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工作内容 | 措施和要求 | 完成时间 | 备注 |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 | 加强重要线路走廊和设备的运行维护,防止由于输电设备原因造成的大面积停电事故。 | 对500kV线路、度夏方案中明确的重要220kV和110kV线路走廊、设备加强巡视、检修、消缺,保障线路安全运行。 | 全年 | |
按期完成度夏大修技改项目。 | 按期完成度夏大修技改项目 | 根据度夏大修技改工程计划要求 | ||
防雷 | 雷电定位系统: 1、检查系统运行状况,保证系统稳定运行;2、核对运行线路杆塔坐标并在定位系统内进行补充修订,补充新建线路杆塔坐标。 | 检查系统运行状况,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 4月份前 | |
重新上报运行中线路杆塔坐标。 | 4月份前 | |||
及时对新建线路杆塔进行坐标复测和输入。 | 全年 | |||
核对新线路名称,及时进行名称和坐标修改。 | 全年 | |||
严格按规程定期开展杆塔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抽样测量: 1、按运行规程周期进行挖检;2、按周期要求进行地网电阻测试;3、对接地电阻不合格的安排改造。 | 制定年度检测和预试计划。 | |||
按检测计划要求完成挖检。 | ||||
按预试计划要求完成测试。 | 9月~11月 | |||
改造不合格地网。 | 4月份前 | |||
按预试规程项目进行检查线路避雷器运行状态检查。 | 检查避雷器和放电计数器状况 | 每月 | ||
记录放电计数器读数并报生技部。 | 3月、11月各1次 | |||
校验计数器动作情况 | 4月份前 | |||
更换有缺陷计数器 | 4月份前 | |||
开展抽检工作,原则为对空气间隙避雷器:各生产厂家同年度产品每6年抽检1只;对无间隙或带支撑绝缘子间隙,各生产厂家同年度产品每3年抽检1只。 | 全年 | |||
形成抽检报告。 | 12月底 | |||
进行雷击跳闸统计及分析。 | 及时填报雷击故障情况。 | 全年 | ||
进行雷击性质分析。 | 全年 | |||
在线路易击段安装线路避雷器。 | 在线路易击段安装线路避雷器。 | |||
防雷 防绝缘污闪 | 绝缘配置核对。 | 核对绝缘子、户外电缆终端、无间隙避雷器爬距。 | 1月 | |
绝缘子外绝缘调爬。 | 绝缘子外绝缘调爬。 | 全年 | ||
污秽度测试: | 对上年度污秽度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 1月 | ||
调整污秽度监测点的杆塔位置 | 4月 | |||
制订监测绝缘子的年度送检计划 | 8月 | |||
监测绝缘子送检 | 12月1日~12月15日 | |||
监测绝缘子污秽度测试。 | 12月16日~12月31日 | |||
形成污秽度测试分析报告。 | 次年1月10日前 | |||
绝缘清抹: 1、对爬距未满足污区配置要求的输电设备,每年9月至次年1月份期间安排定期清扫。2、一般线路结合综合停电计划开展清扫 | 结合爬距是否满足污区配置要求、污秽度分析结果、日常巡查情况、污源变化情况和年度停电计划制订清扫计划,计划需要包括计划清扫线路名称、杆塔号和时间等内容 | 全年 | ||
污染源调查统计: 将变电站和线路走廊1公里范围内有明显排放污染的企业进行登记,并记录经纬度坐标 | 4月30日 | |||
污秽度测试仪器定检: 送省试验所环境化学室校验 | 按要求送检 | 全年 | ||
污区图滚动修订: 根据运行经验、污源变化和污秽度测量结果提出修订意见 | 确定污区修订范围,并按有关程序上报省公司 | 按省公司要求 | ||
线路特巡: 在阴天小雨、大雾和空气湿度超过80%的天气条件下开展特巡 | 根据天气情况和防污应急预案开展工作 | 全年 | ||
防污闪预警工作: 结合气象条件、污秽度测试结果与在线监测装置数据等做好防污闪预警工作 | 按制度要求开展工作 | 11月~次年4月 | ||
防止绝缘子掉串 防止绝缘子掉串 | 检查金具: 检查挂线金具、绝缘子固定梢、螺栓等锈蚀情况 | 日常巡线注意检查 | 全年 | |
更换受雷击闪络过的复合绝缘子:更换受雷击闪络过的复合绝缘子 | 受雷击闪络过的复合绝缘子及时进行更换 | 全年 | ||
合成绝缘子抽样检测: 1、按南网预试规程要求进行红外检测;2、对同厂家同批次的运行合成绝缘子,需要每3年抽样送检 | 对110kV及以上线路,每年需按照不低于5%的数量抽检。各单位需要制订年度检测计划,明确检查线路名称、杆塔和绝缘子数量、完成时间等内容,按南网预试规程要求进行红外检测 | 全年 | ||
结合线路停电,对运行中合成绝缘子(每批)每3年抽样2支按DL/T 8—2003要求进行检测。 | 全年 | |||
重要的交叉跨越采用双串绝缘子串挂线 | 检查重要的交叉跨越是否采用双串绝缘子串挂线,否则应及时更换为双串。 | 全年 | ||
更换老旧合成绝缘子。 | 更换老旧合成绝缘子。 | 全年 | ||
及时更换自爆玻璃绝缘子: 根据运行巡查实际情况按照运行规程要求开展工作 | 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 全年 | ||
防止倒杆塔、断线 | 改造拉V塔为自立塔。 | 改造拉V塔为自立塔。 | ||
检查拉线: 检查拉线松弛程度,在雷雨台风季节前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 | 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 全年 | ||
杆塔基础维护: 在雨季前做好排水沟、护坡和挡土墙保养维修或加建工作,路边基础做好防撞保护措施;在雨季结束后及时对杆塔基础进行检查 | 在雨季前做好排水沟、护坡和挡土墙保养维修或加建工作 | 全年 | ||
路边基础做好防撞保护措施 | ||||
在雨季结束后及时对杆塔基础进行检查 | ||||
导线连接部位检测: 制定计划在负荷高峰期对负荷电流大、有怀疑缺陷以及运行20年以上的导线及连接部位(引流线连接板和铝并沟线夹)进行红外热像抽查,注意做好检查记录 | 制订年度检测计划,要求包括线路名称、检查位置、检测时间等内容,结合负荷情况开展检测 | 全年 | ||
残旧水泥杆改造: 按年度大修技改计划执行 | 按年度大修技改计划执行 | 全年 | ||
残旧导地线更换: 按年度大修技改计划执行 | 按年度大修技改计划执行 | 全年 | ||
防止树竹碰线 | 控制线路走廊下树竹高度: 在树竹生长旺盛和线路负荷高峰期,及时检查树竹生长情况,及时消除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 | 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 全年 | |
防鸟害 | 拆除鸟巢和安装驱鸟器: 注意检查杆塔鸟巢情况,对鸟害比较严重的地区的杆塔或者曾经平频繁出线鸟害的杆塔设置驱鸟设备 | 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 全年 | |
安装超声波驱鸟器和安装防异物跌落大伞裙复合绝缘子 | ||||
防外力破坏 | 防吊车碰线: 采取对线路走廊附近的施工工地及时进行施工交底,在施工车辆频繁通过的道路设置危险警告和限高架等措施 | 加强运行维护,对固定施工工地安排24小时驻点监护。 | 全年 | |
安装电力设施警示标牌 | 全年 | |||
制止线行附近爆石、放风筝: 注意巡查,安装警告牌 | 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 全年 | ||
制止违章建筑和违章施工 | 加强日常运行维护、必要时对危及线路安全的施工单位和违章建筑采取停电措施。 | 全年 | ||
防施工损坏: 1、发现架空线底房屋棚架应及时制止,并发放违章通知书,向当地报案;2、发现电缆走廊上方违章施工和修建建筑物等应及时制止,并发放违章通知书,向当地报案; | 加强日常运行维护、必要时对危及线路安全的施工单位和违章建筑采取停电措施。 | 全年 | ||
电缆走廊标志牌: 完善电缆各种指示牌、路面标志牌安装、补装 | 对电缆走廊沿布图不完整及沿线变化的电缆沿布图进行补测和修编; 电缆线路标志牌及标桩大修,标志牌及标桩补装及更换。 | 全年 | ||
电缆沟、电缆接头井、电缆桥等设备检查大修: 更换或改造损坏明坑盖板 | 对日常运行中出现损坏的明坑盖板进行更换 | 全年 | ||
防白蚁: 对蚁害严重地区开展防白蚁工作 | 选取白蚁较严重的并且有条件实施白蚁防治的电缆线路开展防白蚁工作 | 全年 | ||
防绝缘损坏 | 电缆终端红外测温: 1.在负荷高峰期前和期间对电缆终端分别进行检测;2.对应力锥位置存在发热缺陷的电缆终端加强检测 | 制订年度检测计划,应包括电缆终端位置和检测时间等内容。对所有电缆终端在5月和8月各进行一次检测;对应力锥位置存在发热的电缆终端,每个月进行一次检测 | 全年 | |
监视金属护套环流超标的电缆线路 | 每季检测电缆护套环流 | 全年 | ||
防止误操作事故 | 严禁违规操作:严格执行南方电网公司颁布的《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和《电气操作导则》,严禁违规操作 | 严格执行南方电网公司颁布的《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和《电气操作导则》,严禁违规操作 | 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