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苑小学
根据学校特色转型规划——《达智教育:引领智慧人生》的阐述,为了实现其价值目标,我们开辟两条线索:把学校原有的“科技教育”拓展为“科学教育”,以培育理性精神,开发智慧潜质;在原来经典阅读基础上重点推行“童话教育”,以弘扬普世美德,夯实品性基础。为更好地落实“童话教育”特色项目,特制订本方案。
一、实施背景
1.面对浮躁的世界和纷乱的教育现象,我们有责任给孩子营造一个纯净美丽的精神家园,选择“童话”这个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载体以滋养孩子的心田,是适切孩子生命成长需要的。
2.按照学校特色转型规划“学经典,以弘扬普世美德,夯实品性基础”的设想,开辟“童话教育”作为近期“学经典”的重点和“达智教育”的支撑点,创设特色项目,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考量也是可行的。
二、基本目标
1.通过阅读、创作、表演、绘画等形式,丰富学生内涵,启迪智慧,培养学生审美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等能力。
2.呵护童心,开发童真,培养童趣,陶冶真、善、美情操,让学生过美好的童年生活,为学生的智慧人生奠基。
3.用童话的美启迪学生的智慧,用童话的趣构建理想的课堂,用童话的真引领师生的成长, 用童话教育的崭新理念为学校文化建设安装强大的引擎,让“达智教育:引领智慧人生”成为每个长小人的不懈追求。
三、工作措施
1.开设童话课程,形成校本特色。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童话纳入阅读课程,各班不少于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用于指导、交流、评价。各年级还要充分利用午读和课外阅读,每周至少保证3次,达到阅读量要求。倡导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形式。
各班每学期要开展“学童话”交流汇报会,寻找适合学生发展、可供学生选择的材料和资源,使校本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有力补充,促进童话教育课程化。
(责任部门:教务处)
2.张扬学生风采,开展各项活动。
成立“童心社”,以学生社团形式阅读童话、编写童话、绘童话连环画、表演童话剧,从语文、美术、音乐教师中选聘教师担纲指导,分工协作,循序渐进,打造品牌社团。
学校每年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开展一次“学童话”的成果展示专题活动,各年级、各社团进行童话教育成果汇报。
(责任部门:教务处、德育处)
3.配备优良师资,抓好校本教研。
每学年选派责任心强、喜欢童话阅读的老师承担阅读课的教学工作,使这项工作能常态化的开展。
每学期要开展一次研讨或研习活动,以此提高语文老师的指导能力,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童话进课堂。
(责任部门:教务处)
4.加大硬件投入,提供物质保障。
加快环境建设,建立主题文化园“童心园”规划投资建设包括童话林、童心广场、经典童话雕塑、童话交流专栏等充满童话色彩的主题文化园。让学校环境彰显童话特色,让环境成为富含教育意义的一门课程。
学校建立“童话书库”、“童话阅览室”和“童话剧场”。在班级设立“童话书柜”。
(责任部门:总务处)
5.完善制度管理,促进文化发展。
成立“童话教育”特色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徐琴为组长,成员包括王育飞、俞芳、屠利峰、浦瑛、樊小园、杨国红、何妹花等老师。
还要加强学习和考核,要让理念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信念,让目标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让制度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规范,让“童话教育”在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中成为可能并不断走向成熟。把开设和实施“童话教育”的过程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中,学校要进行工作考核,并完善奖励制度,把所获成绩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之中。
(责任部门:校长室)
四、实施步骤
1.筹备动员阶段。
2013年6月前做好实施方案。(校长室)
2013年暑假选好书目、购买书籍。(教务处、总务处)
2.全面展开阶段。
2013年9月将童话纳入班级阅读课,语文老师要指导本班学生学习童话并达到一定阅读量。(教务处)
2013年9月成立“童心社”。分阅读、编写、绘画、表演等项目组建社团。(教务处)
2014年1月,设计“童心园”,争取2014年暑假建成。(校长室、总务处)
2014年6月,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设立“童话项目”的竞赛板块,为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搭建舞台。(教务处、德育处)
3.阶段总结阶段。
2015年6月对“童话教育”特色项目的实施进行研讨和交流,查找问题,寻找对策。(校长室、教务处)
2015年暑假组织教师编写童话教育校本课程。(教务处)
4.特色展示阶段。
2015年9月,特色项目基本成型,“童话教育”初见成效,向吴江区教育局申请展示。
二○一三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