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1 在钢丝绳与重物的棱角处不采取保护措施而进行吊装作业。
后果 吊运的物件边缘处较锋利,会造成捆扎的千斤绳磨断或损伤千斤钢丝绳。由于起吊重物以后,钢丝绳受到张力,特别在荷载较大时钢丝绳塑性加大,在重物的棱角处与钢丝绳子间不加设衬垫,会导致钢丝绳在棱角处弯折以及钢丝被金属棱角切断,而导致钢丝绳提前报废,或者在吊装过程中因钢丝绳被切断而出现事故。
措施 加强起重工的责任心的教育,加强吊装前的安全检查,在与钢丝绳接触的重物的棱角处垫上方木或半圆管等,以起到对钢丝绳(或设备)的保护作用。
禁忌2 作业时钢丝绳与电源线接触。
后果 (1)当起重作业时,钢丝绳与电线相接触,则会磨破把线的绝缘层,产生的电火花则会灼伤、熔断钢丝钢绳的钢丝,导致钢丝绳的承载能力下降直至报废,施工时没有发现时则会出现钢丝绳断裂,设备坠落。
(2)钢丝绳与电源线相接触磨破导线的绝缘层时,导致钢丝绳带电,整个作业面处于带电状态,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措施 制定施工方案及具体设置机具时,应尽量使两者避开,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隔离、绝缘防护措施。
禁忌3 传动滑轮的直径(或者是卷筒的直径)与提升钢丝绳直径之比小于规定要求。
后果 当传动滑轮的直径(卷筒的直径)与提升钢丝绳直径之比小于规定时,钢丝绳在通过小于直径之比的滑轮组(或者是卷筒)时,钢丝绳受弯处边缘应力集中,反复在滑轮组(或者是卷筒)上弯曲,使钢丝绳的寿命缩短,产生断丝。如放松保养,在钢丝绳子达到报废状态时继续使用,事故就难免会发生。滑轮轮槽底面圆弧半径应大于钢丝绳直径的1/2,以避免加速钢丝绳的磨损。
禁忌4 钢丝绳维护不当,不按使用规定使用。
后果 钢丝绳是起重吊装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绳索,但如果在吊装过程中不按使用规定使用,和吊装完毕后,不维护,则会加速钢丝绳的报废,增加工程成本,影响安全施工,出现安全事故。
措施 (1)要根据各种钢丝绳的不同特点和使用要求正确选择钢丝绳的品种和规格。
(2)使用中要注意检查钢丝绳是否顺直,若出现扭结现象应立即纠正。
(3)钢丝绳要避免和电焊把线接触,严防破皮的电焊把线把钢丝绳的钢丝灼伤、熔断。
(4)严防钢丝绳与金属锐角或碎面经常摩擦,钢丝绳不得在已经破损的滑轮上穿过。捆绑吊装时应在金属构件棱角处垫以木板、麻袋片、半圆管等。
(5)应经常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特别是重大设备吊装是不允许断丝的,钢丝绳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报废:
1)钢丝绳被烧坏或磨断一股。
2)钢丝绳的表面钢丝被腐蚀或磨损,达到钢丝绳直径的40%以上。
3)受过死角拧扭,绳股已变形。
4)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的断丝根数超过表6—3数值时,应予以报废。
(6)定期对钢丝绳加润滑油,以减少磨损和腐蚀。
(7)钢丝绳用完后,应该用钢丝刷沾柴油把粘附绳上的泥土、铁锈、脏物清除干净后,盘放在工具库内,钢丝绳下面要垫上枕木,库中应保持干燥。
(8)钢丝绳在卷扬的卷筒上缠绕时应排列整齐,绝不许交叉相压。
(9)吊装绳索与垂线的夹角一般不应大于45°。
(10)在高温物体上使用钢丝绳时必须要采取隔热措施,因为高温会使钢丝绳的强度降低。
(11)领取钢丝绳时,必须检查该钢丝绳的合格证,以保证机械性能、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12)对日常使用的钢丝绳每天都应进行检查,包括对端部的固定连接,并做出安全性的判断。
禁忌5 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没按标准要求。
后果 (1)绳卡的数量不符合要求时,则会影响主绳的承载能力,当载荷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因固定不牢而出现扎头滑动,进而导致事故发生;
(2)绳卡的U形环螺栓没拧紧,同样会导致扎头滑动;
(3)若绳卡的U形环部位卡在钢丝绳长头一侧,则会因U形环与钢丝绳的接触面小,使钢丝绳产生弯曲和损伤,影响主绳的抗拉强度。
绳卡的U形环应在钢丝绳绳头(即活头)一侧;
绳卡的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6倍,
绳卡拧紧时,应直到钢丝绳直径被压遍1/3左右
为便于观察轧头是否滑动,可采取加设一个安全绳卡的方法来监督,安全绳卡的安装是在距最后一个绳卡约500mm处,中间放出一段安全弯,这样,如前面轧头有滑动现象时,安全弯会被拉直,便于随时发现,及时加固。
禁忌8 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吊车抬吊设备时,吊车在额定起重能力下工作。
后果 由于各吊车的性能、状况不相同、司机操作的不同步,均可能导致某一台吊车超载而出现车毁人亡的局面。
措施 (1)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吊车抬吊设备时,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应降低各吊车额定起重能力至80%。
(2)加强上吊司机的培训,加强上吊司机间的配合,以保证各台吊车运行的同步。
(3)同一吊点上两台吊车型号须相同,若采用两台不同型号的吊车时,吊车能力应按起重量小的一台计算,或者加平衡梁予以分配。
禁忌10 旧地锚不经过检查就使用。
后果 地锚埋设一段时间后,经过地下水的浸泡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埋设的道木就会腐蚀,就会极大降低地锚的设计拉力。不经检查,盲目使用,会出现重大质量事故。
措施 旧地锚在使用前,必须掌握其确实情况,如吨位大小、受力方向、埋设日期,部件材质,地锚环境的变化等,不能盲目使用,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无问题后方可使用。
禁忌11 设备正式吊装前不检查。
后果 起重吊装作业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在吊装前检查不到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起重作业的失败。
措施 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应组织大检查,无问题后,经技术领导签认方可正式吊装,检查主要内容如下;
(1)施工机具的规格和布置与方案是否一致便利操作;
(2)机具的合格证以及清洗、检查、试验的记录是否完整;
(3)工件的检查、试验以及吊装前应进行的工作是否都已完成;
(4)气象预报情况;
(5)指挥者及施工人员是否已经熟悉其工作内容责是否清楚;
(6)辅助人员是否配齐;
(7)备用工具、材料是否备齐;
(8)一切妨碍吊装工作的障碍物是否都已妥善处理;
(9)其他有关准备工作是否就绪。
禁忌12 在起重吊装作业中,不执行“十不吊”。
后果 不执行“十不吊”时,则会出现重物坠落,机毁人亡等安全事故。
措施 起重吊装作业中,应严格执行“十不吊”:
(1)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的允许范围不准吊。
(2)信号不清不准吊。
(3)吊物下方有人不准吊。
(4)吊物上有人不准吊。
(5)埋在地下物不准吊。
(6)斜拉斜牵物不准吊。
(7)散物捆扎不牢不准吊。
(8)零杂物无容器不准吊。
(9)吊物重量不明,吊索具不符合规定不准吊。
(10)遇有恶劣天气(六级以上强风、大雪、大雨大雾)不准吊。
禁忌13 吊装过程中钢丝绳出现“出汗”、抖索(动)等现象,仍强行作业。
后果 所谓钢丝绳出汗即绳芯出油。新钢丝绳在气温高时使用,受力后往往会发生此种现象。但是,如果是旧的钢丝绳在气温不高情况下使用,出现钢丝绳出汗,则说明钢丝绳受力较大,将钢丝绳中麻芯的油也挤压出来,若此时不认真检查、分析原因,就可能造成钢丝绳破断、发生事故。
在吊装过程中如钢丝绳发生剧烈抖索(动),说明了传动滑轮组中有的轮子不转,也有可能钢丝绳与其他物体碰擦,因此应该立即停车,进行全面检查传动系统,找出原因,否则,会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对起吊物因抖动造成危险,对设备在故障下使用会损坏机械。
措施 起重作业中当钢丝绳出现不正常的出汗、抖索现象,必须立即停机。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如起吊物的重量,钢丝绳、滑轮组的转动,润滑和钢丝绳传动过程中有无碰擦物等情况,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方能继续作业。
禁忌14 不合理选择起吊点。
后果 在起重吊装作业中,碰到异形或不规则的重物时,起重作业人员不合理选择吊点,随意捆扎或挂钩起吊,吊运的重物在提升过程中势必造成倾斜或倾翻、转动等危险现象,甚至于发生脱钩,危及到起重机械及地面上施工人员的安全。
措施 (1)起吊物件有吊耳的,应采用设备上的吊耳起吊。
(2)起吊长件物体时,吊点应在重心的两侧,并使起吊点与重心在一个铅垂线上。
(3)正方形的物体,应有四个或三个吊点,并且吊点应沿重心均匀分布。
禁忌15 起吊较长物件时,吊索绳之间夹角大于100°。
后果 在起吊较长物件时,吊索钢丝绳的受力,随着角度的变化,受力也随着变化,当夹角大于100~时,吊索的每根受力大于1/2起吊物的重量。同时,吊索夹角大于100~时,吊索绳很容易从吊钩中滑脱,造成吊物坠落。
措施 当吊索绳之间夹角大于100~时,应采取防止滑钩措施(吊钩保险),必要时可采用铁扁担起吊;吊索在起吊中应受力合理,中心夹角以60°~90°为宜。
禁忌16 吊物上站人起吊。
后果 吊物上站人起吊是非常危险的违章行为。万一钢丝绳破断或其他起重安全装置失灵,造成吊物坠落的伤人事故。所以塔吊、汽车吊在起吊过程中,吊物上绝对不能站人。
措施 加强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对能接触起重机械和配合起重作业人员,进行“十不吊”宣传和起重常识教育,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操作人员要坚持原则,吊物上站人坚决不吊。
禁忌19 断绳保险装置失效继续使用。 后果 龙门架或井字架吊盘上的断绳保险装置失效的情况下,继续开动吊盘运行,万一发生钢丝绳断裂,吊盘就会坠落造成设备事故。当操作人员进入吊盘作业时,提升机构没有停靠安全装置时发生钢丝绳断裂,那就不是造成设备事故而是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了。 措施 龙门架和井字架的断绳保险装置应选用抱闸式保险装置,该装置灵敏可靠,动作时间快,一般吊盘在坠落10cm时就刹住了。而目前施工现场在龙门架和井字架上采用弹闸式断绳保险的效果不理想+有一些吊盘坠落事故,就是弹闭保险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按规范要求断绳保护装置其滑落行程,在吊盘满载时,不得超过lm。而目前井字架每一节高度一般都在LSm,所以弹闸弹出后在吊盘底下最近的一节处也停不住的话,以后吊盘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随后几节更是停不住。所以龙门架和井字架上,除了应装有断绳保护装置外,必须设有安全停靠装置或措施(有些停靠装置使用不过关、容易出故障,那就采用临时的手动装置来承担吊盘自重)。 |
后果 起重机在力矩器失灵或不灵敏的状态下使用,操作人员如盲目超载起吊,安全防护装置就起不到作用,造成事故。
措施 对起重力矩器,必须每天上班前进行检查,测试其灵敏有效程度。如当超过起重力矩范围额定值的110%时,能迅速作出停止动作视为可靠有效。不能立即切断电源,应视其失灵,此时,机构只能作吊钩下降或减小幅度方向的动作。
力矩器上仪表的指针或读数值,应准确无误,方能使用。
禁忌33 关闭力矩器违章起吊。
后果 机操人员在起吊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超载起吊,力矩器就会发出报警、提醒机操人员及时地纠正超载起吊,但有时个别机操人员却感到刺耳而将力矩器关闭。刺耳的声音是没有了,却留下了隐患,这样即使超载也不会报警,塔吊有可能倾覆。下回转行走式塔吊的倾覆,绝大部分是由于超载的原因造成的。
措施 塔吊在正式运行前,必须每天做好例行保养工作。加强对机操人员在安全操作规程方面的教育,同时对起重指挥也要加强安全及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能正确识别违章现象及行为,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后果 在塔吊上除了力矩器外,还有很多安全保险装置,如行走限位、幅度限位、起升高度限位、吊钩保险、卷筒上钢丝绳脱出的保险等安全装置,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安全保险功能。这些安全装置长期在风吹雨打中,如缺乏检修保养,万一其中一种限为位或保险损坏或失灵,就会造成塔吊冲出路轨,重则造成到塔。幅度限位及防止臂架反弹后翻的安全装置失灵,就会造成起重臂在变幅上升过程中不能有效防止臂架的后翻,其他限位及保险的失灵也会造成不同的大小事故。机操人员的违章作业碰到安全防护装置的失灵和损坏,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叠加在一起,事故绝对逃脱不了。
措施 塔吊上的各类安全限位保险装置,必须齐全有效,灵敏可靠。
塔吊机操人员严格做好每天上班前例保工作。平时加强对安全装置的维护工作,保持其安全功能。
每天班前,对各类安全装置进行检测和试吊,确认无误方能正式运转起吊。
禁忌35 没有起重指挥或无证人员指挥起吊。
后果 当专职起重指挥人员不在场时,塔吊机操人员凭自己的目测在视线范围内吊运,认为看得见不会发生事故。但是,机操人员坐在驾驶室内是很难看见吊物的捆绑情况,也很难估计吊物的重量是否超载;个别无证指挥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起重知识又不懂,在这种情况下,机操人员盲目吊运物料是很危险的。起重作、比中有些情况是很难预料的,如光线突然暗淡,视线被挡的不良工作环境下起吊,发生事故就不是偶然了。
措施 起重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没有指挥或光线不良的情况时,坚决不准起吊。
加强对起重作业人员遵章守纪的安全教育。教育塔吊机操人员应坚持原则,没有专职指挥不能盲从其他人员的违章指挥。
禁忌36斜吊作业。
后果 斜吊作业,也是一种违章行为。因为当吊物不垂直时,就产生了斜吊,从吊物的位置到吊钩垂直位置之间,产生了一个距离。起吊作业中往往由于塔臂幅度不够,或者机操人员怕麻烦不愿再开过来一点,或者动一下变幅使其吊点垂直,而是只松吊钩让地面人员拉到吊物处挂钩,这种斜吊1~2m的情况屡见不鲜。就是这1—2m的距离,在起吊过程中产生了地面张拉力,斜吊距离同起重量相乘得出了张拉力矩。如在空中斜吊时张拉力矩比地面的张拉力矩还要大。所以当起重量接近满负荷时,再加上斜吊时增加的张拉力矩就很容易超载造成事故。
同时,斜吊过程中起吊速度过快时,吊物受到张拉关系会产生水平分力,向中心摆动,吊物离开地面,就必然向垂直中心摆动,极易与其他重物相撞或伤人。
措施 (1)首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塔吊的有效工作半径,而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堆放物料的场地。
(2)加强对机操、指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教育。严格遵守“十不吊”的规定。
(3)起吊过程中应保持吊物的垂直,当无法垂直起吊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减轻起重量分批吊运,吊钩离地时不要一下子提升,而是提升到刚离开地面10cm时即停止,分几次提升慢慢地让吊物移向中心,待吊物垂直时方能起吊。起吊周围不能站人或有其他物件以免损坏及伤人。当然,这种提升方法是在万不得已情况下才使用。
禁忌37 散装物件装得太满或捆扎不牢就起吊。
后果 当起吊散装物品装得太满超出盛器时,或者捆绑不牢靠就起吊,塔吊在提升或下降、回转、行走等机械动作时,必然会产生振动。如下降刹车的振动,钢丝绳在卷筒上排列不整齐同样也会造成振动。这些不良情况就会造成吊物的晃动和抖动。
机操人员操作技术的不熟练,也会造成人为事故的原因。如操作时,时快时慢、动作过猛等不熟练动作就会造成起吊物件的晃动和散落。造成事故。
措施 在吊运散装物件时必须有可靠的盛器,装物不能超出盛器。对容易散落的物件应罩上安全网防止受到晃动后滑落。物件捆扎必须可靠,起吊时先将吊物吊起离地50cm时,检查捆扎钢丝绳(千斤绳)的捆扎是否贴紧吊物,确认可靠后方能起吊。
禁忌38 在六级以上强风区起吊。
后果 六级以上强风区起吊作业,因受到风速、风压的影响,塔吊在吊运作业过程中,如由于其他原因已在满负荷作业,再加风荷载的危害就很容易发生倒塔事故。
塔吊的抗风能力设计我国一般是按六级强风以下设计的。所以在六级强风区进行起重吊装作业就是相当危险的违章作业。再加塔吊的高度也是一个主要原因,由于风压是随着高度而变化的,气象预报的风力和塔吊所处的高度的风力肯定不一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起吊就更危险。
措施 超过50m高度的臂架根部铰点的上回转塔吊应安装风速仪。并应具有报警功能。
下回转塔吊应备有手持式风速仪,在不能估计是否超过六级风时,可以测试风速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禁忌42 塔吊路轨基础浸泡在水里。
后果 塔吊路轨基础长期浸泡在水中,造成路基下沉,路轨就会产生高差,从横向到纵向路轨高低起伏,给塔吊行走带来困难,损坏传动装置。路轨的两轨高差超过标准,塔吊本身垂直度就会出现问题;在路轨高差条件下起吊作业,意味着增加了起重距离(设计一般考虑地基坡度不大于10),如在满负载作业时,再增加了起重距离就会形成超载而发生意外。
措施 行走式塔吊路轨中间或两侧,必须设置排水沟并保持畅通。
经常对路基进行整修,特别久雨或暴雨后应对路基进行加固和纠正路轨高低差,控制路轨顶面纵横向的高差值在1%o以内。
禁忌43 路轨压板缺少或压板螺栓松动或道钉设置不牢固。
后果 当路轨压板螺栓松动、压板缺少或枕木上道钉贯入不够造成松动时,势必会造成路轨松动移位,这样轨距就会变小或变大。单根轨道产生弯曲,塔吊的走轮通过此路段时,就会造成啃轨或出轨的事故。严重时还会发生塔吊倾覆事故。
措施 专职指挥和机操人员,按岗位职责要求,必须每天坚持做好对塔吊的例行检查工作。检查中不能只检查安全装置、传动机构、润滑情况,还需对路轨基础、压板或道钉进行仔细检查,发现螺栓松动应马上紧固,缺少压板要及时补齐,道钉松动如敲不紧应改变位置重新敲钉。防止事故发生。
禁忌44 行走式塔吊电缆线拖地行走。
后果 行走式塔吊的电缆线在轨道中间拖地行走,而轨道中间各种杂物和轨道的拉杆及打入土内的接地棒露出部分,很容易将塔吊电缆线钩住或挂牢,就有可能将电缆线挂断,造成塔吊正常作业中突然停顿发生意外事故。电缆线破断时如不及时关闸、断线碰到导电物体时,还可能对周围施工人员造成触电伤害事故。
措施 行走式塔吊的电缆线,应架空滑行不得拖地。目前,有的电缆卷简装置因与行走速度不同步,电缆线还是拖在地上。所以现在大部分施工现场在塔吊轨道一侧架设滑线将电缆吊空的措施,但该装置只能在轨道不长的范围内使用。
禁忌45 行走式塔吊缺少夹轨钳.或非工作状态时不上夹轨钳。
后果 塔吊轨道上夹轨钳缺少或损坏,就不能保证塔吊在非工作状态时的稳固。一般塔吊四只行走轮上设置了共八只夹轨钳,若平时工作马虎,认为少一二只夹轨钳没有关系,如遇到雷雨、大风,塔吊在大风或狂风的吹动下自行移动,将会造成塔吊的倾覆事故。
措施 行走式塔吊的夹轨钳必须齐全完好,非工作状态和下班后必须将八只夹轨钳全部同路轨紧紧地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