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序号 | 40 | 授课班级 | 汽修1(3)2 |
授课课时 | 2 | 授课形式 | 理实一体 |
授课章节 名称 | 模块5项目二 任务一 悬架检查与维护 | ||
使用教具 | 1.设备:整车、工作台、举升机、轮胎架、空气压缩机、废气抽排装置 2.工具:车轮挡块、地板垫、座椅套、转向盘套、翼子板布、前格栅布、手电筒、手套、抹布若干 3. 资料:维修手册、本项目教案及课件 | ||
教学目的 | 1、掌握悬架的结构和功用 2、掌握悬架的维护项目 3、能进行悬架检查维护 | ||
教学重点 | 悬架的结构和功用及维护项目 | ||
教学难点 | 能对悬架进行检查维护 | ||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 |||
课外作业 | 课本P204 简答 1 | ||
教学后记 | 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多媒体课件图文、视频展示,以及教师的操作演示,学生能很好的理解悬架的结构和功用及维护项目,并能对悬架进行检查维护。再通过学生自主练习训练,可增强学生的维护操作技能 | ||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正确的学习态度及方法,树立了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理念。培养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观。培养学生工作的安全认识,工作的认真态度、规范意识、遵守工作章程制度的习惯和理念 |
"
第一课时板书:
一、结构
二、功用
三、重要性
四、维护项目
1. 车身水平检查;
2.悬架减震力检查;
3.稳定杆检查;
4.弹簧外观检查;
5.减震器外观检查
*******************************************
第二课时板书:
五、任务实施
(一)设备准备
(二)工具准备
(三)实施步骤
六、学生分组练习
七、检查评估
八、任务书 |
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学生活动 |
" 课件图文展示 教师分析讲解 教师演示操作 图文展示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器重要性 课件展示 图文展示学习内容 课件图文展示 教师分析讲解 教师演示操作 图文展示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器重要性 课件展示 图文展示学习内容 课件图文展示 教师分析讲解 教师演示操作 图文展示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器重要性 课件展示 图文展示学习内容 课件图文展示 教师分析讲解 | 第一课时教案: 一、结构 悬架系统将车轮与车身或车架相连,以便实际支撑车辆,缓冲地面冲击,改善行驶,确保行驶稳定,主要构成有:减震器、减震弹簧、稳定杆等。 二、功用 减震器车身或车架的移动,起到缓冲的作用;减震弹簧缓冲路面冲击力并减少传递到车身上的震动;当车辆转弯时,因为离心力车身产生倾斜,稳定杆扭曲变形从而控制倾斜,并保持轮胎贴紧地。 三、重要性 悬架系统决定着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若悬架出现故障,车辆的舒适、安全将受严重影响,甚至出现事故隐患,所以悬架系统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 四、维护项目 1. 车身水平检查; 2.悬架减震力检查; 3.稳定杆检查; 4.弹簧外观检查; 5.减震器外观检查。 ******************************* 第二课时教案: 五、任务实施 (一)设备准备 整车、工作台。 (二)工具准备 车轮挡块、地板垫、座椅套、转向盘套、翼子板布、前格栅布、抹布若干。 (三)实施步骤 1.工具准备 (1)实操所需工具,如左图; (2)工具要齐全,摆放要整齐 2.车辆防护 (1)安装车轮挡块,安装车内防护; (2)拉起驻车制动杆,降下驾驶员侧车窗玻璃,拉发动机舱盖释放杆; (3)打开发动机舱盖,安装翼子板布和前格栅布 3.检查车身水平 (1)取下发动机外部防护,关闭舱盖; (2)采用半蹲姿势在车辆的正前方,观察车身有无明显倾斜; (3)采用半蹲姿势在车辆的正后方,观察车身有无明显倾斜。 4.检查悬架减震力 分别用力按压4个减震器部位的车身,观察车身上下晃动的情况,检查减震力是否正常。 5.检查稳定杆 (1)将车辆举升至合适高度; (2)用手摇晃稳定杆及稳定连接杆,检查安装是否有松动; (3)检查稳定杆外观有无变形或其他损坏。 6.检查弹簧外观 目视检查螺旋弹簧有无裂纹、断裂等损坏现象。 7.检查减震器外观 分别目视检查4个减震器有无凹痕、漏油等损坏现象。 8.车辆复位 (1)取下车内、外防护用品; (2)取下车轮挡块; (3)清洁车身 9.工具复位 清洁并整理工具。 六、学生分组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备及工具的准备;每人按照任务具体步骤进行操作,并及时填写任务书。 2、教师将资讯阶段的相关知识结合实践讲解;操作注意事项可在操作过程中点拨强化;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 七、检查评估 各小组选派一位代表汇报成果,并描述其工作过程,组员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相结合。 八、任务书 【师生互动交流】 【本课小结】 【作业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