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及非电子专业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性质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非计算机及非电子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Windows的使用,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Word、工作表Excel和幻灯片PowerPoint的使用,以及Internet的使用;培养学生的使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上机操作实践,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1.2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是依据“非计算机及非电子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公共基础课设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结合信息社会文化背景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培养学生今后自主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奠定基础。为此而设置这门课。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做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经过计算机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四个学习项目: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操作、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综合练习、工作表Excel综合练习、幻灯片Powerpoint综合练习。这些学习项目是以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为线索来设计的。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学时。
2.课程目标
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描述计算机的组成,熟练运用Windows 7;会使用Word 2010处理文字,能利用Excel 2010制作各种表格,能利用Powerpoint 2010制作幻灯片,能掌握Internet的知识;并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养成爱护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良好习惯,养成操作安全的意识。
2.1知识目标
●能描述计算机系统组成
●能描述文件和文件夹系统以及任务管理器
●能使用Word 2010的工作界面;文字的复制及粘贴,文档编辑的基本方式;页眉与页脚设置的视图操作;插入对象的版式设置;表格与单元格
●能使用Excel 2010工作界面;运算符公式,公式的复制;插入简单函数,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数据管理;数据图表化
●能使用Powerpoint 2010工作界面;编辑方法;对象的插入与编辑;设置幻灯片外观;创建动感的演示文稿
●能描述Internet技术
2.2技能目标
●会使用Windows 7操作系统;
●能利用Word 2010处理文字;
●能利用Excel 2010制作表格
●能利用Powerpoint 2010制作幻灯片
●能掌握Internet的知识;
2.3素质目标
●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
●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养成爱护计算机设备和操作安全的良好习惯。
3.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关键词: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序号 | 工作任务 | 能力(技能)目标 | 知识目标 | 参考学时 | |
讲授 | 实训 | ||||
1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1.计算机发展与应用 2.计算机组成 3.数制 | 1.能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原理 2.能进行2、8、16进制与10进制的相互转换 | 3 | 3 |
2 | Windows 7的基本使用 | 1.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2. 操作系统 | 1.能描述桌面的内容 2.能描述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3.能描述控制面板的使用 | 3 | 3 |
3 | Word 2010文字处理 | 1. Word 2010介绍 2. Word2010基本操作 3. Word2010文字编辑 4. Word2010表格操作 5. Word2010图形 编辑 6. Word2010图形元素设置 7. Word2010图表 8. Word2010邮件合并 9.Word2010总复习 | 1. Word 2010启动、退出、窗口组成,文档创建、打开、文字输入和编辑、保存 2. 字体、段落、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3.页面设置对话框的相关操作 | 12 | 12 |
4 | 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 | 1.Excel2010简介 2.Excel2010基本操作 3.Excel2010单元格设置 4.Excel2010表格运算 5.Excel2010数据管理 6.Excel2010图表 7.Excel2010高级数据管理 | 1. 能描述格式刷、首字下沉、分栏、背景设置、批注、修订的运用 2. 能描述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相关设置 3. 能描述表格的创建和套用 | 8 | 8 |
5 | 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制作 | 1.Powerpoint 2010基本操作 2.Powerpoint 2010效果设置 | 1.幻灯片的切换 2.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3.幻灯片的放映 4.演示文稿的输出 | 2 | 2 |
6 | Internet简介 | 1.计算机网络基础 2.计算机网络应用 | 1.能描述Internet技术 2.能描述Internet提供的服务 | 2 | 2 |
7 | 总复习 | 总复习 | 根据题库和高新考试的要求,能熟练掌握Office三大套件的使用方法 | 2 | 2 |
4.1教材编写
①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②教材应将本课程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理实一体教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③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④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计算机基础相关新技术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
⑤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4.2教学建议
①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②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学生上机操作,应选用典型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会进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
③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④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贴近生产。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3教学评价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项目考核、技能目标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将学生考勤成绩,占总成绩的10%;将实际操作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应注意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4资源利用
①注重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②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③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④建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开放式实训中心,使之具备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