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清洁生产标准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方法初稿)10-11-09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17:27
文档

清洁生产标准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方法初稿)10-11-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01□清洁生产标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方法Cleanerproductionstandard—methodsofcompulsorycleanerproductionauditassessment(初稿)201□-□□-□□发布2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推进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规范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重
推荐度: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01□清洁生产标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方法Cleanerproductionstandard—methodsofcompulsorycleanerproductionauditassessment(初稿)201□-□□-□□发布2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推进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规范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01□

清洁生产标准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方法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methods of compulsory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assessment

(初稿)

201□-□□-□□ 发布               201□-□□-□□ 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目   次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推进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规范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原则、工作程序、评估方法及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适用于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清洁生产标准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方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原则、工作程序、评估方法及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

适用于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清洁生产促进法》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发[2005]15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 环发[2008]60号

《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环境保护部 环发[2010]54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清洁生产审核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和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3.3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compulsory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指与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相区别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重点企业应当依法开展的清洁生产审核。

3.4 “双超”类型企业enterprise exceeding pollutant discharge criteria or total amount limit

指《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第第二款规定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企业。

3.5 “双有”类型企业enterprise using dischanrging toxic or hazardous substance

指《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第第二款规定的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有毒、有害原材料或物质主要指《危险货物品名表》()、《危险化学品目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剧毒、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放射性(不包括核电设施和军工设施)、致癌、致畸等物质。

3.6 重点企业 key enterprise

    指《清洁生产促进法》第2第二、第三款规定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以及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要求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

3.7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compulsory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assessment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的规范性,审核报告的真实性,以及清洁生产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等进行评估。

3.8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表 work sheet of compulsory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assessment

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过程中使用的工作表。

3.9 污染物排放指标(末端处理后)Pollutants emissions indicators(after end-of-pipe treatment)

指企业排污口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变化,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三类污染物,结合行业污染物特点重点关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固体废弃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行业特征污染物。

4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程序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程序包括以下四个阶段(评估工作程序框图见附录A)。

第一阶段(申请):具备条件的企业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评估申请(企业需在上交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后一个月内提交评估申请)。

第二阶段(初审):当地环保部门对申请企业的条件、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将材料逐级上报至上级环保部门。

第三阶段(评估):省级环保部门组织清洁生产、环保、行业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组成专家组,对初审合格的企业实施评估。通过阅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现场考察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情况,查看工艺流程、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记录、环境监测报告、清洁生产培训记录等,对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及现场考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质询。根据现场考察结果以及审核报告书编写质量,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行评定,形成评估意见。

    第四阶段(公示)。省级环保部门根据专家组的评估记录、评估意见,定期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名单。

5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原则

(1)突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特点。评估重点、评估的内容及评估分值的确定都应针对重点企业超标污染物达标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实现替代和减量。

(2)突出清洁生产审核过程评估和绩效评估相结合原则。强调企业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同时更强调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所获得的绩效能否达到既定的污染物排放指标要求和主要有毒有害物质替代、减量的目标。

(3)突出对清洁生产审核提出的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的评估。对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环境效果及经济效果进行评估。

6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方法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采用标准规范对照法、法规合规分析法、专家经验判断法、资料审阅与现场勘查结合评估法及综合打分法进行评估。

(1)标准规范对照法。对照适用于企业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指标要求及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分析与评价,明确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及要求。

(2)法规合规分析法。根据国家产业、行业准入门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所辖区域的发展规划,对企业产品、技术、工艺、设备的合规性进行分析。

(3)专家经验判断法。利用专家在行业、方法学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直观地对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进行分析判断。适用于对清洁生产审核中提出的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及保障清洁生产目标可达性和预期绩效的分析与评价。

(4)资料审阅与现场勘查结合评估法。在对企业提供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及相关资料审阅的基础上,现场对企业生产工艺、设备、产品、原辅料使用、污染物排污点及污染物排放监测、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等进行现场核查、确认和验证。

(5)综合打分法。建立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考虑评估指标对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效果保障的重要性进行分值的设定,通过计算综合得分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进行评估。

7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指标

从清洁生产污染预防的思想出发,针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目的和要求,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指标分为五大类,即: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清洁生产审核过程、清洁生产方案、清洁生产绩效及持续清洁生产推进机制评估,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指标框架参见附录B。 

7.1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1)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内容框架基本要求应符合《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制定技术导则》中附录E的规定。

(2)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写充分体现了清洁生产审核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逻辑性。

7.2 清洁生产审核过程

7.2.1现状评价

企业产排污现状评价应完成(1)-(4)项工作内容,“双有”企业应完成(1)-(6)项工作内容:

(1)给出企业的基本生产状况描述,包括企业主要原辅料、主要产品、能源及用水情况;典型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设备和技术经济指标情况及企业设备水平及维护状况。

    (2)分析企业污染源排放及治理现状,绘制污染源点位图,明确主要污染源的治理现状。列出企业污染物的清单(包括污染物名称、产污环节、排放浓度、排放量),对比国内外同类企业产排污状况,形成国内外同类企业产污排污情况对照表,综合分析评价其间的差距。

    (3)收集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适用于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许可证及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减排指标,采用标准规范对照法,确定超标污染物清单。超标污染物清单明确企业超标污染物的种类,超标的浓度和超总量值,计算出超标、超总量的相对量和绝对量。从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弃物、管理、员工八个方面分析原因。

(4)搜集国家、行业、地方对本行业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的限期淘汰制度,鼓励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及适用于本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和污染防治技术;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中的六类企业清洁生产指标值进行了比照分析;形成了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或仍在使用的国家明令淘汰、使用的工艺、设备清单。

(5)企业原材料使用、生产过程中排放所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种类、数量、产生环节、工艺和工矿条件的分析清单。

(6)分析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的工艺、成分、利用效率,对国内外同类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产品生产使用原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替代和减量的合理性。

7.2.2 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确定

(1)根据企业现状评价,结合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特点,确定若干车间、工段或单元操作等做为审核重点。

(2)“双超”类型企业选择浓度上超标或者总量上超过国家、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环境指标,确定审核重点。

(3)“双有”类型企业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危险化学品目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剧毒、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放射性(不包括核电设施和军工设施)、致癌、致畸等物质为依据,结合企业自身原材料使用、生产过程物质排放情况,确定审核重点。

7.2.3 清洁生产目标设置

(1)设置了定量化的硬性指标,包括超标污染物达标排放、超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原材料中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或减量以及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量削减目标。

(2)对于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及环境管理要求指标设置至少达到行业清洁生产三级标准值的目标。

(3)清洁生产目标完成具有时限性,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管理要求。

7.2.4 审核重点物料平衡和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析

(1)对审核重点全部的输入输出物流进行实测,监测项目应满足对废弃物流的分析,监测点的设置满足物料衡算得要求,正常工矿按正确的检测方法进行实测,监测时间与频次符合要求。

(2)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审核重点的相关平衡,输入、输出数据偏差符合清洁生产审核技术程序的要求。

(3)绘制了包含相关平衡因子的完整平衡图。

(4)对相关平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找到造成问题的根源。

(5)通过八个方面分析找出审核重点物料流失或资源浪费的环节,辨明物料流失和资源浪费原因,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7.3 清洁生产方案

清洁生产方案是指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提出的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的方案。

“双超”企业如果受现阶段的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因素制约,仅通过源头、生产过程的技术工艺、设备改进,不能够实现特定污染物达标排放或总量削减,此类企业在基于其他源消减方案基础上可提出末端治理方案,该类治理方案必须对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发挥主要作用。

7.3.1 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的产生与实施

企业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按照边审核、边实施、边见效的要求,及时落实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

7.3.2 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的产生

(1)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产生密切结合7.2.1、7.2.2、7.2.3条款的分析结果,主要围绕审核重点,产生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

(2)广泛收集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技术,积极借助行业专家进行技术咨询。

7.3.3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可行性分析

(1)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进行了详实的技术、环境、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2)可行性报告中对方案中采用的原材料替代方案、工艺路线、技术设备的可行性、先进性及预期环境效果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或有国内外同行业实施的成功案例、经验可借鉴。

7.3.4 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预期效果

(1)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预期效果与审核重点、清洁生产目标要求一致。

(2)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预期可实现“双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双有”企业实现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或减量的目标;有总量控制指标要求或减排指标的企业实现特定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

(3)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预期效果能够达到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三级或以上指标要求。

7.3.5 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实施保障

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的实施制定了切实的进度安排、相关责任部门、资金保障要求,可操作性强。

7.4 清洁生产绩效

清洁生产绩效可通过污染物排放指标变化,有毒有害物质替代及使用量、产生量、排放量的减少,清洁生产目标的实现以及清洁生产标准中涉及的清洁生产指标项目的改进进行评估。

(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及环境管理方面的改进遵循《清洁生产标准 制订技术导则》及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规定进行评估。

(2)污染物排放指标(浓度、总量)的变化以清洁生产审核前后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为依据进行评估。

(3)清洁生产目标的实现能够通过相应的测算数据或现场验证。

7.5 持续清洁生产推进机制

指企业可持续、长期执行清洁生产的能力建设,包括建立持续推进清洁生产的组织机构,制定可持续清洁生产的计划,建立和提高清洁生产管理体系。

8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结论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全过程采用资料审阅与现场勘查相结合方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结果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评估方法优先使用单项判定法,即: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出现附录C工作表2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评估结果为“不通过”;单项判定符合要求,但按照附录C工作表1进行评估打分,综合得分达不到70分的企业,其评估结果为“不通过”。企业单项判定符合要求,且按照附录C工作表1进行评估打分,综合得分达到70分及以上的企业,其评估结果为“通过”。

附录A

(规范性目录)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程序框图

企业提出评估申请

省级环保部门组织初审,并将初审合格企业的材料逐级上报

评估结果公示

附录B

(规范性目录)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指标框架示意图

附录C

(规范性目录)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表

表C.1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关键指标

                        关键指标项目

(1)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或清洁生产目标设置错误

(2)双超、双有企业无支撑清洁生产目标的中高费方案或方案不可行

(3)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清洁生产相关产业,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

(4)清洁生产审核过程弄虚作假

(5)清洁生产审核数据存在重大错误

表C.2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打分表

评估  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评估要求标准分打分
清洁

生产

审核

报告

10报告内容

框架符合性

1.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通用要求应符合《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制订技术导则》中附录E的规定。

3
报告编写逻辑性2.体现了清洁生产审核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逻辑性。

7

清洁

生产

审核

过程

45企业现状

评价

1.企业基础资料详实,工艺流程分析规范,企业原材料使用、生产过程中排放所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种类、数量、产生环节、工艺和工矿条件的分析清单明晰。

3
2.适用于企业的环保管理资料(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许可证及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减排指标、清洁生产标准)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地方行业产业要求等搜集齐全。

3
3.企业环境保护状况进行了详实分析,包括主要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主要污染源的治理现状,企业污染物清单、污染源点位图、超标污染物来源清单明晰、确定准确;国内外同类企业产污排污情况对照表明晰。

3
4.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中的六类清洁生产指标值进行了比照分析,相关产业、设备及运行情况分析清晰。

3
5.产品生产使用原材料中毒有物质替代和减量进行了合理性分析。

2
审核重点

确定

1.审核重点确定准确,能够结合企业强审特点确定审核重点。

3
2.审核重点资料收集齐全,绘制了审核重点的工艺流程图。

2
清洁生产目标设置1.清洁生产目标针对审核重点设置了定量化、可操作性的指标。

2
2.双超企业清洁生产目标设置能使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减排指标。

3
3.双有企业清洁生产目标设置体现企业有毒有害物质减量或减排要求。

3
4.对于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及环境管理要求指标设置至少达到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三级标准值的目标。

2
审核重点物料平衡和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析1.对审核重点全部的输入输出物流进行实测,监测项目应满足对废弃物流的分析,监测点的设置满足物料衡算得要求。

3
2.正常工矿按正确的检测方法进行实测,监测时间与频次符合要求。

3
3.根据所测数据建立审核重点的平衡,数据误差须符合清洁生产审核技术程序小于5%的要求。

3
4.绘制了相关平衡完整的平衡图

3
5.通过八个方面分析找出审核重点物料流失或资源浪费的环节,辨明物料流失和资源浪费原因,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清洁生产方案

20无/低费方案

1.企业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按照边审核、边实施、边见效的要求,及时落实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并能够现场举证,如:落实措施、制度、照片、资金使用账目等可查证资料。

5
2.对实施的无/低费方案进行了全面、有效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计。

2
中/高费方案产生

1.中/高费方案针对性强,与清洁生产目标一致,能解决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关键问题

2
中/高费方案可行性分析

2.中/高费方案具备详实的技术、经济、环境分析;所量化数据有统计依据和计算过程,数据真实可靠

 5
中/高费方案预期效果

3.中/高费方案实施结果分析能够保障清洁生产目标的完成。

3
中/高费实

施保障

4.中/高费方案具备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人财物保障的支撑证明。

5
清洁生产绩效18+4★清洁生产工艺与装备1.按照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要求对相关指标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前后的测算、对比,评估绩效。

2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2.按照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要求对相关指标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前后的测算、对比;“双有”企业有毒有害物质替代、使用量、产生量及排放量的变化能够通过相应的测算数据或现场能验证。

2
★产品指标3.按照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要求对相关指标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前后的测算、对比,评估绩效。

2
污染物产生指标4.按照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要求对相关指标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前后的测算、对比,评估绩效。

4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5.按照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要求对相关指标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前后的测算、对比,评估绩效。

2
环境管理方面指标6.按照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要求对相关指标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前后的测算、对比,评估绩效。

2
污染物排放指标7.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前后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主要污染物监测报告为依据,评估绩效。

4
清洁生产

目标

8.完成了设置的近期清洁生产目标,并能够通过技术文件、测算过程或现场设备、检测等手段验证。

4

持续清洁生产机制

7推进清洁生产组织机构1.企业审核工作机构转化为企业长期持续推进清洁生产的常设机构。

2
持续清洁生产计划2.有未完成方案实施计划及持续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

2
3.有持续的清洁生产培训计划。

1
清洁生产管理系统4.相关制度落实到管理规程、操作规程、作业文件、工艺卡片中,融入企业现有管理体系。

2
综合

分数

100
备注:

1.本表在使用、打分、评估过程中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要同时借助材料审核和现场勘查验证手段。

2.清洁生产绩效评估指标中带★号的项目为可选项,其分值不纳入综合分数百分以内,如果该项指标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后有改进,则可按分值设定加分。

文档

清洁生产标准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方法初稿)10-11-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01□清洁生产标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方法Cleanerproductionstandard—methodsofcompulsorycleanerproductionauditassessment(初稿)201□-□□-□□发布2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推进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规范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