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7:00:34
文档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2§2.2.3授课教师: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李明授课时间:2010年6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由直观感知获得猜想,经过逻辑论证,推导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并掌握这一定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感知和操作确认的方法,发展几何直觉、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体会和感受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活动进行合情推理发现并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实
推荐度:
导读※教学设计课题: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2§2.2.3授课教师: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李明授课时间:2010年6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由直观感知获得猜想,经过逻辑论证,推导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并掌握这一定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感知和操作确认的方法,发展几何直觉、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体会和感受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活动进行合情推理发现并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实
※教学设计

课题: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2§2.2.3

授课教师: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  李明

授课时间:2010年6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由直观感知获得猜想,经过逻辑论证,推导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并掌握这一定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感知和操作确认的方法,发展几何直觉、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体会和感受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活动进行合情推理发现并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定理的现实意义与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领悟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2.教学难点  综合应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回顾旧知】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内容.

通过复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温故而知新,为后面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的相互转化做铺垫.

【新课引入】

1.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是否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

2.在平面内,有多少条直线与直线平行?

3.在平面内,哪些直线与直线平行?

4.由以上的探索与发现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5.能否对你发现的结论进行证明?

引导学生结合直观感知,层层递进,逐步探索,体会数学结论的发现过程.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直观感知,进而提出合理猜想.并逐步探索,认真思考,画出相应图形,进行观察,感知、猜想.
已知:,,.

求证:.

证明:因为,所以.

又因为, 所以与无公共点.

又因为,,, 所以.

引导学生得出猜想,形成经验性结论,体会与感受数学结论的发现与形成过程:直观感知→操作确认→逻辑证明→形成经验.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发现的结论,并给出证明.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要求学生总结归纳,并能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描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为学生正确使用定理打下基础.

〖定理探微〗

1.定理可以作为直线与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2.定理中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提供了过已知平面内一点作与该平面的平行线相平行的直线的方法,即:辅助平面法.

明确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及定理的用途.

【例题讲解】

例1.(教材P61例3)

如图所示的一块木料中,棱平行于面.

(1)要经过面内的一点和棱将木料锯开,应怎样画线?

(2)所画的线与平面是什么位置关系?

★思路点拔:

1.怎样确定截面?过点所画的线应怎样画?

2.“线面平行” 与“线线平行”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解答过程:

解:(1)在平面内,过点作直线EF,使,并分别交棱,于点,.连接,,则,,就是应画的线.

(2)因为棱平行于平面,平面与平面交于,所以,由(1)知,,所以,,因此

,显然都与平面相交.

引导学生分析画截面的关键是确定截面与上底面的交线,怎样过P点作BC的平行线是作图的难点.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找到作图方法,体会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加强用数学的意识.

例2.(教材P61例4)已知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这个平面,求证: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思路点拔:

1.文字性的命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2.“线面平行”与“线线平行”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解答过程:

如图所示,己知直线,,平面,且,,,.

求证:.

证明:过作平面,使.

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条件与结论,并结合图形写出己知和求证.通过分析寻找解题途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实现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的转化.通过教师的板书,规范解题步骤与格式.

【课堂练习】

1. 如图,四面体被平面所截,截面与四条棱,,,相交与点,,,四点,且截面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

★解答过程:

证明:因为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学生完成练习l,检查学习效果,使学生掌

证明线面平行问题的方法、步骤与格式,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如图,是平行四边形,点是平面外一点,是中点,在上取一点,过和的平面交平面于,

求证:.

★解答过程:

证明:连接AC,设,连接.

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练习2是证明线线平行问题,本题需作辅助线,比练习1要难,因此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寻找解题途径,最后选2个小组代表上黑板板演证明过程,教师最后进行点评.

【小结】

小结回顾:注意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联系和区别,“线面平行”与“线线平行”问题是互相联系的,在解题时要善于将问题进行转化.

【布置作业】

教材P 5、6.

文档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2§2.2.3授课教师: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李明授课时间:2010年6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由直观感知获得猜想,经过逻辑论证,推导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并掌握这一定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感知和操作确认的方法,发展几何直觉、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体会和感受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活动进行合情推理发现并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