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可达到8m/s | B. | 我们所用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50dm | |
C. | 人的正常体温是35℃ | D. |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
A. | 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 B. |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
C. | 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 D. | 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
A. | 鞋底、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美观 | |
B. | 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是应用了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性质 | |
C. | 锤柄往下撞击板凳,锤头就能套紧在锤柄上,这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 |
D. | 贴在墙面上的吸盘受到拉力也不易脱落,是由于大气压力与重力平衡 |
A.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 B. | 物体M在匀速运动中重力做功为0 J | |
C. | 拉力F的功率为4W | D .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 |
A. | A的密度一定小于B的密度 | B. | A的密度可能等于B的密度 | |
C. | 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 D. | 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 |
6.(3分)(2012•江西)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 |
B. |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 |
C. | 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 | |
D. | 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
7.(3分)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 _________ 冲程.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8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内完成 _________ 个冲程,对外做功 _________ 次.
8.(6分)2011年6月,全长1318km的京沪高铁将全面建成通车:
(1)运行时速300km/h的“和谐号”动车从北京直达上海只需 _________ _h.(保留两位小数)
(2)车站站台两侧的旅客要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外,这是为了防止动车高速通过时,动车周围的空气流速 _________ ,压强 ___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人易被动车吸入.
(3)坐在行驶动车中的人,若以车窗为参照物则人是_ _________ 的(填“运动”或“静止”).动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牵引力 _________ 阻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如图所示为某一路段的红绿灯信号设施.已知三只灯泡均标有“220V 40W”字样,该设施正常工作一天(24h)将消耗 _________ kW•h.
9.(2分)(2011•来宾)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某太阳能热水器每天能使200kg的水温度升高30℃,那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__ J,相当于完全燃烧 _________ 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取7×107J/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3分)(2011•攀枝花)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 _________ 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弹簧将 _________ (选填“伸长”或“缩短”).如果用电流表替代虚线框内仪器,然后将条形磁体迅速插入线圈中,与之相连的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这是 _________ 现象.
11.(2分)(2011•广安)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的长度是OB的三倍,A端细线下所挂28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B点用600N的动力竖直向下拉动,木杆静止不动,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_________ N,此木杆为 _________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三、作图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9分)
12.(3分)(2011•来宾)在图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N极.
13.(3分)(2011•广州)如图,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14.(3分)(2011•眉山)如图CC’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的像,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和凸透镜的焦点(作出一个焦点即可).
四、简答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8分)
15.(4分)(2005•南宁)市在实施“136”工程中,对旧街小巷进行了改造.为了方便盲人的行走,在不少街道的人行道上铺设有凹凸刻纹的盲道,如图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为什么盲人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上象正常人一样行走?
16.(4分)(2009•太原)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为什么?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19分)
17.(3分)(2011•来宾)如图四个实验中,甲图实验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 ;乙图实验是研究气压与 _________ 的关系;丙图实验说明了 _________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丁图实验的具体应用实例是 _________ .
18.(5分)(2011•来宾)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7 | 98 |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 ℃,此时液面上的
气压 _________ 1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 _________ 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19.(11分)(2011•达州)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 .
(2)在下左图中将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未知电阻大于5Ω)
(3)如某次测量中,老师只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恒定的电源一个(电压未知)、电流表一只、定值电阻R0一个(电阻已知)、单刀开关两只、导线若干.测待测电阻Rx的值,请用给定的器材(可不用完)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
①、在上右图的虚线框内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②、扼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指出物理量的名称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a _________ .b _________ .
③、Rx的数学表达式为:Rx= _________ (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相应的符号表示).
六、计算题(2小题,共20分)
20.(9分)(2011•南通)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定值电阻R0=10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Rab=20Ω.
(1)开关S拨到触点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大?
(2)开关S拨到触点2时,在变阻器滑片P移动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大?
(3)定值电阻R0消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21.(11分)(2011•自贡)如图所示,现将一重G1=8100N的实心铝块在水中匀速上提h=2m(未露出水面),已知每个滑轮重G2=900N,不计绳重和各种摩擦,不计水的阻力.已知铝的密度ρ铝=2.7×103kg/m3,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2)若绳端拉力的功率为P=540W,则铝块上升的速度为多大?
2012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六)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可达到8m/s | B. | 我们所用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50dm | |||
C. | 人的正常体温是35℃ | D. |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 |||
考点: | 速度与物体运动;温度;长度的估测;电压.2978888 | |||||
专题: | 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 | |||||
分析: |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 |||||
解答: | 解: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m/s,故该选项不符合实际; 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cm左右,故该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的正常体温约37℃,故该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一节新电池的电压是1.5V,故该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D. | |||||
点评: |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中各物理量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
A. | 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 B. |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
C. | 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 D. | 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 |||
考点: |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比热容的概念.2978888 | |||||
专题: | 压轴题. | |||||
分析: | 冰在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热,所以内能增加,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比热容变化. | |||||
解答: | 解: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在增加,由于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当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变大; 故选B. | |||||
点评: | 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熔化过程的特点及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 |
A. | 鞋底、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美观 | |
B. | 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是应用了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性质 | |
C. | 锤柄往下撞击板凳,锤头就能套紧在锤柄上,这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 |
D. | 贴在墙面上的吸盘受到拉力也不易脱落,是由于大气压力与重力平衡 |
考点: |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平衡力的辨别;重力的方向;大气压的综合应用.2978888 |
专题: | 应用题;学科综合题. |
分析: | A、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用重物和细绳做一个重垂线,细绳的方向就是竖直方向,用它可以判断墙壁是否竖直; C、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在板凳上撞击锤柄,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就是利用惯性; D、此题中,大气压力作用在水平方向,重力是竖直方向上的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
解答: | 解:A、鞋底、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所以A错; B、重垂线检查墙是否竖直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原理,所以B是错误的; C、向下撞击锤柄时,锤柄受力停止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C是正确的; D、吸盘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吸盘和墙面之间就有很大的摩擦力,摩擦力和重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C. |
点评: | 此题考查了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重力的方向、惯性、平衡力,是一道综合题; 此题的难点是选项D的判断,有些同学不知道用什么知识来解答,找准物理现象所用到的物理知识是解释物理现象的关键. |
A.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 B. | 物体M在匀速运动中重力做功为0 J | |||
C. | 拉力F的功率为4W | D.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 | |||
考点: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2978888 | |||||
专题: | 机械与功. | |||||
分析: | (1)物体M匀速运动,受到的合力为零,故物体M所受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摩擦力相等;并且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故拉力F是弹簧测力计示数的2倍. (2)先判断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然后根据W=Gh求出重力做的功; (3)先求出拉力F移动的速度,然后利用功率的公式P=Fv计算即可; (4)物体M匀速运动,受到的合力为零,故物体M所受拉力和摩擦力相等;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即拉力F是M所受摩擦力的2倍. | |||||
解答: | 解: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0N=20N;故A正确; B、由于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所以物体在竖直方向通过的距离为零,故重力做功为零;故B正确; C、拉力F移动的速度v=×0.2m/s=0.1m/s,故拉力F的功率:P=Fv=40N×0.1m/s=4W;故C正确;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40N=20N;故D错误. 故选D. |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和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关键要注意,拉力的大小是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的2倍,拉力移动的速度是物体移动速度的. |
A. | A的密度一定小于B的密度 | B. | A的密度可能等于B的密度 | |
C. | 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 D. | 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 |
考点: |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密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2978888 |
专题: | 应用题;压轴题. |
分析: | (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重力公式、密度公式、体积公式和压强公式得出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根据压强相等可知两者密度之间的关系; (2)已知两者的压强相等和底面积关系,根据F=ps求出两者对桌面的压力关系即可得出重力关系,进一步得出质量关系. |
解答: | 解: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ρgh, ∵pA=pB,hA<hB, ∴ρA>ρB,故AB选项不正确; 又∵pA=pB,SA>SB, ∴FA>FB,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GA>GB,即mA>mB,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不正确. 故选C. |
点评: | 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灵活应用,注意规则物体的压强计算公式可以变形为p=ρgh,对于规则物体比较密度、压强以及高度关系时,利用其变形公式不仅可以节省做题时间,同时准确率也会提高. |
A |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 |
B. |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 |
C. | 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 | |
D. | 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
考点: |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2978888 |
专题: | 应用题;压轴题. |
分析: | 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与电阻R1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电压表V1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和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 |
解答: | 解:当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公式I=可知,电路电流减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减小,根据公式U=IR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故B正确、A错误. 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所以说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是错误的,故C错误.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减小,所以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
点评: |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好额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还考查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关键是明白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
7.(3分)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 做功 冲程.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8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内完成 60 个冲程,对外做功 15 次.
考点: |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2978888 |
分析: | 解决此题要知道当汽油机的电火花打火时是做功冲程,这是做功冲程的特点;在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 |
解答: | 解:当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电火花打火时,该冲程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由题意可知,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800r/min,即每秒钟转30圈,完成60个冲程,做功15次; 故答案为:做功,60,15. |
点评: | 解决此题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工作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
(1)运行时速300km/h的“和谐号”动车从北京直达上海只需 4.39 _h.(保留两位小数)
(2)车站站台两侧的旅客要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外,这是为了防止动车高速通过时,动车周围的空气流速 变大 ,压强 变小 (填“变大”或“变小”),人易被动车吸入.
(3)坐在行驶动车中的人,若以车窗为参照物则人是_ 静止 的(填“运动”或“静止”).动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牵引力 等于 阻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如图所示为某一路段的红绿灯信号设施.已知三只灯泡均标有“220V 40W”字样,该设施正常工作一天(24h)将消耗 0.96 kW•h.
考点: |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功的计算.2978888 |
专题: | 计算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 |
分析: | (1)已知路程与列车的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列车的运行时间. (2)流体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据此分析答题. (3)如果物体相对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动车匀速运动,受平衡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牵引力与阻力的关系. (4)由灯泡铭牌可知灯的额定功率,同一时刻,只有一盏指示灯在工作,根据一盏灯的功率与时间的乘积就是指示灯消耗的电能. |
解答: | 解:(1)∵v=, ∴动车从北京直达上海的时间t==≈4.39h; (2)由于动车高速通过时,动车周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人易被动车吸入,因此旅客要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外. (3)坐在行驶动车中的人相对车窗的位置保持不变,以车窗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 动车在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得,动车的牵引力等于它受到的阻力. (4)∵P=,同一时刻只有一盏灯工作,指示灯的功率P=40W=0.04kW, ∴灯消耗的电能W=Pt=0.04kW×24h=0.96kW•h. 故答案为:(1)4.39;(2)变大;变小;(3)静止;等于;(4)0.96.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变形公式的应用、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流体流速与流体压强的关系、求灯泡消耗的电能等问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学科综合题,但难度不大. |
考点: | 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2978888 |
专题: | 计算题;压轴题. |
分析: | (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温度升高的度数,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 (2)由题知,Q吸=Q放,再利用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V=求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
解答: | 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 =4.2×103J/(kg•℃)×200kg×30℃ =2.52×107J; (2)由题知,Q吸=Q放, ∵Q放=qv, ∴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v===0.36m3. 故答案为:2.52×107;0.36.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Q吸=cm△t、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mq的掌握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
考点: |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安培定则;电磁感应;电路的动态分析.2978888 |
专题: | 压轴题;学科综合题. |
分析: | 解题时由电流方向结合螺线管绕线方式,根据安培定则判定其上端为N极,故对其上方磁体为引力,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当滑片向右滑时,导致接入电路阻值增加,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对上方磁体引力减小故弹簧缩短; 而后者因为电流表指针偏转可判定有电流通过,即为电磁感应现象. |
解答: | 解: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回到负极,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是从正面向右,背面向左的,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四指弯曲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通电螺线管会对上方的条形磁铁产生向下的吸引力,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对上方磁铁的吸引力减小,弹簧就会变短; 将条形磁铁迅速插入线圈中,条形磁铁和线圈发生了相对运动,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与之相连的电流表指针就会发生偏转,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故答案为:N;缩短;电磁感应. |
点评: | 要解答此题,需要掌握:电路的动态分析、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磁感应现象、安培定则.是一道综合题. |
考点: | 杠杆的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应用;杠杆的分类.2978888 |
专题: | 压轴题;分割思想. |
分析: | 当物体在地面上静止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杠杆对其向上的拉力.由于拉力不知道,可以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先求出拉力,才能解决此题. 确定杠杆的类型可以从动力与阻力的大小关系比较确定,也可以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去确定. |
解答: | 解:以杠杆为研究对象,杠杆A点受到物体G对其竖直向下的拉力FA和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B,杠杆不动,即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所以FA×OA=FB×OB. 由于FB=600N,OA=3OB,可以求得FA=200N.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对物体G的拉力竖直向上且等于200N. 以物体G为研究对象,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杠杆对其向上的拉力F拉=200N,重力为280N,地面对其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这三个力平衡即:G=F支+F拉,从而可以求得F支等于80N. 由图示情况可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此木杆为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80;费力 |
点评: | 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它将杠杆的平衡条件与物体的平衡联系在一起.将物体与杠杆建立不了一个系统,如何将两个物体出来,分别进行研究分析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
12.(3分)(2011•来宾)在图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N极.
考点: |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磁感线及其特点;安培定则.2978888 | |
专题: | 作图题;压轴题. | |
分析: | 利用电源的正负极,可以确定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在根据电流方向和图示的螺线管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NS极. 然后利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这一特点,确定磁感线的方向. 利用螺线管的磁极结合磁极间作用规律确定小磁针的N、S极. | |
解答: | 解: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外电路会到电源的负极,所以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和电流的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可以确定磁感线的方向是向右的. 小磁针的左端靠近了螺线管的右端(S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左端与螺线管的右端为异名磁极,故为N极. 综上分析可得答案如右图: | |
点评: | 此题综合了安培定则、磁极间作用规律、磁感线的特点等知识点,题目的难度不大,利用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的NS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
考点: | 力的示意图;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2978888 |
专题: | 作图题;压轴题. |
分析: |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同时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出物体所受到的力:确定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方向. |
解答: | 解: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所以受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同时受到重力作用,方向竖直向下.受到地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 故答案为: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画法,关键是确定这几个力的方向. |
考点: | 透镜的光路图.2978888 |
专题: | 压轴题;透镜及其应用. |
分析: | 利用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光路可逆和图示作出透镜和焦点的大致位置. |
解答: | 解:连接物像的点S、S′并延长与主光轴交于O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过O点垂直主光轴作出凸透镜; 从S点平行于主光轴作一条入射光线,交与凸透镜与E点,连接S′E并延长交于主光轴 F点,F点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EF为入射光线AE的折射光线,在凸透镜的左侧对称的作出另一焦点F,如图: |
点评: | 在作右侧焦点时利用了光路可逆,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而且一定过像点S′; 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
15.(4分)(2005•南宁)市在实施“136”工程中,对旧街小巷进行了改造.为了方便盲人的行走,在不少街道的人行道上铺设有凹凸刻纹的盲道,如图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为什么盲人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上象正常人一样行走?
考点: |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2978888 |
专题: | 应用题;简答题;压轴题. |
分析: | 压强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
解答: | 答:盲道的路面有凹凸刻纹,人走在盲道上,受力面积减小,在压力一定时,脚底受到的压强增大,从而盲人通过脚底能感觉出来,因此盲人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上象正常人一样行走. |
点评: | 知道压强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具体关系,掌握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学以致用,有意义! |
考点: |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978888 |
专题: | 简答题;压轴题. |
分析: | 根据水的比热容的特点与沙子的比热容进行比较分析. |
解答: | 解:吸收相同热量,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升高的少,沙子温度升高的多,沙子烫脚. 答:与同质量的海水相比,沙子的比热容较小,吸收相同热量时,沙子的温度升得快,所以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 |
点评: | 考查了水的比热容的特点以及用水的比热容来解释自然现象的知识点. |
17.(3分)(2011•来宾)如图四个实验中,甲图实验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乙图实验是研究气压与 流速 的关系;丙图实验说明了 做功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丁图实验的具体应用实例是 电动机 .
考点: | 力的作用效果;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2978888 |
专题: | 图析法. |
分析: | (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物体的燃点,物体就会燃烧; (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动,这就是电动机的原理; |
解答: | 解:(1)甲图中手对钢锯条施加了力的作用,钢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乙图在纸条上方吹气时,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小,纸条被下方压强较大的空气压托住,说明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丙图是压缩活塞,对活塞内的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着火点,粘有乙醚棉花就会燃烧,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丁图是将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放在磁场中,导体运动就说明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这是电动机的原理. 故答案为:形状;流速;做功;电动机. |
点评: | 此题考查了电动机的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力的作用效果、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一道综合题; 很多物理实验中有原理图,我们要能够根据原理图来判断出探究的内容.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7 | 98 |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此时液面上的
气压 小于 1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 甲 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考点: |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978888 |
专题: | 实验题;信息给予题. |
分析: | (1)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2)沸点的高低和气压有关,气压升高,沸点升高,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
解答: | 解:(1)如表格水在第4min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应该保持不变,所以第6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 (2)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所以水的沸点是98℃. 沸点的高低和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此时沸点97℃低于100℃,所以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甲图,气泡上升时不断增大,是水的沸腾时的现象;乙图,气泡上升时不断减小,是水沸腾之前的现象. 故答案为:(1)6;水沸腾过程温度保持不变;(2)98;小于;(3)甲. |
点评: | (1)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气泡上升时不断变小; (2)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增大. |
19.(11分)(2011•达州)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R= .
(2)在下左图中将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未知电阻大于5Ω)
(3)如某次测量中,老师只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恒定的电源一个(电压未知)、电流表一只、定值电阻R0一个(电阻已知)、单刀开关两只、导线若干.测待测电阻Rx的值,请用给定的器材(可不用完)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
①、在上右图的虚线框内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②、扼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指出物理量的名称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a 闭合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0 .b 闭合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x .
③、Rx的数学表达式为:Rx= (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相应的符号表示).
考点: |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2978888 |
专题: | 实验题;作图题;压轴题;设计与制作题. |
分析: | (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 (2)本题主要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 电源由2节干电池组成,电压为3V,未知电阻大于5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流,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选择一上一下接入电路. (3)测电阻Rx的阻值,没有电压表,采用并联的方式,电压相同,把定值电阻R0和被测电阻Rx并联在电路中,各支路上有开关控制,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上,通过开关的闭合和断开,电流表能测每个支路电流. |
解答: | 解:(1)实验原理:R=. (2)电源电压为3V,电路最小电阻为5Ω, 所以电路中电流最大为:R===0.6A, 所以,电流表选择0~0.6A. 滑动变阻器在上面和下面各选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所以把电流表的“0.6”接线柱连接滑动变阻器的D(或C),开关右端相连滑动变阻器的A(或B).如下图: (3)R0与Rx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上,各支路上各有一个开关控制,首先闭合Rx支路开关,测电流Ix, 断开Rx支路开关,再闭合R0支路开关,测电流I0.如图: 实验步骤:a、闭合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0; b、闭合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x. ③Rx===. 故答案为:(1)R=;(2)如上图实物图; (3)①如上图电路图; ②a、闭合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0; b、闭合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x. ③. |
点评: | 伏安法是测电阻的最基本的方法,在只有电压表时,利用定值电阻和被测电阻并联,电压相等,求被测电阻RX;在只有电流表时,利用定值电阻和被测电阻串联,电流相等,求被测电阻RX. |
20.(9分)(2011•南通)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定值电阻R0=10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Rab=20Ω.
(1)开关S拨到触点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大?
(2)开关S拨到触点2时,在变阻器滑片P移动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大?
(3)定值电阻R0消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考点: | 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串联.2978888 |
专题: | 计算题;动态预测题. |
分析: | (1)当开关S拨到1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2)当开关S拨到2时,R0与R组成串联电路;由图可知滑片在a端时,电表的示数最大,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滑片在b端时,电表的示数最小,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和R0两端的电压. (3)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0两端电压最大,功率最大. |
解答: | 解:(1)当开关S拨到1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因此示数为6V. (2)当开关S拨到2时,R0与R组成串联电路, 滑片在a端时,I===0.6A,电压表的示数为6V, 滑片在b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10Ω+20Ω=30Ω, 电路中电流:I===0.2A. R0两端的电压:U0=IR0=0.2A×10Ω=2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2V. (3)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0两端电压最大,功率最大, P=UI=6V×0.6A=3.6W. 故答案为:(1)开关S拨到触点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 (2)开关S拨到触点2时,电流表示数的最小值为0.2A;电压表的最小值为2V; (3)定值电阻R0消耗的最大功率是3.6W.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电功率的有关计算,分析好电路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2)若绳端拉力的功率为P=540W,则铝块上升的速度为多大?
考点: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密度公式的应用;速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功率的计算.2978888 |
专题: | 计算题;压轴题. |
分析: | (1)知道铝块重和铝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求铝块的体积(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铝块受到的浮力F浮;再根据F=G﹣F浮求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那么,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Fh,不计绳重和各种摩擦,额外功为提升动滑轮做的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就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上面求出了使用滑轮组做的总功,又知道总功功率,利用P=求做功时间(运动时间),又知道上升高度,利用速度公式求铝块上升的速度. |
解答: | 解:(1)∵铝块重G1=ρ铝vg, 铝块的体积: v===0.3m3, 在水中铝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vg=1.0×103kg/m3×0.3m3×10N/kg=3000N, 滑轮组对铝块的拉力: F=G1﹣F浮=8100N﹣3000N=5100N, 使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W有用=Fh=5100N×2m=10200J, 不计绳重和各种摩擦,使用滑轮组做的额外功: W额=G轮h=900N×2m=1800J, W总=W有用+W额=Fh+G轮h=10200J+1800J=12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5%; (2)由题知P总==540W, 做功时间: t==, 铝块上升的速度: v===0.09m/s. 答:(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5%; (2)铝块上升的速度为0.09m/s. |
点评: | 本题综合了考查了重力、速度、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本题关键有二:一是滑轮组对物体拉力F=G﹣F浮的求法,二是有用功和总功的计算,特别是W有用=Fh,而不是W有用=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