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CAM350软件使用说明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7:02:13
文档

CAM350软件使用说明

File作用1.new:新建(快捷键Ctrl+N)。2.open:打开(快捷键Ctrl+O)。3.save:保存(快捷键Ctrl+S)。4.saveas:另存为。5.merge:合并两PCB文件。可将两层排列方式基本一致的板做拼接,若掌握熟练可拼接文件用于菲林绘制。6.Import:导入文件。Autoimport:自动导入文件。系统自动为选择的文件做光圈表匹配,若有匹配不正确或无法匹配的则可做调整,选择其他光圈编译器或重新编辑编译器并做检查。Gerberdata:导入Gerber文件。对于RS
推荐度:
导读File作用1.new:新建(快捷键Ctrl+N)。2.open:打开(快捷键Ctrl+O)。3.save:保存(快捷键Ctrl+S)。4.saveas:另存为。5.merge:合并两PCB文件。可将两层排列方式基本一致的板做拼接,若掌握熟练可拼接文件用于菲林绘制。6.Import:导入文件。Autoimport:自动导入文件。系统自动为选择的文件做光圈表匹配,若有匹配不正确或无法匹配的则可做调整,选择其他光圈编译器或重新编辑编译器并做检查。Gerberdata:导入Gerber文件。对于RS
File作用

1. new :新建(快捷键 Ctrl+N)。

2. open:打开(快捷键 Ctrl+O)。

3. save:保存(快捷键 Ctrl+S)。

4. save as:另存为。

5. merge:合并两PCB 文件。可将两层排列方式基本一致的板做拼接,若掌握熟练可拼接文件用于菲林绘制。

6. Import:导入文件。

Autoimport:自动导入文件。

系统自动为选择的文件做光圈表匹配,若有匹配不正确或无法匹配的则可做调整,选择其他光圈编译器或重新编辑编译器并做检查。

Gerber data:导入Gerber 文件。对于RS274-X 文件自带D 码即可将文件调入,而对于RS274-D 文件则通过调整文件格式来调试到显示正确的图形。

Drill data:导入钻孔数据。同样通过格式调整来调试图形正确性。

Mill data:导入铣边资料。

Dxf:一种文件格式,一般有客户提供此类文件作为说明。

Aperture table:光圈表。

当确定光绘文件调入正确,而光圈表不匹配的情况可使用该指令来调整光圈表使用的编译器。

7. Export:导出文件。

Composites:复合层输出。

Drill data:钻孔数据。

Mill data:铣边数据。

8. Print:文件打印。

Setup printer:打印机设置。

Print display:打印预览。

9. Setup:系统设置。

Preferences:参书选择。

可设置优先缓存区,如:undo 恢复键功能;自动备份的功能,但常规下不做自动备份。

Paths:路径。定义系统显示的输入输出及其它一些环境文件所在的默认路径。

File extensions:设置输入输出文件扩展名的默认值。

Colors:设置显示的颜色。可根据个性进行设置。

Photoplotter:对光绘程序中指令的识别进行设置。

有客户设计软件生成的文件在该选择不同时将会有不同识别程度,不要轻易更改其间参数。当发现文件中有不明设计的圆弧,可通过选择Ignore arcs with same start/cnd points 调试后与客户确认,或发现文件中焊盘线处于未填实的情况可通过将Interpolated arc if no G74/G75 由Quadran 调至360 Degrees,切记当调试后再做其他板之前请务必调回原默认状态。

Nc-mill machine:为铣边文件设置默认格式。

Nc-drill machine:为钻孔文件设置默认格式。

Save defaults:将当前环境设置为默认环境。在每次使用New 指令即可进入该默认环境。

10. Exit:退出。

Edit的作用

1.undo: 撤消。也就是返回上一步(快捷键 U)。

2.redo: 恢复。如果你undo 用错了,就可以用redo 恢复(快捷键 Ctrl U)。

3.Move: 移动。

选择MOVE 命令后,再按A 是全选,按I 是反选,按W 是框选(按W 就是要用鼠标把整个元素都框上才能选中),按C 的效果很特别(按C 只要选中该元素的一小部分就能选上,)什么都不按的话就是单元素选择。

这里对操作界面进行具体介绍:

左上角的“数字:数字”:就是栅格的间距,可自己设置比例(按V 就可显示栅格,按S 就是光标随删格移动)。

“L 数字”:设置角度,有0,45 和90 可以选择(快捷键 O)。

“Move To Layer”:移动到其它层。选择你要移动到的层,可以是一层,也可是多层。

紧跟着的就是筛选元素的类型,有drw,flsh,drill,mill 等(不同的命令有不同的类型可选择,有时还会有VIA 等选项)。

“Filter”:筛选元素。

Ddoces:筛选D 码。填上你所要D 码的号数,两个以上用逗号隔开。

0 或空白 = 全选

#,#,…… 包含

#:#,…… 范围

-#,-#:#,…… 不包含

Tool References:筛选钻孔。

Polygon Filter:多边形过滤。

Text Filter:文字过滤。

"Prev":功能跟按W 的效果差不多,也是框选,但它有一个特性,就是可以记住上一次曾经选过的东东,请活用这功能!

“SelectAll”:跟按A 的全完一样,也就是全选啦。

右下角那“数字:数字”就是X,Y 的坐标系数(可更改),这是一个能令操作精度变得更高的命令,请多加运用。双击后出现一个小界面框,旁边的“Abs”是绝对坐标,“Rel”是相对坐标。“Abs”是指以origin 为基准,“Rel”则是以你在主画面中最后一次鼠标左键操作为基准。

坐标系数的右边显示的是单位MM 或MILS,更改单位在“Settings”菜单里。

4.Copy: 复制。Copies:这里填上你要复制的倍数,To Layers:选择你要复制到的层,可以是一层,也可是多层。

5.Delete:删除。

6.Rotate:旋转。有几种角度可以选择,也可以自定义旋转角度。

7.Mirror:镜像。Vertical 是X 轴镜像,再按一下就变成Horizontal 是Y 轴镜像。

编辑菜单之二: 

1. Layers(层操作):每一个PCB 板基本上都是由线路层、阻焊层、字符层、钻孔数据层、DRILL 层所组成的,在CAM350 中,每载入一层都会以不同的颜色分别开,CAM350 提供了强大的层处理功能。如:层对齐、增加层、层排序、层

删除、层缩放等。

Add layers:增加层,在左边工具条有快捷按钮。

Remove:删除层。按Compress 可自动识别无用层。

Reorder:重新排列层。可通过鼠标来调整,然后点Renumrer 重新排列层号。

Allign:定位。用于层与层之间的对齐。

Snap pad to drill:将焊盘与焊盘对中。可选择Tolerance 即在坐标相差多少之内的可做对中移动。

Snap pad to drill:将焊盘向钻孔对中。

Snap drill to pad:将钻孔与焊盘对中。

Scale:比例。用于设置层的缩放比例。

2. Change(更改):在这里可重新设定每个元素的D 码,字体的大小、样式,坐标的原点等。

Dcode:更改D 码。

Text:文字。

Text Style and Contents:文字风格和内容。

Explode:打散命令。如字符可打散为线,客户自定义光圈及铜皮均可打散成线。

All:打散所有。

Custom :打散自定义D 码。

Vector Polygon:打散矢量多边形。

Text:打散文字。

Sectorize:圆弧转折线。

Origin:设置坐标原点。

Space Origin:绝对原点。

Grid Origin:网格原点。

Datum Coordinate:数据坐标。

Panelization Anchor:排版原点。

3. Trim using(修剪):这个操作只对当前有效的线元素有作用,常用于调整一些线段,如修剪等。

操作时要先选择修剪的分界线,左键选择,可以连续选择成多顶点窗口状。右键确定,再左键点选需要修剪的Line。

注意:圆弧是不能被修剪的,需要修剪时只有先把它转成折线,然后再修剪。

Line:通过一条线作为修剪线的部分。

Circle/arc:通过圆或弧来作为修剪边界的部分。

4. Line change 线的更改

Chamfer:倒斜角。

Fillet:倒圆角。

Join segments:可合并多段线条。

Break at Vtx:在顶点处打断。

Segments To Arcs:折线转圆弧。

5. Move vtx/seg:移动顶点/分节

6. Add vertex:增加顶点

7. Delete vertex:删除顶点

8. Delete segment:删除分节

Add的作用

1. Flash:增加焊盘。

2. Line:增加线。

3. Polygon:增加多边形或铜皮。

铜皮有非矢量(Raster)和矢量(Vector)两种,可设置填充铜皮与边框线的距离。注意用于填充的边框必须为封闭。

4.Polygon Void:截除填充部分。

Line:线

Circle:圆

5. Text:增加字符,可以在任意一层上添加文字说明。

Style 按钮是用来设置文本的字体、大小、对齐方式、字间距的。在D 码列表中选择合适的D 码,在层列表中选择文本所在的层。字符设置也可在Text Style 中进行。

6. Rectangle:增加方框。

7. Circle:增加圆。

Center-Radius:中点-半径

3-Points:3 点

8. Arc:增加弧。

Center-Angle:中点-起点

3-Points:3 点

2-Points:2 点

View的作用

1. Window:窗口放大查看(快捷键 W)。

W 键可与许多操作指令配合使用,可做窗口内和窗口外的选择(快捷键 I),也可做选择某元素部分或全部的切换(快捷键 C)。

2. All:查看整个图形(快捷键 Home)。

3. Redraw:刷新(快捷键 R)。

4. In:放大(快捷键 +)。

5. Out:缩小(快捷键 -)。

6. Pan:平移显示(快捷键 Insert)。此项操作用于逐屏检查,注意技巧。

7. Composite:合成。

8. Back side:反面。

9. Rotate:旋转。

10. Tool bar:显示工具条。

11. Status bar:显示状态栏。

12. Layer bar:显示图层条。

Info的作用

1. Query 查询图形属性

All:显示当前元素的所有信息(快捷键 Q)。

Net:显示当前网络的所有信息。

Dcode:显示当前D 码的所有信息。

2. Find:查找。

3. Measure 测量距离

Point to point:测量点到点的距离。左上角的L0、L45、L90 表示其角度。

Object to object:测量两元素间的距离。

4. Report 报告

Dcode:显示所有层或指定层的D 码表。

Nc Tool:显示钻孔报告。

Utilities的作用

1. Draw to custom:线转自定义D 码。

Draw To Symbol:画线转符号(排版时用)。

2. Draw to flash:可将某些线转换成焊盘。

Automatic:自动

Interactive:交叉

3. Polygon conversion:多边形转换。

Draw To Raster Poly:线转换成光栅。

Raster Poly To Vector Poly:光栅转换成矢量。

Draw To One-Up Border:定义单元Border。

4. Draw To raster poly:将非矢量的区域转换成矢量。

5. Netlist extract:生成网络。

Clear Silkscreen:清除丝网标记。

6. Data optimization:数据优化。

Remove isolated pads:删除孤立焊盘。使用该指令时要注意其是否会造成断线开路。

Remove redundant pads:删除重叠的焊盘。

7. Teardrop:泪滴型焊盘。为了增加焊盘和线路的接触面积以降低因开路造成的报废。

8. Over/under size:统一放大/缩小各元素的尺寸。会重新产生新D 码,并不会改动图形的尺寸比例。

9. Panelization:排版编辑器。

10. Convert Composite:转换复合层。

11. Composite To Layer:复合层合到层。

Analysis的作用

1. Analysis:对于与电性能的相关检测先生成网络再制作。

2. Acid traps:分析查找弯角距离太小或角度小于要求值的铜线。

3. Copper slivers:文件中的残铜。

4. Mask slivers:文件中的阻焊碎片。

5. Find solder bridges:检测阻焊桥。

6. Find starved thermals:测试热焊盘的开口宽度。

7. Silk to solder spacing:检测丝印至线路的间距。

8. Drc:设计规范检查。

该指令在检测中使用较多,主要可作为线距、盘距、线距盘、各焊盘外径及空盘相对应等检测项目,以支持CAM 的主要工作。

9. Check Net:网络测试。

主要用于针对当前图形与原生成的网络做开路检测,即两层不在同一网络的plane 层不同时为热焊盘确保不短路。

10. Copper area:铜皮面积。

11. Compare layers:层比较。用于文件自检。

12. Check mill:检测铣边。检测外形补偿与实际宽度或弧度是否有冲突。

13. Check dirll:检测钻孔。检测有无重孔、叠孔、孔距离。

Tools的作用

1. CAM Editors:默认的编辑器。用来导入和输出数据。还包括DRC、拼版及其他制造预备步骤。

2. CAP Editors:光栅编辑器。作用:建立或修改一个自定义D 码。后缀为:CLB

3. Part Editors:零件编辑器。作用:建立或修改一个新的零件。后缀为:PLB

4. Flying Probe Editors:飞针测试编辑器。

5. Bed Of Nails Editors:针床编辑器,即电脑测试架。

6. NC Editors:数控钻、铣编辑器,即CNC 数据。用于NC 程序的制作生成

Tables的作用

1. Apertures:光圈表。包括多种类型,含custom(自定义)型。

Next Undefined:跳转到下一个尚未定义的D 码。

Compress:将已定义的D 码排在一起。

Go To Custom:跳转到输入的D 码。

新建一个D 码:

在左边选择一个空的D 码号,然后在右边的Shape 中选择一个D 码的形状,最后输入其数值即可建立起一个新的D 码供使用了。

如:建立一个Round,然后在Diameter 中输入这个圆的直径就可以了。

删除D 码:Edit->Delete 移动光标选择要删除的元素即可完成。

改变D 码:进入Aperture Definition,选择新的D 码形状替代当前正使用的D码形状就行了。

Custom:(自定义D 码)

建立自定义D 码:在Tools -> Cap Editor 中直接创建自定义光圈,这些自定义D 码形状包括:散热盘、三角形、钻石形、斜角长方形、异形、子弹形、多边形或任何你所需要到所想要的图形,最后保存即可。在D 码表中,通过改变D 码类型来替代你所想改变或替代的D 码形状,这是非常方面实用的。

2. Padstacks:焊盘堆(生成网络时会将同一孔位的所有焊盘组成一焊盘堆)。

3. Layers:层属性表。定义每层的属性为自动拼板和生成网络的前提条件(快捷键 Y)。

4. Composites:复合层定义。Dark(正片)、clear(负片)。

5. Layers mapping:层的映射表。

6. Nc tool tables:钻孔刀具表。

宏菜单 -- Macro:

1. marco:宏指令。要求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制作。

2. 自定义快捷键:在菜单栏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点customize 进入。选择keyboard 选项,在Category 里选择命令所在的菜单,在Commands 里选择命令,在Press New Shortcut 里输入你所要定义的键,点击Assign 完成。可设置任意键。

设置菜单 -- Setting:

1. Unit:设置单位和精确度(小数位数)。

2. Text:设置字体属性。

3. View options:设置查看选项。

4. Arc/circle 设置弧/圆的默认值。 

帮助菜单 -- Help:

1. Hot Keys 调用的是camnt95.chm 文件,可以自己做个CHM 的文件覆盖它。

2. What's New 调用的是read.me 文件,可以用记事本打开,编辑自定义内容。比如说编辑快捷键列表或者一些使用技巧,这样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的打开看了。

文档

CAM350软件使用说明

File作用1.new:新建(快捷键Ctrl+N)。2.open:打开(快捷键Ctrl+O)。3.save:保存(快捷键Ctrl+S)。4.saveas:另存为。5.merge:合并两PCB文件。可将两层排列方式基本一致的板做拼接,若掌握熟练可拼接文件用于菲林绘制。6.Import:导入文件。Autoimport:自动导入文件。系统自动为选择的文件做光圈表匹配,若有匹配不正确或无法匹配的则可做调整,选择其他光圈编译器或重新编辑编译器并做检查。Gerberdata:导入Gerber文件。对于RS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