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
A、经济改革 B、政治改革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2、下列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任何时候都不必问姓“资”姓“社”的问题
B、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绝不是社会主义目前所需要和允许的
C、“三个有利于”忽视了价值问题
D、“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综合国力的增强
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 )
A、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改革 B、原有的修补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 )
A、社会基础 B、阶级基础
C、政治基础 D、经济基础
5、我国现阶段处于主体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
A、国有经济 B、个体所有制经济
C、高科技经济板块 D、公有制经济
6、计划和市场是( )
A、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和手段
B、性质不同的两种经济制度
C、计划是经济制度,市场是经济手段
D、市场是经济制度,计划是经济手段
7、某人到一集体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今年他得到了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 )
A、联产计酬收入 B、资金分红收入
C、经营风险收入 D、按劳动分配收入
8、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的一种( )
A、分配关系 B、交换关系 C、消费关系 D、协作关系
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A、依法治国 B、权利制衡 C、人民当家作主 D、多党合作
10、“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 )
A、民主是手段 B、民主是目的
C、民主是国体,但不是政体 D、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11、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 )
A、高于主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自由平等原则
12、问题的本质是( )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关系的问题
13、“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 )
A、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B、工人、农民和私营企业主
C、工人、知识分子和个体劳动者 D、工人、农民和个体劳动者
15、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 )
A、思想作风建设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C、领导作风建设 D、组织建设
二、辩析题(10分)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说在任何地方、在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导地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20分)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卷参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C | B | C | A | D | A | C | A | C | D | B | A | D | A | B |
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但需要注意的是,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差别。比如:在非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和领域,就可以多发展一些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
三、简答题
第1题答案要点: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③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⑤基层民主制度。
第2题答案要点
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第3题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第4题答案要点
①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③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当前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
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怀和心理疏导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的心胸和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在人与人关系上,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谐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要着力丰富社会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人们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
②关注人们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充分关注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个性与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要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人们群众最关心、敢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③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反映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如在校园中加大投入建立心理咨询室,咨询站、咨询网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