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35:47
文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方案及教案一、复习指导思想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学问进展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稳固数概念,进步计算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开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实力进步的胜利体验,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的。1、查漏补缺  通过对根底学问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相识,使所学的学问内化为学生的学问素养。使学生对学问的驾驭理解由感性相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相识上来。2、敏捷解题,进步综合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学问进展分类、整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方案及教案一、复习指导思想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学问进展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稳固数概念,进步计算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开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实力进步的胜利体验,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的。1、查漏补缺  通过对根底学问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相识,使所学的学问内化为学生的学问素养。使学生对学问的驾驭理解由感性相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相识上来。2、敏捷解题,进步综合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学问进展分类、整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方案及教案

一、复习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学问进展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稳固数概念,进步计算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开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实力进步的胜利体验,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的。

1、查漏补缺  通过对根底学问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相识,使所学的学问内化为学生的学问素养。使学生对学问的驾驭理解由感性相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相识上来。2、敏捷解题,进步综合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学问进展分类、整理,扶植学生找出各学问之间的联络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好的学问体系。到达举一反三、能综合、敏捷地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应用数学实力。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留意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育,开展学生逻辑思维实力。4、养成学生仔细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复习内容:

1、数及代数

第一单元、大数的相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图形及几何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统计及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  

4、数学思想方法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合理支配〕

三、复习目的:

1.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改写等学问有进一步的相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构造;

2.进一步稳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进步用计算器进展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究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相识;

3.驾驭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相识角,能正确画出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驾驭统计的根本学问和方法,并能依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统计图,分析结果。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进步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验回忆本学期的学习状况,以及整理学问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育反思的意识和实力。

四、复习重难点

1、乘、除法的计算精确性的进步和应用。

2、对角的度量和平行、垂直的相识。

3、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及应用。

五、复习措施:

1、按总复习单元的依次进展学问方块分类的疏理性复习,加强学问间的联络。

2、逐单元、有重点进展复习。

提纲挈领式的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展复习。采纳“看、读、想、练、说、评〞的方法进展复习。看,看课文中有关运算方法、算理的词句。读,读这些词句,做到对本单元心中有数。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查这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刚好提出,解决。练,通过作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稳固学问。说,对于练习中有关的算理、数量关系等思维过程说出来,理清思路。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加深对题的印象。

3、抓薄弱环节,进展集中练习。

针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纳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稳固复习的目的。多练精讲中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 选择性做综合试卷,形成综合处理实力。

用做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学问进展综合考验,培育学生的解题实力,理解学生的缺乏,实行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

5、抓住个别落后生,实行一对一的复习。

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实行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稳固学问,缩小落后面。

通过以上多种复习手段,使学生到达应有的教学目的,获得必需的数学学问。

六、课时支配 

多3课时

空2课时

统1课时

第一课时  大数的相识复习〔一〕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依次表。

2.进一步复习稳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结合练 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育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复习稳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教学关键:

以练习的方式来稳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依次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2.在黑板上挂数位依次表,问: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

生:从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到千万位为万级。

3.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

4.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5.讲评练习有关这方面的练习。

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留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起。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如:4005 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084 3005 2021〔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

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

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

①每一级的末尾有零。

如:7 0000       读作:七百八十九万

  45 0000 0000      读作:四十五亿

师: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中间和末尾有零的状况。

如:4005 2136    读作: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435 0871 0532    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

师: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

生: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

师: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

生:都只读一个零。

4.请同学把读法的法那么在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留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推断最高位是那一位,从最高位写到最低位。

七千万零五百〔7000 0500〕

2.师: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

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当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万〔521 0000〕

3.师: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7000 0050〕

生: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六百万八千〔600 8000〕

4.请同学总结写法,个别请,这里比较简洁,可以请中等的学生答复。

四、比较大小

师: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当怎么做?第一步?有几种状况?

生:第一步分级。

师:假如数位一样和不同怎么办?

看题目:20 8090>20 0809

生:数位一样时,要从最高位比较,假如最高位一样,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生确定,假如学生答复不完好,可以请同学补充。

如:1900<2万

师:假如遇到这样的数时,应当怎么办?

生:可以先把2万化成阿拉伯数字。

师:然后在依据比较的方法。

如:3458<123456 

生: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五、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1.整亿整万的数。

如:470 0000=470万     127 0000 0000=127亿

师: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

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

2.求近似数

如:1292 4800≈1292万   2 7200 0000≈3亿   35 0720 0000≈35亿

师:求近似数要怎么求?

生: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整数和近似数是不同的,要留意符号。

六、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第二课时   大数的相识复习〔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相识万以内数的根底上,进一步相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驾驭数位依次表,依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育数感。

教学重点: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育数感。

教学难点: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育数感。

教学关键:

驾驭数位依次表,依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数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第一关:明辨概念。〔以抢答形式出现,师赐予点评〕

一、填空。

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⑵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

⑶1702030009是〔10〕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

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

⑸一个数是由7个十万、6个万和3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76?0030〕。

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8005?0000〕。

⑺1个百万是〔10〕个十万,1个千万是〔10〕个百万,〔100〕个百万是一亿。

⑻在4和6之间填上〔5〕个0,这个数就万为四百万零六。

⑼30300030最高位上的3表示〔3个千万〕,中间的3表示〔3个十万〕,最终的3表示〔3个十〕。

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随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515151〕。

⑾591000是由〔59〕个〔万〕和〔1000〕个〔一〕组成。

二、推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⑵4321>4320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

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⑴13500000元=〔  〕。

A、135元   B、1350元   C、1350万   D、1350万元

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  〕个零。

A、1   B、2   C、3   D、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八位数。

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亿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  〕。

A、207375   B、2070375   C、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  〕。

A、19998   B、20003   C、21000 

第二关:细答根本〔先让学生完成,集体讲评〕

一、在〇里填上“>〞、“<〞或“=〞。

567765〇576756     3560000〇356万

二、按要求写数。

90000000000吨=900亿吨    810000千克=81万千克

三、求近似数。

74380≈74万〔四舍五入到万位〕。

1309998572≈13亿〔四舍五入到亿位〕。

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思索,再讲评〕

一、依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

〔500000000〕+〔2000000〕+〔700000〕=502700000

〔3000000〕+〔800000〕+〔9〕=3800009

二、用2、7、0、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73210〕,最小的数是〔10237〕,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数是〔70123〕,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数是〔32710〕。

三、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

⑴只读一个零:50047,50074,40057,40075,70045,70054

⑵读两个零:50407,40507,70405,50704,40705,70504

⑶一个零也不读:54700,45700,75400,57400,47500,74500

第三课时:复习多位数的相识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稳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驾驭数位依次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驾驭改写和省略的方法。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

重难点:进步实际解题实力。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2005年,某省的小学在校人数是九万六千八百零三人,写作〔     〕,该省这一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四十二亿零六千八百三十元,写作〔            〕。

“四舍五入〞法改写下面各数。

 2830750000≈〔       〕亿         9086≈〔       〕万

○内填上“>〞、“<〞或“=〞。

7.20403000600读作〔                  〕,最高位是〔    〕,其中“4”表示〔  〕个〔    〕。

二、推断题

1.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

2.长方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                        〔     〕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行能是三位数。                〔     〕

4.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     〕

5.比最大的八位数多1的数是一千万。                〔    〕

第四课时:复习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稳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敏捷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改变的规律正确娴熟地计算。

2、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使学生参及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沟通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学问网络。 

教学重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改变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正确娴熟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学问进展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2、翻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展归纳。

哪个小组情愿汇报你们组的沟通状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简洁出错?

学生沟通、汇报、补充。

二、复习学问点

1、复习口算

干脆说结果。

420÷60=   54÷3=    60÷30=    250÷50=

130×5=    2×380=   150×6=   18×3=    23×4= 

 7×13=    460×2=    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 710÷92≈ 543÷90≈ 350÷68≈ 455÷70≈  678÷80≈ 

59×103 ≈  720×12≈  315×72≈  408×18 ≈  209×29≈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3、复习积的改变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干脆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依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1〕948÷38=   2496÷47=    4325÷48=   3276÷84=

2〕245×27 =  530×48=      509×50=   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如今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4——8

补充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5×43            3276 ÷84            54×69

2、小林家的果园今年收了310千克梨,收的苹果是梨的19倍,大约收了多少千克苹果?

3、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4、四年级同学组织去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春游,共278人,每辆车有43个座位,假如保证每人一个座位,大约须要包几辆车?

第五课时:复习乘法和除法练习〔1〕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稳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敏捷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改变的规律正确娴熟地计算。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进步实际解题实力。

教学过程:

一、干脆写出得数。

50×70=        40×30=       25×40=         160×3=

60×40=        200×7=       12×30=         22×4=

25×20=        48×20=       300×5=         180×5=

18×3=         60×6=        35×4=          72×2=

15×30=        17×40=       190×3=         95×4=

185×4≈      154×28≈      592×21≈       108×34≈

252×19≈     313×32≈      612×19≈       710×38≈

二、我会填。

〔1〕70的14倍是(     ),106及80相乘,积是〔     〕。

〔2〕最小的三位数及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     )。

〔3〕飞。

〔4〕新城小学在校学生人数1068人,大约是〔     〕人。

           

〔5〕一只驼鸟奔跑的速度每小时58千米,可写作〔           〕。

 100米跑〞中,跑出每秒8米的好成果,写作〔        〕。

〔6〕85×25的积是〔     〕位数。125×80积的末尾有〔     〕个0。

〔>〞“<〞或“=〞。

     180×5     190×6           460×30     46×300

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0=3000,干脆写出下面各题的积。〔8分〕

     150×40=        75×200=        25×40=

2.笔算〔18分〕

   306×24=            703×50=            260×14=

   480×70=             65×390=            42×102=

四、让我来解答:

〔1〕一士多店平均每天售出饮料350支,这个月〔按31天计算〕共售出饮料多少支?

〔2〕小东从家走到学校要20分钟,他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5米/分,小东家离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3〕小华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他2分钟能跑多少米?

〔4〕张大伯把一车蔬菜送到菜市场,去时的速度40千米/时,用了3小时送到,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5〕打字员小芳每分钟大约打75个字,她打一篇文稿刚好用了40分钟,这篇文稿大约有多少字?

第六课时:复习乘法和除法练习〔2〕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稳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敏捷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改变的规律正确娴熟地计算。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重难点:进步实际解题实力。

教学过程:

一、干脆写得数。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1.270里面有90个30。                               〔     〕         

÷68的商是一位数。                           〔     〕      

4.用100元钱最多可以买3颗篮球。                  〔     〕     

÷50=30……2                               〔     〕      

三、专心选一选。

1.不变

       A.6             B..60

      A.7              B..9

      A.5              B..9

      A.5               B..7

四、用竖式计算。

  215÷36= =  196÷28=                                                                                                        

五、解决问题。

1.金鸻〔hé〕鸟迁徒时,途中可以不停留飞行40小时达3600千米,被称为鸟类中的“马拉松〞冠军,它每小时大约飞行多少千米?

2.“国庆〞节四〔1〕班的同学去郊游,王老师一共给他们照了216张照片。 一盒胶卷能照36张照片,王老师用了几盒胶卷?

3.小东看一本故事书,12天看了84页,照这样计算,小东23天一共能看多少页?

第七课时:复习空间及图形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络及区分,驾驭各种图形的特征。

2、驾驭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3、培育学生画图的实力。 

教学重点: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及平行的概念

教具: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空间及图形〞这部分学问进展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空间及图形

2、翻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展归纳。

哪个小组情愿汇报你们组的沟通状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简洁出错?

沟通汇报补充。

二、复习学问点

1、复习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随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

出题进展推断。

A、什么叫角,角的大小及什么有关系?及什么没关系?

B、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

2〕用三角板拼角

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3〕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4〕 画指定度数的角。

65度、100度、155度、

画角的方法是什么?

用量角器画角,相互检查。

5〕出示图,计算角的度数

2、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画垂线

过直线上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三、练习内容:

1、出示图,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出示图,看看哪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哪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3、出示第119页的第12题。

四边形 

四边相等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有四个直角 

正方形 

√ 

√ 

 √ 

√ 

长方形 

 √ 

 √ 

√ 

平行四边形 

 √ 

 √ 

 
梯形 

  √ 

  
1〕学生完成上图。

2〕请学生依据上表中答案分类。

4、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标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再画出对应的高。 

5、有长方形纸做一个梯形,并标出这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6、完成第123页练习二十一的的第12题。 

 让学生完成后,老师讲评。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9——10题

第八课时:复习空间及图形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络及区分,驾驭各种图形的特征。驾驭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培育学生画图的实力。

重难点:进步实际解题实力。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填一填。

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        〕。

7.长方形相邻的两边是〔     〕的,相对的两边是〔       〕的。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1.平行线间的间隔 到处相等。             〔    〕

2.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                          

3.过直线L外一点A,画直线L的平行线能画4条。〔     〕                    

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     〔     〕

三、我会按要求做一做。

○,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下面画△。

○,不对称的图形画△。

四、按要求做一做。

1.用量角器画角。

  65°                   120°                 40°

2.数一数下列图中各有几个角。

〔     〕个              〔      〕个                  〔      〕个

五、动手画一画。

1.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画出下面图形底边上的高。

第九课时:复习统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稳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答复一些简洁的问题。

3、培育学生综合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依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学问进展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统计图

2、翻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情愿汇报你们组的沟通状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学问点

1、统计

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络和区分?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须要留意什么?

2、总复习13题

答复下列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一13题

依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答复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三、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60400    9024700   24950000

695200    38000200   305076000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

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

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7×63   3276÷84   74×59

4、估算

5、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6、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

7、、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8、、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9、、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玩耍,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须要多少只船?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第十课时:综合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进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的数学学习爱好。

重难点:进步实际解题实力。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20403000600读作〔                  〕,最高位是〔    〕,其中“4”表示〔  〕个〔    〕。

2、角的大小及角的两边〔        〕有关系。

3、计算42  375 时可以先把42看作〔    〕试商,商〔    〕,余数是〔     〕。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       〕叫做梯形。

5、272里面含有〔     〕个68,37的〔    〕倍是444。

6、在○填上“<〞、“>〞或“=〞。

235610    24561               450÷9     45÷9     

1080000     108万                 20×30     50

6、5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一个〔    〕角。

7、一列火车有29节车厢,每节车厢可以装82吨货物,这列火车大约可载货物〔     〕吨。

8、□72÷58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能填〔     〕;假如商是两位数,那么□里最小能填〔    〕。

二、推断题〔在括号里写“√〞或“╳〞〕

1、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

2、长方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                        〔     〕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行能是三位数。                〔     〕

4、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     〕

5、比最大的八位数多1的数是一千万。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在8和9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八亿零九万。

   A.6             B.7             C.8

2、捏住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它的周长是〔     〕。

   A.变长          B.不变          C.变短

3、数一数,右图中一共有〔     〕个梯形。

   A.三            B.四             C.五

4、0×50的积等于〔     〕。

   A.320×10        B.800×40       C.0×5

5、王老师有72元钱,他买24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      〕本。

   A.5              B.4             C.3

四、计算

1、干脆写出得数。

130×5=       2×380=        540÷3=         240÷40=

7+3×6=      90×9×0=      77÷11=         50×6=

2、用竖式计算。

118÷16=                              393÷25=

460×25=                              308×52=

五、依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答复下列问题。

          旋坊小学四年级同学给印度洋的海啸灾区捐款状况统计表 

人金额3元以下4-6元7-9元10元以上
四年1班121896
四年2班151785
   〔1〕依据统计表完成上面的统计图。

〔2〕四〔1〕班在的钱数捐得最多,这个级一共有人。

   〔3〕你还能发觉哪些信息?

六、解决问题。

1、肖逸学校的同学们和小挚友“手拉手〞,给小学捐书360套,每套20本。假如每人只读一本书,这些书可以满意6000人同时阅读吗?

2、3箱苹果共计135元。照这样计算。买12箱苹果共需多少元?

3、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6分,他的速度大约是125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千米?

4、学校开展环保活动,有四个小组搜集了768节废电池,每个小组有8人。他们平均每人搜集废电池多少节?

文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方案及教案一、复习指导思想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学问进展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稳固数概念,进步计算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开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实力进步的胜利体验,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的。1、查漏补缺  通过对根底学问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相识,使所学的学问内化为学生的学问素养。使学生对学问的驾驭理解由感性相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相识上来。2、敏捷解题,进步综合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学问进展分类、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