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普素文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10期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自助旅游者和零散游客不断增多,自助游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旅游形式,但由于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解说工作主要还是由导游承担,解说方式单一,加之景区内旅游解说系统不够完善,在没有导游解说的情况下游客的旅游质量下降,特别是一些景区的道路错综复杂,因此建立完善的旅游解说系统对这些游客顺利完成旅程十分重要。
关键词:
旅游景区;自助游;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0-0253-02
1 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概念及基本功能
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又称为物质式解说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旅游解说系统,它由文字图片、书面材料、标准图形符号、语音设施与设备等组成,为游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它包括解说牌示、游客中心、可携式出版物和多媒体解说系统等,它们是景区环境解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路线指引、知识传播、危险警示、审美辅助、环境行为引导、环境道德教育等基本功能。
1.1导向功能
自导式解说系统具有导向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游客安全顺利完成景区旅程,同时对景区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解释说明。在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帮助下,旅游者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景区资源的状况、特征、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等,最终清楚其蕴涵的价值。还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结合自己的游览需求,合理安排旅游线路、调整旅游活动时间,轻松愉快地完成旅游活动,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
1.2 教育功能
旅游者产生旅游的动机多种多样,其中就有“求知”的需求,自导式解说系统通过对景区相关知识的详细说明,如资源状况、历史文化、美丽传说、景区特点等,向游客提供多种形式的解说服务,使游客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以及在当今生活中的经济价值,了解景区的现实意义。游客通过旅游了解景区的风土人情,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体验浓厚的文化气息来丰富自身的见闻,满足精神上的需要。
1.3 体验功能
旅游本质上是体验一种离开惯常居住地的新鲜经历,旅游服务就是为游客创造体验的全过程。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为游客提供了进行完整旅游体验的必要前提,为游客提供了主客体互动的平台,以便于游客更深入的参与到旅游活动中,通过体验获得“求新”的需求。
1.4 管理功能
自导式解说系统通过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还采用各种媒体形式,如旅游线路标示、厕所标志、危险标志等,达到对游客的分流、安全提示、行为提示等管理功能。促进游客和景区的沟通、交流,更好的实现游客与景区的和谐统一。
1.5 保护功能
大部分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达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自导式解说系统中通过一些警示牌的设置,积极引导游客正确的旅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保护景区的资源,保持环境的卫生与整洁。使旅游者在尽情享受景区美丽风景的同时,也能做到不对资源或设施造成过度利用或破坏。
2 目前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景区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经过不断研发和应用,在加强景区的保护与管理,帮助游客了解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维护游客生命和财产安全,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减少游客对资源、环境和设施的破坏,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我国大部分景区的解说系统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或不足。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解说的有效性,制约着景区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实现。
2.1 解说内容单一
一是过多介绍景区的资源,而较少关注游客的学习或观赏需求;二是主题不突出,没有突出景区独特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内涵;三是内容不全,往往只有一个大概介绍,而对于一些景点就没有详细地解说设施。
2.2 解说形式单一
目前景区解说服务主要是由导游承担的,解说形式单一,难于满足自助游客和散客的游览体验。
2.3 系统结构单一
在系统结构上:一是单调的牌示解说多,而其他丰富直观的解说形式少(如宣传册、录像、多媒体等);二是牌示解说种类较少,结构单一,主要表现在指示性牌示多,而管理性牌示相对较少,这对于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不利的。
2.4 技术形式仍需改善
一是解说语言平淡、乏味或枯燥,缺乏生动性和创造性或语言过于专业而不便于阅读;二是外语类解说的语言翻译水平不高,错误多,有些翻译外国游客根本看不懂;三是单向的信息传播多,而双向或互动式的对话少,难以促进游客与资源的交流。
3 改善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原则与对策
3.1 自导式解说系统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人性化原则。景区自导式解说系统人性化原则是指在保持系统设计的科学结构和合理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游客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创造舒适而愉快的旅游体验。如为残疾人和儿童设置更多的便利设施;在景点设置供游人休息饮水的小卖部或多设几处干净卫生的免费厕所,并一律绘入景区地图中,方便游客寻找及使用。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解说系统内容要真实反应景点情况,同时要求各种解说物安放的位置以及数量多少的合理性,内容要能准确表达信息,在不影响景观审美效果的同时,应有最大的能见度,使人们能迅速、容易地捕捉到所需要的信息,做到鲜明突出。
(3)可持续性原则。随着旅游的发展,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景区整体环境的保护和设计。景区解说物的设计要与环境相协调,体现对景观的重视,对景观环境的保护和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将对景观的理解融入解说物的设计中,呈现出景区的独特个性,使游客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4)简洁明确性原则。解说物要能准确清楚的传达景区信息,设计时语言要简洁明快,易于理解和记忆,文字应使用人们最常用、最熟悉的字体,用词要准确。便于旅游者快捷、准确地获取旅游景区信息,而不必伤筋费神地进行理解。
(5)尊重景区历史文化内涵原则。旅游解说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真实反应景区的情况,不弄虚作假,夸大其词,尊重景区历史文化内涵。解说内容的设计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文化地域特色、时代特色、艺术特色和习俗特色,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容,增强景区文化的厚重感。
3.2 建立完善的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议
(1)加强资源和游客分析。从景区资源和游客两个方面出发对景区的自导式环境解说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在对景区的资源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游客需求,即综合分析游客的兴趣爱好、游览方式以及对现有解说系统的满意程度和质量要求等,确定解说系统的空间布局以及解说的主题、层次、内容和形式,为建立完善的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提供第一手资料。
(2)健全游览道路引导设备。在景区规划中,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站在游客的角度考虑问题,适当减少地点名称标示,着重注明前往主要景点的道路及走向,避免出现过多的文字标注,而降低地图的清晰度,力求使解说系统内容清晰、醒目、简洁、明确,使游客能方便地到达他们想要到达的任何旅游点或旅游服务设施。
(3)规范接待设施标示。接待设施涵盖了游客的吃、住、行、购等各个方面。景区的住宿设施、餐饮设施、交通设施和购物设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整体旅游感受。为方便游客顺利游览,提高旅游质量,旅游设施要根据我国旅业标准规定,统一采用规范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旅游宣传品要配备多国语言,以便向不同国家的游客提供准确的服务信息。体现科学性的原则,使信息能够更为有效地传播,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增加景区的宣传性。
(4)增加旅游解说物的类型。目前我国的旅游解说系统已有一定基础,但总体层次不高,有些景区解说系统解说能力很差,甚至起不到解说作用,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提高解说系统的实用性。一是在解说物的设置上要与环境相协调,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做到可持续发展。二是在牌示解说中,既要设置指示性牌示,还要设置管理性牌示,以强化对游客的人文关怀,提醒游客在危险地段注意安全。三是注重对游客进行公共环境道德教育,设置具有保护环境,避免干扰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等的内容警示牌。
参考文献
[1] 武子宁,路紫.自导式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引导——以泥河湾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90-94.
[2] 詹彤,詹锐.移动交互式语音解说系统的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47-49.
[3] 唐伽拉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初探——以浏阳道吾山引路松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3,(3):14-17.
[4] 张静,颜磊,杨娟.峨眉山生态旅游解说系统规划设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8):78-80.
[5] 刘亚峰,焦黎.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探讨[J].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59-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