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18:36
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近几年的教改实践给我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提高主体意识,从而自主地进行学习,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反思这面镜子,我对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回顾、思考,对新课改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更清楚地看到了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教与学的互动,带给了我全新的课堂生活,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
推荐度:
导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近几年的教改实践给我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提高主体意识,从而自主地进行学习,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反思这面镜子,我对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回顾、思考,对新课改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更清楚地看到了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教与学的互动,带给了我全新的课堂生活,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近几年的教改实践给我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提高主体意识,从而自主地进行学习,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通过反思这面镜子,我对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回顾、思考,对新课改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更清楚地看到了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教与学的互动,带给了我全新的课堂生活,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引导学生反思过程

我认为,目前的数学教学注重的已不再是结论,而是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为此,教师应积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前反思。在学习新知前,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在记忆中搜索学习的方法、技巧,引发思考。经过课前反思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能够预知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我在教学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后,学生掌握了剪、拼、割、补等方法,体验了“转化”的思想,在后面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和“梯形面积的计算”中,我只是简单地引导学生反思上节课的探索过程,让学生自己进行类比、猜想,非常轻松地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矫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例如:计算这道题要注意些什么?这一问不仅是要学生反思计算法则,而且还要他们说出在计算中容易出错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再去纠错、点拨。

在概念课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反思这样几个问题:①自己怎样叙述概念?②我能举例吗?③这个概念和以前学过的概念有什么关系?通过自我反思,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反思

毋庸置疑,学生个体之间由于各种因素而存在着差异,在解决问题时也有各自的策略。每当这时,作为教师的我都不急于评判,而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他人的解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反思:“这些解法跟我的解法比较怎样?”“这种解法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这些解法各自的依据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好的提出表扬,差的进行引导。

如在教学“9加几”时,教师创设情境,引出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这一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探讨得出结论。交流时学生共探讨出五种方法:①1,2,3,……13一盒一盒地数出13盒;②接着箱子里的9盒往下数9,10,11,12,13盒;③接着箱子外面的4盒往下数4,5,6,7……13盒;④把箱子外边的一盒饮料放进箱子里凑成10盒,再加上3盒,一共是13盒;⑤知道10+3=13,推出9+4=13。

在学生交流反馈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同时,对其他同学的解决策略也表现出了强烈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正是创新的萌芽,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就会一次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就会想方设法去思考,体验不同的算法,感悟各种算法的优点,并找出其中一些方法的不足,从而在头脑中建构起自己理解的、可以接受的、喜欢的算法,优化了策略。

三、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反思

“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反思。

[案例]这题不该错呀!

填空题:把3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这道看似简单的题目,班里却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做错了,很多同学的答案都是18平方厘米。班上有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数学日记里反思:这题不该错呀!我没有多想,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平方厘米,3个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18平方厘米呀。而我没考虑到重叠的部分的面积4平方厘米要去掉的。要是我能画出拼成后的长方体,长3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这样用公式计算表面积是(3×1+3×1+1×1)×2=14(平方厘米)。这样也不会出错了呀。

再如:有一次,有一道判断题: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大部分学生判断是对的,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先探究一下半圆的周长和圆周长一半这两个概念,接着追问:“半圆的周长和圆周长一半各是指什么?”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明白了:半圆的周长不等于圆周长一半;半圆的周长包含圆周长一半和一条直径两个部分,半圆的周长大于圆周长的一半。紧接着,我再带着学生分析,通过画图进一步认识了半圆的周长。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学生做错题,并不都是知识建构上存在问题,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诸如抄错数字、运算符号,计算不仔细,审题不认真等,只要让学生反思就可以达到避免再次出错的功效,教师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做有针对性的评析。

学生出现错误是很平常的事,面对差错,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反思找出出错的原因。因此,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四、引导学生在总结中反思

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号准脉方能下药,教学亦同理。而要找到学生做错题的症结所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写反思。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把平时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点点滴滴反思的收获用文字记载下来,如对某题独特的解法,对某个知识有创意的见解,对某个知识点的质疑、释疑,对某方面知识的新发现等,这就是在写数学日记。写数学日记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根据反思结果进行思维梳理,进行再反思,使之更系统化,并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的过程。面对学生的反思,我们就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互相促进。老师透过学生的反思,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融洽了师生关系,事半功倍。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通过有效地反思,我感觉课堂教学比以前鲜活了:教师的教学密切联系生活了,重视创设生活情境了,舍得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了……当然,我们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困惑、困难,但只要长期、耐心地坚持下去,多学习、多思考、多创新,那么离成功的彼岸就会越来越近!

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近几年的教改实践给我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提高主体意识,从而自主地进行学习,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反思这面镜子,我对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回顾、思考,对新课改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更清楚地看到了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教与学的互动,带给了我全新的课堂生活,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