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半圆形轨道ABC 固定在竖直面内,圆心为O ,轨道半径为R ,B 为轨道最低点。该装置右侧的
1
4
圆弧置于水平向右的足够大的匀强电场中。某一时刻一个带电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 点时,小球的动能为E 0,进入电场后继续沿轨道运动,到达C 点时小球的电势能减少量为2E 0,试求: (1)小球所受重力和电场力的大小; (2)小球脱离轨道后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
【答案】(1)0E R 0
2E R
(2)8E 0 【解析】 【详解】
(1)设带电小球的质量为m ,则从A 到B 根据动能定理有:
mgR =E 0
则小球受到的重力为:
mg =
E R
方向竖直向下;
由题可知:到达C 点时小球的电势能减少量为2E 0,根据功能关系可知:
EqR =2E 0
则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为:
Eq =
2E R
方向水平向右,小球带正电。
(2)设小球到达C 点时速度为v C ,则从A 到C 根据动能定理有:
EqR =
2
12C mv =2E 0 则C 点速度为:
v C 0
4E m
方向竖直向上。
从C 点飞出后,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的时间为:
41C v E t g g m
=
= 在水平方向只受电场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到达最高点时其速度为:
0442
E E qE qE v at t m mg m m
==
== 则在最高点的动能为:
2200411(2)822k E E mv m E m
=
==
2.如图所示,OO′为正对放置的水平金属板M 、N 的中线.热灯丝逸出的电子(初速度重力均不计)在电压为U 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从小孔O 射入两板间正交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后沿OO′做直线运动.已知两板间的电压为2U ,两板长度与两板间的距离均为L ,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
(1)求板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和方向;
(2)若保留两金属板间的匀强磁场不变,使两金属板均不带电,求从小孔O 射入的电子打到N 板上的位置到N 板左端的距离x . 【答案】(1)12mU B L e = 垂直纸面向外;(2)32
L
【解析】 【分析】
(1)在电场中加速度,在复合场中直线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和力的平衡求解即可; (2)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同时结合几何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
(1)电子通过加速电场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21
2
eU m v = 由于电子在两板间做匀速运动,则evB eE =,其中2U E L
= 联立解得:12mU
B L e
=
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2)洛伦兹力提供电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有:
2
v evB m r
=
,其中由(1)得到2eU
v m
=
设电子打在N 板上时的速度方向与N 板的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有:2cos L r r
θ-
=
由几何关系有:sin x r θ= 联立解得:3
2
x L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的加速问题,主要利用动能定理进行求解;在磁场中圆周运动,主要找出向心力的提供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结合几何关系求解即可.
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绝缘轨道ABCDP ,由半径r=0.5m 的圆弧轨道CDP 和与之相切于C 点的水平轨道ABC 组成,圆弧轨道的直径DP 与竖直半径OC 间的夹角θ=37°,A 、B 两点间的距离d=0.2m .质量m 1=0.05kg 的不带电绝缘滑块静止在A 点,质量m 2=0.1kg 、电荷量q=1×10-5C 的带正电小球静止在B 点,小球的右侧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现用大小F=4.5N 、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推滑块,滑块到达月点前瞬间撤去该恒力,滑块与小球发生弹性正碰,碰后小球沿轨道运动,到达P 点时恰好和轨道无挤压且所受合力指向圆心.小球和滑块均视为质点,碰撞过程中小球的电荷量不变,不计一切摩擦.取g=10m /s 2,sin37°=0.6,cos37°=0.8.
(1)求撤去该恒力瞬间滑块的速度大小v 以及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 (2)求小球到达P 点时的速度大小v P 和B 、C 两点间的距离x . 【答案】(1) 6m /s ;7.5×104N /C (2) 2.5m /s ;0.85m 【解析】 【详解】
(1)对滑块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211
2
Fd m v = 解得:v =6m /s
小球到达P 点时,受力如图所示:
则有:qE =m 2g tan θ, 解得:E =7.5×104N /C
(2)小球所受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大小为:2cos m g
G 等θ
=
小球到达P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
P v G r
=等
解得:v P =2.5m /s
滑块与小球发生弹性正碰,设碰后滑块、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 则有:m 1v =m 1v 1+m 2v 2
22211122111
222
m v m v m v =+ 解得:v 1=-2m /s(“-”表示v 1的方向水平向左),v 2=4m /s 对小球碰后运动到P 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22222211
sin cos 22
P qE x r m g r r m v m v θθ--+=
- 解得:x =0.85m
4.如图所示,有一比荷
q
m
=2×1010C/kg 的带电粒子,由静止从Q 板 经电场加速后,从M 板的狭缝垂直直线边界a 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1.2×10-2T 的有界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后恰好未飞出直线边界b ,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平面向里,a 、b 间距d =2×10-2m(忽略粒子重力与空气阻力)求:
(1)带电粒子射入磁场区域时速度v ; (2)Q 、M 两板间的电势差U QM 。
【答案】(1).810/v m s =⨯;(2)304⎛⎫ ⎪⎝⎭
,· 【解析】 【详解】
(1)粒子从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速度为v ,由动能定理:
212
qU mv =
粒子进入磁场后,洛仑磁力提供向心力:2
v qBv m R
= 粒子垂直a 边界进入有届磁场区域且恰好未飞出右平行届b ,由几何知识得:R d =
代入数值,联立解得:.810/v m s =⨯;-2
5.7610U V =⨯
(2)据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由左手定则知:该粒子带负电,但在加速电场中从Q 到M
加速,说明M 点比Q 点电势高,故304⎛⎫
⎪⎝⎭
,
5.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边长为
的正六边形区域,O 为中心点,CD 水平.将一
质量为m 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从B 点水平向右拋出,小球运动轨迹过D 点.现在该竖直面内加一匀强电场,并让该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 ,并以前述初动能沿各个方向从B 点拋入六边形区域,小球将沿不同轨迹运动.已知某一方向拋入的小球过O 点时动能为初动能的,另一方向拋入的小球过C 点时动能与初动能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电场区域足够大,求:
(1)小球的初动能;
(2)取电场中B 点的电势为零,求O 、C 两点的电势;
(3)已知小球从某一特定方向从B 点拋入六边形区域后,小球将会再次回到B ,求该特定方向拋入的小球在六边形区域内运动的时间. 【答案】(1);(2)
;(3)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小球从B 点抛出时速度为,从B 到D 所用时间为t ,小球做平抛运动 在水平方向上
由几何关系可知:,
解得小球的初动能为:
(2)带电小球B→O: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带电小球B→C: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3)在正六边形的BC边上取一点G,令,设G到B的距离为x,则由匀强电场性质可知
解得:
由几何知识可得,直线GO与正六边形的BC边垂直,OG为等势线,电场方向沿CB方向,由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可得
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方向F→B
小球只有沿BF方向抛入的小球才会再次回到B点,该小球进入六边形区域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回到B点,设匀减速所用时间为t1,匀加速所用时间为t2,匀减速发生的位移为x
由牛顿定律得
(未射出六边形区域)
小球在六边形区域内运动时间为
6.一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28v ,内阻r=2Ω,电阻R1=4Ω,R2=8Ω,R3=4Ω,C 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0pF ,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0.20m ,两极板的间距d=1.0×10-2m .
(1)闭合开关S 稳定后,求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多少?
(2)当开关S 闭合后,有一未知的、待研究的带电粒子沿虚线方向以v0=2.0m/s 的初速度射入MN 的电场中,已知该带电粒子刚好从极板的右侧下边缘穿出电场,求该带电粒子的比荷q/m (不计粒子的重力,M 、N 板之间的电场看作匀强电场,g=10m/s 2)
【答案】(1)114.810C -⨯ (2)46.2510/C kg -⨯
【解析】
【分析】
【详解】
(1)闭合开关S 稳定后,电路的电流:12282482
E I A A R R r ===++++; 电容器两端电压:222816R U U IR V V ===⨯=;
电容器带电量: 12112 3.01016 4.810R Q CU C C --==⨯⨯=⨯
(2)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0L v t =
21122Uq d t dm
= 联立解得46.2510/q C kg m
-=⨯ 7.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极板MN 水平放置,板长L =" 1" m .间距3m ,两金属板间电压U MN = 1×104V ;在平行金属板右侧依次存在ABC 和FGH 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区域,正三角形ABC 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 1,三角形的上顶点A 与上金属板M 平齐,BC 边与金属板平行,AB 边的中点P 恰好在下金属板N 的右端点;正三角形FGH 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2,已知A 、F 、G 处于同一直线上.B 、C 、H 也处于同一直
线上.AF 两点距离为
23
m .现从平行金属极板MN 左端沿中心轴线方向入射一个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粒子质量m = 3×10-10kg ,带电量q = +1×10-4C ,初速度v 0= 1×105m/s .
(1)求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射出时的速度v 的大小和方向
(2)若带电粒子进入中间三角形区域后垂直打在AC 边上,求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 1
(3)若要使带电粒子由FH 边界进入FGH 区域并能再次回到FH 界面,求B 2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52310/3m s ⨯;垂直于AB 方向出射.(2)3310T (
3)235T + 【解析】
试题分析:(1)设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加速度为a , 则:U q ma d =解得:102310/3
qU a m s md ==⨯ 50
110L t s v -==⨯ 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 y =at =
33×105m/s 射出时速度为:22502310/3y v v v m s =+=
⨯ 速度v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03tan 3
y
v v θ==,故θ=30°,即垂直于AB 方向出射. (2)带电粒子出电场时竖直方向的偏转的位移213262d y at m =
==,即粒子由P 1点垂直AB 射入磁场,
由几何关系知在磁场ABC 区域内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12cos303
d R m == 由2
11
v B qv m R = 知:1133mv B T qR == (3)分析知当轨迹与边界GH 相切时,对应磁感应强度B 2最大,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221sin 60R
R += 故半径2(233)R m =-
又2
22
v B qv m R = 故2235
B T += 所以B 2应满足的条件为大于
235T +.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8.长为L 的平行板电容器沿水平方向放置,其极板间的距离为d ,电势差为U ,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荧光屏MN 与电场方向平行,且到匀强电、磁场右侧边界的距离为x ,电容器左侧中间有发射质量为m 带+q 的粒子源,如图甲所示.假设a 、b 、c 三个粒子以大小不等的初速度垂直于电、磁场水平射入场中,其中a 粒子沿直线运动到荧光屏上的O 点;b 粒子在电、磁场中向上偏转;c 粒子在电、磁场中向下偏转.现将磁场向右平移与电场恰好分开,如图乙所示.此时,a 、b 、c 粒子在原来位置上以各自的原速度水平射入电场,结果a 粒子仍恰好打在荧光屏上的O 点;b 、c 中有一个粒子也能打到荧光屏,且距O 点下方最远;还有一个粒子在场中运动时间最长,且打到电容器极板的中点.求:
(1)a 粒子在电、磁场分开后,再次打到荧光屏O 点时的动能;
(2)b ,c 粒子中打到荧光屏上的点与O 点间的距离(用x 、L 、d 表示);
(3)b ,c 中打到电容器极板中点的那个粒子先、后在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之比.
【答案】(1) 242222
22
2a k L B d q m U E mB d = (2) 1()2x y d L =+ (3) 11224==5Uq y W d Uq W y d
【解析】
【详解】
据题意分析可作出abc 三个粒子运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 从图中可见电、磁场分开后,a 粒子经三个阶段:第一,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第二,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第三,出磁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O 点,运动轨迹如图中Ⅰ所示.
U q Bqv d
=, Bd U v =
, L LBd t v U
==, 222122a Uq L B qd y t dm mU
==, 21()2a a k U U qy E m d Bd
=- 242222
222a k L B d q m U E mB d
= (2) 从图中可见c 粒子经两个阶段打到荧光屏上.第一,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第二,离开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到荧光屏上,运动轨迹如图中Ⅱ所示.
设c 粒子打到荧光屏上的点到O 点的距离为y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和特点及几何关系可得
12=122d y L L x +, 1
()2
x y d L =+ (3) 依题意可知粒子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比为t 1=2t 2
如图中Ⅲ的粒子轨迹,设粒子先、后在电场中发生的侧移为y 1,y 2
2111·2Uq y t md =,11y Uq v t md
= 122221·2y Uq t m y t d
v +=, 22158qU y t md
=, 124=5
y y , 11224==5
Uq y W d Uq W y d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的带正电粒子从O 点以初速度v 0水平射出。若该带电粒子运动的区域内有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粒子恰好能通过该区域中的A 点;若撤去电场,加一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仍将该粒子从O 点以初速度v 0水平射出,则粒子恰好能经A 点到达该区域中的B 点。已知OA 之间的距离为d ,B 点在O 点的正下方,∠BOA=60°,粒子重力不计。求:
(1)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
(2)粒子在电场时运动中到达A 点速度的大小v 。
【答案】(1) 0mv B qd =
073
v 【解析】
【详解】
(1)如图所示,撤去电场加上磁场后,粒子恰好能经A 点到达B 点,由此可知,OB 为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直径,则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2OB R d ==由于200v qBv m R
= 得:0mv B qd
= (2)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粒子从O 点运动到A 点所需要的时间为t ,则: 0sin 60d v t =
21cos 602qE d t m
= 由动能定理有:22011cos6022qEd mv mv =
- 联解得:073
v v =
10.如图所示,OO′为正对放置的水平金属板M 、N 的中线,热灯丝逸出的电子(初速度、重力均不计)在电压为U 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从小孔O 射人两板间正交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后沿OO′做直线运动,已知两板间的电压为2U ,两板长度与两板间的距离均为L ,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求:
(1)电子通过小孔O 时的速度大小v ;
(2)板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和方向。
【答案】(12eU m (212mU L e 【解析】
【详解】
(1)电子通过加速电场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212eU mv =
解得:2eU v m
= (2)两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U E L =
由于电子在两板间做匀速运动,故:evB eE = 解得:1
2mU B L e
= 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11.水平面上有一个竖直放置的部分圆弧轨道,A 为轨道的最低点,半径OA 竖直,圆心角AOB 为60°,半径R=0.8m ,空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E=1×104N/C 。一个质量m=2kg ,带电量为q=-1×10-3C 的带电小球,从轨道左侧与圆心O 同一高度的C 点水平抛出,恰好从B 点沿切线进入圆弧轨道,到达最低点A 时对轨道的压力F N =32.5N 。求:
(1)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 0大小;
(2)小球从B 到A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W f 。
【答案】(1)
23/3m s (2) 13J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带电小球”、“水平抛出…圆弧轨道”可知,本题考察带电物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根据带电物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规律,应用运动的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列式计算。
【详解】
(1)小球抛出后从C 到B 过程中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电场力,做类平抛运动,则: mg qE ma -=,解得:小球的加速度
34
2221011010/5/2
mg qE a m s m s m --⨯-⨯⨯=== C 与B 的高度差600.4h Rcos m =︒=
设小球到B 点时竖直分速度为y v ,则2
2y v ah =,解得:小球到B 点时竖直分速度2y m v s
=
小球在B 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则060
y v tan v ︒= 解得: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0233m v s =
(2)在B 点时,60y
B v sin v ︒=,则433
B m v s = 小球在A 点时,2A N v F qE mg m R
+-=,解得:3A m v s = 小球从B 到A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211()()22f A B mg qE R Rcos W mv mv θ---=
- 解得:小球从B 到A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13
f W J =
12.如图所示,在x 轴上方有垂直xOy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1=B 0,在x 轴下方有交替分布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电场平行于y 轴,匀强磁场B 2=2B 0垂直于xOy 平面,图象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在023
t t =时刻沿着与y 轴正方向成60°角方向从A 点射入磁场,20t t =时第一次到达x 轴,并且速度垂直于x 轴经过C 点,C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L .第二次到达x 轴时经过x 轴上的D 点,D 与原点O 的距离为4L .(不计粒子重力,电场和磁场互不影响,结果用B 0、m 、q 、L 表示)
(1)求此粒子从A 点射出时的速度υ0;
(2)求电场强度E 0的大小和方向;
(3)粒子在09t t =时到达M 点,求M 点坐标.
【答案】(1)002qB L v m = (2)202πqB L E m
= (3)(9L ,3π2-L ) 【解析】
试题分析:(1)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
根据题意由几何关系可得
联立①②得
③
(2)粒子在第一象限磁场中运动的周期设为T1,可得
④
粒子在第四象限磁场中运动的周期设为T2,可得
⑤
根据题意由几何关系可得⑥
由④⑤⑥可得⑦⑧
综上可以判断3t0—4 t0粒子在第四象限的磁场中刚好运动半个周期,半径为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⑩
2 t0—
3 t0,粒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qE=ma 11
12
综上解得
13
(3)由题意知,粒子在8 t0时刚在第四象限做完半个圆周运动,
x=9L 14
粒子在电场中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0,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15
联立③ ⑨⑩1112可解得
16
联立可得M点的坐标为
(9L,) 17
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及在磁场中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