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部培训课程
1( 品质基本概念
QC:(Quality Control)品质控制
QM: (Quality Manage) 品质管理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检验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检验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
Quality Assurance)品质保证 QA:(
2. 岗位职责说明
2.1 QC职责:
(1) 对生产制造的产品(半成品、成品)进行全部检验。
(2)依据《检验作业指导书》及成品检验标准等检验技能进行快速、准确判 定。
(3)同一种不良率超过3%及同一现象连续出现5PCS以上应立即汇报上级领导分析处理。
(4)对良品与不良品进行标示、区分、隔离。
(5)严格检验不让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是QC的最大职责。
(6)维护产品、测具、仪器,不损坏产品、测具、仪器。
(7)进行检验记录时,不可漏填、漏记、多记,每小时按时统计记录良品与不良品数量,有检验就必须有记录。
2.2 IQC职责
(1)公司所有原材料进厂检验。
2)与工程提供的样品、图纸为检验依据 (
(3)及时准确的判定检验物料是否合格,避免影响生产。
(4)及时对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进行标识、处理、反馈、要求改善并追踪改善结果。
(5)及时准确完成IQC日报表。
(6)对生产中出现的不良品退货进行判定,生产及来料不良不可混放。
2.3 IPQC职责
(1)对所有工序产品品质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上级与生产负责人。
(2)对每一生产机型首件进行材料、外观、结构、功能的确认,新产品交工程签字确认。
(3)对每小时出现的不良排前二项要分析原因,并跟踪结果。
(4)依BOM、对包装首件进行确认。
(5)每个班上班前静电环、烙铁温度的测试。
(6)依据工程变更记录确认制造是否依工程变更执行。
(7)做好巡检及首件报表,严格依据管理记录进行记录。
(8)当产品不良严重偏高,性能不稳定时开出停线通知单。
(9)熟悉产品检验标准,准确判定不良品。
(10)对生产中不良品的标识、隔离、区分及控制进行监控。
2.3 FQC职责
(1)严格按照《成品检验标准》及其它相关文件规定进行成品抽样和检验工作。
(2)按照公司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检验,防止不合格品入库或进入销售渠
道 。
(3)经过检验的成品,出具《FQC检验报告》并做好相关记录。
(4)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予以放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退回制造部。
(5)对成品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批次进行鉴定。
(6)监督不合格的处理过程,处理完的不合格品重新进行检验,直到符合相关要求。
(7)及时填写质量记录,提交质量报告。、
2.4 QA职责
(1)将已完成的成品依据生产送检单进行检验判定入库。
(2)对客户退货品进行全检或抽检,记录于客户退货检验报表上,并提供不良品给工程和PE分析。
(3)对客户投诉/抱怨事件,开出纠正预防措施单,进行跟踪并回复销售部。
(4)熟悉各产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判定成品入库,不可耽误出货。
5)提高检验技能,以使用者的角度对产品进行全面检验,准确判定,熟练 (
抽样检验标准,对入库产品多抽详检。
(6)及时准确做好相关报表。
3.品质控制流程图
开始 版本升级
维修
供应商来料 退货 成品功
能测试 NG
5个
仓库核对数量 开异常报告单
OK
标识
IQC检验 NG 贴机型
贴纸
OK 特采 拒收
标识
加工 NG
NG 振动测试
入库
OK
生产领料
老化测试 NG
IPQC首
件确认 OK
OK 全检测试 NG
生产加工
OK
维修
包装
半成品 NG
测试
OK QA抽检 NG
生产组装 OK
入库
4.车载DVD按键功能中英文说明:
序号 英文 中文 作用说明 1 SEL 多功能钮 多种功能选择(BAS低音、TRE高音、BAL左右、FAD前后) 2 MODE 模式转换钮 转换收音、DVD、AUX作用 3 POWR 开关钮 开关作用 4 LOUD 等响度 高低音作用 5 MENU 菜单钮 转换菜单功能钮 6 MUTE 静音钮 静噪声作用 7 ST/MO 立体声/单声道转换钮 收音转换立体声/单声道作用 8 AMS/APS 自动扫描钮 自动扫描电台作用 9 RESET 复位钮 清洗所有储存资料作用 10 VOL+、- 音量加减 音量加减作用 10 BAND 收音转换钮 转换收音波 12 EQ 音效模式转换钮 转换(POP、ROCK、CLASS、FALE)作用 13 LOC/DC 远近程控制钮 远近程控制作用 14 CLK/DISP 时间钮 调整时间/查看时间作用 15 ANGLE 角度转换钮 转换各角度作用(1/2、1/3、1/4) 15 DN 上一曲钮 选上曲作用 17 UP 下一曲钮 选下曲作用 18 RPT 重复钮 放音状态的单曲/全碟重复播放作用 19 INT 10秒选曲钮 放音状态有10秒自动选曲作用 20 RDM 随意选曲钮 放音状态有随机播放作用 21 SYS TV制式转换钮 转换不同制式作用(PAL、AUTO、NTSC) 22 BSCK 返回钮 不同界面有返回作用 23 EJ 出仓钮 进出碟作用 24 PLAY 暂停/播放钮 暂停播放作用 25 STOP 停止钮 停止播放作用 26 L/R 声道转换钮 转换不同声道作用(MONOL左声道、MONOR右声道、STEREO立体声) 27 N/P 制式转换钮 转换不同制式作用(PAL、AUTO、NTSC) 28 TEL 电话免提钮 蓝牙连接时有免提呼出作用 29 TITLE 标题菜单钮 读DVD碟状态有标题菜单作用 30 SUB 字幕开关钮 读DVD碟状态有各种不同字幕作用 31 ENTER 确认钮 放音状态选曲时有确认作用 32 PROG 编程钮 读碟状态有编程作用 33 ZOOM 放大、缩小钮 在视频有放大、缩小视频图像作用 34 PBC 目录开关钮 读VCD碟有打开关闭目录菜单作用 35 OSD 时间显示钮 读碟状态有查看播放曲目时间作用 36 AUDIO 音频转换钮 转换不同声道作用(MONOL左声道、MONOR右声道、STEREO立体声) 37 GOTO 选时播放钮 放音读碟状态有选时播放作用 38 BAL 左右分离钮 分离左右声道作用(L:左声道、R:右声道) 39 TRE 高音提升钮 高音输出时有提升音量作用 40 BAS 低音提升钮 低音输出时有提升音量作用
41 FAD 前后喇叭钮 分前后喇叭输出作用(F:前喇叭、R:后喇叭) 5.QC的七大手法:
5.1数据与图表:
(1)何谓数据:就是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值和次资料等事实,因此形成数据最基本的观念就是:数据=事实
(2)运用数据应注意的重点:
a.收集正确的数据
b.避免主观的判断
c.要把握事实的
(3)数据的种类:
a.定量数据:长度、时间、重量等测量所得数据,也称计量值;(特点连续不间断)以缺点数,不良品数来作为计算标准的数值称为计数值。(特点离散性数据)
b.定性数据:以人的感觉判断出来的数据,例如:整机的颜色或主机美观。
(4)整理数据应注意的事项:
a.问题发生要采取对策之前,一定要数据作为依据。
b.要清楚使用的目的。
c.数据的整理,改善前与改善后所具备的条件要一致。
D.数据收集完成后,一定要马上使用。
5.2查检表:
(1)何谓查检表: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并予以统计整理,以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而设计的一种表格或图表。(用来检查有关项目的表格)
(2)查检表的种类:
查检表以工作的种类或目的可分为记录用查检表、点检用查检表两种。
(3)分类:记录用、点检用
a.记录用(或改善用)查检表:主要用在于根据收集之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原因、工程分析、缺点位置等情形。其中有:原因别、机械别、人员别、缺点别、不良项目别、位置别。
b.点检用查检表主要功用是为了在确认作业实施、机械整备的实施情形或为预防发生不良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如:仪器定期保养点检表。 5.3层别法:
(1)何谓层别法:层别法就是针对部门别、人别、工作方法别、设备、地点等所收集的数据,按照它们共同的特征加以分类,统计的一种分析方法。也就是为了区别各种不同原因对结果的影响,而以个别原因为主,分别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
(2)层别的对象与项目:
a.时间的层别:小时别、日期别、周别、月别、季节别---------等。例如:制程中温度的管理就常以每小时来层别。
b.作业员的层别班别、操作法别、熟练度别、年龄别、性别、教育程度别------等。例如:生产中完成的品质层别。
c.仪器、设备的层别场所别、机型别、年代别、工具别、编号别、速度别-----等。例如:不同拉别生产相同产品以拉别来分析其不良率。
d.作业条件的层别:温度别、湿度别、压力别、天气别、作业时间别、作
业方法别、测定仪器别------等。例如:对温试敏感的作业现场所应记录其温湿度以便温湿度变化时能层别比较。
5.4柏拉图:
(1)何谓柏拉图:以称重点管理技术,或称为80/20原理,目前很流行的ABC管理法即源于此。其主要的原理就是在日常工作中,重要的少数只占20%,而无关重要的多数占80%。这重要的少数却影响80%的成效,但若把精力与时间致力于80%的无关重要多数,则只能影响20%的成效。
(2)柏拉图的制作方法:
a.决定不良的分类项目。
b.决定数据收集期间,并且按照分类项目收集数据。
c.记入图表纸并且依数据大小排列出柱形。
d.点上累计值并用线连结。
e.记入柏拉图的主题及相关资料。
(3)柏拉图的使用:
a.掌握问题点
b.发现原因
c.效果确认
(4)制作对策前,对策后的效果确认时应注意以下三项:
a.柏拉图收集数据的期间和对象必须一样。
b.对季节性的产变化应列入考虑。
c.对于对策以外的要因也必须加以注意,避免在解决主要原因时影响了其它要因的突然增加。
5.5特性要因图法(鱼骨图):
(1)何谓特性要因图法:又称鱼骨图或石川图法。一个问题的特性受到一些要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而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由于形状就像鱼的骨头,所以又叫做鱼骨图。某项结果的形成,必须有其原因,设法利用图解法找出这些原因来,并加以改善对策。鱼骨图法可以使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个阶段,特号是在树立问题的初期,此图在近代管理及工程上应用,效果相当好,是一种即简单又实用的管理工具。 (2)用发散整理法制作特性要因图:
a.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征。
b.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素。
c.找出各种原因的关系在鱼骨图中用箭头联接。
d.根据对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标出重要因素。
e.在鱼骨图中标出重要信息,此方法包括两项活动:一找出原因,二系统整理出这些原因。
动用头脑风暴法
注意事项:
a. 严禁批评他人的构想和意见。
b. 意见愈多愈好。
c. 欢迎自由奔放的构想。
d. 顺着他人的创意和意见发展自己的意见。
(3)用逻辑推理法制作特性要因图:
a.确定品质的特征。
b.将品质特性写在纸的右侧,从左至右画一箭头(主骨),将结果用方框框上。
c. 列出影响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也就是第二层次原因作为中骨,接着列出第三层次原因。
d. 根据对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标出重要因素
e. 在鱼骨图中标出必要信息,注意事项:利用5W2H进行追踪原因:
所为5W2H:1.WHY: 为什么必要;2. WHAT:目的何在;3. WHERE:在何处做;4. WHEN:何时做;5. WHO:谁来做;6. HOW:如何做;7. HOW MUCH:成本为何。
5.6散布图:
(1)何谓散布图:就是反互相有关连的对应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结果,以横轴表示原因;然后用点表示出分布形态,根据分布的形态来判断对应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里讲的数据是成双的,一般来说成对数据有三种不同的对应关系:
a. 原因与结果数据关系。
b. 结查与结果数据关系。
c. 原因与原因数据关系。
(2)散布图制作的四个步骤:
a.收集相对应数据,至少三十组上,并且整理写到数据表上。
b.找出数据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c.书出纵轴与横轴刻度,计算组距
d.将各组对应数据标示在坐标上.
5.7直方图:
(1)何谓直方图(别名:柱状图、分布图):直方图就是将所收集的数据.特性质或结果值,用一定的范围在横轴上加以区分成几个相等的区间,将各区间内的测定值所出现的次数累积起来的面积用柱形书出的图形.
(2)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a.收集数据并且记录在纸上。
b.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c.计算全距。
d.决定组数与组距。
e.决定各组的上组界与下组界。
f.决定组的中心点。
g.制作次数分配表。
h.制作直方图。
(3)直方图在应用上必须注意事项:
a.方图可根据由形图按分布形状来观察制程是否正常。
b.产品规格分布图案可与标准规格作比较,有多大的差异。
c.是否必要再进一步层別化。
5.8管制图:
从每日生产的产品线中所测得的零乱数据中,找出经常发生和偶然发生事故的数据,以便帮助找出问题原因,这就是非依靠管制图不可。管制图分为两大类,本文每一类举一例进行讲解。
(1)计量值管制图:作为管制制程的计量值管制图,一方面以平均数管制图管
制平均数的变化,以全距管制其变异的情形。本节将介绍平均数与全距管制图,将就管制图在制程中的每一步详加描述。计量值管制图的种类如下:
数据 名称 管制图
平均数与全距管制图 X—R管制图
计量值 平均数与标准差管制图 X —S管制图
个別值管制图 X管制图
抽取样本
制 对策措施
检验 程 原因分析
将结果绘管制图 正 制程异常
NO YES 常
制程是否异常判别
从上图可以看出,管制图实施步骤是:抽取样本,进行检验,将检 验的结果画制于管制图上,再从管制图来判断,工程是否正常即应 采取必要的矫正措施。
X管制图上下限:
CL= =40.2
UCL= + =43.4249
LCL= - =37.1031
R管制图上下限:
CL= =5.48
UCL= =11.5867
LCL= =0
(2)QC七大手法使用:
• 查检表——收集、整理资料;
• 柏拉图——确定主导因素;
• 散布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 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
• 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
• 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
• 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 (3)七大手法口決:
• 鱼骨追原因
• 查检集数据
• 柏拉抓重点
• 直方显分布
• 散布看相关
• 管制找异常
• 层別作解析
6.机型介绍:参考公司画册
7.检验标准:《来料检验规范》、《成品检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