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王小龙______
学号:__3060902052_
地点:紫金港化学实验中心楼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P 指导老师:_冷文华__ 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用等压法测定固体分解反应的平衡压力
(2)掌握真空实验技术
(3)测定氨基甲酸铵分解压力,计算分解反应平衡常数Kp及有关的热力学函数。
(4)学习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方法,了解蒸气压数据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氨基甲酸铵为白色固体,很不稳定,其分解反应式为:
NH2COONH4(s) ≒ 2NH3(g)+CO2(g)
该反应为复相反应,在封闭体系中很容易达到平衡,在常压下其平衡常数可近似表示为:
(1)
式中, 分别表示NH3和CO2平衡时的分压,其单位为Pa。
设平衡时总压为p,由于1molNH2COONH4(s)分解能生成2molNH3(g)和1molCO2(g),又因为固体氨基甲酸铵的蒸气压很小,所以体系的平衡总压就可以看作 之和,即:
则: (2)
(2)式代入(1)式得:
(3)
因此,当体系达平衡后,测量其总压p,即可计算出平衡常数
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4)
式中,T为热力学温度;ΔrHm为标准反应热效应。
当温度在不大的范围内变化时,ΔrHm可视为常数,由(4)式积分得:
(5)
式中C′为积分常数。
P.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若以 作图,得一直线,其斜率为 ,由此可求出 。
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热效应很大,在25℃时每摩尔固体氨基甲酸铵分解的等压反应热 为159×103J·mol-1,所以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很大,实验中必须严格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使温度变化小于±0.1℃。
由实验求得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后,可按下式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
(6)
利用实验温度范围内反应的平均等压热效应 和某温度下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可近似计算出该温度下的熵变
(7)
因此通过测定一定温度范围内某温度的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压(平衡总压),就可以利用上 述公式分别求出 。
三、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等压法测分解压装置;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
试剂:氨基甲酸铵;邻苯二甲酸二壬酯或硅油
四、操作方法、实验步骤及现象
(1)检漏
将烘干的小球泡或特制容器与真空胶管连好,开动真空泵,检查旋塞位置并使系统与真空泵相连接,几分钟后,关闭旋塞停止抽气,检查系统是否漏气。待10min后,若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或水银柱压力计读数基本不变,则表示系统不漏气。否则说明漏气,应仔细检查各接口处,直到不漏气为止。
(2)装样品
待系统不漏气后,放空气到系统中,用特制的小漏斗将氨基甲酸按粉末装入另一只盛样小球泡中,乳胶管连接小球泡和等压计,并用金属丝扎紧乳胶管两端。
(3)测量
将等压计小心与真空系统连好,并固定在恒温槽中。调节恒温槽温度为(25.0±0.1)℃,开启真空泵,将系统中的空气排出,约15min后,关闭旋塞,停止抽气。缓缓开启旋塞接通毛细管,小心地将空气慢慢分次放入系统,直至等压计两边液面处于水平时,立即关闭旋塞,观察硅液面,反复多次地重复放气操作,直至10min内硅油面齐平不变,即可读数。
(4)重复测量
为了检验盛氨基甲酸铵的容器内空气是否置换完全,可再使系统与真空泵相连,在开泵1~2分钟后,再打开旋塞。继续排气,约10min后,如上操作重新测定氨基甲酸铵测定分解压力。如两次测定结果压力差相差小于200Pa,可进行下一步实验。
(5)升温测量
调节恒温槽温度为(30.0±0.1)℃,在升温过程中逐渐从毛细管缓慢放入空气,使分解的气体不至于通
P.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过硅油鼓泡。恒温10min。最后至U形管两臂硅油面齐平且保持10min不变,即可读测压仪及恒温槽温度。同法测定35.0℃、40.0℃时的分解压
(6)复原
实验完毕后,将空气慢慢放入系统,使系统解除真空。关闭测压仪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室温:20.0℃ 大气压:101.63KPa
温度 | 测压仪读数/kPa | 分解压/kPa | K⊙ | ln K⊙ | ||
t/℃ | T/K | 1/T /K-1 | ||||
25 | 298.15 | 0.003354 | -.13 | 12.5 | 0.0002 | -8.14787 |
30 | 303.15 | 0.003299 | -83.07 | 18.56 | 0.000947 | -6.96203 |
35 | 308.15 | 0.003245 | -75.80 | 25.83 | 0.002553 | -5.97044 |
40 | 313.15 | 0.003193 | -.59 | 37.04 | 0.007529 | -4.806 |
x | y |
0.003354 | -8.14787 |
0.003299 | -6.96203 |
0.003245 | -5.97044 |
0.003193 | -4.806 |
=-20053
故:=166720.2J/mol=166.721KJ/mol
25摄氏度时:
= —8.314*298.15*-8.18662=20293.15J/mol=20.293KJ/mol
P.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 (166.721-20.293)/ 298.15=0.491122KJ/(mol·K)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由计算可知,
=166.721KJ/mol
25℃时:
=20.293KJ/mol
=0.491122KJ/(mol·K)
七、讨论、心得
装 订 线
注意事项:
用毛细管将空气放入系统时,一定要缓慢进行,小心操作。若放气速度太快或放气量太多,易使空气倒流,即空气将进入到氨基甲酸铵分解的反应瓶中,此时实验需重做。用水银压力计测量系统压力,应对测得的压力差即分解压进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