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4年西综考试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29:36
文档

2014年西综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2014年西医综合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
推荐度:
导读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2014年西医综合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
 

  

全 国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统 一 考 试 2014 年西 医 综 合 考 试 大 纲 

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 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 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 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 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 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 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 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 其中 生理学 生物化学 病理学 临床医学 其中 内科学 外科学 

四、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 第 1~9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35 分 第 91~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B 型题 X 型题 第 121~15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第 151~18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约 50% 约 20% 约 15% 约 15% 约 50% 约 30% 约 20% 

Ⅳ.考查内容一、生 理 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 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 G 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 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 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 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3)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 和 Rh 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4)血液循环 1.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 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颈动脉突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 感受性反射。 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升压素、 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0.局部血液调节(自身调节)。 11.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2.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 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 氧解离曲线及其影 响因素。 5.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 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 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 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 运动。 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6.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 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 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 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 的重吸收,以及对 H+、NH3、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5.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 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7.排尿反射。

 (九)感觉器官 1.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 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 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 野。 3.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十)神经系统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 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 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4.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 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 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6.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 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7.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 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 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 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8.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 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 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 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 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9.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 内脏活动的调节。 10.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 11.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2.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 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十一)内分泌 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 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 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 节。 5.调节钙和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 1,25-二羟 维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调节。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 调节。 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二)生殖 1.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 调节。 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 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 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2、生 物 化 学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 等)。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8.核酸分子的组成,5 种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 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0.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及应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酶和辅基,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 酶的活性中心。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3.酶的调节。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 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 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意义。 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酯的 生成。 13.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用及代谢。高脂血症的类 型和特点。 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 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16.胞浆中 NADH 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 及联合脱氨基)。 20.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1.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22.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 23.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功能。 24.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 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26.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27.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调节)。

 (三)基因信息的传递 1.DNA 的半保留复制及复制的酶。 2.DNA 复制的基本过程。 3.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义。 4.DNA 的损伤(突变)及修复。 5.RNA 的不对称转录(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 6.RNA 转录后的加工修饰。 7.核酶的概念和意义。 8.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 9.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 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1.基因表达的概念及原理。 1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 13.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4.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

 (四)生化专题 1.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体。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 导的信息传递。 2.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及功能。 3.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4.血红素的合成。 5.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 6.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 7.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 8.生物转化的类型和意义。 9.维生素的分类、作用和意义。 10.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活化的机制。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 本概念及作用机制。 11.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 12.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 基本程序。

 三、病 理 学

 (一)细胞与组织损伤 1.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 2.变性的概念、常见的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3.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4.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二)修复、代偿与适应 1.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再生的概念、类型和,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3.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4.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1.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2.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3.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以及血栓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 的影响。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和结局。 5.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6.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四)炎症 1.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性介质的 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2.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 3.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炎性肉芽肿、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五)肿瘤 1.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 径及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2.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 区别。 3.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 4.常见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常 见肿瘤的特点。

 (六)免疫病理 1.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 2.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心、肺、 肝、肾和骨髓移植)。 3.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4.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6.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7.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七)心血管系统疾病 1.风湿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 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2.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 局。 3.心瓣膜病的类型、 病理改变、 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4.高血压病的概念、 发病机制, 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 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 5.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各器官的动 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 6.心肌病的概念,克山病、充血性心肌病、肥厚阻塞性心肌病及 闭塞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 7.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八)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2.肺气肿的概念、分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病理变 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 系。 4.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5.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6.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7.支气管扩张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8.硅沉着病的病因、常见类型、各期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9.肺泡性损伤及肺间质性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 化。 10.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因和常见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及它们 的特点、转移途径及合并症。

 (九)消化系统疾病 1.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2.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其并发症。 3.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4.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 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 5.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6.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 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 态特点、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7.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 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 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8.大肠癌的病因、 发病机制、 癌前病变、 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 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9.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十)造血系统疾病 1.霍奇金病的病理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3.白血病的病因分类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十一)泌尿系统疾病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 临床病理联系。 2.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 联系。 3.膜性肾小球肾炎、血管间质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 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5.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6.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 和扩散途径。

 (十二)生殖系统疾病 1.子宫颈癌的病因、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肿瘤)、病理变化、 扩散途径和临床分期。 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3.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4.子宫体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5.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变化、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变化和扩散 途径。 6.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表 现。 7.卵巢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变化,性索间质性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的常见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8.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9.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10.乳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十三)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 律。 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 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特点。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 系和结局。 6.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 传染途径、 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7.伤寒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临床 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局。 8.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 理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联系。 9.阿米巴病的病因、传染途径,肠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及肠外阿 米巴病的病理变化。 10.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肠道、 肝、脾的病理变化。 11.梅毒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分期。 12.艾滋病的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分 期。

 (十四)其他 甲状腺癌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四、内 科 学

 (一)诊断学 1.常见症状学:包括发热、水肿、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呕血 及黑便、咯血、昏迷。 2.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 四肢脊柱检查、常用神经系统检查。 3.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便常规检查, 常规体液检查, 骨髓检查, 常用肝、肾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 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超声波检查(常用腹部 B 超及超 声心动图检查)、内镜检查(支气管镜及消化内镜检查)

(2)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 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2.慢性胃炎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 诊断和治疗。 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 诊断、治疗、并发症及其治疗。 4.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 断和治疗。 6.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 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7.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8.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 鉴别诊断和治疗。 9.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 疗。 10.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 Crohn 病)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 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1.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 治疗。 12.急性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抢救原则。 13.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 疗。

(3) (三)循环系统疾病 1.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病理生理、类型及心功能分级、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和治疗。 3.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发病机制。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 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包括 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临床应 用)。 4.心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急救处 理。 5.心脏瓣膜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 并发症和防治措施。 6.心绞痛的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 别诊断和防治(包括介入性治疗及外科治疗原则)。 7.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包括介入性治疗原则)。 8.原发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 床类型、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继发性高血 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9.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0.心肌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 诊断和治疗。 11.急性心包炎及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 别诊断和治疗。

 (四)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含 COPD)的病因、 发病机制、 病 理生理、临床表现(包括分型、分期)、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 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 3.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4.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 鉴别诊断和治疗。 5.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包括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 紊乱)、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 6.肺炎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军团菌肺炎、革兰阴性 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及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 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诊断和治疗。 8.肺脓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 别诊断和治疗。 9.肺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0.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结核菌感染和肺结核的发生与发 展(包括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预防 原则、预防措施和治疗。 11.胸腔积液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 和治疗。 12.气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五)泌尿系统疾病 1.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包括肾的解剖与组织结构, 肾的生理功能, 常见肾疾病检查及临床意义,肾疾病防治原则。 2.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分类方法、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尿路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 鉴别诊断和治疗。 4.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血液系统疾病 1.贫血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和治疗。 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 诊断和治疗。 4.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类、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 诊断和治疗。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 治疗。 6.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7.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 和治疗。 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 疗。

(7) (七)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 1.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包括内分泌疾病的分类、主要症状及体 征、主要诊断方法。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 Graves 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 床表现(包括特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包 括甲状腺危象的防治)。 3.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 综合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状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5.Cushing 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 诊断和治疗。 6.嗜铬细胞瘤的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 和治疗。 7.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 鉴别诊断和治疗。

 (八)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 1.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总论:包括疾病分类、主要症状及体 征、主要实验室检查、诊断思路和治疗。 2.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 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五、外 科 学

 (一)外科总论 1.无菌术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及无菌操作的原则。 2.外科患者体液代谢失调与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病理生理、临 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3.输血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防治,自体输血及血液制 品。 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及治疗原则。 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与防治。 6.疼痛的分类、评估、对生理的影响及治疗。术后镇痛的药物与 方法。 7.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的目的与内容及术后并发 症的防治。 8.外科患者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的 防治。 9.外科感染 (1)外科感染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2)浅部组织及手部化脓性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及诊治。 (4)有芽胞厌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防治 原则。 (5)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0.创伤的概念和分类。创伤的病理、诊断与治疗。 11.烧伤的伤情判断、病理生理、临床分期和各期的治疗原则。 烧伤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要点。 12.肿瘤 (1)肿瘤的分类、病因、病理及分子事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 治。 (2)常见体表肿瘤的表现特点与诊治原则。 13.移植的概念、分类与免疫学基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其 防治。 14.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1)麻醉前准备内容及麻醉前用药的选择。 (2)常用麻醉的方法、药物、操作要点、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 治。 (3)重症监测的内容、应用与治疗原则。 (4)心、肺、脑复苏的概念、操作要领和治疗。

 (二)胸部外科疾病 1.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2.各类气胸、血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救治原则。 3.创伤性窒息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4.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5.腐蚀性食管烧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治原则。 6.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7.常见原发纵隔肿瘤的种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三)普通外科 1.颈部疾病 (1)甲状腺的解剖生理概要。 (2)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3)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恶性肿瘤的 临床特点和诊治。 (4)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5)常见颈部肿块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2.乳房疾病 (1)乳房的检查方法及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 (2)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3)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处理。 (4)乳腺常见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处理。 (5)乳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分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原则。 3.腹外疝 (1)疝的基本概念和临床类型。 (2)腹股沟区解剖。 (3)腹外疝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外科治疗的基本 原则和方法。 4.腹部损伤 (1)腹部损伤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2)常见内脏损伤的特征和处理。 5.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各种腹腔脓肿的病 因、病理生理、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6.胃十二指肠疾病 (1)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外科治疗适应证、各种手术方式及其治疗 溃疡病的理论基础。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防治。 (2)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合并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原则。 (3)胃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分期和诊治原则。 7.小肠疾病 (1)肠梗阻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 (2)肠炎性疾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8.阑尾疾病:不同类型阑尾炎的病因、病理分型、诊断、鉴别诊 断、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9.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1)解剖生理概要及检查方法。 (2)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肠息肉、直肠脱垂、 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便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 (3)结、直肠癌的病理分型、分期、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法和 治疗原则。 10.肝疾病 (1)解剖生理概要。 (2)肝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肝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11.门静脉高压症的解剖概要、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 断和治疗原则。 12.胆道疾病 (1)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生理功能、常用的特殊检查诊断方法。 (2)胆道感染、胆石病、胆道蛔虫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 诊断和防治原则。常见并发症和救治原则。 (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特点与手术指征。 (4)胆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13.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诊断分析和处理原则。 14.急腹症的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析。 15.胰腺疾病 (1)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2)胰腺癌、壶腹周围癌及胰腺内分泌瘤的临床表现、诊断、鉴 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16.脾切除的适应证、疗效及术后常见并发症。 17.动脉瘤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18.周围血管疾病 (1)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2)周围血管损伤、常见周围动脉和静脉疾病的病因、病理、临 床表现、检查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四)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疾病 1.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主要症状、检查方法、诊断和处 理原则。 2.常见泌尿系损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常见各种泌尿男生殖系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 断和治疗原则。 4.常见泌尿系梗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 断和治疗。 5.泌尿系结石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诊 断和预防、治疗方法。 6.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五)骨科 1.骨折脱位 (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 (2)骨折的临床表现,X 线检查和早、晚期并发症。 (3)骨折的愈合过程,影响愈合的因素,临床愈合标准,以及延 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 (4)骨折的急救及治疗原则,骨折复位的标准,各种治疗方法及 其适应证。开放性骨折和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原则。 (5)几种常见骨折(锁骨、肱骨外科颈、肱骨髁上、尺桡骨、桡骨 下端、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髌骨、胫腓骨、踝部以及脊柱和骨盆) 的病因、分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6)关节脱位的定义和命名。肩、肘、桡骨头、髋和颞下颌关节 脱位的发生机制、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治疗原则。 2.膝关节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 治疗原则。关节镜的进展及使用。 3.手的应用解剖,手外伤的原因、分类、检查、诊断、现场急救 及治疗原则。 4.断肢(指)再植的定义、分类。离断肢体的保存运送。再植的适 应证、手术原则和术后处理原则。 5.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常 见上下肢神经损伤的病因、易受损伤的部位、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原则和预后。 6.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1)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病因、分类、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常见的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 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7.腰腿痛及颈肩痛 (1)有关的解剖生理、病因、分类、发病机制、疼痛性质和压痛 点。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病因、病理及分型、临床表现、特 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颈椎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和 治疗原则。 8.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1)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和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 发展过程、临床表现、临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慢性骨髓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X 线表现和治疗原则。 9.骨与关节结核 (1)骨与关节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过程、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脊柱结核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 则。截瘫的发生和处理。 (3)髋关节和膝关节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 治疗。 10.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理、临 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11.运动系统常见畸形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 则。 12.骨肿瘤 (1)骨肿瘤的分类、发病情况、诊断、外科分期和治疗概况。 (2)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常见的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后。骨肉 瘤治疗的进展概况。 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医学考试在线(www.ykpass.com) 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医学考试在线(www.ykpass.com) 

《2011 年西医综合辅导讲义》集考试复习方法、 考试大纲、教材、真题于一体,依据最新考试大纲编写,采用了 全新的编写体例,同时随书赠送 MP3、网上历年考题训练和学习 答疑。选强者中的强者——集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首 都医科大学考研状元之智慧与经验 做精品中的精品——融研究考纲,提炼教材,揣摩真题,遴选考 点、分享经验等特点于一身 八个第一,西综无敌:第一本集考试大纲、教材、真题于一体的书 第一本比较、融汇新老教材的书 第一本细化考题到每个考点的书 第一本融入考研心得,介绍宝贵经验的书 第一本采用考点点拨,大胆预测来年考题的书 第一本灌注 MP3 的书 第一本与网络课程相配套的书 第一本采用全新的编写体例的书 年西医综合辅导讲义》 《2011 年西医综合辅导讲义》编者寄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岁更岁变,春暖花开,生机盎然,又是一年好风光!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火浓烟未尽,又一批战士即将步入征程。曾几 何时,挑灯夜读,焚膏继晷,昼夜兼程,终于换来京华美景。昔日的 警语又在耳畔响起:世间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报! 感叹时光飞逝,日月如梭,眨眼间,三年的时光灰飞烟灭。但考 研那段辛酸往事历历在目,昔日的林荫道还不时地映入眼帘,阶梯教 室的固定座位还经常在脑海中闪现。那是一条心路,是心的历练。彷 徨过,无助过,痛苦过,哭过,苦过,笑过,而今来看,一切的付出 都是值得的,坚持就是胜利,我做到了,一路走来,痛并快乐着。 考研大军有增无减,2008 年 120 万,2009 年 124 万,2010 年 140 万,估计 2011 年也不会少到哪里去。为获得学历也好,为找个更好的 工作也好,为增添一份人生经历也好,选择了考研就是有理由的,有 理由就是需要的,需要的就是一定要达到目标的。朋友们,努力吧! 总想为后来的考研者做点什么,但是一直到现在,许许多多的原因可 以寻味,只能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许多事情不总是遂意的, 顺其自然才是真的好。很庆幸,现在终于有机会做这样一件事情,要 做就做最好,我和所有的编委会成员都达成了这个共识。 昔日的困惑,今天似乎仍然存在,希望该书的出版能弥补这些缺 憾。一本好书犹如一名良将,名将难求,好书难得,不敢保证让你获 得一本好书,但是我们是冲着名将出发的。充斥在市场上的考研辅导 书良莠不齐,曾经备战考研的时候买了两套辅导书,受害不浅,且不 说浪费钱财,最痛惜的是时间和精力,心情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 这个人可以说是“嫉恶如仇”的,看到错误就必须纠正,因此,花在 纠错上的时间就用了不少,错别字、错误答案、知识点的错误表达, 等等,等等,真是多不胜数啊!最后我毫不犹豫地把那两本书扔掉了, 重新捧起了教材进行复习,看教材总体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不然今天 我也就没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了,但不可否认那是非常地耗时吃力。 那时备战考研的我,多么希望拥有一本得心应手的好书!我多么 希望一书在手,所有的东西都包括在里面,考纲、教材中的知识考点、 真题,应有尽有。可是,我在书市没有寻觅到。于是,那便成了我的 一个梦,一个现在正在圆的梦。当然,更是为了天下考研朋友不要再 遭遇和我一样的尴尬。 有一种战术叫做 “各个击破”是一种很有效果的消灭敌人的方法, , 我把它引入到备战考研的复习中来。每一个考点,可以将之视为一个 敌人,一个一个地击破,最后就攻无不破。这样一个一个地消灭,就 不会有漏网之鱼,因为历年真题证明,考点出自考纲,考研的考题是 不会超纲的。因此,我们总结出了每一个考纲上考点的知识,供大家 学习,并把这种方法称作“打靶法” ,或者叫“对应法” ,旨在为大家 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研究真题,我历来主张:在考研的复习 中,真题就是灵魂。在考研的征程中,真题就有如罗盘,有了它就不 至于迷路,不至于走弯路。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真题,总 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高频考点知识,有了这本书,你可以不用担心一本 又一本厚厚的教材了,因为它可以担当起教材的功能。书中还收集了 历年真题,一定要重视这些题目,不光只是做做,更要研究,明年的 考场你肯定是会碰到不少原题的, 因为, 一些题目实在是出得太好了。 我不主张搞题海战术,掌握搞懂这些真题就足够足够了。因此,有这 样一本书也省却了你买真题的麻烦。 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如参加马拉松赛跑,在这一过程中,你 的心灵肯定会受到不少的挫折,为了呵护你的心灵,为你的考研保驾 护航,还特意邀请了许多考取名校的考研成功人士,来介绍他们考研 的经历和经验,为你排忧解难,独特地设立了“考研宝鉴”这个栏目, 希望能确切地为你带来帮助,希望他们能成为你考研中的心灵朋友。 科学证明,除了视觉外,听觉也能帮助提高一个人的记忆,因此, 我们用心良苦,将所有的知识点精心制作成 mp3(若需下载 mp3,请 关注 www.ykpass.com) ,并配上柔和动听的音乐,以此帮助你增强记 忆。这样做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充分利用你的业余时间 或者零散时间了,走路的时候你可以学习,吃饭的时候你可以学习, 甚至上厕所的时候你都可以学习。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听考点,调节 一下,你还可以听着出去逛一下,这又是一点不同于其他辅导书的地 方。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我们还将配套视频课程,到时候你就可以更 加轻松高效地学习了。 总之,我算是吃过苦的过来人,我希望我们的这些努力,能为你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带来成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考研的征程中,道路是曲 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大家一定要有矢志不渝的信念,坚持到底。 最后我还是以我的警语与大家共勉:世间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报! 相信有这本书的相伴,定能帮助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年西医综合辅导讲义》 《2011 年西医综合辅导讲义》编写体例【全科领航】 该内容放在每一科目内容之前,是对该科目的总体 全科领航】 介绍,是编者对该科目的总体把握,对该科目历年所有考题做出的总 结分析以及来年出题情况的大胆预测。内容包括:该科目的知识体系 的特点,学习该科目的良好方法和特殊注意,宏观把握全科在整个西 医综合中所占的权重。分析点出重要的考点,总结归纳出题思路和出 题风格, 使考生在总体上能对该科目有一个把握, 分清重点与非重点。 【考纲详参】 该内容系把 2010 年该科目的考试大纲摆出来,供 考纲详参】 考生参考阅读。 据历年的规律来看, 我们可以预测 2011 年的考试大纲 跟 2010 年相比不会有很大变化,只会在局部做一些小调整,因此,考 生朋友在考试大纲还没有出来之前, 参照 2010 年的考试大纲复习是科 学的,也是必要的。等 2011 年的考试大纲出来,编写组会在第一时间 对有差异的考点进行编纂整理,并将修订的内容及时在官网公布,考 生朋友们一定要及时登录查看。这个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变动的 考点往往很有可能出题,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样补充完善过的考 纲,使这本书运用起来变得更加方便。“考纲详参”还可以为后面的每 一个考点做出例证,为“打靶法”学习提供靶点。考生朋友还可以根据 这些考点进行发散式复习,提纲挈领,效率极高。 【考点击破】 在每一章节的编写中,首先列出每一个考点,比较 考点击破】 新旧两版教材,详细匹配出该考点的知识点,使考生朋友能够明确考 点,各个击破,对考点进行咀嚼消化,达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这种方法叫“打靶法”,又叫“印证法”,通俗的称法为“对应法”。 分别找出对应考 【考题例证】 研究该科目考研以来的历年真题, 考题例证】 点的考题,做到搜索全面,匹配准确,使考生对来年的考试知识点有 一个心理准备。高频考点可能是来年出题的重点,从未出过题的考点 也有可能会出题,应引起注意。总结列出所有的真题,省却了考生朋 友买真题的烦恼,也避免了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真正地做到:一书 在手,西医综合复习资料全矣,足矣。 【考点点拨】 针对历年来考试情况,点拨分析该考点知识、学习 考点点拨】 的难点之所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各种细节以及历来考题情况,包括 考题思路、考题风格,并大胆科学地预测来年考试情况,但所有预测 仅供参考。 【考研宝鉴】 作为过来人,作为成功者,与考生朋友分享考研的 考研宝鉴】 经历,传授考研经验,不光只是西医综合,政治、英语也都有涉及, 考研过程中的生活注意事项也在分享范围之内,还有几篇关于怎样复 试的文章,真正是考生朋友的心灵小贴士。 【实战演习】 一味地记忆知识点可能有点单调,除了“考题例证” 实战演习】 外,还专门整理编排了历年真题,以利于考生适当训练。把 2010 年的 真题放在全书之首,目的是让考生感受一下最新真题的情况,在每道 题目前面有两个括号,好让考生能够在复习前和复习后做两遍题目, 并把两次做题情况作一比较,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变化;鉴于本书篇幅 有限,我们已将历年真题以考卷形式和分科目同步练习形式上传到医 学考试在线网站,考生只要注册登录就可以免费进行历年真题测试和 分科同步训练,体验全真考试环境,检测并强化复习效果,同时,这 样也可以为考生节省另外购买一本考研真题的费用,可谓用心良苦, 希望广大考生朋友充分利用好。 一、2011 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变化综述 1、生理学 (1)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二章):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 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增加:电紧张电位和 局部电位 (2)神经系统(第十章) :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 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2、内科学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第七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及高血糖高渗状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3、外科学 外科总论(第一章) :删除知识点:1. 外科领域的分 子生物学 (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2)分子诊断和生物治疗及其临床应 用。 一定要看大纲解析, 找到今年大纲变化的部分, 重点是今年大纲 新增加的部分。考研(论坛) 的出题规律是:每年的考题肯定会对当年 新增知识点有所考查的,只是量有所不同,或多或少。还有需要大家 注意的是,往年大纲新增的知识点,且还没有考到或是考得很少,但 知识点很多,这样的内容也需要注意,其很可能会在今后的考试中出 现。比如 09、10 年新增的知识点还没有考试到的,同学们都要引起注 意。 二、2011 年考研西医综合学科考试特点 西医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有:基础学科,生理学、生物化学、病 理学;临床学科:内科学和外科学,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国家对于研 究生的选拔, 为的是培养更高水平的医学临床工作者以及科研工作者。 不论是临床工作者,还是科研工作者,都需要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临 床实践知识,这样才更利于科研和临床的共同提高与展。故此,在西 医学的考研中选取了这 6 门学科。从微观的代谢与结构到系统调节与 治疗,均涉及到了,既然选择的科目少,所以西医综合考试就考得相 对比较细,需要同学们做全面的准备。 从题型上我们可以看出, 型题基础部分占到了 135 分, A 这部分 在考试中是相对比较简单的。B 型题属于中等难度的题。而 A 型题中 的病例题,以及 X 型题,这是比较难的,病例题考的是对疾病的鉴别 诊断能力,而多选题则是考查对知识的归纳汇总能力。 三、2011 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特点 1、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 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上述 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 际问题。 2、考试形式 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 答题方式 、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 约 50% 其中 生理学 约 20% 生物化学 约 15% 病理学 约 15% 临床医学 约 50% 其中 内科学 约 30% 外科学 约 20% 4、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 1~9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35 分 91~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B 型题 121~15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X 型题 151~18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5、试卷总题量 180 道选择题 四、2011 年考研西医综合考试范围变化 基本上同去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 考试大纲起的是指引方向的作用, 它告诉我们将会考查什么科目 以及相应的知识点,大家知道,医学知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不 可能所有的科目和知识点都拿来考试。其次它还告诉我们怎样考查, 从什么角度来考查,当我们了解了这些的时候,我们复习起来就有的 放矢,而不必做无用功。从 2011 年的大纲与 2010 年的大纲对比,我 们可以看出,基本的考试点没有大的变化,生物化学、病理学没有改 变,生理学只是做了两点微调,内科学增加了一种疾病,外科学删减 了一个知识点。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如何获取积分?

  

文档

2014年西综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2014年西医综合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