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测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7:02:12
文档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测试题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测试题2015.4.8注意:1.选择题60分、第16题40分,总分100分。2.考试时间45分钟。1.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为替代品②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补商品③甲乙两种商品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④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人们某一需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新修订的《环境保》于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
推荐度:
导读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测试题2015.4.8注意:1.选择题60分、第16题40分,总分100分。2.考试时间45分钟。1.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为替代品②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补商品③甲乙两种商品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④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人们某一需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新修订的《环境保》于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测试题  2015.4.8

注意:

1.选择题60分、第16题40分,总分100分。

2.考试时间45分钟。

1.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为替代品  

②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补商品  

③甲乙两种商品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④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人们某一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新修订的《环境保》于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下列有利于落实新《环境保》的生活消费行为是

A.厉行勤俭节约,坚持理性消费    

B.创新生产技术,寻找替代能源

C.树立环保意识,追求低碳生活    

D.承担社会责任,生产绿色产品

3.继层面的改革意见发布后,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于2015年春节后正式公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实行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告别养老“双轨制”。这一改革有利于

A.缓解“双轨制”对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制约

B.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以确保社会公平

C.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D.合理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4.在互联息技术的催化融合下,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蓬勃发展快速壮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这告诉我们

A.创新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B.要把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D.信息技术发展决定信息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5.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工程移民拆迁安置近42万人,受益人口4.38亿人。这一宏伟工程的成功是由于

A.发挥了市场在水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工程区域内群众的局部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C.该工程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

6.山东省深化价格改革,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价格跌幅补贴生产者。这一探索的意义主要在于

A.充分利用货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B.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坚持市场定价机制,发挥市场自发作用 

D.平衡社会供求关系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7.2015新年伊始,我国多地出现“卖奶难”,鲜奶一斤0.5元也没人买,多地奶农不得已“倒奶杀牛”。而另一方面,却出现了一公斤豆角46元、一斤菠菜32元的天价。由此可见

①商品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来决定       

②定价才能切实保障生产者的权益

③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生产和交换      

④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离不开宏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此举

①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贵问题,增强实体经济的活力

②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息差收入,扩大商业银行发展空间

③有利于增强货币的流动性,刺激国内需求持续增长

④推进了利率市场化进程,避免的不当干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美国商务部2014年7月15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国商务

部表示强烈反对,指出美方做法违反世贸规则和美国国内法。对此,我国轮胎企业应

①推进市场多元化,开拓新兴市场    

②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

③优化外贸结构,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④主动申辩上诉,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是手段,共进是目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

①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  ②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  ③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从1994年至今,山东省已12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014年3月山东省再次调整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分三档,分别调整为1500元、1350元、1200元,分别提高120元、130元、120元,平均增长比例为10%,最高档在全国处于第5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

A.获得劳动权益的基础      

B.再分配更注重效率的体现

C.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D.初次分配重视公平的措施

12.财政部2014年初发布消息称,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除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外,财政还专门设立了相关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加大对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3年,财政累计下达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总额为2853亿元。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A.大幅度提高税率            

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13.2014年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李克强总理就此强调说,经济发展不是短跑,而是没有终点的长跑,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更重要的是看耐力和后劲。这说明

A.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的目标    

B.要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C.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D.要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14.2014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全球第三大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将有利于

①克服贸易壁垒,实现双方经济共赢   

②促进国际分工,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③提升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④优化资源配置,消除国家间的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污染博弈”是指在不受管制的环境里,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宁肯污染环境,也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努力提高生产效率                   

B.诚信关系着企业成败      

C.环境监管亟待加强                   

D.企业要以营利为目的

16.(40分)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2014年我国利用外资状况表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行业吸收外资占比(%)

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利润
金额(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率(%)

服务业制造业总额(万亿元)同比增长率(%)

全国平均增长率(%)

20121117-3.748.243.71.27-4.1
201411961.755.433.41.609.5约4.5

注:2014年我国利用外资规模超过美国、欧盟等经济体,首居世界第一。

材料二  以来,我国简政放权、推进开放,放开会计审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2015年,我国将深化外商投资管理改革,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投资准入。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利用外资的趋向,(2分)并从企业投资角度分析其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二和价值规律知识,分析内资企业应如何提高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力?(8分)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2010~2014年我国部分经济数据表

注: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10年的37.3%提升到目前的51.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1年的39%提升到目前的52.2%。

(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8分)

材料四 A省采取一系列措施,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把创新驱动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点任务,增强现代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带动作用。

(4)结合材料四,说明A省采取一系列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  (12分)

附加题:

1.(16分)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2014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

项目

年份GDP增长速度(%)

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亿元)

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

2010年

10.353827706343.1
2011年

9.458705868751.6
2012年

7.8630051024051.8
2013年

7.7676021190650
2014年

7.4723131331251.2
注: 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材料二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社会参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为此,在2015年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大幅缩减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推动财税改革,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

(1)揭示材料一所示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上述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生产微观主体的角度,为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18分) 材料一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材料二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报告,2013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一个多世纪,从20亿增长到30亿,用了32年,而从1987年开始,每12年就增长10亿。人口迅速膨胀,一方面在资源上做着“减法”,耕地、能源、矿产等资源在以惊人的规模消失。另一方面则在需求上做着“加法”,更多的人口,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食物、能源,更多的就业和教育机会、更多的社会保障。

(1)简要说明材料一中我国能源消费中反映的问题。(3分)

(2)请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谈谈面对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需求,我们应当怎样合理配置有限资源?(9分)为什么?(6分)

3.材料一:总理李克强指出:“改革是经济发展最大的红利,目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继续推进经济改革。”据此,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领域的障碍。

材料二:据统计,2013年至2014年初民营经济在我国GDP中的比重已超过60%,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超过1000多万家,同比增长12.6%,企业规模实力继续增强;在非公有制经济各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民间投资创业增势良好,消费总量快速增长,一大批自主产业、节能环保和高科技企业应运而生,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我国深入推进经济改革的合理性。(12分)

4.“促增长、惠民生”是党和国家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总揽全局、把握大势,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1)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8分)

学生乙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是主导,公众是主人,企业是主体。尤其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要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实际行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如何发挥企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从和企业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16分)

1-5  BCDAD   6-10  DBBDC   11-15  DBCAC   

16.(1)趋向: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2分)

原因:①企业投资经营的直接目的就是利润,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状况趋好;(3分)②我国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扩大对外开放,公平开放透明的投资环境持续改善;(3分)③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优化投资管理模式,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2分)④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和优化了外商投资行业结构。(2分)

(2)①依靠科技和现代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服务质量。(8分)

(3)①2010~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分)②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3分)③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3分)

(4)①财政和货币是国家宏观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3分)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3分)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3分)④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3分)

附加题:

1.(16分)(1)经济信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从投资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从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4分。每分句1分,最高给4分)

经济意义:①实施科学的宏观;通过价格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②鼓励社会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推动经济发展。③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减轻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6分。每要点2分, 每句1分)

(2)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养新的经济主体。②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创业促进经济发展。(6分。每要点2分,每句1分)

2.答案:(1)图中反映了我国能源消费中,仍然是以煤炭、石油等传统资源为主;新型清洁的水电、风电、核电仅10%;说明能源结构不合理、环境保护的压力大。(3分)

(2)怎样配置: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与管理进步,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②加强科学的宏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节、控制,引导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以弥补市场配置的不足。③坚持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的有机结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9分)

原因:①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需要充分发挥科学的宏观来弥补单一市场调节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单纯的宏观又容易违背经济规律,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因此需要二者的有机结合。(6分)

第一问考查经济信息类题目,要结合图表进行分析,反映了能源结构不合理。第二问考查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及原因。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作用,加强宏观。因为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市场调节有其弊端,要实行宏观。

3.答案: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巩固可持续发展的基调,促进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4分)

②扩大社会就业,推动国家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2分)

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分)

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科学发展观。从设问看,“推进经济改革的合理性”,说原因,属于原因型问题。即说明我国深入推进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材料得知,“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领域的障碍”、“民营经济在我国GDP中的比重已超过60%,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超过1000多万家,同比增长12.6%”,体现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民间投资创业增势良好,消费总量快速增长,一大批自主产业、节能环保和高科技企业应运而生,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体现了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因此,从这几个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4.(1)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国家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确保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2分)

②居民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国家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2分)

③价格变动影响消费需求。国家要加强宏观,稳定物价,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2分)

④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国家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消费意愿,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2分)

(2)答案:要加强宏观,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依法实行破产制度,及时淘汰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要自觉担起社会责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发展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转变。

解析:本题要注意设问中的主体是和企业,因此在作答本题时应从和企业两个角度。应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承担社会责任,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文档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测试题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测试题2015.4.8注意:1.选择题60分、第16题40分,总分100分。2.考试时间45分钟。1.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为替代品②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补商品③甲乙两种商品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④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人们某一需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新修订的《环境保》于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