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全员培训测验题(参)
一、简答题:(36分)
1.什么是TPM?
[TPM(Totale Productive Maintenance 全员设备管理) 是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日本的群众性参与的设备管理方法。经过西方许多企业的不断总结实践,这一方法已很系统。其目的是通过全员日常参与解决围绕设备的小问题(潜在问题),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这一方法的核心内容是:设备潜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操作工的初级维护、计划预检修、设备维修维护的培训、经验反馈、安全与环保。]
2.什么是RS?计算公式是怎样的?(8分)
RS是设备综合利用率。
RS= 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数量/最大的理论产量
3.停机频次的周跟踪指标一般采用什么图?
一般采用折线图或直方图。
4.标签运动未解决的问题应通过什么方式解决?
标签运动未解决的问题一般通过UEP《改进活动清单》去继续跟踪解决。
5.在按《点检卡》的要求检查设备时,必须按四种标识表明设备状态,请解释其含义? (8分)
○——检查结果符合要求。
——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但在现场进行了纠正。
×——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也不能在现场进行纠正。
——检查出来的异常情况会影响生产 →通知班长。
5.《操作工初级维护卡》主要围绕什么范围展开?
《操作工初级维护卡》主要围绕清洁、紧固、润滑、检查四方面内容展开。
二、问答题:(40分)
1.TPM的13个阶段是什么?
⑴领导层的决定.⑵TPM 培训.⑶指导机构的建立.⑷TPM 区域现状调查.⑸TPM 计划的制定.⑹TPM区域内TPM 的正式启动. ⑺设备潜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⑻操作工的初级维护.⑼ 计划预检修.⑽设备维修维护的培训.⑾经验反馈.⑿安全与环保.⒀TPM 授名.
2.TPM的6大支柱是什么?
支柱一:设备潜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支柱二:操作工的初级维护。
支柱三:计划预检修。
支柱四:设备维修维护的培训。
支柱五:经验反馈。
支柱六:环保与安全。
3.编制《点检卡》应围绕那几项内容来展开?
设备启动和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水压、气压、电流等
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 焊接夹具的定位销、支撑面等
利用启动设备的机会完成部分初级维护工作:关键润滑点的润滑
4.《针对性培训卡》主要围绕那几项内容来展开?
①一些小故障的处理方法
②对设备小改小革的小结
③设备某一部件的维护要领
④错误操作方法的纠正
⑤围绕设备维护的某一知识、技能的介绍
⑥容易忽视的安全事项
三、叙述题:(24分)
1.为什么TPM的工具【《停机频次统计》、《点检卡》、《操作工初级维护卡》、《针对性培训卡》等】运用要强调我们与维修人员形成 问题/经验 反馈机制?
生产人员与维修人员形成 问题/经验 反馈机制有如下有利因数:
①有利于维修人员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停机频次统计》、《点检卡》、《操作工初级维护卡》、《针对性培训卡》等TPM工具。
②为计划预检修提供全面而详细的信息支持。使计划预检修做得更好。
③通过问题/经验 反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使生产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得到全面提高。
④TPM区域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维修部门不断反馈到设计单位,为以后的设备更新/改造更多的考虑设备可操作性和可维修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2.TPM 工具运用过程所反映出的设备问题,一般通过UEP的什么工具去跟踪解决?请举例说明。
TPM工具运用过程所反映出的设备问题,一般通过UEP的《改进活动清单》去跟踪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