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十二五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几个奠基期?
2. 哪次会议明确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 我们要以什么为目标,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A.产业的生态化 |
B.产业的人本化 |
C.产业的文明化 |
D.产业的智能化 |
4. 转型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5. 以现代高速铁路为支撑,在多少半径内,使分散的大中城市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网络城市群?
A.在500至200公里半径内 |
B.在200至100公里半径内 |
C.在100至50公里半径内 |
D.在50至20公里半径内 |
6. 推进外源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型有几个战略着力点?
7. 从21世纪开始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力是什么?
8. 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
A.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型 |
B.由多极向两极化转型 |
C.由多极向单极化转型 |
D.由单极向多极化转型 |
9. 世界经济形态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
A.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 |
B.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 |
C.从知识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 |
D.从生态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 |
10. 最近召开了什么会议,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规划建议?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着哪些战略任务?
2. 国际社会正在发生哪几方面的转型?
A.世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型 |
B.世界经济形态的转型 |
C.世界价值观的转型 |
D.世界格局的转型 |
3. 中国经济与社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哪些难题?
A.如何启动与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
B.如何建立一个福利共享的和谐社会 |
C.能源与环境约束的难题 |
D.如何使的治理模式和理念适应中国经济发展 |
4. 在"十二五"期间协调好速度与结构的关系,要处理好哪些问题?
A.要防止已经形成巨大惯性力的重化工投资再度扩张 |
B.要走出投资一定会带动就业的误区 |
C.要提高对经济增长质量目标强化与 |
D.要提高"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
5. 如何实施生态经济?
A.振兴中国资源禀赋优势产业 |
B.探索建立GDP与国民福利总量均衡增长的新宏观体系 |
C.启动消费端的低碳解决方案 |
D.探索传统工业经济向智能化、生态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 |
三、判断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推动新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尚未形成。
2. 中国要完成使碳排放减低60%的承诺,从现在开始要启动消费端的低碳解决方案。
3. 从外源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型,是中国实现增长方式转型的根本任务。
4. 在现代经济系统中存在着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的消费是高消费、高碳消费;另一方面我们花大量的钱解决生产领域的能耗。
5. 美国的城市化模式是以铁路交通为基础打造的城市化模式。
6.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三辆马车", 指的是进口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7. 在"十二五"期间要把增长速度的预期调整下来,用经济增长质量的目标来替代原先对速度的单纯追求。
8. 民生产业是高就业产业,是富民产业,所以民生产业是税源产业。
9. 我们要以现代次高速公路为支撑,在100至50公里半径内,形成小城镇与乡村共享的城乡文明网。
10. 国家治理的新模式是生态立国、经济富国、文明强国、文化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