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说教材。
作者和他的同学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竹节人是用毛笔杆做的。用毛笔杆做成的竹节人给作者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就连老师也玩得入迷。这篇文章要求根据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写14个字,从多方面阅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从竹节人的制作、有趣、老师玩竹节人三个方面去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童年生活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这一单元的重点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假如把这三个任务同时下放给学生,学生肯定会觉得手足无措,所以,我把课文分成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了解竹节人的有趣,在第二课时学习其他的内容。
(一)导入新课。
课前让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玩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后面的说话练习做准备。
(二)整体感知课文。
这一单元的训练要点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便于学生关注课文的不同内容。
(三)玩具的有趣。
首先让学生读文了解竹节人的有趣,然后看着自己手中的玩具,并仿照这种写法,写写自己的玩具如何有趣。这样学以致用,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读写目标得以实现。
(四)出示目标,了解玩具的制作过程。
让生找出写竹节人制作的段落,并说说课文是如何写的。这样学生就能找到课文是用“先……接着……”来写的,同时写出了注意事项。我们写自己的玩具也可以用这种写法。
(五)关注老师。
这一部分让学生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写人的方法,通过一件事来体现人物的特点,所以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
最后,回顾文章,让生进一步感悟这篇课文的重点,同时,提醒学生读课文从多方面来关注,会有更大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