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教学不仅是国民体育运动的基础。对于提升竞技运动水平,提高民族体质也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主要包括身体、文化、心理、品德等四个方面。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但目前现在的孩子部分因为学业压力大,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加上学生漠视体育成绩,主科老师也往往以“体育老师生病”为由占课的原因,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为此我将从以下两个观点来探讨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一、双减下,学校体育面临的现状
1.重在教师,减负增质
体育锻炼是学校提供的课后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课被挪用”“体育老师生病”,这一现象将被杜绝。双减下体育教师将面临新一场的教学改,从行动上去落实,从思想上来改变,从方法上去创新。狠抓落实,强化团队思想。从前的体育课程短短四十五分钟,教师空话、套话近十分钟,在进行拉伸训练,留下的时间学生自由安排。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锻炼。初中生面临的问题是很严峻的,中考不仅是要考核文化素质,更是要考核身体素质,所以体育教师更要抓学生体育锻炼进提高,切忌“放养式”教学。根据学生个人身体素质发展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体育锻炼是日积月累的工程,不是一时拔苗助长就能实现的。往往课程的单一,缺乏趣味性,缺乏深度和理论知识,只是附带简单动作示范,就把课程主体交给了学生,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的懈怠,体育课更是需要老师的专业指导,才能不断实践出真理。
2.双减下初中生如何进行锻炼
每天安排一小时锻炼纳入教学计划中,利用课间时间,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共同督促学生,宣传体育锻炼,传播健康理念。让学生熟练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术,培养发展体育特长。其次增加活动趣味性,例如,“拔河”“接力”小团赛,设定一些奖励,增进学生团队合作性,增强体育氛围感。通过体育活动训练了学生的意志力、创造性、竞争性和亲切能力。
3.“强化体育课教学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强化体育课教学,教会学生想学、该学的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方法,为勤练、常赛提供保障;调整优化大课间,结合课堂内容上满上够做好大课间,优化课间活动结构,内容不远离课堂,力求达到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精准服务课后连,按照“双减”要求做实做准把好课后练,优选提供课后延时体育锻炼内容,开发课后体育锻炼课程,丰富课后创新体育锻炼方式。提升质量、优化结构、精准服务、实现突破。
4.家校合力共建校园安全
家校合作是重要的育人模式,体育锻炼更是家庭和学校长期的过程,况且学生在校园之外的时间占据主要的时间,所以教师更应该注意家庭体育锻炼的时间的规划和引导,可以通过视频教学和家庭锻炼教学进行综合教学,鼓励家庭集体锻炼,如打篮球、乒乒球和羽毛球等,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家庭锻炼时间的保证。
学校体育选修课教学是对学校健康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教育价值。
体育教育快速发展已势不可挡,学校体育强化育人已迫在眉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非但不能缺,更要提升它的地位。因为体育更是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