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道(全) 和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29:48
文档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道(全) 和答案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道(全)和答案解析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有甲、乙两列火车,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慢。乙车先从站出发开往站行驶到距离站72千米处时,甲车从站出发开往站,相遇时,甲、乙两列火车行的路程之比是3∶4。(1)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2)、两站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解析:(1)5;4(2)315千米【分析】(1)甲车速度是单位“1”,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慢,甲车速度看作100,乙车速度是100-20,写出速度比化简即可。(2)路程比=速度比,设相遇时
推荐度:
导读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道(全)和答案解析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有甲、乙两列火车,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慢。乙车先从站出发开往站行驶到距离站72千米处时,甲车从站出发开往站,相遇时,甲、乙两列火车行的路程之比是3∶4。(1)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2)、两站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解析:(1)5;4(2)315千米【分析】(1)甲车速度是单位“1”,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慢,甲车速度看作100,乙车速度是100-20,写出速度比化简即可。(2)路程比=速度比,设相遇时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道(全) 和答案解析

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有甲、乙两列火车,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慢。乙车先从站出发开往站行驶到距离站72千米处时,甲车从站出发开往站,相遇时,甲、乙两列火车行的路程之比是3∶4。

(1)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 )∶( );

(2)、两站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析:(1)5;4

(2)315千米

【分析】

(1)甲车速度是单位“1”,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慢,甲车速度看作100,乙车速度是100-20,写出速度比化简即可。

(2)路程比=速度比,设相遇时甲行驶的路程是千米,乙车形式的路程是千米,根据甲车和乙车的路程比=甲车和乙车的时间比,列出方程求出甲车行驶路程,相遇时,甲、乙两列火车行的路程之比是3∶4,甲车行驶了路程的,用甲车路程÷对应分率=、两站之间的路程。

【详解】

(1)100∶(100-20)=100∶80=5∶4

(2)解:设相遇时甲行驶的路程是千米。

3+4=7

(千米)

答:、两站之间的路程是315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百分数和比的意义,列方程解决问题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较为综合,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意义。

2.如图所示,大圆不动,小圆贴合着大圆沿顺时针方向不断滚动。小圆的半径是,大圆的半径是。

(1)当小圆从大圆上的点出发,沿着大圆滚动,第一次回到点时,小圆的圆心走过路线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2)小圆未滚动时,小圆上的点与大圆上的点重合,从小圆滚动后开始计算,当点第10次与大圆接触时,点更接近大圆上的点( )。(括号里填、、或。)

解析:(1)50.24厘米

(2)B

【分析】

(1)当小圆从大圆上的点 A 出发,沿着大圆滚动,第一次回到点 A 时,小圆的圆心走过路线的长度是半径为6+2=8厘米的圆一周的长度;

(2)小圆的半径是 2cm ,大圆的半径是 6cm,则小圆滚动3圈后才能回到A点,这个过程中M点与大圆接触3次;M第9次与大圆接触时,小圆又回到A点,小圆第10次与大圆接触时,是走了大圆一周的,即12.56厘米,更接近于B点。

【详解】

(1)2×3.14×(2+6)

=2×3.14×8

=50.24(厘米)

答:小圆的圆心走过路线的长度是50.24厘米。

(2)根据分析可得,当点 M 第10次与大圆接触时,点 M 更接近大圆上的点B。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周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圆的运动轨迹。

3.如下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n是正整数)个图案中由______个基础图形组成.

解析:(3n+1)

【解析】

【详解】

4.北街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3%。今年开学初转走了3名男生,又转入3名女生,这时女生占总人数的48%。北街小学六年级现在有多少名学生?

解析:300人

【分析】

今年开学初转走了3名男生,又转入3名女生,说明这时总人数不变;上学期女生占总人数的1-53%=47%,这时女生占总人数的48%,说明转入的3名女生占总人数的48%-47%=1%,据此求出六年级总人数。

【详解】

3÷[48%-(1-53%)]

=3÷1%

=300(人)

答:北街小学六年级现在有300名学生。

【点睛】

本题考查百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两个时间段六年级总人数未发生变化。

5.果园里的桃树比苹果树少50棵,苹果树的和桃树的40%相等,梨树的棵数与苹果树的棵数之比是2∶3,果园里这三种树各有多少棵?

解析:桃树250棵,苹果树300棵,梨树200棵

【分析】

将桃树棵数看作单位“1”,桃树的40%÷苹果树的=苹果树占桃树的对应分率,确定50棵的对应分率,用50棵÷对应分率=桃树棵数;桃树棵数+50=苹果树棵数;根据梨树的棵数与苹果树的棵数之比是2∶3,确定梨树占苹果树的分率,用苹果棵数×梨树对应分率=梨树棵数。

【详解】

桃树:

(棵) 

苹果树:250+50=300(棵)

梨树:(棵)

答:桃树有250棵,苹果树有300棵,梨树有200棵。

【点睛】

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整体数量,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6.甲乙两船同时从A码头出发,沿着同一条航线匀速向相距280千米的B码头航行,4小时后导航系统显示两船相距20千米。已知甲船的速度是乙船的87.5%,求甲乙两船的速度。(列方程解答)

解析:甲船35千米/时,乙船40千米/时

【分析】

设乙船速度是x千米/时,则甲船速度是87.5%x千米/时,乙船速度×时间-甲船速度×时间=20千米,列出方程求出乙船速度,乙船速度×87.5%=甲船速度。

【详解】

解:设乙船速度是x千米/时,则甲船速度是87.5%x千米/时。

4x-87.5%x×4=20

4x-3.5x=20

0.5x=20

x=40

40×87.5%=35(千米/时)

答:甲船速度是35千米/时,乙船速度是40千米/时。

【点睛】

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整体数量×部分对应百分率=部分数量。

7.某车间为了能高质量准时完成一批齿轮订单,对车间工人提前进行了加工齿轮效率的测试,经过统计测算,平均每个工人加工齿轮效率情况如图。

(1)加工小齿轮的效率比大齿轮高百分之几?

(2)已知这个车间有工人68人,1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为一套,为了使大小齿轮能成套出厂,如果你是车间主任,怎样合理安排这68名工人?请具体说明理由。

解析:(1)25%

(2)20名工人生产大齿轮,48名工人生产小齿轮,理由见详解

【分析】

(1)工作总量比=工作效率比,用工作总量差÷大齿轮工作总量即可;

(2)先求出每人每天加工小齿轮和大齿轮的个数,设加工小齿轮的人数是x人,则加工大齿轮的人数为(68-x),根据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的个数×人数=每人每天加工小齿轮的个数×人数÷3,列出方程求出加工小齿轮人数,总人数-加工小齿轮人数=加工大齿轮人数。

【详解】

(1)(50-40)÷40

=10÷40

=25%

答:加工小齿轮的效率比大齿轮高25%。

(2)每人每天加工小齿轮的个数:50÷5=10(个)

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的个数:40÷5=8(个)

解:设加工小齿轮的人数是x人,则加工大齿轮的人数为(68-x)。

8×(68-x)=10×x÷3

1632-24x=10x

34x=1632

x=48

加工大齿轮的人数是:68-x=68-48=20(人);

答: 20名工人生产大齿轮,48名工人生产小齿轮。

【点睛】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除数,用方程解决问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8.某车间为了能高质量准时完成一批齿轮订单,对车间工人提前进行了加工齿轮效率的测试,经过统计测算,平均每个工人加工齿轮效率情况如图。

(1)加工小齿轮的效率比大齿轮高百分之几?

(2)已知这个车间有工人68人,1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为一套,为了使大小齿轮能成套出厂,如果你是车间主任,怎样安排这68名工人最合理?(请计算说明)

解析:(1)25%

(2)20名工人生产大齿轮,48名工人生产小齿轮,理由见详解

【分析】

(1)工作总量比=工作效率比,用工作总量差÷大齿轮工作总量即可;

(2)先求出每人每天加工小齿轮和大齿轮的个数,设加工小齿轮的人数是x人,则加工大齿轮的人数为(68-x),根据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的个数×人数=每人每天加工小齿轮的个数×人数÷3,列出方程求出加工小齿轮人数,总人数-加工小齿轮人数=加工大齿轮人数。

【详解】

(1)(50-40)÷40

=10÷40

=25%

答:加工小齿轮的效率比大齿轮高25%。

(2)每人每天加工小齿轮的个数:50÷5=10(个)

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的个数:40÷5=8(个)

解:设加工小齿轮的人数是x人,则加工大齿轮的人数为(68-x)。

8×(68-x)=10×x÷3

1632-24x=10x

34x=1632

x=48

加工大齿轮的人数是:68-x=68-48=20(人);

答: 20名工人生产大齿轮,48名工人生产小齿轮。

【点睛】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除数,用方程解决问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9.三个小朋友跳绳,一共跳了252下。小青跳了总数的,小明跳的比小光跳的少。三个小朋友分别跳了多少下?

解析:小青108下,小光90下,小明54下

【详解】

10.一辆大巴从广州开往韶关,行了一段路程后,离韶关还有210千米,接着又行了全程的,这时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的比是。广州到韶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解析:350千米

【分析】

分析题干,根据这时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的比是3∶ 2,则未行路程占全程的,而全程的与全程的20%的和是210千米,可得到等量关系广州、韶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0%+)=210,据此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广州到韶关两地相距千米。

答:广州到韶关两地相距350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列方程解决问题、百分数、比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广州、韶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0%+)=210。

11.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700棵,桃树与梨树的比是2:3,梨树与苹果树的比是4:5.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各多少棵?

解析:桃树160棵,梨树240棵,苹果树300棵

【解析】

【详解】

解:因为桃树与梨树的比是(2×4):(3×4)=8:12  

梨树与苹果树的比是(4×3):(5×3)=12:15

所以桃树、梨树、苹果树的比是:8:12:15

所以700÷(8+12+15)

=700÷35

=20(棵)

桃树:20×8=160(棵)

梨树:20×12=240(棵)

苹果树:20×15=300(棵),

答:果园里有桃树160棵,梨树240棵,苹果树300棵

12.学校举行庆“六一”男女生大合唱,原计划合唱队中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40%,后来考虑到合唱效果,将其中5名女生换成了5名男生,这时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7。合唱队共有男女生多少名?

解析:50名

【分析】

通过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7,求出女生占总人数的分率,单位“1”是总人数,用少了的5名女生÷对应分率=总人数。

【详解】

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7,那么女生占总人数的=

5÷(40%-)

=5÷

=50(名)

答:合唱队共有男女生50名。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复合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部分和对应分率。

13.在一次做“有趣的平衡”的综合实践中,小林拿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竹竿,他从左端量到1.2米处做一个记号A,再从右端量到1.2米处做一个记号B。这时,他发现A、B之间的长度恰好是全长的20%,这根竹竿长度可能是多少米?(提示:请试着画图理解,然后列式求得两个不同的答案)

解析:2米或3米

【分析】

方法一:如图所示,这根竹竿的距离小于两次量出的米数之和,所以这根竹竿的长度=(第一量出的米数+第二次量出的米数)÷(1+A、B之间的长度是全长的百分之几);

方法二:如图所示,这根竹竿的距离大于两次量出的米数之和,所以这根竹竿的长度=(第一量出的米数+第二次量出的米数)÷(1-A、B之间的长度是全长的百分之几)。

【详解】

(1.2+1.2)÷(1+20%)=2(米)

(1.2+1.2)÷(1-20%)=3(米)

答:这根竹竿可能是2米或3米。

14.某服装店将两件不同的衣服都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出售,与进价相比,结果一件赚了20%,另一件亏了20%。服装店老板出售这两件衣服是赚了还是亏了?赚了(或亏了)多少元?

解析:亏了 亏了10元

【详解】

120-120÷(1+20%)=20(元)

120÷(1-20%)-120=30(元)

20<30

所以亏了

30-20=10(元)

答:服装店老板出售这两件衣服亏了,亏了10元。

15.规定:如图1中,方格里的数表示在其周围8个方格有多少个△。即以“1”为中心,在它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1个△;以“2”为中心,在它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2个△;以“3”为中心,在它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3个△;依此类推。

按上述规定,在如图2中一共可以画12个△。现在已经画好了其中的2个,请你在合适的空格中补上其余的10个。

解析:见详解

【分析】

根据题意,“1”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1个△;“2”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2个△;“3”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3个△,由此根据图中的两个三角形,进而画出其它的三角形。

【详解】

如图:

【点睛】

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规律,再由规律解决问题。

16.按照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照这样摆下去,要坐34位客人需要多少张餐桌?(用方程解)

解析:8张

【分析】

设有n张桌子,根据桌子数量×4+2=能坐的人数,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有n张桌子。

4n+2=34

4n=32

n=8

答:要坐34位客人需要8张餐桌。

【点睛】

关键是看懂图示,找到等量关系。

17.二进制时钟是一种“特殊的时钟”,它用4行6列24盏灯来表示时间(图1)竖着看,从左到右每两列为一组,每列依次表示时、分、秒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每列从下往上的灯依次表示1、2、4、8(表示灯亮,○表示灯熄灭,灯灭代表0),同一列中多盏灯同时亮,要把它们各自表示的数加起来得到对应的数。例如,图1中最右侧一列,从下往上第一、二、三盏灯是,分别表示数字1、2、4,1+2+4=7,此时这列灯表示数字7,按照这样的表示方法,请在图2的括号里写出此时时钟表示的时刻。图3是雯雯同学上午进入校门的时刻,请涂出二进制时钟上的显示。

解析:图2(19:47:26);

图3

【分析】

(1)同一列中多盏灯同时亮,要把它们各自表示的数加起来得到对应的数,注意灯灭表示0,那么图2左侧第1列代表1,第2列代表1+8=9,也就是19时;第3列表示4,第4列表示1+2+4=7,也就是47分;第5列表示2,第6列表示2+4=6,也就是26秒;

(2)图3是左侧第1列是0,所以不涂;第2列是7,从下往上涂代表数字1、2、4的灯亮;第3列代表数字4的灯亮,其它灯灭;第4列代表数字1、8的灯亮;第5列代表数字1、4的灯亮,其它灯灭;第6列代表数字2、4的灯亮,其它灯灭。

【详解】

据分析可得,图2代表(19:47:26);

图3是:

故答案为:图2(19:47:26);

图3是。

【点睛】

本题考查数与形,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理解同一列中多盏灯同时亮,要把它们各自表示的数加起来得到对应的数的概念。

18.一张桌子可以坐6人,两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10人,三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14人.像这样共几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50人?

 

解析:12张

【分析】

第一张桌子可以坐6人;

拼2张桌子可以坐6+4×1=10人;

拼3张桌子可以坐6+4×2=14人;

故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以坐6+4(n-1)=4n+2.

【详解】

解:设第n张桌子可以坐50人.

4n+2=50

n=12

答:像这样12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50人.

19.佳惠超市按商品标价的80%进行促销。光明小学在此超市按促销价购买了200支钢笔,共付2040元。

(1)每支钢笔的标价是多少元?

(2)如果每支钢笔超市的进价是8.5元,问超市是在进价基础上加价百分之几将这200支钢笔卖给光明小学的?

解析:(1)12.75元

(2)20%

【分析】

(1)用总价除以钢笔数量,求出每支钢笔售价,再用每支钢笔的售价除以它占原标价的百分率,求出每支钢笔标价;

(2)先算出每支钢笔的售价,再用售价比进价多的部分除以进价,求出超市是在进价基础上加价百分之几将这200支钢笔卖给光明小学的。

【详解】

(1)2040÷200÷80%

=10.2÷80%

=12.75(元) 

答:每支钢笔的标价是12.75元。

(2)(2040÷200-8.5)÷8.5

=1.7÷8.5

=20%

答:超市是在进价基础上加价百分之二十将这200支钢笔卖给光明小学的。

【点睛】

本题考查百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按80%进行促销是指售价占标价的百分之八十。

20.如图所示为一卷紧绕成的牛皮纸,纸卷直径为20厘米,中间有一直径为6厘米的卷轴.已知纸的厚度为0.4毫米,问:这卷纸展开后大约有多少米?(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析:4米

【详解】

20÷2=10(厘米)

6÷2=3(厘米)

0.4毫米=0.04厘米

3.14×(102﹣32)÷0.04

=3.14×(100﹣9)÷0.04

=3.14×91÷0.04

=7143.5(厘米)

7143.5厘米≈71.4米

答:这卷纸展开后大约有71.4米.

21.六年级举行“小制作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六(2)班交了多少件?

解析:40件

【分析】

由于六(2)班比六(1)班多交,所以可利用乘法求出六(2)班交了多少件。

【详解】

=(件)

答:六(2)班交了40件。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用乘法。

22.实验小学举行科技大赛,五年级上交作品15件,六年级比五年级多交。两个年级共交了多少件作品?

解析:33件

【分析】

六年级比五年级多交,说明六年级作品占五年级作品的,据此求出六年级作品数量,最后求两个年级共交了多少件作品即可。

【详解】

=15+18

=33(件)

答:两个年级共交了33件作品。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六年级作品数占五年级作品数的几分之几。

23.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项工程。甲、乙一起做6天完成了工程的,剩下的由甲独做8天完成,按完成的工作量分配工资,甲获得工资7000元,乙应得工资多少元?

解析:5000元

【分析】

把一项工程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可求出甲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具体时间可求出甲6天的工作总量,进而求得乙的工作总量。用甲的工资除以甲的工作总量即可求出完成工程总工资,进而求得乙的工资。

【详解】

甲的工作效率为:

甲6天完成的工作量:

乙的工作总量:-=

甲的工作总量:1-=

(元)

答:乙应得工资5000元。

【点睛】

本题考查工程问题,把一项工程看作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24.依依从家去外婆家,第一个小时走了全程的,第二个小时走了剩下路程的,已知第一个小时比第二个小时多走了1050米,依依家与外婆家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8千米

【分析】

第二个小时走了剩下路程的,也就是的 ,求出第一个小时比第二个小时多走了1050米相当于是全程的,量率对应求出依依家与外婆家的距离。

【详解】

(米)

4800米=4.8千米

答:依依家与外婆家相距4.8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数除法应用题,一个量除以其所占单位“1”的分率,求得单位“1”是多少。

25.打一份稿件,小红需要8小时,小明需要10小时,两人合作打了4小时,还剩5000个字,这份稿件一共有多少个字?

解析:50000个

【分析】

先计算两人4小时完成了几分之几,求出剩下的5000字占全部的几分之几,再求出总的字数。

【详解】

(个)

答:这份稿件一共有50000个字。

【点睛】

量率对应求单位“1”,在分数除法应用题中广泛应用,但量和率一定要对应。

26.操场上有108名同学在锻炼身体,其中女生占,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占,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

解析:12名

【分析】

原来108名同学看作单位”1”,根据乘法求出原来男生的人数,再把后来一共的同学看作单位“1“,则原来男生人数占现在人数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现在的学生数,再进一步得出结论。

【详解】

原来男生人数:

(名)

后来学生总数:

(名)

(名)

答:后来又来了12名女生。

【点评】

明确这一过程中男生人数没有变,根据前后男生占总人数的分率列出等量关系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7.妈妈买来一些水果糖,小华吃掉一半后又多吃了两粒,第二天也是这样吃了剩下的一半再多吃两粒,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再多吃两粒,第四天打开糖盒时,里面只有4粒了,妈妈究竟买了多少粒水果糖?

解析:60粒

【解析】

【详解】

(4+2)÷(1-)=12(粒)

(12+2)÷(1-)=28(粒)

(28+2)÷(1-)=60(粒)

28.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8,BC=6,AB=10,以AB边为直径作半圆,把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通过一定的图形运动拼成四叶草的形状(如图所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析:61

【详解】

根据题意得:

[3.14×(10÷2)2×﹣×6×8]×4

=[39.25﹣24]×4

=15.25×4

=61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61.

29.求实小学原来男、女生人数之比为,这学期又转来几名女生,这样男、女生人数之比为,这时男、女生人数共有880人,转来的女生有多少人?

解析:10人

【详解】

880÷(6+5)=80(人),80×6=480(人),480÷16=30(人),30×13=390(人),80×5-390=10(人).

答:转来的女生有10人.

30.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2小时后在途中相遇,这时甲车正好行了全程的,已知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A、B两地间公路长多少千米?

解析:120km

【详解】

答:A、B两地间公路长120千米.

3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上午8:00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当行驶了全程的时与货车相遇。已知货车行驶完全程要8小时,两车相遇是什么时刻?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析:11时20分;千米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客车行驶了全程的,货车行驶了全程的,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为7∶5;当时间一定是,路程比和速度比相同,则两车的速度比也为7∶5,用60÷7×5即可求出货车的速度,用货车的速度乘时间即可求出全程;用总路程除以它们的速度和即可求出相遇的时间,再加上开始的时间,即可求出相遇的时刻。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两车的速度比为7∶5;

60÷7×5

=×5

=(千米);

×8=(千米);

÷(60+)

=÷

=3(小时);

8时+3小时=11时,即11时20分;

答:两车相遇是11时20分,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千米。

【点睛】

根据题意,先求出两车的速度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进而求出货车的速度和全程,从而解答。

32.小红、小英和小明三位小朋友储蓄钱数的比是,他们储蓄的平均钱数是320元。小英储蓄了多少钱?

解析:360元

【分析】

他们储蓄的平均钱数是320元,那么总共是960元,小红、小英和小明的钱数分别是1份、3份和4份,8份是960元,1份是120元。

【详解】

(元)

(元)

答:小英储蓄了360元钱。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按比分配问题,按比分配问题与和倍问题类似,先求出一份量,再计算多份量。

33.甲箱子有50个球,乙箱子有15个球,从甲箱拿出多少个球放入乙箱里才使得甲、乙两箱球的数量比是?

解析:20个

【分析】

甲、乙两箱球的总数不变,可以利用总数,先求出最后各自的数量,再计算甲应该拿出的数量。

【详解】

(个)

答:从甲箱拿出20个球放入乙箱里才使得甲、乙两箱球的数量比是。

【点睛】

本题属于变比问题中的和不变,总数不变是求解本道题的关键。

34.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个数与零件总个数的比是1∶5,如果再加工15个,那么完成个数与剩下的个数同样多,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解析:50个

【分析】

设这批零件共有x个,根据已完成个数与零件总个数的比是1∶5,可知完成的占总个数的,没完成的占1-,完成了x个,没完成(1-)x个,根据完成的个数+15=没完成的个数-15,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这批零件共有x个。

x+15=(1-)x-15

x+15=x-15

x=30

x=50

答:这批零件共有50个。

【点睛】

关键是通过比确定完成和没完成的对应分率,找到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35.小明放一群鸭子,已知岸上的只数与水中的只数比是3:4,现在从水中上岸9只后,岸上的只数是水中的,这群鸭子有多少只?

解析:567只

【详解】

3:4=

9÷(-)

=9÷(-)

=9÷

=567(只)

答:这群鸭子有567只.

36.甲车间有男工45人,女工36人;乙车间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120%.如果把两个车间的工人合在一起,那么男工和女工的人数正好相等.乙车间共有工人多少人?

解析:99人

【解析】

【详解】

45﹣36=9(人)

120%:1=6:5

9÷(6﹣5)×(6+5)

=9×11

=99(人)

答:乙车间共有工人99人.

37.下图中,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是75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

解析:5

【详解】

38.一个周长为12.56厘米的圆在长方形内滚动一周后回到初始位置(如下图所示),圆心所经过的路程是40厘米,已知图中长方形的长和宽之比是5: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析:160平方厘米

【详解】

圆的半径:12.56÷3.14÷2=2(厘米),

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5a厘米和2a厘米,则圆心经过的路程长是(5a-2×2)厘米,宽是(2a-2×2)厘米;

(5a-2×2+2a-2×2)×2=40

7a-8=20

7a=28

a=4

长方形的面积为:

(5×4)×(2×4)

=20×8

=16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60平方厘米.

【点睛】

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圆心经过的路径是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比原长方形少两个半径.

39.小明观察到某赛车场赛道和学校操场跑道形状一样,于是测量了相关数据如下:直道的长度85.96m,半圆形跑道的直径72.6m。某型号赛车左、右轮的距离是2m,转弯时,外侧的轮子比内侧的轮子要多行一些路。当该赛车在上述赛道上跑一圈时,外轮比内轮多行多少米?

解析:56米

【分析】

直道外轮和内轮所行距离一样,用外轮弯道距离-内轮弯道距离即可,即求出两个圆的直径,外圆周长-内圆周长。

【详解】

72.6+2×2

=72.6+4

=76.6(米)

3.14×76.6-3.14×72.6

=3.14×4

=12.56(米)

答:外轮比内轮多行12.56米。

【点睛】

关键是理解题意,圆的周长=πd。

40.探索规律.

用小棒按照如图方式摆图形.

(1)摆1个八边形需要     根小棒,摆2个需要     根小棒,摆3个需要     根小棒.

(2)照这样摆下去:

①摆n个八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n=1000呢?

②根小棒可以摆多少个八边形?

解析:(1)8,15,22

(2)①(7n+1)根,7001根

②9个

【详解】

根据图示,发现这组图形的规律:摆1个八边形,需要小棒根数:8根;摆2个八边形,需要小棒根数:8+7=15(根);摆3个八边形,需要小棒根数:8+7+7=22(根);……摆n个八边形,需要小棒根数:8+7(n﹣1)=(7n+1)根.据此解答.

(1)根据分析可知:摆1个八边形,需要小棒根数:8根;摆2个八边形,需要小棒根数:8+7=15(根);摆3个八边形,需要小棒根数:8+7+7=22(根).

(2)①摆n个八边形,需要小棒根数:8+7(n﹣1)=(7n+1)根;当n=1000时,小棒根数为:7×1000+1=7001(根).

②7n+1=,解得:n=9.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与形结合的规律,关键根据所给图示发现这组数据的规律,并运用规律做题.

文档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道(全) 和答案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道(全)和答案解析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有甲、乙两列火车,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慢。乙车先从站出发开往站行驶到距离站72千米处时,甲车从站出发开往站,相遇时,甲、乙两列火车行的路程之比是3∶4。(1)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2)、两站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解析:(1)5;4(2)315千米【分析】(1)甲车速度是单位“1”,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慢,甲车速度看作100,乙车速度是100-20,写出速度比化简即可。(2)路程比=速度比,设相遇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