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要每天频繁换股,以为天天都能捉住牛股,事实证明,天天捉住牛股的人并不存在,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么他的财富已经超过巴菲特了。
3.不要抱着赌徒的心态炒股,除非你确信你是“赌神”,但即便是“赌神”,也会有失算的时候。须知,拿破仑只是在滑铁卢失败过一次,最后失去的却是整个帝国。
4.不要相信网上四处乱飞的“投资合作”帖子和陌生电话中的“代客炒股”信息,如果打这种广告的人真的有让20万元在一夜之间变成40万元的能力,他会来找你合作吗?会来帮你理财吗?
规则1:
牛也赚,熊也赚,猪被宰
“对于交易者来说,知道何时应该离场是基本的生存常识。”在素有“绞肉机”之称的华尔街,这是世代相传的警句。如果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那离场就要坚决,否则只能任人宰割。
规则2
缴点税没关系
“不要妄图用‘长期持有’来避免频繁进出造成的税负。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值得长期持有,账面上的浮赢可能稍纵即逝,甚至眨眼工夫就变成浮亏。”
美国人炒股,如果平仓时有赢利就得缴上一笔不菲的“资本利得税”,而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中国股民暂时还不必考虑纳税成本。国情不同,但道理相通。这条规则也可以总结成“适时平仓,落袋为安”,特别是原本就打算炒炒短线的股票,千万不要而幻想着多拿一天还会赚得更多。
规则3
何必一步到位
“建仓的时候不要一次买够,平仓的时候也不要一次都卖了。分几步走才能赶上更好的价位。”
没人能预知下秒钟的价格,多给自己几次机会。
规则4
发掘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别碰基本面出问题的公司
“华尔街不退货,买错了股只能自认倒霉。”
如果用中国的股票做例子,4月底国家统计局推迟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导致沪指下挫200点,可以算做“因外部因素导致价值被低估”,而“杭萧钢构(行情 资讯)(行情论坛)”则绝对是基本面出了问题。但克莱默自己也承认,面对一只跳水的股票,有时候很难鉴别它是“价值被低估”还是基本面出了大问题。股民只能自己擦亮眼睛去判断了。
规则5
控制风险,分散投资
“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控制风险,至于赚钱这件事,它会照顾好自己。”
“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地球人都知道。但克莱默说,他经常分析新股民的持仓,发现很多人不知不觉就买了一篮子类似的股票。“他们还自以为同时持有太阳微系统、微软和EMC(注:三家都是IT行业的著名公司,但分属系统开发、软件和存储等不同领域)就算是分散投资!控制风险是你投资生涯中唯一要做的事情,而控制风险就要时时刻刻想到分散原则。”
规则6
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他们口口声声说懂得研究的重要性,但他们的真实态度就像小学生对待家庭作业一样!我们的确应当像监督孩子完成作业一样,督促自己去看财报,看股评,看所有你能找到的资料。而‘那么多的资料,实在是没时间看’以及‘听说不错,买进来看看吧’这是两个最要不得的态度。”
规则7
处乱不惊
“当人们涌向‘太平门’的时候,你最好保持冷静。总有一个更好的离场时机,记住。”
克莱默甚至建议在别人纷纷抛售的时候,不妨反其道行之——买入。不过,这要更像是高手的剑走偏锋,对于普通股民来说,能在恐慌中保存镇静,有条不紊地离场已经很难得了。
规则8
买蓝筹总是值得的
“就像我们买东西讲究品牌一样。蓝筹的确贵了些,但是你买到的是信誉。”
这一条看上去似乎不无道理,但正如另一位股评家指出的:你能保证这个“蓝筹”不是第二个安然?而具体到中国的国情,20年的改革开放,18年股市,尚不足以锻造出可以“养老”的优质股票。
规则9
不要试图维持所有的头寸
“当市场走坏的时候,留几只你最中意的股票,至于其他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忍痛割爱。”
集中资金背水一战,才有可能多挽回一些损失。战线拉得越长,弹尽粮绝的一刻来得越早。
规则10
烂公司并不意味着会被收购
“并购题材实在是太诱惑了,以至于人们不惜在一些烂公司身上。”
看来爆炒ST并不是中国股市特有的现象。克莱默坚信,只有那些股价便宜而基本面良好的公司才有可能被并购,如果基本面不好,再便宜的股价也不会被并购。他自己就在北电网络上栽了大跟头。当北电的股价因为巨亏而暴跌的时候,他还安慰自己说:都这么便宜了,北电很有希望被别的大公司收购啦。最后,他终于醒悟过来,收购或许终有一天会发生,但自己恐怕等不到那一天了。
规则11
你记不住那么多的名字
“我最多持有25只股票,买进一只,就必须卖出一只。”
这个规则看上去和“分散投资”有些冲突。其实克莱默强调的是选股时要“少而精”,而分散投资是说“不要把持仓集中在一个板块”。一个行业选一只,而你可以同时投资四五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