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试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水的传播速度小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2.温度计液泡中的水银,在温度升高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
A.体积 B.质量 C.内能 D.密度
3.如图1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水中倒影 | 图1 B.日食形成 | C.小孔成像 | D.铅笔“折断” |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5、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的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 )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
6.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2所示,则运动员( )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C.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D.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7.如图3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在同一水桌面滑动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B.两次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
C.第2次拉力对木块所做的功多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8.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我们能够辨别不间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9. 实施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是:利用飞机在高空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 _ 成小冰晶或 _______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三个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0.如图4所示是在给质量为2kg冰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中_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在CD段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J。[c水=4.2×103J/(kg·℃)] 水的 _____比沙石、干泥土的大得多,这是干旱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的主要原因;
11.如图5所示汽油机正在进行的是 _冲程,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 /kg ,则完全燃烧100命令汽油放出的热量为 J . 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散热过程中,是通过______方式使发动机的内能减小。
12.小明将毽子向上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毽子被踢出后,由于___________会继续向上运动;在___________力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13、如图6 (甲)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先进战机——歼lO在空中加油情景的示意图,以_____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飞机的机翼做成图6 (乙)的形状,在飞行过程中,流过机翼上表面的空气速度比下表面的空气速度___(选填“大或小”),机翼上表面空气压强比下表面 ______(选填“大或小”),从而产生升力。
14. 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7所示,由该物质构成的体积为60cm3的实心物体,把它浸没在密度为1.0×103kg/m3的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它将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静止后排开水的重力是 N.(g=10N/kg)
三、作图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5、(1)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在图8中画出这束光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分)
(2)请在图9中画出入射或折射光线,使光路完整。
图8
(3)如图10所示,小球正在水中下沉,请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2分)
(4)如图11所示,是用杠杆提升重物的装置,请分别画出重物A的重力G、和F的动力臂L1。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第16题6分,第17题7分,
第18题6分,共19分)
16.(1)如图12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cm.图13所示秒表读数是______s
(2)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时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4所示B处挂上两个钩码后,在A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B处的钩码总重力是_____N.
(3)如图15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1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举出这种成像规律的应用是__________。
17.如图16所示,小明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此实验应选用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小明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另一侧移动,眼睛应在玻璃板的____侧(填“左”或“右”)观察,直到B与_________,从而验证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大小_____.。
实验次数 | 物距u╱cm | 像距v╱cm |
1 | 4.2 | 4.2 |
像。
(4)请评估小明实验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明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如图17所示,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时,先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kg/m3.
(3)实验拓展: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小刚在B、C、D三个步骤中补充一个步骤:将塑料球放入图b所示的量筒内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示数V4 ,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请你根据小刚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第19题6分,第20题6分,共12分)
19.如图18所示的是两栖步兵战车,既可以在陆地上行驶,也可在水中航行,战车与人总质量为24 t,履带着地总面积为6 m2.(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该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该战车具有水上打击目标和运送的功能,在一次水上演习中,战车在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1.2×104 Pa,则该处在水下的深度为多少?
(3)在这次水上演习中,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图16
20. 如图19所示,小明沿着斜坡进行晨跑。已知小刚质量为60kg,他以4m/s的速度跑上高为20m的斜坡,用时1min时间。这过程中,(g=10N/kg)求:
(1) 斜坡的长度为多少?
(2)小明克服重力做的功为多少?
(3)小明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第21题7分,第22题5分,第23题7分,共19分)
21、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
图20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
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S1=2S2=4S3)
(1)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
(2)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乙、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______对动能大小影响较大。若水平面绝对光滑,铁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2、如图21所示为某建筑工地搬运建筑材料的装置。图中滑轮D与滑厢相连,滑轮A固定在地面上,钢丝绳的拉力由电动机提供。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的问题:
(1)在此装置中,D是____滑轮,滑轮A和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滑厢和滑轮D的总质量为100kg,厢内建筑材料的质量为0.5t,忽略摩擦及钢丝绳的重量,要使厢体上升,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___N,若厢体上升6米所用的时间为10秒,电动机的功率是____k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干湿泡温度计
干湿泡温度计是一种既能测量空气温度,又能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常用测量仪器。如图22甲所示,仪器上有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地安装在同一刻度板上(图22乙为其背面示意图),其中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外面裹有被水浸湿的棉纱,这一支温度计即为“湿”温度计;另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直接裸露在空气中,这一支温度计即为“干”温度计。还有一个可根据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来确定空气相对湿度的转盘式标尺。如图22丙所示,湿度计的读法是先分别读取干、湿两支温度计的示数t1、t2,然后转动内盘,当内盘上的温度值t1与外盘上的温度值t2对准时,“相对湿度”的箭头所指的数值( 黑色圈部分)即为相对湿度值.
1.温度计是根椐液体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通常情况下,湿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温度计的示数稍低一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相同室温下,若干、湿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值大,则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就越___,表明此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 (选填“多”或“少”),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小。如图丙所示,当干、湿两支温度计的示数t1=t2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_______%.
3.某天中午,小明看到干温度计的示数为26.0℃,湿温度计的示数为22.0℃.到了晚上,小明看到干温度计的示数为16.0℃,湿温度计的示数为12.0℃.请根据丙图的转盘式标尺判断,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_____晚上的相对湿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