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XX月XX日XX时,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XXX医院报告:XX医院于XX月XX日收治X名疑似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出现XX症状,经院内会诊为疑似新冠肺炎。接报后,XX疾控中心于XX日立即派出流调人员开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病例基本情况
描述病例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联系电话、身份证号(或护照号)、现居住xX省XX市XX县XX乡X村x组x号、在xx单位从事XX工作,3个月以上共同居住人口数x人、疾病既往史、如是密接转确诊病例,则需描述上一代病例姓名、关系等。
1、发病就诊情况(包括但不局限于)
1.病例初始症状及其开始和结束时间、主要症状描述;如就诊:需描述导致就诊的主要症状或原因、诊断、疾病转归;首诊及就诊时间;如有发热,注明体温。
2.按时间先后描述每次就诊医疗机构名称、就诊交通方式、陪同人员、个人防护情况(佩戴口罩类型)及就诊科室、每次治疗、用药、临床检查及结果(包括自行服药、门诊、住院)等(如就诊次数较多,可列表格描述)。
三、流行病学史
(1)感染来源调查:按时间先后,描述病例发病前14天(不局限于14天)每天活动情况、接触人员、暴露场所、个人防护等情况,重点是发现和判断病人被感染原因(如果感染原因很明确,其它活动史可简化),如连续几天行程完全一致,可合并写最后提及,除上述活动外,其余时间在家无外出,也无外人来访。
(2)密切接触者调查:发病前2天(不局限于2天)密切接触人员调查,要详细调查发病前2天(不局限于2天)至隔离期间无缝连接描述每个时间段所有接触人员时间、方式、地点、是否采取防护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判定密切接触者。如连续几天行程完全一致,可合并写最后提及,除上述活动外,其余时间在家无外出,也无外人来访,未接触任何人等。
(3)暴露场所调查:暴露过的聚餐、聚会、交通工具,需描述当时的情形,包括人数、空间、通风、座位等;暴露的医院、超市、农贸市场、发廊等重点场所,需描述该场所当时的人员拥挤程度、通风、个人防护和防护设施等。
举例1:病例参加某次活动需涵盖以下内容:①活动起始时间。②活动中的接触人员:姓名、与病,例关系、接触人员疾病基本情况(接触时有无症状及症状描述、是否为确诊/疑似病例,中、高风险地区居史)、接触方式、接触时间范围(时间长短)、接触频次(单次暴露、有限暴露、频繁暴露)。③活动时采用的交通工具(车次、航班号、车牌号……),乘坐的位置及乘坐时长、个人和周边人个人防护情况,如出租车要描述通风情况。④活动过程中的防护(口罩佩戴、手卫生)。⑤无外出时,需描述有无人员来访。
举例2:XXXX年x月x日,早上在家与x早餐后,步行到xX地铁站于x点X分乘地铁x号线x车厢,
30分钟后在XX站C出口下车,乘坐地铁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未用手接触口鼻、未与其他人交谈,下车后步行到单位并乘坐单位X号电梯到办公室,乘坐电梯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同个电梯内还有其他三人也均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与X名同办公室同事共同办公(每个人名字及联系方式,几名同事均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无任何呼吸道相关症状),办公期间所有人员均未佩戴口罩,办公室空调开放且封闭,共同工作XX分钟/小时;中午与x名同事在x地方办公餐,约1小时;下午与X同事一起自驾去过xxx地方出差,与X公司XX讨论1小时(全程未佩戴口罩,讨论房间通风未开空调,该同事姓名、联系方式、近期旅居史情况),讨论结束后与X同事x公司XX一起在XX用餐,位置XX。吃饭后步行回到住处未外出。XXXX年x月x日-X日,独自在家门头。
四、密切接触者调查情况(文字和密接列表)
包括描述病例与其密切病例之间的关系、接触方式和频率最早和最后接触时、密切接触者总数、转归情况及人数、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追踪、管理。五、实验室检测(如采样次数为多次,可列表格)
每次标本采集时间、标本类型、检测单位、检测时间及结果。
举例:2020年×月×日X时,x县疾控中心将患者x标本送往Y市疾控中心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其他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2020年X月X日X时,检测结果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X性,其他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xx。六、调查初步结论(包括但不局限于)
病例的类型,明确传染来源和传播方式,密切接触者是多少?
七、已采取控制措施
描述针对此次疫情采取防控措施的种类、时间及落实情况。
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此次疫情调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