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共 29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众多的教育目的论中,对我国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E:重视个别差异
2、以下属于马赫带现象的是。
A: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了
B:冬天在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儿就不觉得冷了
C:吃完苦药以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了
D: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3、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属于( )
A:个别教学法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法
D:道尔顿制
4、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瑞士心理学家( )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格塞尔
D:洛克
5、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____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6、《学记》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E:重视个别差异
7、从原始人和幼儿的教育起源于模仿来探讨教育起源的心理学家是( )
A:勒图尔诺
B:沛西·能
C:孟禄
D:凯洛夫
8、能够为智育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的是__
A.德育
B.体育
C.美育
D.劳动技术教育
9、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等,这是属于____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模型直观
10、与鲁迅有关的文学社团是。
A:创造社
B:太阳社
C:语丝社
D:新月社
11、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____
A:1985年
B:19年
C:1993年
D:1995年
12、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__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3、最古老、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实践法
14、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A:形象
B:知觉
C:表面特征的
D:深层特征的
E:重视个别差异
15、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历史中,首次提出“教育要心理学化”的人是____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奇
C:杜威
D:维果茨基
16、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__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17、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研究课题的来源?( )
A: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B: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
C:教学课题的提出
D: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18、决定教师职业能否有作为的根本是__。
A.教师的能力
B.教师的文化素养
C.教师的科研水平
D.教师的职业道德
19、教育法律关系形成的前提是__。
A.教育法律规范
B.教育法律文件
C.教育法律规定
D.教育法律文书
20、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所得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方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是()。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诊断评价
21、在课后评价时,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更关注__
A. 课堂管理问题
B.课的特点
C.上课的有效性
D.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
22、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__
A.《大教学论》
B.《雄辩术原理》
C.《学记》
D.《论语》
23、义务教育实行__________领导,______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______管理为主的。()
A.;省、自治区、直辖市;县级
B.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级;县级
C.;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级
D.;市级;县级
24、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____
A:识记
B:回忆
C:储存
D:再认
25、实现了几何和代数结合的是。
A: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
B:牛顿建立微积分学
C: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学
D: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学
26、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
A:乡村幼儿园
B: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C:北平香山幼稚园
D:蒙养院
2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28、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29、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____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它不必客服认知障碍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共 29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____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梅依曼
D:洛克
2、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__中。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中庸》
3、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包括( )
A:定向功能
B:功能
C:管理功能
D:评价功能
E:执行功能
4、”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这一观点源自于____
A:联结学习理论
B:认知一结构理论
C: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对学习时间的管理属于下列。
A:元认知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6、学校咨询活动要取得成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_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个别学生,个别问题,个别对待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7、小学儿童观察能力分为几个阶段,在幼儿期主要是_____的发展__
A.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B.认识“个别现象”阶段
C.认识“因果关系”阶段
D.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8、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是( )
A:学习活动总量
B:学时
C:学习强度
D:知识学习量
9、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学生将该单词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A.谐音法
B.组织策略
C.形象联想
D.精细加工策略
E.复述策略
10、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__。
A.教学策略
B.教学原则
C.教学手段
D.教学形式
11、—Aren’t you Mary’s sister? —____I’m her aunt.
A:Yes,I am
B:No,I’m not
C:Yes,I’m not
D:No,I am
12、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____
A:《论语》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13、从宏观角度看,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和()。
A.教育学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专业知识
14、法国历史上“雾月政变”的发动者是( )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丹东
D:戴高乐
15、20世纪20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
A:鲁迅
B:徐特立
C:陶行知
D:梁启超
16、有的教师一谈到幼小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这忽视了____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C:多样性
D:均衡化
17、经济政治作用于教育的中介是
A:语言
B:制度
C:文化
D:人口
18、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A:尝试与顿悟
B:同化与顺应
C:平衡与守恒
D:刺激与反应
19、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____
A:发展
B:成长
C:成熟
D:生长
20、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____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21、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____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22、群体的功能是__。
A.评价性功能
B.导向性功能
C.生产性功能
D.发动性功能
E.维持性功能
2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
A.备课
B.上课
C.练习与复习
D.考试
24、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__。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B.知识广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个性
E.改善实践
25、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__。
A.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B.借助工具认识事物
C.认识对象的间接性
D.认识方式的间接性
E.学生是不成熟的认识主体
26、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
A:乡村幼儿园
B: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C:北平香山幼稚园
D:蒙养院
2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28、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29、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____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它不必客服认知障碍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