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语文园地四 | 姓 名 | 陈伟渠 | |||
教学内容 | 习作《我学会了 》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在自主的感悟下,能清楚、具体地写一次学习本领的经历。 |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自由表达,提高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交流、表达的快乐。 | |||||
教学重点 | 能具体地把一次学习的经历说清楚。 | |||||
教学难点 | 把学习的过程说具体,写具体。 | |||||
教具、学具准备 | 准备习作例文 | |||||
教 学 过 程 | 教学各环节赏析或教学环节再设计 | |||||
一、课前活动,展示自己。 利用一分钟,选几个同学展示自己这段时间积累的好词好句。 二、指导选材,体验难忘。 1、指导选材。 (1)、 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一些词语,如:拖地、游泳、踢毽子、弹钢琴、骑自行车、洗碗、放风筝、洗衣服、炒鸡蛋、跳拉丁舞、书法、爵士鼓、煮饭……(思路可以开阔,想的内容可以丰富一些,并在每种本领前面标上序号) (2)、 请同学们来看一看,屏幕上的本领,你都会几种,把它们的序号写在一张纸上。 2、体验难忘。 学生选好之后,问一问,在这些本领里面,哪一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三、点拨思路,体验写法 1、出示范文,分析体会。 学 做 菠 萝 饭 一天晚饭后,我无意间发现北京电视七台正在播放做菠萝饭的过程,那画面上的菠萝饭看起来太诱人了!于是我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还找张纸把菠萝饭的做法记了下来。 第二天,我让妈妈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大菠箩和一斤糯米,放学后,我先把糯米泡上,然后再去写作业。一个多小时后,我按电视上教的,把泡好的糯米上锅蒸十分钟。趁这空闲,我开始在妈妈的帮助下切菠萝。由于劲小,我左手扶着菠萝粗壮的“身子”,右手握住刀柄,借用妈妈的劲,切下了一个“菠萝帽”。下一步该做什么了?我一下想不起来了,赶紧找出记录做法的那张纸,一念,恍然大悟,挖果肉。明确任务,说干就干,没几分钟,金黄金黄的菠萝肉就进了盘子,这时满屋都飘着浓浓的香味。接下来,我小心地把菠萝切成丁,放到蒸好的糯米上,并加糖搅拌均匀,之后把它们盛到在菠萝壳里再蒸二十五分钟。在我的期盼中,饭蒸好了,妈妈拿出来,看着晶莹剔透的糯米和黄黄的菠萝,深吸一口气说:“太香了!”然后又尝了一口,由衷地赞叹道:“我宝贝学做的菠萝饭,味道真不赖。粘粘的,可真好吃呀!”我听了心里美滋滋。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项新本领——做菠萝饭。带着成功的喜悦,我想:以后我还要学会做更多的好吃的美食,给辛苦了一天的爸爸、妈妈吃。 (1)、选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2)、小组说说这篇作文什么地方写的好,好在哪里? (3)、全班交流,教师适当评价(重点好词好句、心理活动、写法的方面)。 2、巩固训练。(课件出示) 我是小能手 一、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1、我在凉菜里滴了几滴香油,果然(),把我馋的()。 2、我决定擦玻璃,我先准备好()()()再()。一切准备完毕,我便开始擦玻璃。 二、抒情我最棒 3、()的暑假倒来了。这天中午,(),爸爸说要教我学游泳。来到游泳池,我()地下了水。 1、我()学会游泳,我()。 2、吃着自己做的饭,心里()。 3、我怀着()心情,走在去爷爷家的路上 4、看着别人在水里(),我()。 5、老师夸我画的(),我()。 四、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说清楚学会的过程。说真事,有顺序,写具体。 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文章有活力,有个性,打动人。 五、变格创新,自由表达。 1、小组说说自己学会的本领。小组长做好分工,及时纠正。 2、向全班汇报自己学会的本领。 3、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做评价,老师相机指导。 4、练写并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佳作展览,营造氛围 欣赏精彩词、句、段,让学生上台有感情地朗读,请同学说说读后感受。 (2)、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小组欣赏。请同桌同学一起交流,读读自己文章中最满意的片段,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再推荐一篇精彩佳作或一个优秀的片段,参加全班交流、欣赏。 | ||||||
板 书 设 计 | ||||||
我学会了XX 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学会后感受 ( 聪明、能干) | ||||||
教 后 反 思 |
课 题 | 语文园地四 | 姓 名 | 陈伟渠 | |||
教学内容 | 语文园地四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读读背背12个词语,看图积累成语 。 | ||||
过程与方法 | 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通过阅读图画,看图说成语。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 | |||||
教学重点 | 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 | |||||
教学难点 | 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 | |||||
教具、学具准备 | 写有例题的小黑板 | |||||
教 学 过 程 | 教学各环节赏析或教学环节再设计 | |||||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同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4.教师引导、小结:这些词语中,每组两个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左边那个字是右边那个字的声旁,左边那个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右边那个字。 5.齐读词语,积累词语。 6.拓展练习:你能找出也具有这种规律的词语吗? 二、日积月累 我会填: 光彩夺目的(春天)(宝石)(焰火) 清澈见底的(小溪)(湖水)(池塘) 弯弯曲曲地(流淌)(爬行)(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说)(点点头)(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 时间过得(真快)(太慢了)(像闪电一样) 让学生自由说,目的在于积累。你们发现这三个“的、得、地”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吗? 三、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读词语,要求读准确。 2.用自己熟悉的词语练习说话。 3.哪些词语是你不懂的,提出质疑。 4.你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说什么的? 5.读读背背这些词语,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四、看图说成语 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再收集一些画迷来互问互猜。 根据成语,画出图画。
| ||||||
板 书 设 计 | ||||||
语文园地四 一、形声字(表音,表义) 二、的、得、地 ( )的+表示事物的词 ( )地+表示动作的词 ( )得+前面那词的具体描写 三、积累成语 | ||||||
教 后 反 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