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玩”出数学味道
—
—“玩好数学”游戏化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215000)许广碧
[摘要]“玩好数学”游戏化校本课程将经典益智游戏与数学相融合,让“冰冷”的数学变得像学生热爱的“游戏”一样好玩。发掘游戏中的数学元素,让学生在"玩”中感悟“游戏”背后的数学思想、文化背景与方法策略,玩好益智游戏,玩出数学味道,玩强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玩好数学;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9)14-0012-02
数学是一门偏重于理性思维的学科,其抽象性和逻
辑性使得不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时逐渐产生畏
难心理。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味地以做题为提高成绩的法宝,数学学习便会显得更
加冰冷枯燥、索然无味。数学能否变得像学生热爱的游
戏一样好玩?近几年来,我校小学部数学组将经典益智
游戏与数学相融合,潜心探索“玩游戏、学数学”拓展性
校本课程,编写了游戏化校本教材,着力打造“玩好数
学”学科特色课程。
一、以教材为依托,玩出理性的味道
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
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
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这正是我们“玩好数学”游
戏化校本教材编写的初心:引导学生在外在之趣的诱发
下,深入到游戏方法和规律的探究中,进而发现伴生的
思维之趣,从而玩出数学理性的味道。
1.选取素材,好玩中凸显理趣
遴选素材时,我们特别关注选取好玩且具探究性的
游戏,让学生在“玩”中能够博览数学奇观,陶冶乐学之
情,形成探究之能。我们以数学课程标准为纲,依托教
材,进行内容选择:
年级标题内容依托点(新课标教材)
体现的
核心素养
一魔尺变变变
24段魔尺的
玩法
【上册】认识图形(一)立
体图形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扑克牌里的
秘密(猜点
子)
扑克牌中的
点数
【上册】10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分与合
数算、
逻辑推理七彩游戏棒
七彩游戏棒
的玩法
【上册】分一分,数一数,
算一算
数算“运算棋”
游戏
“运算棋”的
玩法
【上册】20以内的加减法
数算、
逻辑推理积木中的
秘密
平面与立体
的区别
【下册】认识图形(二)平
面图形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美丽的数
数数连线成
图画
【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
数学抽象、
逻辑推理
二
燕几拼搭
七巧板与创
意拼搭
【上册】有趣的七巧板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分享的快乐
最优策略的
设计
【上册】观察物体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抢数我最行
抢数游戏的
玩法
【上册】表内乘法和表内
除法
数据分析、
逻辑推理
(续表)
推推乐
数字推盘游
戏玩法
【下册】认识方向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二
玩转魔方
魔方介绍与
玩法
【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
称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
神奇的倒推倒推策略
【上册】两、三位数乘(或
除以)一位数
数据分析、
逻辑推理
我是神算手
两位数乘速
算方法
【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
数算、
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
抢凳子搭配问题
【下册】数学广角一
搭配(二)
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
四
孔明锁
孔明锁的
玩法
【上册】观察物体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你敢应战吗
排列与组合
的应用
【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
指间上的智
慧
简单的周期
现象
【上册】简单的周期
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
五子连珠
五子连珠的
玩法
【下册】确定位置逻辑推理
神奇的汉诺
塔
汉诺塔中的
规律
【下册】用计算器计算
数算、
数据分析、
逻辑推理
魔术变变变
扑克牌魔术
玩法
【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
五
华容道
“华容道”的
玩法
【上册】解决问题的策恋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密铺的世界
密铺图形的
特征
【上册】多边形的面积、钉
子板上的多边形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孔明棋
“孔明棋”的
玩法
【上册】附录:确定位置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圆的世界
圆的知识拓
展
【下册】圆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临界点
临界点、知识
运用
【下册】小数计算、统计
数算、
数据分析、
逻辑推理
六
千变万化九
连环
玩法及相关
规律
【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算、
数据分析、
逻辑推理
神奇的莫比
乌斯带
制作及相关
规律
【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
体
直观想象、
数据分析、
逻辑推理
“比例”显
神通
比例知识的
应用
【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
大树有多高
数算、
数据分析、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奇幻的“图
形生长”
“分形”现象【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数算、
数学建模
小学教学参考
12教材研析
整套《玩好数学》校本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具有清晰的梯度和序列,对应着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为“好玩”“玩好”“玩转”三本教材.内容科学,体系完整。
2.具体实施,分年段各有侧重
(1)低年级段:乐玩,在玩中培养数学能力
低年级段教学内容侧重于在游戏中培养基本的数学能力,如数感、空间想象、空间推理、动手操作等。例如,一年级的“魔尺变变变”游戏,有24段、36段、48段、60段、72段、84段、96段等不同级别,有“看图案照着玩”“看文字想象玩”“凭感觉创新玩”等多种思维进阶游戏,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空间推理、几何直观、手脑协调和动手操作能力。
(2)中年级段:会玩,在玩中感悟数学策略
中年级段教学内容侧重于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感悟画线段图、画流程图、分类对比、一一列举、倒推、转化等基本的数学策略。例如,三年级的“抢凳子”游戏,能让学生感悟数学无处不在,并通过与“车票问题”“握手问题”“打电话问题”的联系对比,发现其中蕴藏的数学规律一一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感悟数学策略的应用价值,孕育策略意识。
(3)高年级段:慧玩,在玩中妙用数学策略
高年级段教学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在游戏中自觉提炼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基本策略,提升灵活选择与正确运用策略的能力。我们不仅组织动态的游戏比赛,还组织静态的“游戏化”数学活动。例如,六年级“说题比赛”的设计,就是指导学生从“一题一解”到“一题多解”,再到“多解归一”,领会活用策略的智慧;从“课内知识”到“课外运用”,也体现了迁移类推、转化的思想,充分展现了数学的理性之趣。
二、以节日为舞台,玩出文化的味道
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分年级开展了诸如“一年级’魔尺变变变’”“二年级’推推乐’”“三年级'我是神算手’”“四年级’神奇的汉诺塔’”“五年级'密铺的世界'”“六年级’神奇的莫比乌斯带’”等序列化散点式的常态游戏活动。除此之外.每学期我们还会安排一次大型的集中式活动—
—“数学文化节”。在节日期间,我们以班级俱乐部和综合实践课为阵地,有序推进数学文化活动。
1.宣讲中见传承。五年级的“探三国谜,解华容道”活动中,“华容文化小使者”当起了文化传承人.走进中低年级进行“华容文化大宣讲”。图文并茂的宣讲中包含了作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之一的“华容道”游戏的历史起源、传承演变、构造特征、典型解法等,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数学文化的精深,“朋辈式”的宣讲形式也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2.游戏中见浸润。节日中的许多游戏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文化。比如,六年级学生在“妙解九连环”系列活动中,通过自主搜索,了解了“九连环'大家庭分享交流会上的“九连环与中国诗词”“九连环的妙解与扛旗世界纪录”更是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在“妙解九连环PK 赛”中,学生合作探索“解环”“复原”的方法。“神奇的九
连环与数学之谜”活动,更是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中感受
到了转化、建模、类比、倒推等数学思想方法的独特魅力。
3.创造中见发展。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学
生年龄虽小,创造力却大。不少一年级学生在玩“魔尺
变变变”游戏时,凭借在“看图案照着玩”“看文字想象玩”中所积累的经验就自主创造了全新的图案;二年级
学生在玩“抢数我最先”游戏中,利用领悟到的制胜策略,居然可以自创规则,自编游戏;高年级的学生在“’比例’显神通”活动中,居然可以利用简易手段计算出太阳
到地球的距离……学生徜徉在各种益智游戏中,探究热
情被点燃,数学核心素养也在玩中得到滋养和提升。
三、以评价为手段,玩出人文的味道
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效果如何?数学核心素养的
发展如何评估?学生是否真正爱上了数学?要解决这
些问题,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关键。为了见证学生在“玩好数学”王国中的每一次挑战,我们选择用他们喜闻
乐见的护照形式来记录他们的长历程。
1.形式创新,激发学生不懈追求。整本护照以游历
世界为任务驱动,学生一年级时从护照上的“中国”开启
挑战之旅,随着年级的升高,依次经历登陆五大洲的挑
战(挑战题就是校本教材中的“课后挑战游戏”)。依据
学生的表现,奖励相应的星星徽章,并在一个周期(1年)
结束后,根据当年夺星总数加冕相应头冠。
2.维度科学,全面关注素养发展。根据《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
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我们设计了六个评价
维度—
—知识技能、活动体验、方法策略、迁移创新、学
科兴趣、探索精神。其中,“知识技能”和“活动体验”与
课程标准中的“知识技能”目标对应,“方法策略”与“数
学思考”目标对应,“迁移创新”与“解决问题”目标对应,“学科兴趣”和“探索精神”与“情感态度”目标对应。
3.评价多元,提升学生成长自信。除了自我评价外,还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让学生获得同伴、家
长或教师的认可,夺取荣誉星星。评价指标分三个等级:参与但完成度比较一般的,为“C级”(保底),奖励一
颗星;参与且完成度比较突出的,为“B级”(升档),奖励
两颗星;参与且完成度特别突出的,为“A级”(之最),奖
励三颗星。另外,在护照最后七页中,还单独开设张贴
六年精彩片段的栏目,在末页还特别设有校长的签证通
关印章,这是对每一位金鸡湖学子通关成功后的最大褒奖。
经过几年的扎实探索.我们的“玩好数学”游戏化校
本课程深受师生和家长的喜爱,学生在使用校本课程后,更加热爱数学。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后在课程内容
的优化更新以及确保课程实施策略的有效性方面还要
与时俱进,继续有所作为。
(责编金铃)
小学教学参考
1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