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指 导 书
专 业 名 称: | 中德汽车机电 |
课 程 名 称: | 领域4一体化 |
授 课 学 期: | 第一学期 |
学习任务编号: | 4.3.3 |
学习任务名称: | 拆卸与安装丰田威驰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 |
课 时 建 议: | 20 |
编 写 教 师: | 王变芳 |
专业名称 | 中德汽车机电 | 一体化课程名称 | 领域4一体化 | ||||
学习任务名称 | 拆卸与安装丰田威驰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 | 编号 | 4.3.3 | 课时建议 | 20 | ||
资源配备 | 教师 | 王变芳 | |||||
教学场地 | 一体化教室 | ||||||
设备 | 发动机试验台、实验用车、拆装工具、量具等 | ||||||
学习资源 | 参考书、PPT、视频 | ||||||
课前准备工作图片粘贴区:
|
专业名称 | 中德汽车机电 | 一体化课程名称 | 领域4一体化 | |||||
学习任务名称 | 拆卸与安装丰田威驰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 | 编号 | 4.3.3 | 课时建议 | 20 | |||
学习任务 阶段名称 | 丰田威驰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修 | |||||||
学习任务描述 | 丰田花冠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分析, 机油压力过低的常见原因有那些,请你分析一下其原因及危害,制定检修计划。 | |||||||
学习目标 | 专业能力目标 | 关键能力目标 | ||||||
1.掌握润滑系常见故障特征; 2.掌握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流程。 | 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动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熟练掌握机油的压力测量。 | |||||||
学习内容 | 理论内容 | 实操内容 | ||||||
1.掌握润滑系常见故障特征; 2.掌握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流程。 | 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动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熟练掌握机油的压力测量。 | |||||||
重点 | 难点 | |||||||
1.掌握润滑系常见故障特征; 2.掌握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流程。 | 机油的压力测量 | |||||||
教学方法 | 课堂组织形式 | 教学方法的运用 | ||||||
卡片法、团队合作 | 任务驱动法 | |||||||
考核方法 | 过程考核 | |||||||
结果考核 |
学习任务名称 | 拆卸与安装丰田威驰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 | 阶段名称 | 丰田威驰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修 | 日期 | 9.22 | |||||||
总课时 | 8 | 课时分配 | 理论讲解 | 实践操作 | 其他(自填项) | |||||||
2 | 6 | |||||||||||
教学活动/内容 | 时间分配 | 教学方法 与手段 | 资料 工具等 | |||||||||
一教学组织 1.点名 2.准备教案、工作页、教具 | 2min | |||||||||||
二、复习旧课: 润滑系维护与保养 | 3min | 提问 | ||||||||||
三、讲授新课 任务三 润滑系统主要零件的检修 (1)机油泵检修 润滑系统维护良好的情况下,机油泵的耗损速率远小于其他总成。因此在其解体之前,常运用经验法检查机油泵主动轴与轴承孔的配合间隙以及轴向间隙,简易试验机油泵的泵油能力。表6-1列出了目前常见的齿轮式、内啮式和转子式机油泵零件的一般配合间隙值。 | ||||||||||||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机油消耗异常的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1)每天检查机油,均发现明显减少。 2)排气管冒蓝烟,机油加注口脉动冒烟。 3)储气筒放气时油沫增多 。 4)燃烧室积炭增多。 (2)诊断与排除 机油消耗异常的诊断与排除方法见表6-2。 2.机油变质的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1)取样检查,机油的颜色变黑,用手指捻搓,失去粘性并有杂质。 2)机油呈乳浊状且有泡沫。 (2)诊断与排除 机油变质的诊断与排除方法见表6-3。 3.机油压力过高的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1)接通点火开关,机油表即产生压力指示。 2)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压力突然升高,或机油滤清器漏油。 (2)诊断与排除 机油压力过高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见表6-4。 4.机油压力过低的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1)发动机起动后,机油压力迅速下降。 2)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机油压力始终过低。 (2)诊断与排除 机油压力过低的诊断与排除方法见表6-5。 | ||||||||||||
润滑系的检查与诊断 一、润滑系常见故障特征 润滑系效果不佳,发动机过热,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机油压力过高或过低 现象:发动机起动后,机油压力表读数迅速降低或升高,机油报警灯亮。 原因:机油粘度;限压阀故障;机油滤清器堵塞等。 诊断方法:机油量—机油粘度—限压阀弹簧—曲轴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轴承间隙是否过大—机油压力表或传感器 (2)机油消耗过多 现象:每天检查机油量,均会有明显减少;排气管冒蓝烟,机油加注口冒脉动蓝烟;发动机或空气压缩机有漏油处。 原因:活塞与缸壁配合间隙过大;活塞环严重磨损使泵油现象加重或弹力不足;曲轴箱通风不足等。 诊断方法:是否漏油—曲轴箱通风—排气管是否冒蓝烟。 (3)机油变质 现象:机油呈乳浊状并有泡沫;取样检查机油,颜色发黑,用手捻搓,失去粘性感并有杂质感。 原因:机油变质或含有杂质;活塞环漏气;曲轴箱通风不良;缸体有裂纹;机油呈酸性; 诊断方法:分辨机油污染情况—油泵膜片—缸壁是否有裂纹—机油滤清器以及油道是否堵塞。 二、机油的压力测量 机油压力可以用专用的机油压力表来测量,也可以用普通的油压表(量程为IMPa左右)配上相应的高压软管和接头来测量。测量机油压力的方法如下: (1)拔下机油压力传感器的线束插头,拆下机油压力传感器。 (2)将机油压力表的软管接头拧入安装机油压力传感器的螺孔内,并拧紧接头. (3)将机油压力表放置在不会接触到发动机旋转部件及高温部件的地方。 (4)起动发动机,检查机油压力表接头处有无漏油,如有漏油,应熄火后重新拧紧接头。 (5)运转发动机使之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分别在怠速和2 000r/min时检查油压表的读数,并与标准压力值进行比较。 各种车型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标准都不完全相同,一般在怠速时的应大于0.05MPa,在2000r/min。时应大于0.2 M Pa 在测量完机油压力后,应拆下机油压力表,装上机油压力传感器并按规定扭矩拧紧,接上线束插头。起动发动机,确认机油压力传感器没有漏油。 | 30 | 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 | ||||||||||
获取信息,完成工作页的相关内容 1、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关信息; 2、识读工作任务单,完成工作页的相关内容 3、分组讨论学习,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详见工作页 | 30 | 讨论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 | ||||||||||
制定工作计划 1、引导学生讨论、介绍完成的工作页、操作步骤等。 2、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善。 3、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和施工计划,列举所需工具材料清单。 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学生分成两组,依据布置的任务制定出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顺序,并进行交流。 | 30 | 讨论法、演示法; | ||||||||||
现场操作、检查 1、按认识能力由教师进行示范 2、根据信息收集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分步进行安全操作。 3、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施,并完成工作页的数据记录,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 150 | 项目教学法;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 ||||||||||
工作评价与总结 1、指导学生对完成的项目任务进行检查。 2、学生分组展示操作成果,自评、互评。 3、教师总评。 | 30 | 讲授法 |
子任务名称 | 实际课时 | |||
理论知识教学情况 | ||||
实操教学情况 | ||||
课堂作业完成情况 | ||||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 ||||
学生考核结果 | 过程考核 | 结果考核 | ||
学生反馈 | ||||
教学指导书需要改进的内容 | ||||
工作页需要改进的内容 | ||||
其他建议 | ||||
填写人 | 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