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得分 |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下图是人体心脏解剖示意图,其中1—5代表与心脏相连的不同血管,6—9是心脏的四个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是右心室,其腔壁最厚,连主动脉血管1
B.4、5静脉与右心房8相连
C.与6相连接的血管3是肺动脉
D.9与2肺静脉相连
3、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4、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的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5、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活在水中 B.由一个细胞构成
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D.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6、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较,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 )
A.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B.子房内没有胚珠
C.树冠高大和花朵鲜艳 D.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7、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A. B. C. D.
8、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维生素、无机盐、水 B.脂肪、无机盐、糖类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脂肪、维生索、水
9、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清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碘液、碘液
10、泡椒鸡爪是人们喜爱的小吃,鸡爪多“筋”,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筋”的细胞 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由此可见“筋”属于(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围湖造田,扩展耕地
C.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12、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气孔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植物的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
②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
③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
④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组织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
⑤营养组织的细胞壁比较厚、液泡比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4、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15、下列特征与生物个体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由菌丝构成,细胞没有叶绿体,能产生孢子---蘑菇
B.根、茎、叶有输导组织,能产生孢子---葫芦藓
C.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构成,有一片子叶---花生
D.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肾蕨
16、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结果是( )
A.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B.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C.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D.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17、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 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 D.粪便的排出
18、下列古诗词描绘了裸子植物的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9、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 )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唾液
20、生物能够表现出生命现象,“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21、下列哪种植物一般没有蒸腾作用?(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2、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
A.细胞质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壁
23、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的是(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D.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24、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锌、氮、钾 B.钙、氮、磷 C.硼、磷、钾 D.氮、磷、钾
25、把一粒玉米放在火上烧,烧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物质分别是( )
A.无机物、有机物 B.有机物、无机物
C.无机物、无机物 D.有机物、有机物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青春期的两个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
3、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贮藏着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有根、茎和_________; 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________、磷和__________的无机盐。
5、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血管③中流的血液是________,血管④中流的血液是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②l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⑥和③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__。
(3)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________,终点是[ ]______________。
(4)在血液循环过程中,⑦和⑧的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处于________(结合或分离)状态,原因是这条循环途径在_______________处进行了气体交换。
2、下图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__:若某人感冒,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________。
(2)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E处代表小肠绒毛毛细血管,则进食1小时后,流出小肠的血液与流入小肠血液相比较,其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二)表示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中的____________的环节。
(5)在人体中的毛细血管两端有同为动脉,同为静脉,分别为动脉、静脉三种情况,它们分别位于人体的_________部位。
A.肺、肾脏、肝脏 B.肾脏、肺、肝脏
C.肝脏、肾脏、肺 D.肾脏、肝脏、肺
3、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洋葱的叶出现了管状和鳞片状两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2)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3)乙图是甲图________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参与叶片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号)运输的。
(4)若要改变显微镜下丙图的亮度,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镜和________来完成。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部分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1是暗处理,它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2选择完整叶片对其部分用黑纸片遮光,遮盖黑纸片的目的是______。
(3)光照数小时后,摘下遮盖黑纸片的叶片,进行步骤3脱色,酒精的作用是______,加热至叶片变成______色。
(4)步骤4,滴加的液体是碘液,目的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
(5)本实验设置了对照,变量是______。
(6)本实验得到两个结论,分别是______,______。
2、为探究教室内早餐、饮料、零食等食品废弃物对教室空气质量的影响,某班委会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以高温灭菌)编号1、2、3..
培养皿 | 观察结果 |
1 | +++ |
2 | + |
3 | ﹣ |
第三步:将三个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若干天后,结果记录如右表所示(用“﹣”表示观察不到细菌;用“+”表示观察到的菌落数量少;用“+++”表示观察到的菌落数量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3号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_ .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
(3)班委会进一步对菌落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发现其中一种微生物的显微形态结构如右图所示;该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从生物分类看,该生物属于________ .
(4)经专家鉴定,右图所示生物具有致病性.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该生物属于________ .
(5)班委会倡议:每位同学应自觉维护教室卫生,经常性的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内空气的新鲜,全部同学要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提高教室空气质量.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以上措施属于________ .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________,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实验处理 | 1号试管 | 2号试管 |
加入淀粉液 | 2毫升 | 2毫升 |
滴加碘液 | 2滴 | 2滴 |
加入唾液 | ?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
温度条件 | 37℃ | ? |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_________℃。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____________,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B
3、A
4、A
5、C
6、D
7、B
8、C
9、C
10、B
11、B
12、D
13、B
14、B
15、A
16、B
17、D
18、B
19、A
20、A
21、B
22、B
23、A
24、D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性发育 性成熟
2、液泡
3、子叶 胚乳
4、叶 氮 钾
5、森林古猿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 动脉血 静脉血 房室瓣 动脉瓣 ②右心室 ⑤左心房 分离 身体各部毛细血管
2、C右心室 A右心房 肺动脉、上下腔静脉 血液流经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后变成了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D
3、适应 叶绿体 管状叶 ③ 光圈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使叶片内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运走、耗尽 形成对照实验 溶解叶绿素 黄白 淀粉 光照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设置对照 教室内早餐、饮料、零食等食品废弃物对教室空气质量有影响 细菌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口 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ml 对照 37 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