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 目 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及对物流的影响研究
专 业 物流管理
班 级 2010级4班
学 生 李 艳
指导教师 曾文杰
重庆交通大学
2014年
摘 要
电子商务是新经济时代下快速崛起并保持迅猛增长的行业。据艾瑞咨询,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3%。2014年后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2017年交易规模将达到21.6万亿元。毫无疑问,电子商务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电子商务两大巨头阿里巴巴与京东的IPO上市,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物流已成为双方战略部署的重点,阿里巴巴于2013年成立了“菜鸟网络”云物流,意图整合社会物流以期在5-7年后实现全国各地区的24小时送达;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也日趋完善。此外,电子商务O2O也异军突起,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发展的新模式。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也让我国快递物流业巨头顺丰开启了“嘿店”的部署。这一切的变化都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催化的,因此,研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就是为研究物流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在分析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发展趋势后,探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的影响,并对电子商务物流做出了近期展望。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影响,物流
ABSTRACT
E-commerce is raising rapidly in the new economic era and maintain rapid growth. China's e-commerce market size is 9.9 trillion yuan in 2013, an increase of 21.3%, and it will continue to grow with its transaction expected to be 21.6 trillion CNY (Chinese currency yuan) in 2017. There is no doubt that e-commerce has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s to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s China's e-commerce giants, Alibaba and Jingdong have both completed their project of IPO, and the competition in the field of e-commerc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logistics has become a strategic focus of both parties. Alibaba sets up a "rookie network " cloud logistics, intending to integrate social logistics to provide 24 hours express during nationwide after 5 to 7 years’ development. Jingdong’s self-built logistics system also become maturing. In addition, e-commerce O2O also sprung to form a new model which is combining online and offline. The booming of e-commerce also made the express giant——the SF starts its "Hey shop" plan. All these changes are catalyzed by the booming of e-commerc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udy of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After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s,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n the impact of logistics, and made a near-term outlook.
Keywords: E-commerce, the influence of E-commerce , Logistics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电子商务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子商务的大繁荣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电子商务是新经济时代下快速崛起并保持迅猛增长的行业。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3%,2014年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预计2017年交易规模仍将达到21.6万亿元[1]。毫无疑问,电子商务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子商务B2B市场巨头阿里巴巴独占B2B市场的半壁江上,而阿里2014已完成IPO上市,基本上阿里巴巴过去的发展代表了我国电子商务B2B的发展情况。我国电子商务B2C市场中,虽然格局尚未定型,但目前电子商务B2C市场由阿里的天猫商城、京东等巨头牢牢掌控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电子商务O2O也异军突起,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发展的新模式。这些变化都将对我国物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大大简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作成本[2]。而电子商务环境下,如果企业想保持成本优势,就必须以高效和可靠的物流运作为保证,这也是现代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3]。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催生了我国快递行业的发展,如顺丰、申通等。顺丰速运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就为客户(主要是工商、金融、贸易等企业)提供不同于传统邮政的个性化的速递服务,迅速占领市场。顺丰从成立以来一直不断创新,抓住商机,电子商务繁荣以来,顺丰在大力发展其传统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到如今开启社区便利店(嘿店)与线上的融合,试水电子商务O2O,其发展趋势将在下文叙述。
在竞争尤为激烈的电子商务领域中,物流已成为电商企业战略部署的重点。阿里巴巴成立了“菜鸟网络”云物流,意图整合社会物流以期在5-7后能实现全国2500个城市的24小时送达;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也日趋完善。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也让我国快递业巨头顺丰开启了“嘿店”的部署。冷链生鲜物流随着农产品电商逐步发展起来,物流业也将把布局延伸至农村。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催化的,因此,研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就是为研究物流的发展提供参考。
1.2研究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自萌芽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的功能、特点、对企业的影响等做了许多研究,如庞大莲、张冰新在《电子商务概论》中指出,电子商务具有交易效率高,交易虚拟化、交易方式透明化、交易成本低的特点。王玉玲在《电子商务原理与应用》中指出了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即企业必须服从新的商业规律,并重新审视企业价值链。段杨在《电子商务》中阐述了电子商务带给社会生活、货币、贸易等多方面的变化。电子商务是商流、信息流、物流的三流合一,许多专家学者对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发展也做了相关研究。如张永锋在《电子商务与物流现代化》中指出,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建立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体系是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效率,创造利润的必经之路。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4]。季仲勇在《浅谈电子商务对物流及其管理的影响》中指出,电子商务是新兴行业,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在商品交换环节上的体现。它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一身。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5]。吴新宇,宋艳,朱道立在《物流:电子商务的基石》中指出:我国应继续加强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并作好总体的物流发展战略规划,以达到我国物流发展的合理化和物流整体效益的最优化,改变目前我国物流业各部门互不协调、重复建设的现状。同时充分利用大中城市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实力,建立一些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全国性物流体系网络,推动物流业向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方面发展,为发展电子商务奠定良好的[6]。
纵观这些科研论文,专家学者对电子商务及物流的特点、存在问题等都做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这里不再一一阐述。本文正是在这些思考上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实际情况分析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做出了趋势预测,同时,探究了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和手段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案例观察法和归纳法。
在借鉴前人已有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同时通过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文献,来了解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并探究了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业与物流的影响。
1.3.2 研究框架与内容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对线下传统零售业的影响,随后探讨了这些变化对我国物流的影响。
第二章是电子商务概述,包括电子商务的概念,类型。第三章描述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史、现状及其对传统零售商的影响,例举了几个在电子商务浪潮中转型或者说创新成功的例子,如国美、苏宁、宜家家居、优衣库等。第四章运用PEST方法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环境。并定性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趋势。第五章讨论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的影响,主要是电子商务B2B对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影响及第三方物流在发展中向物流整合即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趋势,也讨论了电子商务B2C对快递业的影响,以及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繁荣下冷链物流、农村物流的发展趋势。最后做出了总结与展望。
第2章 电子商务概述
2.1 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E—commerce),就是在网络上开展展商务活动。当企业将它的主要业务通过企业内部网(Intranet)、外部网(Extranet)和Intemet与企业的职员、客户、供销商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直接相连时,其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就是电子商务[7]。电子商务并非简单的通过电子设施完成的商务活动,而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的集合,电子商务也是一种理念。在电子商务中,人们不再身临其境的接触实体货物,而是通过网络展示的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进行选择并贸易,通过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以及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完成交易。
2.2电子商务的类型
电子商务可被分为多种类型: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之间、线上/线下等多种类型。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最多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B2B)、企业与消费者之间(B2C)这两种类型,线上/线下(O2O)正在迅速发展。
2.2.1企业内部电子商务
通过防火墙,公司将自己的内部网与Internet 隔离,企业内部网(Intranet)是一种有效的商务工具,它可以用来自动处理商务操作及工作流,增加对重要系统和关键数据的存取,共享经验,共同解决客户问题,并保持组织间的联系。一个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网可以带来如下好处:增加商务活动处理的敏捷性,对市场状况能更快地做出反应,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8]。
2.2.2 企业间电子商务 (B2B)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Business,即B 2 B)是电子商务应用最重要和最受企业重视的形式,企业可以使用Intemet或其他网络对每笔交易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完成从订购到结算的全部交易行为,包括向供应商订货、签约、接受和使用电子资金转移、信用证、银行托收等方式进行付款,以及在商贸过程中发生的其他问题如索赔、商品发送管理和运输跟踪等。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经营额大,所需的各种软硬件环境较复杂,但是在EDI商务成功的基础上发展得最快[9]。
2.2.3 企业与消费者间电子商务 (B2C)
这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商务类型,以至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电子商务就只有这样一种模式。事实上,这缩小了电子商务的范围,错误地将电子商务与网上购物等同起来。近年来,随着万维网技术的兴起,出现了大量的网上商店,由于Internet提供了双向的交互通信,网上购物不仅成为了可能,而且成为了热门。由于这种模式节省了客户和企业双方的时间、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节省了各类不必要的开支。因而,这类模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此外,电子商务类型还有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ustomer to customer,即C2C)。C2C是用户对用户的模式,C2C商务平台就是通过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使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上网拍卖,而买方可以自行选择商品进行竞价[10]。
上述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的比较早也相对成熟的,不过我们也应注意到一些已经形成并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如:
B2G (企业与机构间的电子商务)
C2G (消费者与机构间的电子商务)
B2M (企业与相应产品的销售者或经理人之间的电子商务)B2M实质是是一种代理模式。
第3章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3.1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子商务始于被称为“电子商务年”的1998年。1998年11月18日,时任中国国家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就电子商务问题发言时说,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推广将给各成员国家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也正是这一年,我国电子商务开始迅速发展。
世界上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电子商务属于舶来品,我国对其研究也相对更晚些,但其进展较快。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及信息化的不断创新进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一大来源。纵观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见表3.1)。
表3.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致历程
| 时间 | 时期 | 代表性电商 | 状态 |
| 1997—2002 | 初创期 | 阿里巴巴、易趣、当当 | 举步维艰 |
| 2003—2007 | 快速发展期 | 阿里巴巴、京东等 | 迅速发展 |
| 2008年至今 | 创新发展期 | 阿里巴巴、京东等 | 竞争激烈 |
第二个阶段是2003年至2007年的快速发展期。2004年的“非典”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但对电子商务来说,却是寒冬里的暖春。这一年人们普遍接受了电子商务,并认识到电子商务给企业及家庭购物带来的便利。也开始出台了一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文件为电子商务发展指明了方向(《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京东商场正式开始电子商务营业,阿里巴巴建立淘宝网获得了巨大成功,支付宝也应运而生。
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至今的创新发展期。欧洲国家,特别是美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电子商务都受到影响开始萧条,但我国电子商务却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速并初步形成了特有的网络交易方式,中小电子商务企业、网民数量和物流快递行业都快速增长,平台化局面初步成型,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异常激烈。
3.2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对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持续高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3%,2014年后增速虽将放缓,但预计2017年交易规模仍将达到21.6万亿元(见图3.1)[1]。
图3.1 2011-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
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中,中小企业B2B占比51.7%,规模以上企业B2B占比26.2%,网络购物为18.6%,在线旅游为2.3%,O2O占比1.2%。如果大致分类,则为B2B占比77.9%,B2C占比18.6%,O2O为3.5%(见图3.2)。由此可见,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中,B2B占了绝大部分,下面笔者将对我国这三类电子商务进行分析。
图3.2 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细分行业构成
3.2.1 我国B2B电子商务现状
我国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增长比率虽有波动,但其市场交易规模一直稳步增长(见图3.8),由EnfoDesk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交易规模达7.1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9.7%(见图3.3)。2009年至2013年以来,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交易规模不断增长,由此可见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在激烈竞争市场中不断规范,不断探索并已形成一定规模。
图3.3 2009-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交易规模
由2009年至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收入环比增长率(见图3.3)可看出,2013年环比增长率为19.7%,这种增长并非昙花一现,而是中国电子商务B2B新增长期元年。这是因为,从宏观来说,首先国际经济早已回暖,全球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而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顺应内贸稳定增长趋势,获得发展;其次加大了对电子商务的扶持,不仅加大了扶持基金并鼓励建立网商产业园,保障了电子商务B2B发展环境。从微观上来说,经过20世纪以来的发展,电子商务B2B的市场影响力逐步增大。其次,B2B商业模式不断成熟,电子商务B2B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及对纵深化服务、深度管理并挖掘客户信息等需求逐步凸显,这极大的促进了电子商务B2B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最后,电子商务交易的可靠性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的不断完善都加强了客户对电子商务B2B的信心。
图3.4 2013年第4季度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收入份额
从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收入份额中可看到(见图3.4),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份额主要由阿里巴巴、慧聪网、环球资源网、网盛生意宝、敦煌网组成,其中,阿里巴巴占了46.4%。而随着B2B巨头阿里巴巴2013年IPO上市,电子商务B2B运营模式也更加明朗化。对于我国电子商务B2B市场而言,这将使得B2B市场更加公开透明,公众对假冒伪劣商品及信息欺诈问题的监督也更强,这不仅使得B2B卖家从公开透明的信息化中避免了不良规则,也使得买家能得到更好的权益保障,买卖双方都将得到有效的利益保障。
阿里电商B2B模式越加成熟,开始从电商平台向综合服务商转变。我国电子商务B2B企业主要通过收取采购商和供应商会员费,提供互联网营销服务获取盈利。但显然,目前我国电子商务B2B市场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虽然目前模式下交易规模与收入规模都在增长,但电子商务B2B的未来一定是构建流程闭环服务,提供综合服务,即在信息开端到交易到配套服务的各个环节向供应商采购商提供服务[11]。
3.2.2 我国B2C电子商务现状
1) B2C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2013年后我国内外贸经济、政治环境都逐渐转好,2013年中国网购B2C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图3.5显示了2008-2013中国B2C市场交易规模,可以看到,我国B2C电子商务正在走向成熟,并日益走进消费者生活。其因素在于用户已逐渐信赖成熟的网购市场,不断完善的电子商务市场让用户倾向于网上购物,而电商企业营销手段也不断创新,各电商打造的购物节均取得较好成绩并持续刷新纪录。
图3.5 2008-2013年中国B2C市场交易规模
2) 我国B2C市场巨头发展现状
我国的电子商务B2C市场虽风起云涌,市场定局尚未形成,但B2C市场已被几家巨型电商占领已是不争的事实。由图3.6可以看到,2013年我国B2C市场收入份额中,天猫占比为49.08%,几乎占据了电子商务B2C市场的半壁江山。份额占比依次为:京东占比18.16%,腾讯B2C占比5.68%,苏宁易购4.30%。
图3.6 2013年中国B2C市场收入份额
天猫多年的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淘宝网及阿里巴巴积累的丰富的用户及商户资源,及其提供的多样的产品服务,不断提高的行业影响力;连续的网络购物节也为其增加了用户与商户扩大了市场规模。位居第二的京东占比为18.16%,凭借完善的服务以及自建物流提供的快速的配送京东在中国电子商务B2C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京东2013年也在不断丰富其业务,推出了团购、京东超市等业务,并且丰富了其商品品类,吸引了更多商户,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天猫与京东虽然业务领域有重叠,但二者盈利模式不同。阿里是提供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从而收取平台出租费用,并提供各类电子商务服务从而盈利。而京东虽然也有这一类服务,但这并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京东的特色的3C类产品,商品“自采自销”,京东商品通过自建物流配送,而平台卖家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目前阿里巴巴打造的“菜鸟物流”横空出世,意在缓解中国网购B2C市场的物流压力,其目标是通过5至8年的努力打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物流大平台,在全国任意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送达。这与京东的自建物流显然大相径庭,关于二者的物流战略将在后文叙述。
腾讯B2C业务在2013年占比为5.68%。腾讯作为我国社交网络巨头,多年的发展为其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也就拥有了大量的流量资源,但流量的转化率较低,使得腾讯B2C电子商务表现平平。腾讯在2013年对其B2C业务进行了整合,优化了商家资源并剔除了重合业务,提升了其资源利用率。2014年腾讯已与京东合作,腾讯可能利用京东物流进行配送,或重新部署其电子商务B2C战略,未来双方发展模式尚未明朗。
苏宁本身就是中国家电零售业巨头,加入电子商务浪潮后,线上为苏宁易购,形成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整合后的苏宁凭借其自身品牌影响力、强大的线下供应链资源和产品价格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后来苏宁收购了PPTV,扩展了流量渠道,为其巩固市场份额并继续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2013年电子商务B2C市场中苏宁易购占比为4.30%,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苏宁也是我国传统零售商融合电子商务进行发展的成功案例之一。
亚马逊虽然在国际市场有着非常不错的成绩,但2013年亚马逊中国在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上占比为2.72%,显然其在中国市场却并没有发挥好其自身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亚马逊在国外凭借的是其超强的物流能力,但中国物流市场尚未成熟,亚马逊的物流优势在中国发挥不出来,或者说暂时发挥不出来。亚马逊的开放性平台亚马逊物流的盈利渠道——“仓储服务”以及“配送服务”还未对亚马逊中国盈利做出贡献。
当当网作为我国首个网上书籍电商,2013年电子商务B2C占比为2.12%。当当网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其服务水平,表现之一就是改善物流。近日,当当网新建的10万平米天津仓库建成并投入使用。执行自建仓储中心和数千万当当网用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则是当当网多年以来建构的“社会化物流”系统——众多第三方物流公司,当当网每天将完成数十万订单的配送服务,预计今年订单量将翻一番。今年6月底,当当网的提速工程也将接近尾声。届时当当网服务的2500多个城市区县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速度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当当网70%以上的订单将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当当网整合物流体系,希望开放协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其实际表现有待市场检验。
3.3网上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商的影响
毫无疑问,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给线下传统商家带来了巨大冲击。从表3.1中可以看到,电子商务对图书、3C、食品、服装、家纺类零售商冲击较大,面对挑战,多数传统商家选择进军电子商务。本章将主要对3C类的传统型零售商苏宁、服装类的优衣库及家居类的宜家进行分析。多数传统型零售商已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如苏宁,国美以及一些服装品牌商,他们凭借多年传统商务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口碑,正确选择网上电子商务B2C运营模式,在激烈的电子商务B2C中获取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还有一些传统商家另辟蹊径,选择了O2O模式,即线上线下进行互动,互动模式可以是线上可查询到相应店铺货品信息,包括价格,商品位于店面商铺位置,存货情况等信息,但用户不能进行网上交易只能前往实体店铺进行购买。这样商家网上商铺的目的只是吸引用户到实体店,通过完美的实体消费体验吸引顾客,从而获得盈利,这种模式成功的典型是宜家家居。下面将详细讨论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家的影响。
表3.1 电子商务对不同产品冲击分析
| 产品 | 影响分析 | 影响程度 |
| 黄金珠宝 | 受制于品牌壁垒、实物含量、质量检测等诸多方面信息的不对称线下购物体验仍是黄金珠宝销售的主流渠道 | 较小 |
| 化妆品 | 娇兰佳人和屈臣氏等连锁店成为女性消费者首选、国际一线品牌主要集中与百货商店渠道、网络销售难辨真假 | 冲击有限 |
| 图书、3C、食品 | 相对容易标准化、网络购买价格便宜 | 冲击较大 |
| 服装、家纺 | 消费量大、网络购物价格便宜、网络购物售后体系建立 | 冲击最大 |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统零售商有很多,服装类的如李宁,日化类的如宝洁,3C类的如苏宁、国美。前两者都是较常见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即网店和实体店同时运营,用户既可以在网上进行购物,也可以在线下实体店铺消费。这种类型比较好操作,因为国内网络B2C已较成熟,传统商家只需利用现有第三方平台资源或开发企业购物网站进行网络店铺的经营。只要保障商品的质量,控制好供货渠道,加之用户可以在实体店铺体验后进行网络购买,这样的模式是较受消费者青睐的。第二种线上线下相结合就是苏宁模式(目前京东、顺丰嘿店也在尝试这种模式,只是京东是由线上带动线下,顺丰嘿店是扩展新业务并不是传统零售商,因此这里不作讨论)。苏宁在经历电子商务冲击后,立即意识到电子商务是未来消费趋势,因此迅速采取行动顺势而为。苏宁成立的苏宁易购网络购物网站于2009年8月18日上线试运营。2010年1月25日,苏宁电器在南京总部宣布,公司的B2C网购平台“苏宁易购”将于2月1日正式上线,并将自主采购、运营,苏宁电器也由此正式出手电子商务B2C领域。此后,苏宁易购开始自建物流中心,开始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苏宁在涉足电子商务不久,便实行线上线下同品同价,商品配送使得物流成本急剧上升。随后,苏宁将打造线下实体门店与电子商务平台融合的创新性商业平台形成创新的商业模式,这样,苏宁的未来才会明朗。未来苏宁将力图实现“无论是互联网还是门店,面向用户的部分都是前端,后端是通过开放平台对整个行业标准、资源和商业模式的整合”。这样一来,“如果有一天,顾客在苏宁门店里的苏宁易购网上购物,或者顾客在苏宁易购网站上去浏览产品时,可以先在苏宁门店体验,然后在互联网平台上下单。”[12]
3.3.2 传统零售商借力电子商务O2O
电子商务的冲击使得线下实体店基本已涉足电子商务,苏宁的线上线下同价,虽使其获得了发展但也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副作用;银泰直接放弃了线下投诚天猫。在各类实体商家加盟电子商务的浪潮中,宜家不得不算得上一个反例。宜家并没有开始网上购物,但宜家一组最新的经营数据如下,“宜家,目前全球338家门店,275亿欧元销售额,7.75亿人流量,11亿官网访问量。全球最大十家商场中有八家在华落户,宜家中国的销售额超过63亿元,比上一财年增长17%”。在电子商务对实体商家摧枯拉朽式冲击面前,宜家似乎并未受到较大冲击,业务却稳步增长。宜家采取的融合电子商务策略如下:
首先,宜家建立了强大的自媒体矩阵,包括信息完善,颇具吸引力的官方网站;可以看产品、看信息、看库存,然后生成购物清单的APP和网站;建立在新浪微博上的网上社区(65万粉丝);聚集大量宜家粉丝的豆瓣小站。这一切的目标,都是通过产品与互动,来为宜家塑造“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品牌定位。消费者可以非常便利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如果你要购买,就必须去宜家卖场,各种信息能够让你非常容易在现场找到。宜家在网上电子商务做的,只是把消费者吸引到实体店铺,再由宜家发挥其提供“完美的家居购物体验”的特长,从而赢得市场。
相似的案例还有优衣库。优衣库不仅没有减弱或抛弃线下实体店,反而将重心向其倾斜。优衣库采用的思路是一种O2O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先装APP,再开店”的战略。优衣库的用户遍布全国,但并不是全国都有优衣库的门店,优衣库通过APP,先进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再根据城市热门度选择开店地址。优衣库的天猫旗舰店与门店同价,而APP提供的优惠卷只能在门店使用,加上门店良好的购物体验使得优衣库的线上线下都得到了发展。
无论是国美苏宁的线上B2C网络购物与线下实体门店共同发展还是宜家的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宣传而专注于发挥实体门店优势,这些传统零售商在面对电子商务的冲击时,都因地自宜的采取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获得了发展。这对我国其他零售业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第4章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4.1 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分析
欧美等国的企业需求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因此应运而生。当互联网时代来临时,欧美国家已具备了较为先进的电子商务基础[13]。首先,欧洲家庭经济条件较优裕,电脑普及率高,网民群体庞大;其次,欧美国家普遍拥有完善的信用保障体系,实行信用卡消费制度,这解决了电子商务的支付及消费安全问题;最后,欧美国家近百年的仓储运输体系的发展,使得物流配送体系相当完善、正规。而我国则不同,我国物流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就存在,但只是从事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简单的物流活动。1979年,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并随着改革开放取得了较大发展。而电子商务物流是在被称为“电子商务年”的1998年开始迅速发展,并开始走向物流现代化的道路。也就是说,我国是先有电子商务再是国家、行业、企业努力创造条件配合其发展。因此,探究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就有必要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本节将使用PEST分析法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见图4.1)。
图4.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环境
4.1.1 电子商务发展的政治环境分析
我国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始终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以来相继颁发了多项相关法规。比较纲领性的是国家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加快推进信息化发展的任务分工等文件,此外还有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互联网,有关互联网管理的各种文件,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等,这些文件都对我国电子商务的推进有着重大影响。截至2010年12月,网购用户规模达到1.61亿,使用率提升至35.1%,2010年用户年增长48.6%,增幅在各类应用中居于首位,的支持是推动网络用户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010年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和规范文件,对网络购物的扶持和促进力度明显增加。在国家《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支撑体系、技术服务和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并取得明显成效。”相关法律法规见附表1。
4.1.2 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中国目前GDP总量世界第二,人均GDP世界排名95。2010年国内经济结构转型起步,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4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见图4.2)。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近年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根据中国互联息中心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网民整体互联网应用呈现出三大特点,其中之一是商务类应用用户规模继续领涨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幅居首位,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商务类应用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更多的传统经济活动步入了互联网时代。
图4.2 2001-2013年中国GDP发展情况
4.1.3 电子商务发展的社会环境分析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7亿,较2012年提高3.7个百分点。商务类应用用户规模继续领涨。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年增幅是48.6%,是增幅最快的应用。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的使用率迅速提升,更多的经济活动已步入了互联网时代。
图4.3 2003-2013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变化情况
4.1.4 电子商务发展的技术环境分析
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以前的技术难题早已不是难题,目前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电子商务经营者都比较关心的安全、信誉、物流等问题都已解决。
目前技术上的发展有:首先是电子商务应用的不断普及和深化;其次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相应的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交易平台,而且这些平台正向专业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在支付行业、认证行业、物流行业都有相应的互相融合发展;最后是电子商务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互联网得到广泛的普及,宽带建设迅速展开。随着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集中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的基础网络安全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2010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名比例为45.8%,较2009年下降了10.8个百分点(见图4.4),人数也从2.17亿减少为2.09亿人,减少了近800万人。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也迅速发展。3G时代让手机电子商务B2C得到了普及,而即将来临的4G时代将给电子商务带来全新的发展。首先,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1059.8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81.2%,移动互联网市场进一步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通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电商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这得益于移动电商天生的诸多优势,比如可移动性、可比对性和支付的方便快捷,照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移动电商要追上传统PC互联网电商,估计用不了多久。
图4.4 2009-2010年我国网民遇到网络故障比例(包括帐号问题、支付安全等问题)
4.2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我国电子商务在各方面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其发展会越来越好。我国电子商务类型主要有B2B,B2C,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还有C2B,O2O,但后者占比较小。下面笔者将主要就B2B、B2C的发展趋势来探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4.2.1 从阿里巴巴B2B发展趋势
从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收入份额中可看到,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份额主要由阿里巴巴、慧聪网、环球资源网、网盛生意宝、敦煌网组成,其中,阿里巴巴占了46.25%。而随着B2B巨头阿里巴巴2013年IPO上市,电子商务B2B运营模式也更加明朗化。对于我国电子商务B2B市场而言,这将使得B2B市场更加公开透明,公众对假冒伪劣商品及信息欺诈问题的监督也更强,这不仅使得B2B卖家从公开透明的信息化中避免了不良规则,也使得买家能得到更好的权益保障,买卖双方都将得到有效的利益保障。
第二个大趋势是阿里电商B2B模式越加成熟,从电商平台向综合服务商转变。我国电子商务B2B企业主要通过收取采购商和供应商会员费,提供互联网营销服务获取盈利。但显然,目前我国电子商务B2B市场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虽然目前模式下交易规模与收入规模都在增长,但电子商务B2B的未来一定是构建流程闭环服务,提供综合服务,即在信息开端到交易到配套服务的各个环节向供应商采购商提供服务。B2B交易平台正在扩展自身产业链,如电商B2B平台引入银行和物流企业共同开展在线融资业务等。在整体电商零售环境中,阿里占据份额优势,这多得益于基础设施的成熟,收索、支付、移动等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移动端对未来市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4.2.2 移动购物
电子商务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各行业营业额及利润都对传统零售商形成巨大冲击。传统零售商加速转型浪潮中,最多的就是选择加入电子商务,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这促成并加速了移动网购的发展。图4.5 2012-2014中国移动网购市场交易规模可以看到2012年至2014年短短两年时间,移动网购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翻了8倍多。当然,这包括在线旅游市场、机票、酒店市场。虽然在线旅游市场占比目前较低,但近年来我国网民已逐渐培养起网上消费习惯,且受旅游度假、机票、酒店等细分市场不同程度的驱动,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移动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良好,有望成为电子商务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图4.5 2012-2014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
第5章 电子商务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我国物流业正是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而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兴起及繁荣,使得传统物流行业也不断细分并不断发展。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均是社会物流的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从而带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我国则是电子商务的膨胀式发展催生及带动着物流的发展,这样的模式下,也就很好理解物流业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目前,电子商务市场中物流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众多电商开始意识到,在一定范围内,物流服务水平越高,顾客忠诚度也就越高。这也是物流的重要性之一[14]。
我国物流发展时间短,速度快,社会需求量大,且物流需求不断变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许多问题。龚晓峰在《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的问题》中指出,全社会物流现代化水平现在还比较低,通讯网络、带宽企业信息化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很明显的滞后,制约着电子商务的运用和发展[15]。面对这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应加大对物流的扶持。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历程来看,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性障碍是关键因素[16]。其次,物流行业的基础建设也相当重要。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提高效率,从根本改善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17]。物流基础设施也包括信息化的建设。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18]。曾建辉, 刘智勇[19](2003)认为:物流成本占商品成本的比例很高,即使在发达国家目前也在80%左右,因而现在国际上已流行物流为“第三利润源泉” 的观点,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必须降低流通成本。在我国,降低物流成本的唯一途径是由粗放型物流向集约型物流方向发展,制造企业不必搞“大而全”、“小而全”,而可以将物流交给专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这样可发挥物流公司的规模优势及资本优势而降低物流成本。同时,物流企业也应进行网上交易,实现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整合而发挥其优势。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与物流的整合确实是物流的长远发展之道。
物流和电子商务相辅相成。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这里不再赘述。下面笔者将分类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5.1 B2B对物流的影响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中B2B电子商务占比高达77.9%,占据了绝大部分。B2B的发展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B2B模式是企业之间的业务,而我国电子商务B2B企业一般都是中小企业,企业规模较小。因此企业没有也不会将资源投入到物流体系的建设,加之电子商务业务的跨地区性,而且物流配送多为大批量、少批次,这使得企业自行配送更加复杂,难度也更高。 我国传统的物流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的较为成熟的物流配送体系恰能满足电子商务B2B企业的需求,因此,我国电子商务B2B物流主要涉及的是第三方物流。
前文已经说过,电子商务B2B未来的发展模式是趋向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向采购商和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当然,这就包含了物流仓储服务。这就类似一个第四方物流的作用,即收货企业通过B2B电子商务网站选购商品后,由发货企业委托自己的第四方物流供应商进行配送,第四方物流供应商通过对客户配送要求、货物种类、数量、配送路线、时间要求等特点的分析,协调组织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咨询公司和技术公司等合作伙伴来具体实施配送。收货企业收到第三方物流送到的货物后,接收货物并给发货企业提供收货凭据。通过以上的配送方式,为B2B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但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不足也凸现出来。我国现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上还是脱胎于传统的储运企业,原来的主体企业还未完成经营机制的转换,物流配送的能力比较低下,不能完成第三方物流的全部功能,同时制造企业把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也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观念。客户需要得到包括电子采购、定单处理、充分的供应链可见性、虚拟库存管理以及必不可少的集成技术在内,能够实质性的增加服务水平的多方面服务能力,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业务是物流业务的运作,对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的操作能力还差很多,很难整合所有的资源,处理供应链上所有的物流项目。
另外,我国第三方物流尚未建立起覆盖全国且具有外扩能力的综合物流系统,企业之间又通常各自为政,缺少沟通和联系,随着企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第三方物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导致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业务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要发展电子商务B2B物流模式,首先还是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从层面来说,应制定物流服务标准质量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物流服务的标准化其主要内容包括有形的,如物流系统的各类固定设施、移动设备、专用工具的技术标准;无形的,如物流过程各个环节内部及之间的工作标准,以及物流系统各类技术标准之间、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之间的配合要求,以及物流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要求等[20]。从企业来说,企业应该加快物流的电子化,设备设施及各类计算机软硬件的使用都应跟上物流发展的速度。从人才方面来说,高素质物流人才是外贸企业物流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针对我国目前外贸企业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企业应该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形式,加速企业物流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21]。虽然高校物流类人才逐年递增,但能够与实际工作接轨的却为数不多,因此,在大量引进及培养物流人才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5.2 B2C对物流的影响
我国电子商务B2C经过近年的发展确已取得较大进步,图5.1中可以看到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B2C市场实力矩阵,位于不同象限的电商采取的战略不同,其物流布局也不同。在实力矩阵中,采取的指标是企业现有资源和企业运营能力两个维度。厂商现有资源主要包含用户资源、供应商资源、物流仓储,运营能力包含营销能力、供应链能力、IT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由图5.1可知,天猫、京东处于领先者象限,苏宁易购、腾讯B2C、亚马逊中国、当当网处于务实者象限,国美在线、1号店处于补缺者象限,唯品会处于创新者象限。
电子商务中,不同的电商要选择不同的战略类型,电商的实力矩阵决定了其对物流的重视程度及布局的不同[21]。阿里的天猫意图整合社会物流,建立的是“菜鸟网络”云物流,京东是自建物流体系,其次都是部分自建物流与社会物流的结合。下面笔者将就这三类进行分析。
图5.1 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B2C市场实力矩阵
5.2.1 第四方物流趋势
中国用户最先接受的电子商务B2C是阿里旗下的淘宝网,随后在淘宝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天猫商城。阿里的抢占先机及其后的苦心经营没有白费,现在B2C网络购物市场中,阿里的天猫商城占比高达49.08%,天猫商城和淘宝网都是为第三方卖家提供店铺平台,卖家的物流都是有第三方物流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快递业来完成。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宣布,“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简称CSN)项目正式启动,合作各方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目标是通过5至8年的努力打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物流大平台,在全国任意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送达。这就是阿里致力打造的物流综合化服务。但要实现这一战略,首先要做的还是发展第三方物流,规范物流市场。当然,这一举动也会促使快递行业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以期未来加入“菜鸟云运物流。
其次,淘宝网及天猫商城都在不断扩展商品品类,目前喵生鲜等农产品生鲜食品的供应也加速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5.2.2 B2C电商自建物流体系对物流的影响
我国电子商务B2C收入规模中京东位居第二,占比为18.16%,凭借完善的服务以及自建物流提供的快速的配送京东在中国电子商务B2C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京东2013年也在不断丰富其业务,推出了团购、京东超市等业务,并且丰富了其商品品类,吸引了更多商户,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天猫与京东虽然业务领域有重叠,但二者盈利模式不同。阿里是提供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从而收取平台出租费用,并提供各类电子商务服务从而盈利。而京东虽然也有这一类服务,但这并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京东的特色的3C类产品,商品“自采自销”,京东商品通过自建物流配送,而平台卖家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目前京东的“重资产”型自建物流体系给京东增添了高昂的成本。而京东的物流体系由京东亲自管理各个环节,这不是长远之计。因为这种模式是物流与电商“一荣俱荣,一毁俱毁”的。安得物流的前身就是美的电器的物流部门。但后来由于发展需要,物流部门从美的分出来成为安得物流。这样,安得物流参与市场竞争,不仅能为美的提供物流服务,还能提高自身盈利能力,这可能是未来京东自建物流的发展方向。
表5.1 截至2009年底电商企业自建物流覆盖区域
| 截至2009年底电商企业自建物流覆盖区域 | |
| 卓越亚马逊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 |
| 京东商城 | 24个城市 |
| 凡客诚品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
| 红孩子 | 22个城市 |
| 新蛋 |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武汉、济南、南京 |
从表5.1中可以看到,截至2009年底,我国电商企业自建物流覆盖区域已经比较广,大部分城市都有电商的物流部点。这也可以看出电商对物流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未来电商的竞争会是供应链也是物流的竞争,因此,电商企业一定会加快其物流战略的实施,物流的发展也会较好。
5.3 电子商务对快递业的影响
5.3.1 电子商务下快递业的发展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09年由网络购物带来的快递企业收入为192.7亿元(见图5.2),相对08年的120.9亿元增长了59.4%.而在未来3年内由网购带来的快递企业收入将以25.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12年将达到442.3亿元[22]。由此可以看到电子商务网购订单为我国快递企业带来的收入越来越高。但快递业却越来越无法满足电子商务的需求。
图5.2 2008—20012年我国快递企业来自网购订单的收入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大规模的订单量对快递企业的营运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对快递企业的需求又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快递业务,例如代收货款、返向物流皆是电子商务活动产生的新需求。而由于缺乏相应的运营经验,以及自身能力的制约,快递公司在这些服务上的欠缺逐渐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短板。因此,快递业应快速解决这些问题。(见表5.2)
表5.2 网购行业物流需求与快递企业短板冲突
| 网购行业需求 | 快递企业短板 |
| 物美价廉 | 成本高、服务水平低 |
| 来自二三线城市的家庭用户的投递需求增多, 且有晚间投递需求 | 传统业务多集中于一线城市的商业用户,且以白天投递为主 |
| 代收货款需求 | 缺乏相关经验,对从业人员的信誉有较高要求,但快递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
| 反向物流需求 | 缺乏相应管理经验,反向物流成本是主要问题 |
我国快递业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在积极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也在不断寻找商机,开拓新领域。目前我国快递业主要有顺丰、申通、中通、圆通及韵达。顺丰速运要想得以继续发展,应重点从增强实力,扩大业务两方面考虑,也可以借鉴国内外快递企业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主动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整体水平[23]。顺丰根据电子商务网络购物中生鲜产品的配送需求迅速发展了冷链配送,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让顺丰开始思考发展线下零售店,顺丰计划2014年全年要铺开3000多家便利店,顺丰的这一笔重要布局将实现顺丰速运+顺丰优选+顺丰移动端布局+金融+社区O2O服务平台+农村物流的全线布局整合,这无疑加速了顺丰速运及其电商平台顺丰优选的全面布局步伐。顺丰,不仅仅是物流,顺丰优选不仅仅生鲜电商,伴随着平台化的发展,顺丰会将顺丰速运+顺丰优选+嘿客便利店+移动互联技术+金融服务等全面整合,特别是顺丰的冷链布局和农村物流布局,蕴含重大战略。顺丰的大运营体系将是:商贸+物流+互联网+大数据+金融支付+O2O体验的综合体。
我国电子商务将生鲜农产品市场带到网上,带动了农村物流,而且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电子商务用户已达饱和,二三线城市用户市场竞争激烈,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及物流市场都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因此,快递业的布局会延伸至农村。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格局已基本形成,在一二线城市的电商、物流战争将逐渐趋于平和。以PC终端为主的电商战争在一二线城市的激烈程度已经明显弱于往年,从整体的购买渠道而言,增加量并不大,如果继续死拼吸取,最终是同归于尽的后果,因此前五大电商品牌如果没有大的需求和冲动的话,基本上不可能再打大规模的“歼灭战”,第二、三集团军会不断的寻滋扰事。
电商移动化趋势明显,并开始延伸至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当电商巨头在一二线城市的战争趋于平和后,大家都将目光聚集到了移动电商这一块,这一块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甚至乡村镇,携品牌优势、产品优势、供应链优势大举攻村掠寨,淘宝、京东、当当不遗余力。微信购买入口,各类电商的APP都已在向这些地方延伸。再次,垂直类电商消化将持续,而冷链电商将持续发展。阿里、京东已上市,电商巨头的收官之战必然会逼迫纯粹的垂直类电商站队,也会不断瓦解这一类电商的队伍,如果在一两年垂直类电商没有大的起色,基本上这一领域将看不到什么身影,凡客就是如此。
另外,电子商务O2O将真正开始发力,传统企业触电的规模将更加波澜壮阔。电商与快递的融合、电商与快递和商超以及便利店的合作、电商和传统零售渠道的合作、传统企业自有渠道和本企业电商的融合,虽然整体效果并不明显,但是经过两三年的试验之后,O2O、传统企业触电将会真正成为一种模式。
伴着这电子商务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为之服务的物流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10年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传统的中国物流推进快车道,如今京东、阿里等企业陆续在海外上市,物流成为其估值的重头戏。这也是为何刘强东自始至终都强调京东物流的核心价值,马云在阿里上市头一年(2013年)高调启动菜鸟物流平台的关键内因,物流对于大型平台电商企业有着不言而喻的战略价值。京东自建物流体系会向第三方物流发展;阿里的菜鸟云物流意图整合社会物流,向第四方物流发展;顺丰速运已开始向便利店模式布局。
从商业模式来说,目前的互联网商业已经从O2O的体验到C2B的定制化服务,传统的手机模式到C2B小米模式,传统的家电模式到海尔的互联网转型的DIY模式,这一切互联网化的产业,都将是C端驱动为核心,以信息替代库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当然随之而来的是物流服务模式的变革。新型的互联网商业,带动的是个性化的定制消费+O2O的体验,这将催生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的物流服务需求。我国物流企业的一些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2012年我国包裹数量为57亿,2013年为92亿,预计2014年可能超过120亿。2013年高速路货车的流量相对于上年降低了2-5%,半挂车销量降低了27%;而三通一达、顺丰等的流量增幅到50%-100%,顺丰的飞机达到34架(自有全货机达15架),德邦等零担企业的业务量递增40%左右。这说明物流行业的快递、零担的需求递增,要打造这样的物流服务体系,一定是平台化物流企业的春天。
电商物流的发展演变必然要经历,企业规模小时采取外包模式,等企业规模变大时逐渐自建渠道,最终企业自建渠道向社会开放,走向社会化服务[24]。我国电子商务及电商物流将会继续延续上述这些风格并不断深化、优化,并不断发展。
致 谢
首先诚挚的感谢指导老师曾文杰博士,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在论文写作中,曾老师对学术的博学多识、严谨细致是我学习的典范,他的耐心指导,不时与我探讨并指点我论文写作的方向,都让我铭记在心。此外,非常感谢曾老师对我生活、学习、工作的关心。
四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在交大的四年里,我成长了许多,非常感谢我的老师们,你们深入浅出的专业教学,德有所尚修有所养的高尚品格都深深地影响了我,更要感谢的是你们四年里对我成长的关心,不论专业学习的引导还是职业规划的帮助!
感谢我的室友们在迷惘时的陪伴及解惑,这四年来,我们一起走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我挚爱的双亲!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艾瑞咨询: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9.9万亿元
http://www.iresearch.com.cn/View/225005.html
[2]侯志强.促进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的对策分析[J].金田杂志,2011(293):343.
[3]孙玉秀, 翟素娟. 试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 中国商贸, 2011(5):.
[4]张永锋,电子商务与物流现代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0):146-148
[5]季仲勇,浅谈电子商务对物流及管理的影响[J].机电信息,2005(13):123
[6]吴新宇,宋艳,朱道立.物流:电子商务的基石[J].经济论坛,2000(11):42-45.
[7]段杨,电子商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01
[8](法)塔菲克.杰拉希 电子商务战略--概念与案例 [M];李洪心总译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9]芮廷先,电子商务,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3
[10]王玉玲,电子商务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12.01
[11]佚名,B2B分析师申飞:中国B2B将进入后平台时代,http://www.ebrun.com/20140530/100485.shtml
[12]佚名,平台竞争是互联网时代的制高点
http://news.cnfol.com/121017/101,1587,13442909,00.shtml
[13] Bask A, Lipponen M, Tinnilä M. E-commerce logistics: a literature research review and topics for future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Services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IJESMA), 2012, 4(3): 1-22.
[14]Ramanathan R.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risk and efficienc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stics performance and customer loyalty in e-commerce[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0, 46(6): 950-962.
[15]龚晓峰.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的问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1-07-03
[16]苏晓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0(23):40-41.
[17]康向荣.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与研究[J].中国商贸,2011:146-147.
[18]李俊.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模式的分析及选择[J].商业时代,2011(22):44-45.
[19]曾建辉,刘智勇.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39-40.
[20]孙旭东. 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的发展策略[J]. 管理世界,2003
[21] Ghezzi A, Mangiaracina R, Perego A. Shaping the E-Commerce Logistics Strategy: a Decision Frame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Business Management, 2012, 4.
[22]佚名,2009年网络购物物流配送研究报告,http://news.iresearch.cn/Zt/113710.shtml
[23]李悦军 徐奇。关于我国快递业现状的分析及发展对策的思考[C];高校科研
2009,(24):36-37
[24]荆林波, 孙开钊. 2012 年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回顾与 2013 年展望[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3 (008): 62-.
附 表1
| 时间 | 相关法律法规 | 内容 |
| 200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 阐明了发展电子商务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还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措施。 |
| 2005年 | 《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 《网上交易平台服务自律规范》 《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 《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 | 意在规范电子支付业务,规范支付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及其客户在电子支付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支付业务健康发展。 |
| 200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中国企业电子商务诚信基本规范》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 | 将“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提出,强调“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法律环境、信用和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的在线支付服务平台”,有效地避免了网上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 |
| 2007年 | 《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 《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关于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的意见》 | 推动网上交易健康发展,逐步规范网上交易行为,帮助和鼓励网上交易各参与方开展网上交易,警惕和防范交易风险。希望能够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引导交易参与方规范各类市场行为,防范市场风险、化解交易矛盾、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
| 2008年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 《电子商务模式规范》 《网络购物服务规范》 《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加强电子商务监督管理的意见》 | 鼓励社会资金投向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以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对信息服务领域的各项扶持,规范网上交易行为,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 |
| 2009年 | 《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 | 加强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监管力度。 |
| 2010年 |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 对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实施正式的监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