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7:05:20
文档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百舸.(gě)寂寥.(liào)彷.(páng)徨惆怅.(chàng)B.方遒.(qiú)颓圮.(pǐ)瓦菲.(fēi)青荇.(xìng)C.浪遏.(è)浮藻.(zǎo)火钵.(bō)漫溯.(shuó)D.彳亍.(chù)忸怩.(ní)深邃.(suì)团箕.(q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推荐度:
导读高一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百舸.(gě)寂寥.(liào)彷.(páng)徨惆怅.(chàng)B.方遒.(qiú)颓圮.(pǐ)瓦菲.(fēi)青荇.(xìng)C.浪遏.(è)浮藻.(zǎo)火钵.(bō)漫溯.(shuó)D.彳亍.(chù)忸怩.(ní)深邃.(suì)团箕.(q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高一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gě)寂寥.(liào)彷.(páng)徨惆怅.(chàng)

B.方遒.(qiú)颓圮.(pǐ)瓦菲.(fēi)青荇.(xìng)

C.浪遏.(è)浮藻.(zǎo)火钵.(bō)漫溯.(shuó)

D.彳亍.(chù)忸怩.(ní)深邃.(suì)团箕.(q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竞渡凄婉哀曲大堰河

B.冷寞荡漾长篙沁园春

C.太息笙箫飘泊鸿门晏

D.寥廓斑斓凌侮目炫

3.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C.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D.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4.下列句子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的开篇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显出抒情

主人公卓然而立

....的形象。

B.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向独特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这种风格在新中

国成立后的诗篇中表现的更是炉火纯青

....。

C.反腐倡廉的活动一开展,全市上下激浊扬清

....,社会正气得到了强有力的弘扬。

D.我们的数学老师,虽已年过半百,但是风华正茂

....,才情锐气不减当年。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本近日购买我及其附属岛屿的做法,激起了中国国内的大规模活动,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B.秋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C.整个村庄的人们在经过了近两年的等待以后,村前的柏油路才终于修通了。D.通过看这部电影,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6.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舸:小船)

②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

..叙乐”的匾(天伦:指家庭团聚的欢乐)

③忆往昔峥嵘

..岁月稠。(峥嵘:山势如鬼,非常吓人)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尚且)

⑤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第一个军是,名词;第二个军是士兵,名词)

⑥吾其.还也。亦去之。(其:语气词,表商量,还是的意思)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

7.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B. 行李

..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C.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告诉,诉说)

D.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主语谓语间的助词,取消句子性,可以不翻译)

8.找出句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判断句)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句) D.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9.下列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 粪土

..当年万户侯

B.吾其还也。亦去.之。

C.烛之武退.秦师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0.下列句子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秦伯说,与郑人盟

B.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失其所与,不知

二、课文理解(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对下列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B.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顶真)

C.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借代)D.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拟人)

12.下面对《雨巷》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丁香”是中国古典诗句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代表美丽、哀愁。

B.“雨巷”实写诗人小学时期常走的一个狭窄的巷子。

C.“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虚幻又美好的理想。

D.在诗中,诗人让“丁香”和“姑娘”合二为一,“丁香”就是“姑娘”,“姑娘”就是“丁香”。

13.下列对《大堰河——我的保姆》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

B、通过描写大堰河悲惨的命运,诅咒和揭露了黑暗的社会。

C、描写了大堰河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者的无奈。

D、作者倾诉了对乳母深深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14.下面是对《再别康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在首节连用三个“轻轻的”,既写出了康桥的宁静之美,也表现了作者对康桥的惜爱之情。

B.“招摇”二字,写水草的张扬炫耀,引人注意,表现水草的张狂。

C.诗人情愿做一条水草,这里的“甘心”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依恋之情。

D.整首诗在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中,强化了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弥漫在诗的字里行间。

1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充分展示了烛之武“志士”“勇士”“辩士”的性格。

B.烛之武劝秦君,越国离秦很远,入宫以越国作为秦国的边邑,那是相当困难的。

C.烛之武在危机时刻,利用之间的矛盾,慷慨陈词,对形势的分析,有对史实的引用,表面上为秦打算,骨子里是为了保全郑国。

D.本册第二单元的文言文,或记政治、外交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其中16~18,每小题2分,19题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注①下邳(pī),地名;圯(yí),桥。

16.下边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一老父,衣褐.褐:黑黄色

B、直堕其履.圯下履:鞋子

C、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业:已经

D、与老人期.,后,何也?期:约定

17.下边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父以.足受,笑而去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有一父老,衣褐,至良所.②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C、①父亦来,喜曰:“当如是.”②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①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②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18.以下对这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张良出行经过下邳的一座桥时,有一位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故意

把鞋掉到桥下,让张良下去捡拾。

B、这位老者见张良是个软弱青年,又仗着自己有《太公兵法》,就倚老卖老,得寸进尺。

C、张良一天比一天起得早,最后一次是半夜就起床,终于见到了老者。

D、这则故事的寓意在于:年轻人要心怀善良,尊师重道,不怕磨难,积极进取,才能终成大器。

第Ⅱ卷

19.翻译上段文言文阅读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每句4分,共8分):

(1)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2)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四、新诗鉴赏(每小题2分,共6分)

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边的问题

死水○1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注○1:《死水》作于1926年,是闻一多的杰作。

20.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

21.本诗首尾呼应,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样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2.本诗中那些“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了“一沟绿酒”等等描写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五、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23.(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3)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4)五岭逶迤腾细浪。

(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7),思而不学则殆。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9)《烛之武退秦师》选自《》,《荆轲刺秦王》选自《》(只填书名,不填章节名)。

六、作文(4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一)以“流泪之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二)刚刚过去的中考是你人生的一次大考,发生在中考前前后后的很多事情一定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之中,请你以“中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

(1)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

(2)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人名。

高2015届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答题纸

一二三题(1~18题每空2分,共36分):

19.翻译文言文阅读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每句4分,共8分):

(1)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2)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四、20.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2分)

21.本诗首尾呼应,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本诗中那些“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了“一沟绿酒”等等描写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五、23.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3)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4)五岭逶迤腾细浪。

(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7),思而不学则殆。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

(9)《烛之武退秦师》选自《》,《荆轲刺秦王》选自《》(只填书名,不填章节名)。

六、24.作文(40分)高2015届高一第一学期月考语文答案

答案详解:

1.选B。A项应为寂寥.(liáo)C项应为漫溯.(sù)D项应为团箕.(jī)2.选A。 B项项应为“冷漠”,C项应为“鸿门宴”D项应为“目眩”

3.选D。D项为拟人,其他各项为比喻。

4.选D。D项“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形容青年人)。

5.选A。B项搭配不当,“月光”无法“晃动”,也无法“发出沙沙的声响”。C 项前后主语不一致D项成分残缺。缺主语,“通过”和“使”保留一个即可。

6.选D。①③⑤几项解释错误。①舸:大船;③峥嵘: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⑤军:两个军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7.选C。C项“说”应是通假字,通“悦”,高兴的意思。

8.选B。B项为倒装句中的介词短语后置句。

9.选B。B项“去”做动词,离开,没有活用。

10.选B。B项无通假字,A.“说”通“悦”,C.“共”通“供”D. “知”通“智”。

11.选C项。C项为比喻

12.选B。B的“雨巷”不是实写,而是象征作者的追求之路。

13.选C。C项“表现了作者的无奈”不准确,“描写大堰河的悲惨命运”,表现的感情应是“作者对旧社会的诅咒和控诉”。

14.选B。B项“张扬炫耀,引人注意”是“招摇”的词典意义,在此是用拟人手法写水草随水流摇摆晃动,似向诗人招手的情态。

15.选B项。B项提到的是“越国”,在文中应为“郑国”。

16.选A。A“褐”在此处应是“粗布或粗布衣服”。

17.选C项。C项都为代词“这”或“这样”,A项的“以”分别为:介词“用”/连词“而”(表目的)B项“所”分别为:名词,处所,地方 /助词,用在动词前面,和动词组成名词短语。D、项“乃”分别为: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原来是”/副词,于是,就。

18.选B项。黄石老人这么做是直接对张良进行人品、耐心、悟性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和考验。(考察合格将《太公兵法》传给张良才放心。)

19.(1)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老,竭力忍住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

(2)(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

附文言文文白对照(注:黑色为原文,红色为译文,蓝色为要注解的词或注解)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留侯张良,祖先是韩国人。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从容:悠闲舒缓

步游:出行,出游。

张良曾经有一次悠闲地出行,经过下邳的桥上时,有一位老人,穿着粗布衣裳,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

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直:故意

故意使鞋掉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取上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老,竭力忍住怒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长跪:直身而跪。古时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以臀部挨足跟。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敬。

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就跪直身子恭恭敬敬地给他穿上鞋。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

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然后离开。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所:大约。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老人走了一里路左右,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可以教导培养。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

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

于是张良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 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

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早会。”

(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离开,又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还)晚来,为什么(这样)呢?”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说完就)离开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编: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在此作量词。

(老人)拿出一卷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说完)就离开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20.标准答案:一沟死水象征那个粘滞而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失去了生命力的社会现实。

老师修改补充:这是一沟粘滞不动的,沤得发臭的死水,它象征着当时沉寂、保守、愚顽、黑暗的中国社会现实。(政治,军阀混战,经济落后,民众愚弱)。

21.标准答案:体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及其战斗精神。

老师强调两点:一是认识现实,二是战斗精神。战斗精神不是单纯从这一个诗句来看的,而是从首尾两节诗来看的。

首节:“多扔些……”是恨极之举,希望它彻底腐臭;尾节“让丑恶来开垦”,也只能是更加丑恶。作者希望它彻底腐臭和丑恶到极致是因为,只有在这时,它——死水,或者中国社会才能出现转机和改变。

做题思路:问“字”要联系“句”,问“句”要联系“节”。

22.比喻,反衬的手法,用美丽的事物反衬绝顶的肮脏和丑恶,目的是造成让人恶心的反面效果。

老师补充:1.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2.大家想象一下给恶魔穿上优美的外衣是什么样子。

附《死水》简要赏析:诗人把黑暗的旧中国现实,比喻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表达了对丑恶势力的憎恨和对祖国深沉的挚爱。诗的最后一节,表明他一方面对死水,也就是对黑暗,不存幻想,坚信丑恶断然产生不了美;另一方面,他没有真的绝望,并非心如死灰,而是痛恨这沟死水,要让它死亡。“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是愤激之言。朱自清说:“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闻一多全集·序》)在绝望中饱含着希望,在冷峻里灌注着一腔爱国主义的热情之火,是这首诗的思想特色。

23. 每空1分,共10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3)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24.略

优秀作文之一

流泪之后

我就是东施,那个不足为他人道也的东施效颦的东施。

那是晴朗的一天,我穿着自己亲自设计的服饰学着西施的模样走在大街上。人们从背影看,都将我认作西施,但从我面前经过时,却都对我进行了唾骂与侮辱。那一天,我流泪了。

那天之后的一周,我便将自己锁在闺阁中,是的,我承认我的容貌并不如西施,甚至就连一般人的要求也达不到。可是我又有什么错?

在痛苦与思索中耗费了整整一周后,我决定出去走走。于是,我选择了鲜为人知的一条羊肠小道。我欣赏着这美好的风景与没有人打扰的宁静。就在这时,我听到了沙沙的响声,寻着声响探了过去,结果我发现了一只小兔子,它居然只有两条前腿!我观察了它很久很久,才明白,原来它因为做不到一般兔子的跳跃动作,便在这里为其他的同伴们建造储备食物的坑洞。

回到家后,我想了许久,深深地被这只兔子打动并且被它的这种有缺陷却找了另外一个方面的事情去努力的精神所打动!我突发奇想:我也有自身的缺

陷,那为什么我不从别的方面来努力呢?流泪有什么用!

我的设计服装的潜力可是人尽皆知的。西施穿的衣服可都是大王赏赐的最好的物品呐。而从背影来看,他们居然都认为我是西施,这说明我的才华出众。

我开始找师傅学习服装设计的要领,自己画设计初稿,再多次修改后定稿。我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设计,终于,我等到了出人头地的那一天。我拿着作品参加了全国的设计大赛,西施亲点了我的作品为榜首,我成了尽人皆知的设计大师。

我为我们国家的人民设计服装的类型以及款式,直到我的国家走向灭亡的那一天。这时的我已经小有成就,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我便在自己已接近花甲时开始去全国各地游山玩水,怡然自得。在这途中,我才发现原来的设计已流传至各个地方了。

你们看,那个女孩身穿的新款运动装,就是我当初的运动风被采用及慢慢演变的过程,还有哥伦比亚的那件新款登山服就是借鉴了我当初的防寒理念而制。还有那些哈伦裤就是为突现女生可爱的设计理念被融入了……

我们不应去惧怕眼泪,相反,我们应当在眼泪之后找到一片彩虹,一片适合自己发展的彩虹,就如我东施一样,努力!进取!向前冲!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第19 页共19 页

文档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百舸.(gě)寂寥.(liào)彷.(páng)徨惆怅.(chàng)B.方遒.(qiú)颓圮.(pǐ)瓦菲.(fēi)青荇.(xìng)C.浪遏.(è)浮藻.(zǎo)火钵.(bō)漫溯.(shuó)D.彳亍.(chù)忸怩.(ní)深邃.(suì)团箕.(q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