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线盘(或分线盒)至一动A机各线作用
1、2线:一动A、二动A机动作线,兼做道岔位置表示去线。
3线:道岔位置表示回线。
4线:道岔动作回线。
5、6线:一动B、二动B机动作去线。
二、道岔动作过程及各线工作情况
第一步 一动A、B机同时转动,A机由1(或2,根据道岔转动方向决定,下同)线供正电,B机由5(或6)线供正电,4线供负电动作。
第二步 一动A、B机转到位置后,接通二动动作电路,二动A、B机同时动作,二动A机由1(或2)线检查一动A、B机第一组接点后继续供正电,二动B机由5(或6)线检查一动A、B机第三组接点后继续供正电,5线直接供负电动作。
第三步 二动A、B转辙机转动到位后,最终接通道岔表示电路。
二动动作必须检查一动转动到位,二动A机检查一动A、B机第一组接点,二动B机检查一动A、B机第三组接点。
表示电路中串接的接点包括:四台转辙机自动开闭器表示接点,一动B机、二动B机移位接触器接点,表示电源经过接点加至设置在二动B机电缆盒内的二极管上。
三、电缆及转辙机配线把配接情况
1、一动A机电缆盒
一动A机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12个(不含电话线,不含其他道岔过路线,不含电缆备用线,下同),一般情况下(下同),1、2、3、5、13、14端子上配接有分线盘(或分线盒,下同)至电缆盒间的电缆线和至转辙机插接件1、2、3、5、13、14端子间的线把配线。5、7、8、9、10、13、14、15、16端子上配接有至一动B机的9条电缆线,7、8、、9、10、15、16端子上还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7、8、9、10、15、16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转辙机插接件间共有12条配线。一动A机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一。
2、一动B机电缆盒
一动B机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15个,1、2、3、4、5、13、14、15、16端子上配接有一动A机至本机电缆盒的电缆配线和配接至转辙机插接件1、2、11、12、3、4、13、14、5端子间的线把配线;5、7、8、9、10、17、18端子上配接至二动A机的7条电缆,7、8、、9、10、17、18端子上还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7、8、15、16、9、10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插接件间共有15条配线。一动B机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二。
3、二动A机电缆盒
二动A机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11个,1、2、3、4、5端子上配接有一动B机至本机电缆盒的电缆配线和配接至转辙机插接件1、2、3、4、5端子间的线把线;5、7、8、9、10端子上配接有至二动B机的5条电缆,7、8、、9、10端子上还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7、8、9、10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插接件间共有9条配线。二动A机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三。
4、二动B机电缆盒
二动B机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9个,1、2、3、4、5、7、8端子上配接有二动A机至本机电缆盒的电缆配线和配接至转辙机插接件1、2、3、4、5、13、14端子间的线把线,9、10端子上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11、12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插接件间共有9条配线。二动B机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四。
表一 双机带双机双动一动A机电缆盒内配线作用表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A机启动线、道岔表示去线 |
2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A机启动线、道岔表示去线 |
3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回线 |
5 | 由分线盘来1条,至一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7 | 至一动B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接点闭合位置时,经一动A机31-32接点转接1线表示电源;道岔在2、4排接点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时,当一动A机转动完成后,经一动A机31-32接点转接二动A机动作正电源 |
8 | 至一动B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接点闭合位置时,经一动A机21-22接点转接1线表示电源;道岔在1、3排接点闭合位置向2、4排接点闭合位置转动时,当一动A机转动完成后,经一动A机21-22接点转接二动A机动作正电源 |
9 | 至一动B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与10端子配线一起构成道岔两个位置的表示回线,9线为道岔在1、3排接点闭合位置时,经一动A机33-34、13-14、03-04转接3线传来的道岔表示电源。 |
10 | 至一动B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与9端子配线一起构成道岔两个位置的表示回线,10线为道岔在2、4排接点闭合位置时,经一动A机23-24、01-02、43-44转接3线传来的道岔表示电源 |
13 | 由分线盘来1条,至一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13端子配接的两条出线一条为电缆,一条为软线。电缆线为一动B机由2、4排接点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时的启动线;软线为道岔由2、4排接点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时,一动A机转到位置后经35-36转接至15端子供二动B机启动的正电源线;这两条分支线在道岔转动时只有一条在接通状态 |
14 | 由分线盘来1条,至一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14端子配接的两条出线一条为电缆,一条为软线。电缆线为一动B机由1、3排接点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时的启动线;软线为道岔由1、3排接点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时,一动A机转到位置后经25-26转接至65端子供二动B机启动的正电源线;这两条分支线在道岔转动时只有一条在接通状态 |
15 | 至一动B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13端子经35-36转接的供二动B机启动的正电源线 |
16 | 至一动B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14端子经25-26转接的供二动B机启动的正电源线 |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一动A机13端子接来,是一动B机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2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一动A机14端子接来,是一动B机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13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B机由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后经31-32接点转接至7端子,送向二动A机,供二动A机启动用。同时兼作表示去线 |
14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B机由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后经21-22接点转接至8端子,送向二动A机,供二动A机启动用。同时兼作表示去线。 |
3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4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15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B机由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后经35-36接点转接至17端子,送向二动B机,供二动B机启动用 |
16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B机由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后经25-26接点转接至18端子,送向二动B机,供二动B机启动用 |
5 | 由一动A机来1条,至二动A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7 | 至二动A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13端子经31-32转接来,供向二动A机,是二动A机的启动线、道岔的表示去线 |
8 | 至二动A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14端子经21-22转接来,供向二动A机,是二动A机的启动线、道岔的表示去线 |
17 | 至二动A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15端子经35-36转接来,供向二动B机,是二动B机的启动线 |
18 | 至二动A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16端子经25-26转接来,供向二动B机,是二动B机的启动线 |
9 | 至二动A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3端子经表示接点转接来,供向二动A机,是道岔位置的表示回线 |
10 | 至二动A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端子经表示接点转接来,供向二动A机,是道岔位置的表示回线 |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一动B机7端子接来,是二动A机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2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一动B机8端子接来,是二动A机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3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4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5 | 由一动B机来1条,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13 | 由一动B机来1条,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转接一动B机17端子配线至二动B机1端子,是二动B机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
14 | 由一动B机来1条,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转接一动B机18端子配线至二动B机2端子,是二动B机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
7 | 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转辙机在1、3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去线 |
8 | 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转辙机在2、4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去线 |
9 | 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转辙机在1、3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回线 |
10 | 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转辙机在2、4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回线 |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二动B机13端子接来,是二动B机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2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二动B机14端子接来,是二动B机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3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去线 |
4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5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7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转辙机在1、3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去线 |
8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转辙机在2、4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去线 |
9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接二极管2至插接件表示回线端子11 | |
10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接二极管2至插接件表示回线端子10 |
表五 双机带双机双动电缆盒至插接件间配线情况表
机型 | 配线数量 | 插接件 环线 | 插接件上部端子配线线色 | ||||||||||||||
1 | 2 | 3 | 4 | 5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一动A机 E型 | 12 | 3、4 环接 | 兰 | 绿 | 黄 | 环线 | 红 | 兰 | 绿 | 黄 | 白 | 黄 | 白 | 红 | 兰 | ||
一动B机 J型 | 15 | 无 | 兰 | 绿 | 黄 | 白 | 红 | 兰 | 绿 | 黄 | 白 | 兰 | 绿 | 黄 | 白 | 红 | 兰 |
二动A机 E型 | 9 | 无 | 兰 | 绿 | 黄 | 白 | 红 | 兰 | 绿 | 黄 | 白 | ||||||
二动B机 J型 | 9 | 7、10、11环接 8、9、12环接 | 兰 | 绿 | 黄 | 白 | 红 | 环线 | 环线 | 环线 | 环线 | 兰 | 绿 |
一、分线盘(或分线盒)至一动A机各线作用
1、2线:一动A、二动A机动作线,兼做道岔位置表示去线。
3线:道岔位置表示回线。
4线:道岔动作回线。
5、6线:一动B机动作去线。
二、道岔动作过程及各线工作情况
第一步 一动A、B机同时转动,A机由1(或2)线供正电,B机由5(或6)线供正电,4线供负电动作。
第二步 一动A、B机转到位置后,接通二动动作电路,二动动作,二动由1(或2)线检查一动A、B机第一组接点后继续供正电,5线直接供负电动作。
第三步 二动转辙机转动到位后,最终接通道岔表示电路。
三、电缆及转辙机配线把配接情况
1、一动A机电缆盒
一动A机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10个(不含电话线,不含其他道岔过路线,不含电缆备用线,下同),一般情况下(下同),1、2、3、5端子上配接有分线盘(或分线盒,下同)至电缆盒间的电缆线和至转辙机插接件1、2、3、5端子间的线把配线;13、14端子上配接有分线盘至电缆盒间的电缆线和至一动B机的电缆线;5、7、8、9、10端子上配接有至一动B机的5条电缆线,7、8、、9、10端子上还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7、8、9、10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转辙机插接件间共有配线。一动A机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六。
2、一动B机电缆盒
一动B机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11个,1、2、3、4、5、13、14端子上配接有一动A机至本机电缆盒的电缆配线和配接至转辙机插接件1、2、3、4、5、13、14、端子间的线把配线;5、7、8、9、10端子上配接至二动A机的5条电缆,7、8、、9、10端子上还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7、8、9、10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插接件间共有11条配线。一动B机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七。
3、二动电缆盒
二动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7个,1、2、3、4、5端子上配接有一动B机至本机电缆盒的电缆配线和配接至转辙机插接件1、2、3、4、5端子间的线把线,9、10端子上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11、12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插接件间共有7条配线。二动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八。
表六 双机带单机双动一动A机电缆盒内配线作用表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A机启动线、道岔表示去线 |
2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A机启动线、道岔表示去线 |
3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回线 |
5 | 由分线盘来1条,至一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7 | 至一动B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接点闭合位置时,经一动A机31-32接点转接1线表示电源;道岔在2、4排接点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时,当一动A机转动完成后,经一动A机31-32接点转接二动动作正电源 |
8 | 至一动B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接点闭合位置时,经一动A机21-22接点转接1线表示电源;道岔在1、3排接点闭合位置向2、4排接点闭合位置转动时,当一动A机转动完成后,经一动A机21-22接点转接二动动作正电源 |
9 | 至一动B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与10端子配线一起构成道岔两个位置的表示回线,9线为道岔在1、3排接点闭合位置时,经一动A机33-34、13-14、03-04转接3线传来的道岔表示电源。 |
10 | 至一动B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与9端子配线一起构成道岔两个位置的表示回线,10线为道岔在2、4排接点闭合位置时,经一动A机23-24、01-02、43-44转接3线传来的道岔表示电源 |
13 | 由分线盘来1条,至一动B机电缆盒1条 | 13端子转接一动B机由2、4排接点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时的启动线 | |
14 | 由分线盘来1条,至一动B机电缆盒1条 | 14端子转接一动B机由1、3排接点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时的启动线 |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一动A机13端子接来,是一动B机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2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一动A机14端子接来,是一动B机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13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B机由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后经31-32接点转接而来,送向二动,供二动启动用 |
14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B机由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后经21-22接点转接而来,送向二动,供二动启动用 |
3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4 | 由一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5 | 由一动A机来1条,至二动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7 | 至二动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13端子经31-32转接来,供向二动,是二动的启动线、道岔的表示去线 |
8 | 至二动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14端子经21-22转接来,供向二动,是二动的启动线、道岔的表示去线 |
9 | 至二动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3端子经表示接点转接来,供向二动,是道岔位置的表示回线 |
10 | 至二动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端子经表示接点转接来,供向二动,是道岔位置的表示回线 |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二动B机转接来,是二动B机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道岔的表示去线 |
2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二动B机14端子接来,是二动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道岔的表示去线 |
3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4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5 | 由一动B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9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接二极管2至插接件表示回线端子11 | |
10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接二极管2至插接件表示回线端子10 |
表九 双机带单机双动电缆盒至插接件间配线情况表
机型 | 配线数量 | 插接件 环线 | 插接件上部端子配线线色 | ||||||||||||||
1 | 2 | 3 | 4 | 5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一动A机 E型 | 8 | 3、4 环接 | 兰 | 绿 | 黄 | 环线 | 红 | 兰 | 绿 | 黄 | 白 | ||||||
一动B机 J型 | 11 | 无 | 兰 | 绿 | 黄 | 白 | 红 | 兰 | 绿 | 黄 | 白 | 黄 | 白 | ||||
二动 D型 | 7 | 7、10、11环接 8、9、12环接 | 兰 | 绿 | 黄 | 白 | 红 | 环线 | 环线 | 环线 | 环线 | 兰 | 绿 |
一、分线盘(或分线盒)至一动A机各线作用
1、2线:一动、二动A机动作线,兼做道岔位置表示去线。
3线:道岔位置表示回线。
4线:道岔动作回线。
5、6线:二动B动作去线。
二、道岔动作过程及各线工作情况
第一步 一动转动,1(或2)线供正电,4线供负电动作。
第二步 一动转到位置后,接通二动动作电路,二动A、B机同时动作,二动A机由1(或2)线检查一动第一组接点后继续供正电,二动B机由5(或6)线检查一动第三组接点后继续供正电,5线直接供负电动作。
第三步 二动转辙机转动到位后,最终接通道岔表示电路。
三、电缆及转辙机配线把配接情况
1、一动电缆盒
一动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12个,1、2、3、5、13、14端子上配接有分线盘至电缆盒间的电缆线和至转辙机插接件1、2、3、5、13、14端子间的线把配线。5、7、8、9、10、15、16端子上配接有至一动B机的7条电缆线和至转辙机插接件7、8、9、10、15、16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转辙机插接件间共有12条配线。一动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十。
2、二动A机电缆盒
二动A机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11个,1、2、3、4、5端子上配接有一动至本机电缆盒的电缆配线和配接至转辙机插接件1、2、3、4、5端子间的线把线;5、7、8、9、10、13、14端子上配接有至二动B机的7条电缆,7、8、、9、10端子上还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7、8、9、10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插接件间共有9条配线。二动A机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十一。
3、二动B机电缆盒
二动B机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9个,1、2、3、4、5、7、8端子上配接有二动A机至本机电缆盒的电缆配线和配接至转辙机插接件1、2、3、4、5、13、14端子间的线把线,9、10端子上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11、12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插接件间共有9条配线。二动B机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十二。
表十 单机带双机双动一动电缆盒内配线作用表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A机启动线、道岔表示去线 |
2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A机启动线、道岔表示去线 |
3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回线 |
5 | 由分线盘来1条,至二动A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7 | 至二动A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接点闭合位置时,经一动31-32接点转接1线表示电源;道岔在2、4排接点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时,当一动转动完成后,经一动31-32接点转接二动A机动作正电源 |
8 | 至二动A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接点闭合位置时,经一动21-22接点转接1线表示电源;道岔在1、3排接点闭合位置向2、4排接点闭合位置转动时,当一动转动完成后,经一动21-22接点转接二动A机动作正电源 |
9 | 至二动A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与10端子配线一起构成道岔两个位置的表示回线,9线为道岔在1、3排接点闭合位置时,经一动33-34、13-14、03-04转接3线传来的道岔表示电源。 |
10 | 至二动A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与9端子配线一起构成道岔两个位置的表示回线,10线为道岔在2、4排接点闭合位置时,经一动23-24、01-02、43-44转接3线传来的道岔表示电源 |
13 | 由分线盘来1条,至二动A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13端子为道岔由2、4排接点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时,一动转到位置后经35-36转接至15端子供二动B机启动的正电源线 |
14 | 由分线盘来1条,至二动A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14端子为道岔由1、3排接点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时,一动转到位置后经25-26转接至65端子供二动B机启动的正电源线 |
15 | 至二动A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13端子经35-36转接的供二动B机启动的正电源线 |
16 | 至二动A机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14端子经25-26转接的供二动B机启动的正电源线 |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一动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一动7端子接来,是二动A机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道岔在1、3排位置的表示去线 |
2 | 由一动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一动8端子接来,是二动A机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道岔在2、4排位置的表示去线 |
3 | 由一动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4 | 由一动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5 | 由一动来1条,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13 | 由一动来1条,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转接一动15端子配线至二动B机1端子,是二动B机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
14 | 由一动来1条,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转接一动16端子配线至二动B机2端子,是二动B机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
7 | 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转辙机在1、3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去线 |
8 | 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转辙机在2、4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去线 |
9 | 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转辙机在1、3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回线 |
10 | 至二动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转辙机在2、4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回线 |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二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二动A机13端子接来,是二动B机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2 | 由二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二动A机14端子接来,是二动B机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3 | 由二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4 | 由二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5 | 由二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7 | 由二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去线 |
8 | 由二动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去线 |
9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接二极管2至插接件表示回线端子11 | |
10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接二极管2至插接件表示回线端子10 |
表十三 单机带双机双动电缆盒至插接件间配线情况表
机型 | 配线数量 | 插接件 环线 | 插接件上部端子配线线色 | ||||||||||||||
1 | 2 | 3 | 4 | 5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一动A机 D型 | 12 | 3、4 环接 | 兰 | 绿 | 黄 | 环线 | 红 | 兰 | 绿 | 黄 | 白 | 黄 | 白 | 红 | 兰 | ||
二动A机 E型 | 9 | 无 | 兰 | 绿 | 黄 | 白 | 红 | 兰 | 绿 | 黄 | 白 | ||||||
二动B机 J型 | 9 | 7、10、11环接 8、9、12环接 | 兰 | 绿 | 黄 | 白 | 红 | 环线 | 环线 | 环线 | 环线 | 兰 | 绿 |
一、分线盘(或分线盒)至A机各线作用
1、2线:A机动作线,兼做道岔位置表示去线。
3线:道岔位置表示回线。
4线:道岔动作回线。
5、6线:B机动作去线。
二、道岔动作过程及各线工作情况
第一步 A机、B机同时转动,1(或2)线向A机供正电,5(或6)线向B机供正电,4线供负电动作。
第二步 A机、B机转辙机转动到位后,接通道岔表示电路。
三、电缆及转辙机配线把配接情况
1、A机电缆盒
A机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10个,1、2、3、5、13、14端子上配接有分线盘至电缆盒间的6电缆线,1、2、3、5端子上还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1、2、3、5端子间的线把配线。5、7、8、9、10、13、14端子上配接有至B机的7条电缆线,7、8、9、10端子上还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7、8、9、10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转辙机插接件间共有配线。A机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十四。
2、B机电缆盒
B机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9个,1、2、3、4、5、7、8端子上配接有至本机电缆盒的电缆配线和至转辙机插接件1、2、3、4、5、13、14端子间的线把线;9、10端子上配接有至本机转辙机插接件11、12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插接件间共有9条配线。B机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十五。
表十四 双机单动A机电缆盒内配线作用表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A机启动线、道岔表示去线 |
2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A机启动线、道岔表示去线 |
3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去线 |
5 | 由分线盘来1条,至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7 | 至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去线 |
8 | 至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去线 |
9 | 至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回线 |
10 | 至B机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回线 |
13 | 由分线盘来1条,至B机电缆盒1条 | B机启动去线 | |
14 | 由分线盘来1条,至B机电缆盒1条 | B机启动去线 |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A机13端子接来,是B机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2 | 由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A机13端子接来,是B机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3 | 由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4 | 由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5 | 由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7 | 由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去线 |
8 | 由A机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去线 |
9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回线 | |
10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机在2、4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回线 |
表十六 双机单动电缆盒至插接件间配线情况表
机型 | 配线数量 | 插接件 环线 | 插接件上部端子配线线色 | ||||||||||||||
1 | 2 | 3 | 4 | 5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A机 E型 | 8 | 3、4 环接 | 兰 | 绿 | 黄 | 环线 | 红 | 兰 | 绿 | 黄 | 白 | ||||||
B机 J型 | 9 | 7、10、11环接 8、9、12环接 | 兰 | 绿 | 黄 | 白 | 红 | 环线 | 环线 | 环线 | 环线 | 兰 | 绿 |
一、分线盘(或分线盒)至一动A机各线作用
1、2线:道岔动作线,兼做道岔位置表示去线。
3线:道岔位置表示回线。
4线:道岔动作回线。
二、道岔动作过程及各线工作情况
第一步 1(或2)线向一动供正电,4线供负电动作。
第二步 转辙机转动到位后,接通道岔表示电路。
三、电缆及转辙机配线把配接情况
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6个,1、2、3、5端子上配接有分线盘至电缆盒间的4电缆线和至转辙机插接件1、2、3、5端子间的线把配线。9、10端子上还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11、12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转辙机插接件间共有6条配线。
单机单动道岔转辙机电缆盒至插接件间配线情况见表十七。
表十六 双机单动电缆盒至插接件间配线情况表
机型 | 配线数量 | 插接件 环线 | 插接件上部端子配线线色 | ||||||||||||||
1 | 2 | 3 | 4 | 5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D型 | 6 | 3、 4 环接 7、10、11环接 8、 9、12环接 | 兰 | 绿 | 黄 | 环线 | 红 | 环线 | 环线 | 环线 | 环线 | 兰 | 绿 |
一、分线盘(或分线盒)至一动各线作用
1、2线:道岔动作线,兼做道岔位置表示去线。
3线:道岔位置表示回线。
4线:道岔动作回线。
二、道岔动作过程及各线工作情况
第一步 一动先动作,由1(或2)线向一动供正电,4线供负电。
第二步 一动转动到位后,接通二动启动电路,仍由1(或2)线供正电,4线供负电,二动动作到位后接通道岔表示电路。
三、电缆及转辙机配线把配接情况
1、一动电缆盒
一动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8个,1、2、3、5端子上配接有分线盘至电缆盒间的4电缆线和至转辙机插接件1、2、3、5端子间的线把配线。5、7、8、9、10端子上配接有至二动5条电缆线,7、8、9、10端子上还配接有至转辙机插接件7、8、9、10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转辙机插接件间共有配线。一动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十八。
2、二动电缆盒
二动电缆盒内共配接端子7个,1、2、3、4、5端子上配接有至本机电缆盒的电缆配线和至转辙机插接件1、2、3、4、5端子间的线把线;9、10端子上配接有至本机转辙机插接件11、12端子间的线把线。电缆盒至插接件间共有7条配线。二动电缆盒内配线及作用见表十九。
表十八 单机双动一动电缆盒内配线作用表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启动线、道岔表示去线 |
2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一动启动线、道岔表示去线 |
3 | 由分线盘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去线 |
5 | 由分线盘来1条,至二动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7 | 至二动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去线 |
8 | 至二动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去线 |
9 | 至二动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回线 |
10 | 至二动电缆盒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表示回线 |
端子号 | 配 线 | 作 用 | |
电 缆 | 软 线 | ||
1 | 由一动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一动7端子接来,是二动2、4排闭合位置向1、3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2 | 由一动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由一动8端子接来,是二动1、3排闭合位置向2、4排闭合位置转动的启动线 |
3 | 由一动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2、4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4 | 由一动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的表示回线 |
5 | 由一动来1条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启动回线 |
9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在1、3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回线 | |
10 | 至转辙机插接件1条 | 道岔机在2、4排闭合位置时的道岔的表示回线 |
表二十 双机单动电缆盒至插接件间配线情况表
机型 | 配线数量 | 插接件 环线 | 插接件上部端子配线线色 | ||||||||||||||
1 | 2 | 3 | 4 | 5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一动 D型 | 8 | 3、4环接 | 兰 | 绿 | 黄 | 环线 | 红 | 兰 | 绿 | 黄 | 白 | ||||||
二动 D型 | 7 | 7、10、11环接 8、 9、12环接 | 兰 | 绿 | 黄 | 白 | 红 | 环线 | 环线 | 环线 | 环线 | 兰 | 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