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两图所示细胞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细胞器 .有无以核膜为界的典型细胞核
C.有无细胞膜 .有无遗传物质DNA
2、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肽键的是
A.—NH—CO— B.—NH2—.—NH2—CH— D.—NH—CH2—
3、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水分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主动吸水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4、下图表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a、b为跨膜运输的两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决定
B.物质a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C.物质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的氧气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有关,与无关
5、右图为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捕获光能的色素位于
A. .② C.③ D.④
6、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这一事实说明
A.酶具有专一性 B.酶具多样性 C.酶具有高效性 D.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7、右图为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不需要酶的催化
B.过程发生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C.过程①不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过程不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8、给小鼠静脉注射适宜浓度的14C标记的葡萄糖溶液,
若葡萄糖分子参与细胞呼吸,14C将最先出现在下列哪种物质中
A.酒精 B.乳酸 C.丙酮酸 D.二氧化碳
9、右图表示细胞有丝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
关系,该细胞可能处于
A.前期或中期 B.间期或末期
C.中期或后期 D.后期或末期
10、下列四幅图表示人体细胞的生命现象,其中一定属于细胞分化的是
11.下列各组性状互为相对性状的是
A.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绿色
12.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行为进行类比,提出“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的假说。他所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假说演绎法 模拟实验法
C.杂交实验法 类比推理法
13.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碱基之间的化学键是氢键
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内侧,构成基本骨架
D.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1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遗传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遗传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问的传递
15.将双链都有3H标记的1个DNA分子,放入没有标记物的适宜环境中,经过3代复制后,有3H标记的DNA分子的数量是
A.1个 个 个 个
16.下表是针对4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提出的优生指导,其中正确的是
17.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是
A.单倍体 二倍体 三倍体 六倍体
18.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所含的不同基因。右图为正常染色体,
与之相比,下列变异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19、基因工程中,提取目的基因通常使用的工具是
A.质粒 性核酸内切酶
C.DNA连接酶 聚合酶
20、下列各选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③生物进化是长期应用的结果 ④进化的根本原因是遺传
A. ① ①②
C. ①②③ ①②③④
21.下列不存在生殖隔离的是
A.二倍体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后代无籽 马和驴杂交后代不育
C.山羊和绵羊杂交后代不活 东北虎和华南虎杂交后代可育
2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6%,Aa的个体占68%,aa的个体占6%,该种群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23.生活中,手或脚若长时问摩擦可能会磨出“水泡”,其中的液体主要是
A.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24.下列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25.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通过导管运输
26.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A.吞噬细胞 细胞 细胞 记忆细胞
27、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迈进”。下列有关
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
B.艾滋病患者体内T细胞的数量会逐渐增加
C.艾滋病患者的死因与免疫系统受损无关
D.发现艾滋病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长期隔离
28.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去除顶端幼苗的切面上,位置如下图,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乙弯向光源生长
29. 柿子的涩味是由于含有大量的单宁,随着柿子成熟,单宁会逐渐分解。为了使柿子
尽快去掉涩味,可将其与成熟的苹果共同存放,原因是成熟的苹果可以产生并释放
A.生长素 乙烯 脱落酸 细胞素
30.适宜条件下,在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中,其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最可能是
31.用具有挥发性的甲基丁香酚涂在纸片上,挂在柑桔园里,诱得大量雄性柑桔果蝇并加以消灭,这是下列哪种信息在生产上的应用
A.物理信息 行为信息 化学信息 营养信息
32. 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
态系统的四种成分,①--⑦表示碳元素的流动过程,其中主要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A. ①②⑤②③②③⑤⑥ D. ① ④ ⑤ ⑦
33.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205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将出现负增长。这一预测的主要依据是
A.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C.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34.近期我国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地球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减少汽车使用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提高绿化面积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3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有丝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由大到小,紫色变深
C.利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D.在绿叶中的色素分离实验中,扩散得最慢的是叶绿素a
36、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和兰迪•谢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
发现细胞通过基因控制囊泡蛋白质合成进而实现囊泡的定向运输与目标融合,并在外界信号作用下精确释放被运输物质。这种细胞内部囊泡运输机制,实现了细胞内的膜性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以及某些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的物质的传递运输。
(1)下列物质不是通过此机制运出细胞的是( )
A.抗体 .神经递质 .唾液淀粉酶 D.乳酸
(2)细胞内部囊泡运输体系有细胞膜、 、核膜等结构组成,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3)囊泡与目标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图中①~⑥所示囊泡运输过程中,③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
37、(4分)下图甲、乙分别表示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和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可发生图乙中③ ④方式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填宇母)。
(2)图乙中① -- ④所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含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____
(3)检测发现人体细胞中的DNA含量多于染色体DNA含量,原因是DNA不仅存在于细胞核内,还存在于______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中。
38.(4分)2004年2月,玉米育种、栽培专家李登海的“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具有“大果穗”、“紧凑型”等特点,提高了单株生产力并可以进行较高密度种植,创造并保持着夏玉米1096.29公斤/亩的世界纪录,为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1)在玉米种群中偶然发现了“大果穗”这一性状,且可以遗传,这种变异类型最可能
属于______________
(2)“紧凑型”玉米(叶片夹角小,上冲)克服了“平展型”玉米植株间互相遮挡阳光的缺点,在新品种增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紧凑型”有利于增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玉米“紧凑型”(A)与“平展型”(a)是一对相对性状,“大果穗”(B)与“小果穗”(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你是育种专家,用文字或图解描述如何选育能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种。
39.(4分)右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据图回答:
(1)过程①--⑤中均可以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其中②不同于①的配对方式为_____________
(2)在遗传信息的表达中,⑤表示____________过程。
(3)H7N9禽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己知该病毒不能进行逆转录,极易发生变异。则其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H7N9禽流感病毒能够感染家禽、某些哺乳动物甚至于人类,在不同种类的宿主细胞中,均能合成自身蛋白质外壳,说明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
40、下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据图分析回答:
(1)激素甲的名称是 。
(2)激素乙之所以能够使血糖升高,是因为 。
(3)该模型反映出激素甲与激素乙的作用相互 。除此之外激素甲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自身的分泌,激素乙也是如此,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4)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使具有Ⅱ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个体容易发病,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 共同控制的。
41、下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与能量关系。据图回答:
(1)根据图A写出图B所示能量金字塔中②对应的生物名称 。
(2)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的方法构建生物修复系统,收到较好效果。其原理是应用了上述生物之间的 关系。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演替。
(3)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
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则该种鱼种群数量最大点位于
图中 时间。
(4)假如鲫鱼的食物有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从生
产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
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
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轮虫的能量为 KJ。
42、某学生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步骤一 取烧杯若干,平均分为五组,分别编号为组1至组5;
步骤二 将各组烧杯按照下表的实验设计进行设置;
步骤三 制备生长旺盛的小圆叶片若干,抽出叶片的气体,使之能沉入水底;
步骤四 将上述小圆叶片等量置于各烧杯中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实验调节 | 30分钟内上浮叶圆片平均数(片) | ||
温度 | 光照强度 | NaHCO3 | ||
组1 | 10℃ | 40W白炽灯 | 1% | 3 |
组2 | 10℃ | 100W白炽灯 | 1% | 5 |
组3 | ?℃ | 100W白炽灯 | 1% | 8 |
组4 | 25℃ | 100W白炽灯 | 4% | 10 |
组5 | 15℃ | 60W白炽灯 | 0 | 0 |
(1)为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组3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
(2)以“单位时间内叶圆片上浮的平均数”作为实验检测指标的原理是
。
(3)组5没有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温度过低,光合作用较弱,因而没有氧气释放
B.光照强度较低,光合作用较弱,因而没有氧气释放
C.溶液中无NaHCO3,光合作用较弱,因而没有氧气释放
D.溶液中无NaHCO3,叶肉细胞无法存活,因而没有氧气释放
(4)如果重新设计实验,你如何对组1和组2进行改进,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天津市2014届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答案
选择题:1-10 BACBC ABCAD 11-20 ADCCB BACBB 21-30 DCADD CADBB
36、(4分)
(1)D(2)膜性细胞器 (3)流动性 高尔基体
37、(4分)
(1)A(2)①②④ ①④ (3)线粒体
38、(4分)
(1)基因突变 (2)可以增大种植的密度,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亩产。
(3)(2分)
分值 | 评分说明 |
2分 | 亲本选择正确、通过合理方法、过程得到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种 |
1分 | 亲本选择正确或方法过程合理可操作 |
0分 | 亲本选择不正确,方法过程不合理 |
参二:单倍体育种(略)
39、(4分)
(1)A—U (2)翻译 (3)④⑤ (4)密码子
40、(5分)
(1)胰岛素 (2)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拮抗 反馈 (4)基因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