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对焊接作业和补焊作业进行有效管理,确保产品焊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员工的产品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
2.岗位职责
2.1 焊接排模人员严格执行质量、工艺文件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焊接生产任务。
2.2 焊接主管/班长对焊接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检和作业指导。
2.3 焊接夹具管理人员保障夹具的有效性和精确度,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检。
3.焊接岗位工作要求
3.1 开机前,排模人员首先要确认当班的产品、数量和操作要求;检查设备、夹具、焊接用气和空压气体是否处在正常状态。
3.2 检查现场是否有余料,余料是否配套;现场如有其它品种的物料,需将相应物料隔离标识,退回配料组。并核对当班产品物料是否配套。
3.3 严格按《产品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作业,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3.4 作业人员必须执行“首件三检”管理规定,作业人员需对焊接的第一件产品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漏焊、无气泡、无错装、无漏装零件等质量问题产生,方可继续作业。首件应挂在首件指定位置,供质检员和班组负责人检查,下班前再挂上悬挂链。
3.5 作业人员按要求在产品上标注本人标号,方便追溯。不得将没有标识的产品,不良品,不合格品挂上悬挂链。
3.6 焊接过程中,每焊3件产品必需清理一次嘴,以保持焊的良好性;要随时检查气体的存量,防止气泡的产生。
3.7 焊接过程中出现漏焊、气泡、错装、漏装零件的不良品,遵循“谁造成,谁处理,谁负责”的原则,对所产生的不良品进行打磨和修补处理。如自身不能完成修补的,由补焊岗位进行修补;责任人员按规定接受处罚。
3.8 当出现产品整体报废,或对修补不良品所报废的配件,作业人员需按价承担责任,所受罚部分在总计件金额中予以扣除,详见《焊接不合格品·不良品处罚规定》。
4.不良品处理单价
4.1 详见<<焊接不合格品·不良品处罚规定>>。
5. 现场5S管理
5.1 下班之前打扫好车间卫生,整理好物料,关掉气阀,电源开关。
6.相关表单
《焊接岗位不良品统计表》
《焊接岗位设备点检表》
《焊接不合格品·不良品处罚规定》
焊接车间宣
2012年3月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