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时事政治热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26:25
文档

时事政治热点

一、提拔年轻干部需预防矫枉过正【背景材料】时政热点:提拔年轻干部需预防矫枉过正。目前不少地方存在着年轻干部数量偏少、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不优等问题,有的地方还存在着论资排辈使用干部的现象,现在湖北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集中选拔一批“70后”、“80后”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县、乡党政班子正职或重点岗位培养锻炼,不能不说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可以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快车道”。【相关评论】但是在大胆使用年轻干部,解决年轻干部数量偏少等问题的时候,我们恐怕在这一问题上也
推荐度:
导读一、提拔年轻干部需预防矫枉过正【背景材料】时政热点:提拔年轻干部需预防矫枉过正。目前不少地方存在着年轻干部数量偏少、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不优等问题,有的地方还存在着论资排辈使用干部的现象,现在湖北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集中选拔一批“70后”、“80后”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县、乡党政班子正职或重点岗位培养锻炼,不能不说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可以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快车道”。【相关评论】但是在大胆使用年轻干部,解决年轻干部数量偏少等问题的时候,我们恐怕在这一问题上也
一、提拔年轻干部需预防矫枉过正 

【背景材料】

时政热点:提拔年轻干部需预防矫枉过正。目前不少地方存在着年轻干部数量偏少、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不优等问题,有的地方还存在着论资排辈使用干部的现象,现在湖北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集中选拔一批“70后”、“80后”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县、乡党政班子正职或重点岗位培养锻炼,不能不说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可以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快车道”。

【相关评论】

但是在大胆使用年轻干部,解决年轻干部数量偏少等问题的时候,我们恐怕在这一问题上也要预防矫枉过正,即一些地方把提拔年轻干部当做政绩,为了提拔而提拔,从而把不符合提拔条件的年轻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

【热点评述】

领导干部选拔关系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慎重从事。最近我们看到一些地方提拔了很多年轻干部,如25岁的镇长、29岁的等等。这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不可想象的。这么年轻就当上镇、县等“一把手”,固然让人耳目一新,但在这些年轻干部提拔中,有的也受到社会很大的质疑。如这些人凭什么提拔?有的干部学历并不高,也没有让人看到做出多大的政绩,有的还是破格提拔,这么年轻可以挑起这副重担吗?要知道一个镇、一个县往往有几万、几十万人口,如果没有能力的人当这样的“一把手”,往往会影响一个地方发展和群众利益。所以,在选这样的“一把手”上,要慎之又慎。

干部的任用需以德能勤绩廉为依据。选拔年轻干部是好事,也是当前所需的,但是我们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年轻而提拔,而不顾干部的能力,这样选拔干部同样对我们的事业有害。选拔干部关键要看德能勤绩廉,而不是重在看他多年轻。或者为了干部年轻化,就可以放松对年轻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要求。

避免年轻干部选拔极端化,关键是对选拔年轻干部立规。年轻干部需要爱护、关心,需要培养,但爱护、关心和培养并不仅仅是提拔。对年轻干部的提拔要按照一定的严格程序,要让群众认可,不是年轻就可以提拔。另外,对年轻干部的破格提拔也要严格,不但要看他们有没有发展前途,更要注重他们在德能勤绩廉上是否表现特别突出。

【一句话点评】

在年轻干部提拔上,我们一定要讲究科学提拔,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宁愿少提拔几个,而不是为了指标、比率把不能提拔的干部提拔上来。原文http://t.cn/SGjgD9

二、时政热点:让花朵在阳光下成长 

【背景材料】

时政热点:让花朵在阳光下成长。据《工人日报》近日报道,在河南郑州,搞公开竞选班干部的中小学越来越多,为了如愿当上学生干部,拍写真、做海报、拉选票……一些参加竞选的学生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出钱出力“拉票”。“我们班这次的班长,就是靠请大家吃饭和送礼物当的”,一位小朋友直言不讳。这不能不让人担忧,在成长的花季,一些小玩具或者一顿快餐的交易,已经让他们放弃了内心的坚持,也背离了学校开展公开竞聘学生干部的初衷。

【相关评论】

学生们为何热衷如此竞选班干部?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功利思想难辞其咎。本来是服务同学的岗位,却成了功利的代名词,拥有班干部身份,以后可以争取更大的“官职”,还可以获得更多教育资源,老师也会更重视。来自社会的官本位等功利思想,让原本清净的中小学校也沾染上了尘俗的习气。通过班干部竞选花样频出,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生教育已经暴露出功利端倪,让人忧心。孔子所谓的“不言之教”,正在让我们自食其果。

【热点评述】

权力争夺正在腐蚀我们社会新一代的灵魂。小孩子从小就懂得怎么样才能出人头地,为当学生干部,不惜重金拉拢同学甚至老师,这是一种严重的倒退。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他们的行为不过是折射了社会的现状,因此,我们应该反躬自省,检讨我们的社会现状,检讨为人父母、师长者的责任。如今的学校已经不是象牙塔,社会万象、人间烟火在这里都能得以呈现,社会上对权力的热衷和争夺,对资源的攫取和分配,以及由此造成的种种争吵和杂音,在孩子们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出现各种竞选花样也不足为奇。

净化社会环境,还中小学以清净。如何抵制中小学校园里出现的权力崇拜和贿选风潮?学校要明确态度,帮助学生们端正思想,同时不要赋予班干部太多的“政治内涵”,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班干部就开小灶,倾斜教学资源。家长与社会也要承担起责任,不能事事从功利的角度出发,为孩子竞选出谋划策或者请客送礼,而是要教会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让他们有一个快乐而简单的童年。

【一句话点评】

毫无疑问,净化社会环境,还中小学校以清净,恐怕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难题,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原文http://t.cn/SGjByj

是谁搞坏了采购的名声 

【背景材料】

时政热点:是谁搞坏了采购的名声。海口市一家无软件企业资质证书、中标前无缴纳社保资金记录、无缴纳营业税记录、无办公地点、无联系方式的“五无”公司,在注册成立后4个月内连续在采购中中标。今年5月又击败一批平均出价400万元左右的知名企业,以590万元的最高价中标海口市人民医院一项目,引发了人们对当地采购工作的强烈质疑。

【相关评论】

空壳公司,通俗地说,就是“皮包公司”。这称谓代表的基本含义似乎只有一个:骗。因而,正经的商家和客户是不屑于同此类公司打交道的。但在当下,一些地方的集中采购却反而对其“情有独钟”,这无疑是个令人非常遗憾和失望的现象。

【热点评述】

众实施采购是为了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对此,国家也不只是口头喊喊,而是制定了具体的法律法规,说得明明白白。按理说,只要依法而为,即便个别地方的采购中出了某个问题,那也无损大体,但现实问题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却严重得多。远的不说,仅在去年12月的最后一周,媒体就曝光了多个地方在采购中产生非议的消息:辽宁抚顺市财政局办公室采购苹果公司7台iTouch当U盘,苏州市交通巡警支队采购苹果手机作为警务通……

是谁搞坏了采购的名声?这恐怕不只是普通百姓想问的一个问题。采购,作为一项曾被民众寄予厚望的源头反腐制度,也曾被社会誉为“阳光工程”,但自1998年全面实施以后,为何这一制度的头顶上不时飘出了乌云,甚至于在某些地方越积越厚,妄想遮住“阳光”?

采购需要公开透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面对记者关于事情的质疑,该市采购中心主任先是以中标企业的商业机密为由,拒绝了记者关于查看相关采购项目资料的要求,解释称“采购的就是正确的”。而此前,各地在面对公众关于“天价采购”质疑时,其回应不是“工作需要”,就是“程序正确”。其实,二者在本质上,何尝不是同出一辙。可要知道,对于权力运行,只要不涉及,公众是有知情权的,更何况在强调信息公开的今天。而对于采购,这更加不算什么。那这中间不管有着怎样的商业机密,也不管是按什么运行程序,在民众眼中,检验的标准就是事情的结果。所以,空壳公司成为采购的“宠儿”,只能说,是某些手握权力的人和部门在借“壳”牟利。

【一句话点评】

由此可见,搞坏采购名声的,是一些人的有法不依,是一些部门的权力利益化,当然,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监管不力。原文http://t.cn/SGjnNk

四、

教育应该是消除歧视的开始 

【背景材料】  

时政热点:教育应该是消除歧视的开始。曾获全国播音主持大赛二等奖的盲人姑娘董丽娜,在今年1月和7月两次报考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播音与主持专业遭拒,为此她给北京教育考试院写信,得到的答复却是“建议报考其他专业”。日前,董丽娜已经向北京市教委送去投诉信,下一步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相关评论】

在诸多的歧视中,残疾人自理能力弱、专业技能差一直都是不少人固有的思维观念。所以,消除全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并不能仅仅止于对弱势的同情,而在于切切实实提高这个群体的生存能力,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够拥有与正常人“一起喝咖啡”的自信。

【热点评述】

保障残疾益,不仅需要法制更需要落实。没有任何法规规定盲人不能报考播音与主持专业,相反,根据《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各类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任职考试,有盲人参加的,应当为盲人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毫无疑问,盲人姑娘报考遭拒没有正当合法理由,是对残疾人正当权益的歧视,它与就业歧视、生活歧视一起,给残疾人的社会生存制造了重重困境。

教育应该是消除歧视的开始,教育作为成才的手段与向上的通道。保障残疾人拥有正常人同样受教育的权利,让残疾人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取与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具备与正常人同等的能力素养,才是他们能够在社会生存之中消除歧视、赢得尊重的根本。

保障残疾益,需要社会有公正的“接纳”心态。保障残疾人公平教育的权利并不是一句空话,一方面需要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努力;另一方面需要教育机构充分尊重残疾人的意愿,创造条件支持与鼓励残疾人与正常人在同样的平台上学习与竞争。相反,将残疾群体堵在高等教育大门之外,其实是将这个群众拘禁于极小的生存空间之内。

【一句话点评】

尽管董丽娜的遭遇只是极端个案,却具有标本意义,从中透露出相关教育机构对残疾人意愿与权益缺少起码的尊重,显现出高等教育体系中残疾人保障功能集体的缺失。原文http://t.cn/SGjU5t

文档

时事政治热点

一、提拔年轻干部需预防矫枉过正【背景材料】时政热点:提拔年轻干部需预防矫枉过正。目前不少地方存在着年轻干部数量偏少、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不优等问题,有的地方还存在着论资排辈使用干部的现象,现在湖北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集中选拔一批“70后”、“80后”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县、乡党政班子正职或重点岗位培养锻炼,不能不说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可以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快车道”。【相关评论】但是在大胆使用年轻干部,解决年轻干部数量偏少等问题的时候,我们恐怕在这一问题上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