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卷人 | 得分 |
〔每空? 分,共? 分〕
1、如图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
A.
B.
C.
D.
2、以下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日食主要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D.我们看到了黑板上教师写的字是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
3、如下图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屏幕上的"手影〞 B.水中筷子变"折〞
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D.钢笔"错位〞
4、以下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5、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吸管斜放在水杯中"变粗〞
B.水中倒影
C.太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上
D.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6、平面镜利用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7、以下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水中倒影
C.
手影游戏
D.
树下阴影
8、图中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铅笔"折断〞
C.
鸽子的影子
D.
日食形成
9、以下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墙上的手影 B.杯中"折断的筷子〞 C.水中的塔影 D.露珠下被放大的草叶
10、以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放大镜的游戏
B.
小猫叉鱼游戏
C.
手影游戏D.
隔墙看猫游戏
11、以下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一束光穿透玻璃 B.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
12、以下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人靠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变大
B.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区分钞票的真伪
13、关于以下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在如下图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筷子在水中弯折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手的影子 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15、如下图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游戏中的"手影〞
B.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C.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D.
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16、以下现象由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
A.小孔成像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文字变大了
D.水池的池底看起来比实际要浅
17、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人佩戴凹透镜是为了矫正远视眼
D.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不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评卷人 | 得分 |
〔每空? 分,共? 分〕
18、夏天暴雨后,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它是光的_________形成的。(选填"折射和反射〞、"反射〞或"折射〞).
19、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外表粗糙,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而白色外表可以反射光。所以,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20、当代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拍照,传统的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它主要是利用光的_________进展成像的。
21、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银行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则实际的时间应是_______.银行的验钞机产生的 ______________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22、天黑了,小明翻开客厅的灯,会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己〞,这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同时,小丽玩起了手影游戏〔如图3所示〕,墙壁上的"大雁〞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 形成的。
23、香城泉都,万国**,缓缓穿城而过的温泉河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各式现代建筑依河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9所示。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局部光发生____进入了水中。
24、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时,会感到水中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从岸上向水中看时,能看到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25、我国古代有许多对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等,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现象形成的,"疑水浅〞是光的______现象形成的.
评卷人 | 得分 |
〔每空? 分,共? 分〕
26、在图11中.入射光线AO与水面成50°角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概位置〕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及折射角。
27、完成光路,画出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28、画出如图中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水中的大致光路〔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
29、如下图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近视/远视〕眼的矫正.
评卷人 | 得分 |
〔每空? 分,共? 分〕
30、*先生驾车从**到**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请求:
〔1〕**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到**,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5 s内通过的路程是10 m,在接下来的10 s内通过的路程是25 m,在最后4 s内通过的路程是12 m。求:
(1)它在前5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在最后4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评卷人 | 得分 |
〔每空? 分,共? 分〕
32、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展了回忆和思考:
〔1〕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
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同时,比拟了像和物的关系.
参
一、选择题
1、C【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
【分析】〔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外表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故属于折射现象;
B、放大镜是凸透镜,光经过凸透镜时,发生的是折射,故属于折射现象;
C、湖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现象;
D、筷子好似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
综上所述,ABD都发生了折射,C发生了反射.
应选C.
2、C
3、A【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解: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B、插入水中的筷子好似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C、镜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钢笔"错位,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应选A.
4、C【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物体外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等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叫做光的折射,例如: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解答】解: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该选项说法错误;
B、水中倒影属于光的镜面反射,该选项说法错误;
C、形影不离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该选项说法错误;
应选C.
【点评】此题考察了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以及折射这三种光学现象的掌握情况,属于根底知识的考察,相比照拟简单.
5、B【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解答此题要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平面镜成像,成因是光的反射.
②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③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解:
A、吸管斜放在水杯中"变粗〞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因是光的反射.符合题意;
C、斜太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上,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
D、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属于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应选B.
6、A【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外表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外表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则平面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A正确,BC错误;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7、B【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解: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手影游戏和树下阴影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所以,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B项.
8、A【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
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铅笔错位是因为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路的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C不符合题意;
D、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月亮在中间挡住了局部或全部的太阳光便为日食,故D不符合题意.
9、C
10、D【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外表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与题意不符.
B、从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小猫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猫叉鱼时应对准鱼的下方叉才可以叉到鱼,故B与题意不符;
C、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C与题意不符;
D、隔墙看猫游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应选D.
11、C【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外表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一束光穿透玻璃要经过两次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光线经空气射入凹透镜,再从凹透镜射入空气,经过两次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黑板反光是指在一定位置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其原因是黑板外表太光滑,光射到这里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朝着同一方向射出,位于反射光线方向的同学则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属于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应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表达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12、C【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一样;
〔2〕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变小,反射角也变小,反射光线向法线靠近.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4〕验钞机利用了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解答】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一样,所以,人靠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靠近法线,不是远离法线.故B错误;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验钞机利用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区分钞票真伪,故D错误.
应选C.
【点评】此题围绕光学的多个知识点进展了考察,包括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紫外线的应用等,综合性较强,但总体难度不大.
13、A【分析】〔1〕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不同颜色的光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2〕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前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3〕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4〕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外表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A、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该选项说法正确;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是光的折射原理,该选项说法错误;
C、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错误;
D、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该选项说法错误.
应选A.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察了对光的直线传播、近视眼及其矫正、光的色散以及漫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14、C【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分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
〔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体应用;
〔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4〕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解答】解:
A、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应选C.
15、C
【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①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②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解答】解:A、游戏中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是光通过水面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合题意.
应选C.
16、【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B、平静水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D、池底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故与题意不符.
应选B.
17、【考点】光的反射;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色散;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分析】〔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3〕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戴凹透镜进展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戴凸透镜进展矫正.
〔4〕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穿衣镜是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
B、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B错误;
C、人佩戴凹透镜是为了矫正近视眼,故C错误;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D错误.
应选A.
二、填空题
18、折射
19、漫反射 各种色
20、折射
21、〔1〕做出12:50的上下相反的对称图形,如图,即为15:20
〔2〕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是紫外线.
故答案为:15:20;紫外线.
22、直线传播 反射
23、〔反射 折射〕
24、折射;反射
25、反射 折射
三、作图题
26、略
27、【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分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下图:
28、【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由图示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入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分居在两种介质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再过焦点作法线,并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从空气到水中的折射光线,如下图:
【点评】关于凸透镜作图,记住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29、【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知道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了解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知道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光线提前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所以要用凹透镜进展矫正.
【解答】解:从图知,通过甲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甲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甲是凸透镜.
通过乙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乙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乙是凹透镜.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过强引起的,所以要用凹透镜对光线进展发散.
故答案为:乙透镜;近视.
四、计算题
30、45Km,62.5Km/h
31、解:前5 s内的平均速度:
……………………………………………………………(1分)
……………………………………………(1分)
(2)在最后4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最后4 s内的平均速度:
……………………………………………………………(1分)
……………………………………………(1分)
(3)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存两位有效数字)
解: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1分)
……………………………(1分)
五、实验,探究题
32、解: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这样可以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硬纸板上呈现;
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通过向后折硬纸板,观察现象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便于比拟物像大小.
故答案为:〔1〕垂直;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位置;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