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分 |
评分 |
1、 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月光下的树影; B、你看到别人的背影;
C、平静的湖面中的倒影; D、礼堂里放电影.
2、 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主要是因为:
A.光速极大;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3、 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4、 MN为一块小平面镜,AB为一物体,人眼从C处向镜中观察时,则:
A.镜中不会有AB的像;
B.镜中会有AB的像,但人眼在C处无法看到;
C.镜中会有AB的像,人眼在C处可看到整个像;
D.镜中会有AB的像,人眼在C处只可看到部分像.
5、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挖隧道用“激光准直”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水中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日偏食(在地球上看到太阳表面部分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小莲庄的长廊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6、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7、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
9、 08年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一一《逗趣》。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如图),让观众大开跟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 .凸透镜成像.
10、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11、 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12、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 D
13、 下列现象中,与其他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物理现象是:
A、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
B、古诗“池水映明月”;
C、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D、观赏水中的金鱼.
14、 图5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15、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6、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
17、 下列四种现象中,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二、填空题(共9题)
1、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射而形成的像,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射而形成的像。
2、 坐落在浑河南岸的沈阳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工程业已竣工。这座体育场的现代化设施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中心看台的座椅采用“中空吹塑工艺”,和以往“注塑工艺”相比, 更加柔软,使人坐起来更加舒服。图5所示是奥体中心的夜景,浑河倒映着奥体中心的 倩影,在体育场顶端安放的航空灯,放射出无数道美丽的光柱与体育场的万盏明灯交相 辉映,成为沈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请你参照示例,结合图片在上文中选取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将表格填充完整。
物理现象 | 物理知识 |
示例:座椅采用“中空吹塑工 艺”,更加柔软 |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
3、 光是一种电磁波,当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传播的速度是 m/s,红光的频率比紫光低,则它的波长比紫光________。(选填:长、短或相等)天文学家根据星系的光谱线“红移”判断星系在 (选填:靠近或远离)我们。
4、 小王全家利用假期去桂林旅游,乘坐在漓江的游船上,看到秀丽的清山映在水中、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草中穿梭,他看到的倒影是_____________现象,看到较浅的河床是___________现象。
5、 汽车在夜间行驶时照明用的前大灯的灯光,核爆炸时产生的强闪光,电焊时产生的强光,都可称为眩光。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都会伤害人的眼睛。
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强烈的镜面反射这种反射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的休息还会影响街道上车辆行驶及行人的安全。
除了上述可见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外,一些不可见光还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伤害。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眼角膜和皮肤,过度的照射甚至能损害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多种皮肤伤害;红外线是一热辐射,常常对人体造成高温伤害。
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通常所说的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 、 、 和 污染。本文则向我们指出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一种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称为 。
2、不可见光的种类有 和
3、请你对本文所介绍的污染现象提出至少一种可行的防护措施。
6、 2006年3月7时40分,黑龙江省大庆市市民惊奇地发现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周围出现了多个“小太阳”,太阳的上方还有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这种天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云中竖直排列着许多小冰晶(小冰晶相当于三棱镜)。
(1)天空出现的彩虹,可以说明太阳光是一种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2)人们能够看到多个“小太阳”,是由于太阳光经小冰晶反射和 后所形成的虚像。
7、 2005年春节晚会上的舞蹈“千手观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如图1所示,我们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____的缘故。
(2)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是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时,其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不同的。
8、 从光源发出的点,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在正对着平面镜2m处的墙上有一个光斑.如要使光斑向上沿墙面移动1m,平面镜应转过多大的角度?
9、 一只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我们看到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造成的。古诗文中“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
1、 某同学要利用一把卷尺和一小块平面镜测出如图所示的水平地面上的一棵大树的高度.
(1)画图表示他的测量方法,并简述测量的主要步骤.
(2)用字母表示所测得的量,写出大树高度H的表达式H=
2、 下图是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示意图。图中是小婷同学画的光的折射光路图。她画得对吗?为什么?
3、 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 距离 | |
甲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乙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
1 | 13 | 13 |
2 | 14 | 14 |
3 | 15 | 15 |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选填“实”或“虚”)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三原色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现象。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色。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 的光叠合而成的。
颜料的三原色
各种颜料反射与自身一致的色光,还反射一些在光带上邻近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之外,还要反射邻近的橙光和绿光;同样,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以外,还要反射邻近的绿光和靛光。把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在一起以后.由于黄颜料把红、蓝、靛、紫色光吸收掉了,蓝颜料把红、橙、黄、紫色光吸收掉了,反射光中就只剩下了绿色光。因此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就是绿色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
(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
(2)将红、绿、蓝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色;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光;将黄光和蓝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色;
(3)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外,还反射橙光和 光;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后是 色;两种颜料混合后呈现第三种颜色,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其中的规律: 。
五、作图题(共2题)
1、 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或折射角。
2、 如图所示,甲图中折射光线过光心;乙图中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丙图中S`点是点光源S的像。请在甲、乙两图中分别画出入射光线,在丙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六、多项选择(共2题)
1、 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眼睛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
A.粉笔字发出的光射入眼内; B.眼睛的光察觉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C.粉笔字将光反射入眼内; D.粉笔字对光产生漫反射.
2、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θ,则
A、入射角为 B、入射角为9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18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参============
一、选择题
1、 B
2、 B
3、 B
4、 B
5、 C
6、 A
7、 A
8、 C
9、 A
10、 c
11、 C
12、 A
13、 B
14、 C
15、 c
16、 A
17、 B
二、填空题
1、 反,折;
物理现象 | 物理知识 |
浑河倒映着奥体中心的倩影 |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 |
顶端安放的航空灯,放射出无数道美丽的光柱 | 光的直线传播 |
4、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5、 (1)、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污染,光污染;
(2)、红外线、紫外线
(3)、使用防护罩(如使用具有防辐射功能的伞;电焊时使用防护面罩等)避免光的直接照射;改善玻璃成份,减弱玻璃幕墙的反光能力等等。
6、 (1)复色光 (2)折射
7、 (1)光沿直线传播 (2)音色
8、 13°17′
9、 反射 折射
三、实验,探究题
1、 测量方法,如图所示.
测量步骤:
①将平面镜放在水平地面上,人沿着树根A与平面镜B所 决定的直线,眼睛看到地面上的平面镜前后移动位置,当人在镜中恰能看到树梢D的像时,记下这时人的位置C.
②用卷尺量出AB间的距离a,BC间的距离b,人眼到地面的高度hH=ha/b
2、 小婷同学画得不对。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反射角。
3、 (1)虚 (2)相等 (3)相等 (4)不变.
四、综合题
1、 (1) 色散 三原色(或红、绿、蓝) (2)白 黄 白
(3)绿 绿 第三种颜色是由两种颜料共同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五、作图题
1、
2、 图略。甲图: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乙图:入射光线延长线过凹透镜右侧焦点:丙图: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经过点S。
六、多项选择
CD
解析: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眼睛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黑板面上的粉笔字发生了漫反射现象,使反射光线向各个不同的方向传播。
2、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