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税收学第三版复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29:25
文档

税收学第三版复习题

第1章公品与税收公品:公品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税收:是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品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者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1、公品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公品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1)不可分割性:公品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用,而不能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单独享用。(2)受益的非排他性:公品或劳务不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而将其他人排
推荐度:
导读第1章公品与税收公品:公品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税收:是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品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者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1、公品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公品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1)不可分割性:公品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用,而不能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单独享用。(2)受益的非排他性:公品或劳务不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而将其他人排
第1章  公品与税收

公品:公品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 

税收:是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品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者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1、公品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品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 

(1)不可分割性:公品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用,而不能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单独享用。      

(2)受益的非排他性:公品或劳务不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而将其他人排除在外。 

(3)非竞争性:对于公品而言,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公品或劳务的消费量,即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2、简述市场失灵与税收

答:(1)外部效应与税收: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2)收入分配公平与税收

差距是市场机制效率原则的必然结果。

税收是调节差距的重要手段。

3、对税收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可以从哪几方面理解?

答:(1)外部效应与税收: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2)收入分配公平与税收:差距是市场机制效率原则的必然结果;税收是调节差距的重要手段。

第2章  税收职能 

税收乘数作用机制:税收增减引起的国民经济变化量与税收变化量之间的倍数作用。

1、如何理解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答: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税收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封闭经济状态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S≡D,即总供给=总需求

        C+S+T≡S+I+G,即消费+储蓄+税收=消费+投资+财政支出

当(C+S) >(S+I),即经济萧条,总供给>总需求时,T↓(减税)或G↑(增加财政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经济恢复均衡。

当(C+S) <(S+I),即经济膨胀,总供给<总需求时,T↑(增税)

     或G ↓ (减少财政支出),实行紧缩性财政,经济恢复均衡。

2、如何理解税收对储蓄与消费的影响?

答:对储蓄的影响:(1)收入效应:如果对个人储蓄利息收入征税,减少了个人未来期间的收入,为了保证未来期间的生活水平,纳税人将减少现实的消费,增加储蓄。(2)替代效应:在对利息收入课税的情况下,税收降低了储蓄的收益水平,使储蓄相对于现实消费的“相对价格”提高。纳税人将更倾向于增加现实消费,而相应地减少储蓄。 

对消费的影响: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消费=总收入—储蓄

                   所以,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与税收对储蓄的影响恰恰相反。 

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通过商品税的形式间接实现; 生产经营者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将税负转嫁消费者,这种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从而改变这种商品与未被课税商品的比价关系,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会减少对已税商品的购买,相应增加对未被课税商品的购买量。  

    

第3章  税收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纳税人之间

               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税收效率原则:课税必须使社会所承受的非税款负担为最小,即以较少的税收成本换取较多的税收收入。

1、试述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答: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

2、从理论上说,存在哪些提高税收效率的途径?

答:(1)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提高税收征管的现代化程度,这是提高我国征管效率的根本途径。

(2)改进管理形式,实现征管要素的最佳结合。

(3)健全征管成本制度,精兵简政、节约开支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

答:征收内容明确原则:要求征税内容法定。

      要实现依法治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到有法可依,这是法治原则的前提。

(2) 从严征管。

(3)实现依法治税,还必须使用现代化手段,兴建税务信息 网络。

(4)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第4章   税收

税收主体:税收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一般指某一级和财政税务机关

1、税收的目标有哪些?

答:(1)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

(2)经济结构协调: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资本市场结构

(3)经济稳定增长

(4)收入分配公平:经济公平、社会公平

2、简述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手段

   答:累进税制

税式支出

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

实行所得税指数化

负所得税   

第5章  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是指一定时间内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反映了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又简称“税负”。

税收转嫁:亦称税收负担转嫁,这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将应缴税款部分地或全部地转移给他人负担,自己不负担或者少负担税收的一种经济现象。

1、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哪些?

答:经济发展水平: 是税收负担的最根本决定因素。

经济结构:影响最大的是产业结构

国家职能定位

经济与财政的模式

2、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哪些?税负转嫁的方式有哪些?

答:(1)影响税收转嫁的因素:

1.税负转嫁的依存条件

主观条件:纳税人具有的经济利益。

客观条件: 自由价格机制的存在。 

            2.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

商品或要素的供求弹性

课税范围

反应期间

税种属性

(2)税负转嫁的形式

前转:又称为顺转,指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与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

后转:又称为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商品或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商品或要素的供给者。

混转:又称散转,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一部分向前转移给买方,一部分向后转移给卖方,分散给许多人负担的一种方式。

消转: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既不向前转移,也不向后转移,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税收负担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的一种形式。纳税人的利润没有因为纳税而减少。

第9章税制结构

直接税:指税负不能转嫁,须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的一类税,如所得税、财产税。

间接税:指税负可以由纳税人转嫁给他人负担,纳税人只需履行缴纳义务,但并不真正负担税款的一类税,如商品劳务税。

1、已征税对象为标准,税制可以分为那几大类?各类税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按征税对象为标准的税制分类:商品劳务税类

所得税类

财产税类

行为税类

资源税类

2、税制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税制优化过程中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第10章  商品劳务课税

:以商品劳务交易活动中的新增价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消费税:对某些特殊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以商品的销售收入额或劳务的营业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关税:以商品的销售收入额或劳务的营业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1、什么是商品劳务课税?与其他课税制度相比,它有哪些显著特征?

答 :商品劳务课税:以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销售收入额或营业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

商品劳务课税的特征:

商品劳务课税与商品劳务的交易活动密切相关。

商品劳务课税的税基广泛,税源可靠,税收负担普遍、中性。

商品劳务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退性。

商品劳务课税是一种间接税,课税隐蔽,课税阻力小。    

2、我国现行商品劳务课税的税种有哪些?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答 :现行商品劳务税制体系:、营业税、消费税、关税

一般商品劳务课税:、营业税

主要在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领域征收;营业税主要对交

通运输、金融保险、娱乐业、服务业等产业征收;二者在征收范

围上并行征收,互不交叉。

特种商品劳务课税:消费税

消费税是在普遍征收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对某些特殊消费

品再征收的一种税,与交叉征收。

在商品进出口环节课征的流转税:关税

3、征收消费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答:目的是在于调节作用的发挥,强调税收的纵向公平和“寓禁于征”的意图。

第11章  所得课税

古典制:公司、法人取得的所有利润都要缴纳公司、法人税,支付的股息不能扣除,股东取得的股息所得必须作为投资所得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归属制:将公司所支付的税款的一部分或全部归属到股东所取得的股息中。

分率制:对公司已分配利润和保留利润按不同税率课征公司所得税,对分配利润使用较低的税率。

1、所得税具有哪些特征?

答:税收负担的直接性

 税基的广泛性

 征收管理的复杂性

 税收分配的累进性

 税收收入的弹性

2、分类所得税和综合所得税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

第12章财产税及其他税种

财产税

遗产与赠与税

1、财产税有哪些优缺点?

2、资源税有哪些作用?

3、简述行为税的意义。

第14章 税收管理

税收管理

分税制

1、如何理解税收管理与财政管理的关系

2、税款征收方式有哪几种?

3、简述税务行政复议与税收行政诉讼的含义

文档

税收学第三版复习题

第1章公品与税收公品:公品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税收:是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品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者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1、公品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公品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1)不可分割性:公品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用,而不能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单独享用。(2)受益的非排他性:公品或劳务不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而将其他人排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