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货币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4年,河南省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稳中有进,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有所提升,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投放平稳较快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会融资成本高问题有一定程度缓解,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银行业健康发展,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保险服务能力提升,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2015年,河南省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工具,引导河南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持续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支持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目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 (4)
(一)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改革进一步深化 (4)
(二)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稳步增长,融资工具不断创新 (7)
(三)保险业发展平稳向好,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7)
(四)融资规模稳步扩大,直接融资发展提速 (7)
(五)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向好 (8)
二、经济运行情况 (8)
(一)经济增速有所下降,增长动力趋于优化 (9)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10)
(三)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10)
(四)财政收支稳定增长,民生保障力度加大 (11)
(五)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美丽河南建设成效突出 (11)
(六)房地产市场发展步入新常态,电子信息行业成为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2)
三、预测与展望 (13)
附录: (15)
(一)2014年河南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5)
(二)2014年河南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6)
专栏
专栏1 协调联动创新推动河南金融扶贫工作成效凸显 (6)
专栏2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国际物流中心 (11)
表
表 1 2014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
表 2 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5)
表 3 2014年河南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7)
表 4 2014年河南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7)
表 5 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8)
表 6 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8)
表 7 2014年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统计表 (8)图
图 1 2013~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 (4)
图 2 2013~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 (4)
图 3 2013~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5)
图 4 2013~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5)
图 5 2014年河南省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 (8)
图 6 1978~2014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8)
图 7 1978~2014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 (9)
图 8 1978~2014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9)
图 9 1978~2014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9)
图 10 1978~2014年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10)
图 11 1978~2014年河南省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10)
图 12 2005~2014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1)
图 13 1978~2014年河南省财政收支状况 (11)
图 14 2002~2014年河南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2)
图 15 2014年郑州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13)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4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改革进一步深化
2014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平稳,存款稳定增加,但分流压力加大;贷款投放平稳适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定价能力不断提高,贷款利率有所回落;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改革成果逐步凸显。
1.银行体系更趋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更加健全。2014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利润稳步提升,不良贷款实现有效防控。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丰富,省内首家金融租赁公司洛银金融租赁公司拟将开业运营,天瑞集团财务公司获批筹建,村镇银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覆盖到全省82个县(市)。
表 1 2014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注:营业网点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数据;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他”包含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数据来源:河南银监局。
2.存款增速趋缓,偏离度收窄。受经济增速放缓、理财和股市分流等影响,2014年末,河南省本外币存款增速比2013年回落6.1个百分点,同比少增1311.7亿元。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后,存款月末、季末、年末“冲高”现象得到抑制,9月份之后存款偏离度有所收窄。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图1 2013~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
存款增长
3.贷款平稳适度增长,信贷结构趋于优化。2014年,河南省本外币贷款增速比2013年提高1.0个百分点。各季度新增贷款之比为24:34:22:20,信贷投放节奏较为均衡。在多种专项信贷的推动下,贫困县贷款实现较快增长,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保持较高的增速,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图 2 2013~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
贷款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图 3 2013~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
存、贷款增速变化
4.金融监管加强,表外融资收缩。2014年,在监管措施强化的作用下,金融机构的表外融资呈现向表内转移的趋势,信托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下降,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势趋缓。
5.银行定价能力提升,贷款利率有所回落。2014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差异化定价趋势显现,定价能力提升。在一系列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河南省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总体回落,12月份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民间借贷利率也企稳回落,融资贵问题有所缓解。表 2 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
利率区间占比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图 4 2013~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外币存
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6.银行业金融改革取得重大成果。2014年12月26日河南省首家省级法人银行——中原银行正式成立,填补了河南省省域性银行的空白。农信社改革稳步推进,3家农信社顺利改制为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强化。
7.信贷风险防控压力加大。2014年,在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河南省部分地区担保链风险逐步显现,信贷风险呈现从产能过剩行业向上下业蔓延的倾向,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压力加大。
8.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2014年,河南省累计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量763.24亿元,超过2011-2013年三年累计结算量的总和。市场参与度继续扩大,全省18家银行共计281家分支机构办理了跨境人民币业务,覆盖全省1100余家企业,涉及境外国家或地区达108个。
专栏 1:协调联动创新推动河南金融扶贫工作成效凸显
河南省共有53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涉及秦巴山区、大别山区两个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任务艰巨。2014年以来,郑州中心支行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及总行等七部委《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14〕65号)文件精神,密切联系辖区实际,抓住当前金融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强化农村金融创新,综合运用多种货币工具,引导加大对贫困地区的金融支持,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工作协调联动。强化与扶贫、财政等部门的联动。2014年联合省扶贫办下发《关于开展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推广年”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百千万”活动的通知》,推广扶贫小额信贷,多次召开省级融资推介和总结推进会,强化银企、银农对接,确保活动成效;建立跨省人民银行系统联动协调机制。作为人民银行总行确定的大别山片区牵头行,与武汉分行、合肥中心支行协同推进大别山片区金融扶贫工作,并作为协作行配合西安分行做好秦巴山区金融扶贫工作;建立金融系统联动协调机制。明确省级金融机构重点联系贫困县,加强资金、倾斜。
二、组织开展金融扶贫专项活动。启动金融扶贫主题年活动,将2014年定为“小额信贷推广年”。联合省扶贫办5月份在洛阳洛宁县启动全省活动,组织17个省辖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宣传普及小额信贷知识,开展小额信贷产品设计比赛活动;组织开展金融扶贫“百千万”活动,联合扶贫办年初在贫困地区组织筛选了231家龙头企业、968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8626家农户和专业大户的资金需求项目,涉及贷款需求金额271.5亿元。
三、以金融创新破解融资梗阻。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制定下发《河南省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试点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引导兰考、固始、方城3个贫困县发放贷款9笔、金额4240万元;加强金融扶贫示范区、示范县创建,推动扶贫领域金融产品创新;创新扶贫信贷产品,支持精准扶贫。引导邮储银行在沈丘县创新推出“惠民扶贫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由成立担保基金,对接扶贫贴息贷款发放,全省已有22个县开展此项业务。
四、加大货币工具定向支持力度。下调全省53个贫困县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稳健性参数,加大再贷款定向支持力度,对贫困县达标金融机构的支农再贷款利率再降1个百分点。2014年对贫困地区累计投放支农再贷款69.2亿元,占全省的27.1%。创新推出“央行再贴直通车制度”,对14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定向支持,贴现利率低于市场利率10%左右。
至2014年末,全省53个贫困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3%,较年初新增560.2亿元,同比多增88.3亿元。其中,兰考等28个贫困县贷款增速在20%以上,贫困地区实现了乡镇ATM机具、行政村域POS机具和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全覆盖。“小额信贷推广年”活动扶持了5万多个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百千万”活动引导发放贷款198亿元,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全省120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金融扶贫工作也得到了人民银行总行、地方充分肯定,分别在2014年全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和2015年河南农村工作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金融时报以“让金融助推河南‘三农’发展”为题进行了报道。
(二)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稳步增长,融资工具不断创新
2014年,河南省资本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资本市场创新力、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1.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稳步增长,境外融资实现新突破。2014年全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同比多增260亿元,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家,新增首发融资168.95亿元,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234.32亿元。境外上市融资实现新突破,河南雪鸟在德国上市募资6000万欧元,中州证券、万洲国际在上市募资147亿港元,境外上市企业达到32家。
2.资本市场服务功能提升,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资本市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升,通过“证企对接”模式实现融资298.35亿元。新型融资工具得到推广使用,洛阳银行成功发行5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郑州银行发行20亿元二级资本债,中原证券发行17亿元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
表 3 2014年河南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注:当年国内股票(A股)筹资额指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数据来源: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证监局。
3.期货交易品种进一步丰富,交易量稳步上升。2014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新开办夜盘交易,新增多个交易品种,首批交易品种有白糖、棉花、菜粕、甲醇和PTA。全年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28.75%和22.97%,粳稻JR、菜籽粕RM成为主要交易品种。
(三)保险业发展平稳向好,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2014年,河南省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险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不断提升。
1.市场平稳较快发展。全省保费收入突破千亿大关,增速为“十二五”以来最高水平。保险市场主体、资产规模及从业人员继续增加,首家法人机构中原农业保险公司获批筹建。
2.行业发展质量持续改善。行业承保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财产险承保利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人身险险种更加丰富,缴费结构持续优化。
3.保险服务功能不断提升。2014年,保险资金在河南投资持续增长,平安、国寿、人保集团先后与河南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保险参与棚户区改造债权项目在洛阳落地。新农合大病保险率先在全国实现省级统筹,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省级统筹完成统一招标,农业保险累计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309.55亿元。出口信用保险、贷款保证保险、保户保单质押等业务累计帮助企业和客户融资16
4.73亿元。
表 4 2014年河南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河南保监局。
(四)融资规模稳步扩大,直接融资发展提速
2014年,河南省社会融资规模稳步扩大,融资结构趋于优化,金融市场交易活跃,投融资功能进一步发挥。
1.融资规模稳步扩大,融资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河南省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1136.7亿元,表外融资占比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加大,全省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额同比增长33.46%。金融市场创新能力提升,发行全国首单具有市政债功能
的项目收益票据,推动省级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成功发行首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58.0%
0.8%
12.7%
1.2%11.6%11.6%
2.9%
1.2%
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委托贷款
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其他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图 5 2014年河南省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
2.货币市场交易活跃,银行间市场交易大幅增加。2014年,河南省银行间市场成员在货币市场累计交易98711.5亿元,同比增长75.99%。受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影响,河南省银行间市场成员现劵交易和隔夜拆借交易活跃,其中现劵交易增幅为341.2%。
3.票据承兑量大幅增加,贴现业务量价齐跌。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的票据承兑累计发生额比2013年增加1888.74亿元,带动承兑保证金存款大幅增加。贴现、转贴现发生额同比减少,利率总体低于2013年水平。
表 5 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表 6 2014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
现利率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表 7 2014年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统计表
数据来源:郑州商品交易所。
4.银行业金融机构黄金市场业务快速发展。全辖共有8家商业银行新开12类黄金业务,2014年累计成交249507.9千克,同比增长27.39%。
(五)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向好
2014年,河南省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安阳市汤阴县、信阳市平桥区和驻马店市上蔡县被人民银行总行确定为小微企业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支付体系建设稳步开展,服务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迅速发展。深入落实征信维权和信息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持续开展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长效机制逐步建立,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河南省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平稳,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等指标更趋协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的科学性持续增强。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图 6 1978~2014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
(一)经济增速有所下降,增长动力趋于优化
2014年,河南省投资、消费、出口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但“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有所改善。
1.投资增速回落,结构持续优化。受传统支柱行业和房地产投资回落影响,2014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2013年回落4个百分点。但投资结构趋于优化,民间投资拉动作用增强,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增速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水利投资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图 7 1978~2014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
农户)及其增长率
2.消费内生动力提升,稳增长的作用增强。受居民收入增速稳中略降等因素影响,2014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2013年回落1.1个百分点。但是,与投资、出口相比,消费增速回落幅度较小,且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消费转型活力提升,乡村消费增长快于城镇,网络消费快速发展。传统的汽车、房地产、奢侈品等消费降温,体育娱乐、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图 8 1978~2014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及其增长率
3.承接产业转移对外贸的促进效应进一步显现。2014年,河南省深入实施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全年实际到位省外资金7206亿元,外商和省外资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有力拉动了投资增长。承接产业转移对出口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投资热点集中在电子信息、城市综合体、物流园区、新能源等领域。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图 9 1978~2014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
况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图 10 1978~2014年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额及
其增长率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2014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9:51.2:36.9,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比2013年变化-0.7、-4.2、4.9。
1.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2014年,河南省继续实施农业发展“三大工程”,新建高标准粮田900万亩,新增13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克服严重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按计划开展,全省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4.8%,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基本完成,济源市、兰考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行,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持续推进。
2.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受冶金、化学、能源工业等传统行业生产经营困难影响,2014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2013年回落0.6个百分点。但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河南省制定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制造业发展,全年高成长性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速2.6个和11.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图 11 1978~2014年河南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3.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速。河南省制定实施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指导意见,放宽服务业准入,成功举办首届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洽谈会,推动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加快建设,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服务业集群达到7个。2014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首次超过全省生产总值增速。
(三)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2014年,河南省消费品价格低位运行,生产价格降幅扩大,就业形势向好,价格改革加快推进。
1.消费价格涨幅回落。2014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受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消费价格涨幅比2013年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涨幅回落3个百分点。
2.生产价格降幅扩大。2014年,受需求回落以及化解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河南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1.9%、1.6%,降幅分别扩大0.4、0.9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图 12 2005~2014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
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3.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4年,河南省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14
4.2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82万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在全国率先实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省级统筹、及时结报。
4.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推进。2014年,河南省全面推行居民用水电气阶梯价格制度,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加快农电改革,全省县级供电企业无偿划转基本完成,制定出台环保电价管理办法,国家对河南省南水北调干线水价实行“运行和还贷水价”,基本水价按合理偿还贷款本息、适当补偿工程基本运行维护费用的原则制定。
(四)财政收支稳定增长,民生保障力度加大
2014年,河南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分别增长13.4%、8.2%。随着“营改增”
试点的加速扩围,地税主体税种营业税所占比重持续下滑,房地产业税收仍占据地税增收的主导地位。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投入十项重点民生工程的资金达1071亿元,教育支出和就业支出得到优先保障,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升。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图 13 1978~2014年河南省财政收支状况
(五)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美丽河南建设成效突出
实施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利用量占比比2013年提高1.3个百分点,建设重点流域污水垃圾处理项目129个。全面启动鹤壁、博爱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工作,成功争取郑州、洛阳高新区入选国家第一批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国家和省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争取郑州、南阳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专栏 2: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国际物流中心
交通是河南省最突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一直以来河南省都把交通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主力军。近年来,河南省把交通枢纽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致力于打造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服务全球的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计划到2020年,将郑州建成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客运中转换乘中心。在具体做法上,河南省坚持科学谋划、改革创新,强化支撑、配合联动,按照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要求,突出抓好“三港三网”(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米”字形快速铁路网、高等级公路网、航线网)等战略性工程建设。
2014年,河南省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85亿元,是历年来完成投资最多的一年。河南省会郑州是国家确定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拥有亚洲解编作业量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圃田西站和国内最大的高铁十字枢纽站郑州东站。依托郑州铁路一类口岸,河南省在中部地区率先开行了直达欧洲的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并实现常态化运营,郑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节点作用显著提升。洛阳、信阳、商丘等地也依托支线机场、高铁站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不断强化枢纽功能。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郑州枢纽为中心、地区性枢纽为节点、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随着交通枢纽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河南省集疏运能力明显增强。口岸通关更加便利。郑州航空口岸已批准对外国人实行落地签证,进口肉类、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已获批,药品、粮食口岸申报工作正加快推进;航空枢纽建设全面提速。郑州机场T2航站楼、GTC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周边路网及配套工程进展顺利。郑州机场全年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1580万人次、37.0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3%和45%,增速均居全国主要机场首位,客、货运量在全国大型机场排名已上升至第17位和第8位;铁路枢纽地位更加稳固。郑州南站规划选址方案得到国家认可,拟与郑万、郑合铁路和城际铁路同步开工建设。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运行良好,全年共开行87班,其中回程9班,从10月下旬实现去程每周3班,回程每月2班常态化运行,郑欧国际班列运输货物价值、货物总重均居全国首位;实验区外围路网建设全面启动。商登高速、机场高速改扩建工程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G107、G310、S102港区段升级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依托航空和铁路,郑州枢纽作为河南省和中原经济区对外开放平台的重要功能日益凸显。
目前,河南省正在加快推进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建设,通过完善场站功能和衔接网络,逐步建立多式联运的快速通关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内捷外畅、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建设国际物流中心提供强力支撑。
(六)房地产市场发展步入新常态,电子信息行业成为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房地产市场发展步入新常态
在经历多年快速增长后,2014年,河南省房地产市场发展进入新常态,房价快速上涨趋势得到抑制,房地产市场预期发生一定变化。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房地产金融运行稳健,保障房建设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资金来源状况较好。2014年,河南省完成房地产开投资增速13.8%,比2013年回落12.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项目本年到位资金同比增长6.5%,银行贷款占比提高,自筹资金仍是开发商融资的主渠道。
(2)房地产市场供应继续增长,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推进。2014年,全省房屋施工、竣工面积继续增长,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投资、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套数同比分别增长140.8%、60.0%;房屋新开工面积、本年土地购置面积及土地成交价款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3)房地产交易继续增加,省会郑州占比下降。2014年,河南省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分别同比增长11.9%、7.8%。受前期需求释放、利好效果减弱等影响,省会郑州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增速回落,占全省比重比2013年分别下降2.8个和2.0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图 14 2002~2014年河南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
变动趋势
(4)商品房价格温和上涨,省会郑州涨幅明显。2014年,河南省商品房销售均价和二手房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9%、13.9%。受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持续流入带来的刚性需求拉动,省会郑州涨幅较大,市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同比上涨12.3%。
(5)房地产贷款增速提高,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2014年,棚户区改造项目推动房地产开发贷款大幅增长,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同比增长1.8%,新增额占全部房产开发贷款新增额的73.8%。受市场交易稳步增长以及住房信贷调整的影响,个人住房贷款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图 15 2014年河南省主要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
格变动趋势
2.电子信息行业成为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4年,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智能终端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集聚态势正在形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机壳、主板、摄像头、麦克风、触屏玻璃盖板等完整产业链。依托产业基础和成本优势,信阳、洛阳、新乡、鹤壁、南阳等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集聚了一批整机制造和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企业。
河南省采取加大扶持、强化引导的方式积极支持电子信息行业发展。2014年省财政下拨高端信息产业链扶持资金2.5亿元,支持52个项目建设,拉动社会投资131亿元。洛阳市每年从产业优化资金中安排1亿元,用于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河南省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围绕智能终端产业构建的全球物流体系、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郑州航空港区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等开放平台相继建立,UPS 快递等全球性综合物流商陆续进驻,国家移动通信终端设备重点检测实验室落户郑州,与智能终端出口加工、全球采购配送相配套的支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已具备了综合性竞争优势。
2014年,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对外贸易活跃,成为带动全省外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年出口交货值1286亿元,占全部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
三、预测与展望
2015年,河南省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国内外形势更趋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紧迫。另一方面,新常态下河南省的比较优势并未明显减弱,区位交通、人力资源、产业集群、载体平台等综合优势更加凸显,扩大投资、消费与出口仍具有较大空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蕴藏的巨大需求潜力将不断释放,预计经济仍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5年,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将继续引导金融系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同时,大力引导优化信贷结构和降低融资成本,支持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促进河南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总纂:庞贞燕
统稿:翟向祎刘海军
执笔:许艳霞沈志宏李玉欣乔斐李伟秦向辉袁灏张毛李平海刘曲
提供材料的还有:刘祥谦郑方韩其耘郭磊琚亚利赵庆光徐红芬张铮李金良王淑云王利娟马琳琳韩保恒吕金旺孙芳附录:
(一)2014年河南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月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际版权局共同起草制定的《关于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
3月17日,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和外汇局河南省分局就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联合出台意见,加大对试验区金融及外汇管理的支持力度。
4月1日,第八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郑州举行。
6月26日,河南省与阿里巴巴集团在郑州签署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14日,在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积极推动下,全国首单项目收益票据落地河南。
11月28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欧物流枢纽建设国际交流会在郑州举行。
12月26日,河南省首家省级法人银行—中原银行在郑州正式成立。
12月30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河南省首家金融租赁公司—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二)2014年河南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表1 河南省主要存贷款指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单位:%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