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卖了那么久高价 我替你跳楼大甩卖一回
哲学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它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而马克思哲学又是在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完整的吸纳了古今中外人类最优秀的哲学成果,成功的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学习它的哲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但是,哲学博大精深,我只能结合白己的理解说说我的一点体会.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件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白己。作为大学生,更应该看到我们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从而更主动积极地观察社会生活,努力的在社会的这个“大学”中锻炼白己而不是选择逃避.另外,我们更应该看到,事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他又是时时刻刻发展变化着的,马克思哲学观点认为运动是绝对存在的,静止是相对存在的如果静止的看问题,就会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一部中国的近代史就可以做最好的证明,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明成果,长期在世界上各个领域独领风骚,于是乎就有了天朝上国的心态.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却在这段时间迅速发展壮大,并且以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近一个世纪的屈辱,记得二上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刻舟求剑”每个人都会觉得很搞笑吧,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就非常非常多,当你哪一大突然豁然开朗时,你还能笑得出来吗?
事物是在时时刻刻变化当中,但是他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了马克思哲学原理后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长期的量变最后演化成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这两种状态,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明自了这一点后,我们在做事情时就不会急于求成,盲目乱干,而是要踏踏实实地进行量的积累,坚持适度的原则.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就应该不失时机的将量变转化为质变而不是畏缩不前贻误时机.在生活中,在我们做事情时,想一想这个原理吧,仔细考虑一下然后再做你会受益良多.许多同学在学习时好高骛远,平时不好学习积累知识,在考试时却妄想通过几天的突击达到很好的成绩,如果没有就会一下子垂头丧气白暴自弃,又陷入了自卑的怪圈.找工作时有些同学也是如此,既想找一个轻松愉快的但是有挣钱多的工 作,或者找一个铁饭碗,一辈子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好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在平时学习中厚积才能在考试中薄发,在工作中逐渐锻炼自己,将白己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唯有如此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因为真正的铁饭碗不是一辈子只干同一个工作,而是在任何一 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干得出色,这才是一个人的价值的最好体现.
明白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这个规律,下面就该具体探讨我们究竟该怎么做了.我们知道社会是极其复杂的组合体,而且他又处在不断变化当中,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说了这么多,就是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是马克思哲学原理的精华所在,就是在做一切事情时,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入实践中去调查去发现.在研究中,要反对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看问题。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只了解一方,而不了解另一方;只知局部,不知全体。所谓表而性,就是不知道深入事物内部去精细地研究矛盾的特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我们才会彻底的避免主观片面的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带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我们党在经过巨大的代价之后才认识到这一点,先是战争年代,以王明为代表的所谓留苏派,主张完全按照马列的理论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这种教条主义的做法给党带来非常严重的灾难.幸亏后来毛泽尔同志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一套正确的理论,将引向了一条光明的逆路.后来又是建国后的种种左倾错误,如大跃进和主义风.这都是脱离实际的行为.直到十一届二中全会光与真理实践的讨论后,提出了具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我们个人也是如此,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和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目标,我们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迷失自己,才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向光明.慢慢完善和改进自己,扬长避短,做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