 文书处理。
基本内容
第一节秘书写作概述
第二节几种常见的文书写作
第十章会议组织 (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会议安排的基本方法。
本章重点 : 会议工作的内容
第一节会议概述
第二节会前准备
一会议计划和成本计算
二文件准备
三会场准备
四会议议程、程序的拟定
五屋制发会议证件
六会议通知的发送
第三节会间工作
一会场的组织与服务
二会议信息的收集与编发
三会议文件的起草
第四节会后工作
一会后事务
二会议文书立卷
三会议传达
四会议催办
第五节会议组织举例
第十一章信访工作(2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信访工作的意义作用,了解信访处理过程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
1、来信处理的原则和一般程序,来访处理的原则和一般程序,信访信息的综合研究
2、企业信访处理方法和信访信息的综合研
基本内容
第一节、信访工作概述
第二节、信访工作程序与方法
第三节、企业信访工作
第十二章秘书的沟通与协调 (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沟通含义、特点及过程。掌握够沟通和协调的技巧和方式。
本章重点及难点:1、沟通技巧
2、 秘书协调的方式
基本内容
第一节、沟通概述
第二节、协调概述
第三节、协调的内容、步骤与方法
四、学时分配表:
章序 | 内容 | 课时 | 备注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 绪论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 秘书的素养 秘书的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 秘书日常工作(上 ) 秘书日常工作(下) 信息与调查工作 秘书写作与文书处理 会议组织 信访工作 秘书的沟通与协调 | 3 3 3 6 6 4 4 2 5 5 2 5 合计48 |
教材:《秘书学概论》 主编:陆瑜芳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年
参考书:《秘书学》 主编:陈合宜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
执笔人:王金秀
审定:胡华平 日期:201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