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 |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A 卷) |
科目代码: 812 科目名称: 西方经济学 满分: 150 分 |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
1、补偿预算线
2、机会成本
3、实证经济学
二、简答题(3×10分=30分)
1、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完全竞争市场中一规模报酬不变厂商的生产函数为,其中为产量,和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请解释参数和的两种经济含义。
3、举例说明现实中是否存在逆向选择的经济行为。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已知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市场的产品价格为。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
2、该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为什么?
3、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请结合图形论述局部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五、名词解释(3×5分=15分)
1、流动性陷阱
2、自然失业率
3、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六、简答题(3×10分=30分)
1、简述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结合新古典增长理论简析为什么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简述投资曲线倾斜向下的两种解释。
3、利用国际收支理论简评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得失。
七、计算题(1×10分=10分)
下列数据是来自中国2006-2007年《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70906亿元
购买:26012亿元
总投资:79560亿元
出口:68495亿元
进口:58272亿元
资本折旧:28010亿元
转移支付:716亿元
间接税净额:16658亿元
社会保险金:6969亿元
公司未分配利润(估计数):38624亿元
公司所得税:5344亿元
个人所得税:838亿元
八、论述题(1×20分=20分)
利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解释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对宏观经济目标的两难机制。当下中国宏观经济是否经历了这种两难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