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学学生组织能力培养体系探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7:02:23
文档

大学学生组织能力培养体系探究

第21卷第1期(2009年1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OCIALSCIENCESJOURNALOFCOLLEGESOFSHANXIVo.l21No.1(Jan.2009)*太原科技大学/UIT0计划资助项目研究成果。[收稿日期]2008-11-11[作者简介]董朝辉(1978-),男,山西运城人,太原科技大学讲师。大学学生组织能力培养体系探究*董朝辉,林浩(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030024)[摘要]学生组织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有
推荐度:
导读第21卷第1期(2009年1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OCIALSCIENCESJOURNALOFCOLLEGESOFSHANXIVo.l21No.1(Jan.2009)*太原科技大学/UIT0计划资助项目研究成果。[收稿日期]2008-11-11[作者简介]董朝辉(1978-),男,山西运城人,太原科技大学讲师。大学学生组织能力培养体系探究*董朝辉,林浩(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030024)[摘要]学生组织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有
第21卷第1期

(2009年1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SOCI AL SCI ENCES J OURNAL OF COLLEGES OF S HANX I

V o.l 21N o .1

(Jan .2009)

*太原科技大学/U I T 0计划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08-11-11

[作者简介]董朝辉(1978-),男,山西运城人,太原科技大学讲师。大学学生组织能力培养体系探究

*

董朝辉,林 浩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学生组织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有效引导。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焦点组访谈、专家评议等研究方法总结出学生组织能力培养体系,即诚信、责任感、学习能力、体验他人情绪、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整体着眼等六个维度,以期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工作的着眼点和着手点。

[关键词]大学;学生组织;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 40-0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285(2009)01-0102-03

学生组织指由大学生组成的各类正式组织,如

各类学生社团、学生会、学生班级等,学生组织由参与到学生组织中的大学生组成。大学学生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要载体

[1]

。学生

组织的活动在保持学生思想政治的稳定,促进大学生能力提高,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融洽同学感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90后0青年步入大学校园,大学学生组织的组织氛围与组织文化受到新一轮冲击,这对学生组织的管理、引导提出了新问题,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是要准确把握学生组织的关键特征,通过学生组织稳定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通过组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然而,目前对如何提升大学生学生组织运作水平方面的研究却非常少,对学生组织成员能力培养的研究则更为少见。因此,在理论与实践中迫切需要着手学生组织运作水平的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正是建构对学生组织进行培育的体系与基本要点,为理论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以促进学生组织的更好发展。

一、学生组织能力培养的体系构建

学生组织能力培养的体系构建,是指根据新时期大学生学生组织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根据组织行为学的组织发展、组织变革等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指引下,建构学生组织能力培养的基本维度。当这些维

度建构之后,就可以为学生组织的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指导性的工作思路与培养方向。

(一)建构学生组织能力体系的原则

构建学生组织能力体系应遵循实用性原则、可测量性原则和简便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指反应学生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上的实用性。新标准的制定旨在帮助发现、分析、解决学生组织的问题,使学生组织管理者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对其有清晰的认识,从而给予指导,促进学生组织的能力提升与和谐发展。可测量性原则,是指描述学生组织现状方面的可测量性。新体系要求能达到对组织特性的各个方面的强度进行可量化分析,从而便于各学生组织之间及内部多种因素的分析比较,为学生组织能力提升及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数据依据。简便性原则,是指测量当前学生组织现状时的便利性。在新标准基础上建立的分类分析工具必须简便易用,即使是学生组织工作方面的非专业人员也可以顺利地掌握并随时对学生组织近况进行测量分析,从而适时了解学生组织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组织的不断完善。新标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学生组织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使管理者能在对学生组织情况正确把握的基础上发挥引导作用。

(二)学生组织能力体系的建构方法

学生组织能力体系的建构,主要试用了文献检索法、焦点组访谈法与德尔菲分类法等研究方法。首先进行文献检索,对包含学生组织的题名及近义词进行网络搜索,对检索得到的关于如何进行组织

102

二、学生组织能力体系的描述

学生组织能力体系包含的六个维度是一个问题的多个侧面。通过六个侧面的同时测量与诊断,可以获得一个特定组织的具体状态,为我们对学生组织进行管理与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着眼点。

(一)塑造诚信的能力

诚信是一个学生组织存在发展的首要条件,是一个学生组织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对于一个有道德感的学生团体来说,它存在的基础就是最起码的诚信。而诚实、可靠性和以事实说话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学生组织的诚信。培养学生组织首要考虑的应该是营造诚信,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组织的诚信度,提高学生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可靠性,使学生组织在运作中能够实事求是,以事实说话。

(二)社会责任感能力

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具有的基本人格特征,进行学生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其成员的责任感。责任感的强弱反映了一个学生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个学生组织只有拥有较强的责任感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走向强大。拥有责任感的学生组织总能遵守对他人的承诺、关注组织目标并最终获得成功。培养责任感是要打破应试教育/分数至上0带给大学生的不良影响,防止学生组织在工作中仅考虑自身利益,培养学生组织遵守对他人、对其他组织的承诺,做到言出必行,并通过组织培养大学生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组织能密切关注本组织的组织目标,能够尽其所能完成组织既定的目标。

(三)学习能力

在建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浪潮下,任何学生、个人组织都应力争将自己建设成为学习型人才、学习型组织。学习、获取和熟练掌握新的技巧,不仅能提高个人的自信和自尊,还可以改善人们对事对物的态度,提高工作方法的灵活性,它还极有可能提高组织对价值的总体感知[3]。一个学生组织是否能主动向其他优秀组织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注重整个团体的内在,不因一时的成绩骄傲自满,对学生组织能否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培养当代大学生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必需从培养学生组织的学习能力入手。只有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成绩。

(四)体验情绪的能力

学生组织体验情绪的能力可以理解为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对组织成员与组织之外的个体情绪与群体气氛进行准确把握的能力,也可理解为组织成员移情的能力[4],即培养学生站在他人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的能力。学生组织各成员较高的移情能力,能在最大程度上融洽成员关系,从而有利于组织团结和问题的解决。如果学生组织内部能相互体谅,那么就能使组织内部各成员很好的沟通,使交流顺畅,充满信任感[5]。通过体验他人情绪培养学生组织宽厚待人,相互体谅、理解、包容和接纳的品质。

(五)反省能力

反省能力即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是指学生组织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客观的自我揭露和剖析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体现了一个学生组织能否注重自身及内部成员的培养与提高。这项工作的经常性开展,可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组织整体的道德修养,使组织成员放弃不适合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这一能力是支持和引导学生组织按照章程自主地开展活动,构建学生组织自我教育平台的重要方面[6]。定期与不定期地批评与自我

103批评也有利于学生组织尽快发现组织问题,提高学生组织的工作效率。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学生组织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实现组织团结,加强自我及相互监督,保持组织肌体健康,使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力武器。培养学生组织自我反省能力,也是使组织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的重要举措,是党的三大作风和优良传统在学生组织中的具体体现。

(六)从整体着眼的能力

从整体着眼的能力,从组织领导者角度来说是培养学生干部对全局的统筹应对能力,实质是培养其立足于全局,以全局意识统筹各项工作,坚持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对于一般成员,则是指每个成员愿意为组织无私付出的程度,它体现了一个学生组织的发展潜力,也体现了一个学生组织内部成员凝聚力的大小。一个能从整体着眼的学生团队,成员之间能广泛的交流分享各自的意见,从而帮助所有成员理解如何团结工作以实现整体的成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培养整体着眼能力出发,培养学生组织关注全局,使其能在利益的选择中考虑整体利益。通过这一侧面的培养,使学生组织在发生重大时政事件时能够认识到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能从各个方面把握事物的联系,坚持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避免发生偏激行为。

以上六个侧面,是实际操作中必须首要考虑的六种维度。这六种维度的综合测量,能准确描述一个学生组织发展的具体状态,为我们诊断学生组织的问题及具体着手调整学生组织的组织文化、改善组织氛围,提高学生组织发展水平提供了着眼点。

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总结的六种学生组织的能力主要是从新时期大学学生组织的特性出发,综合考虑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要点和学生组织及大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素质分析归纳得来。这种培养体系的创建,能为在组织层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依据,也为学生组织进一步的管理与培养提供了依据。这六个特质不仅是学生组织能力提升的维度,也可以作为学生组织能力发展现状的考核标准。其内容为学生组织特性分析提供了方向,是进一步建构学生组织诊断工具及编制能力诊断量表的基础,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着眼点和着手点。

作为学生组织,其综合特征取决于组织成员的能力与个性特征,更取决于学生组织内部的组织结构、权威结构及其社会心理氛围。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当前学生组织的诸多特征多由组织的主要领导成员决定,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应说明学生组织的综合特征与组织领导成员特征的关系。同时学生组织由学生个体组成,这也需要我们分析组织成员个体能力与素质如何决定了组织整体的内部氛围和外显能力,分析组织中的个体如何受到学生组织文化与氛围的影响。作为实践研究,还应根据现有研究,编制学生组织发展诊断量表等分析工具,对在学生组织中如何具体应用,如何通过学生组织的发展培养组织成员等方面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邓迎迎,杨秀丽,钟毓卓.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开放性建设的几点

思考[J].青少年研究,2007(4):33-35.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2000.

[3][英]理查德#佩廷格.掌握组织行为[M].刘天伟,译.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1:59.

[4]张玲玲.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移情体验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24).

[5]王维,贺瑞婷,米丹.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8):86-87.

[6]杨喜添.浅议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

学报,2007,21(2):-66.

The Syste m for Culti vation of the Co mpetence of Student

Organizati ons i n Coll eges and Uni versities

D ong Zhaohu,i L i n H ao

(Taiyuan Universit 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 i n a)

[责任编辑任林泉] 104

文档

大学学生组织能力培养体系探究

第21卷第1期(2009年1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OCIALSCIENCESJOURNALOFCOLLEGESOFSHANXIVo.l21No.1(Jan.2009)*太原科技大学/UIT0计划资助项目研究成果。[收稿日期]2008-11-11[作者简介]董朝辉(1978-),男,山西运城人,太原科技大学讲师。大学学生组织能力培养体系探究*董朝辉,林浩(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030024)[摘要]学生组织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