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素质目标
1)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
3)提升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4)良好的交流、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2、课程内容与要求
| 序号 | 教学任务 |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 课程思政设计 | 教学活动设计 | 参考 学时 |
| 项 目 一 | 构件 运动学 | 1.构件点的运动计算 2.铰链四杆机构平动与定轴转动计算 3.铰链四杆机构构件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 | 实训环节 (工匠精神) : 1.让学生认知平动、定轴转动机构在工程及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热爱专业热爱生活 2. 转动构件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测算与判别 | 1.走进车间及健身器材,让学生认知平动、定轴转动机构在工程及生活中的应用 2. 转动构件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并观测车床主轴的转速 | 6 |
| 项 目 二 | 合成运动和 平面运动 | 1.速度合成定理及在摆动导杆机构上的应用 2.基点法及在曲柄滑块机构上的应用 3.投影法及在曲柄滑块机构上的应用 4.瞬心法及在铰链四杆机构上的应用 | 1. 车间的珩车、刨床等机床设备的速度合成应用实例,让学生热爱专业热爱生活 2. 瞬心法在齿轮轮系、机械机构中的应用,学生观测 | 1. 走进车间,了解珩车、刨床等机床设备的速度合成应用实例 2. 瞬心法在齿轮轮系、机械机构中的速度计算并观测 | 8 |
| 项 目 三 | 构件 动力学 | 1.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在珩车上的应用 2.转动惯量的计算 3.定轴转动动力学基本方程 4.滚筒应用等定轴转动方程的运动计算 | 1. 让学生认知内燃机、电动机、液压马达的动力学应用,让学生热爱专业热爱生活 2. 定轴转动动力学基本方程的机器上的应用 | 1. 走进车间,让学生认知内燃机、电动机、液压马达的动力学构造原理 2. 定轴转动动力学基本方程的机构及轮系中计算并观测 | 8 |
| 项 目 四 | 动静法和动能定理 | 1.质点的动静法、球磨机应用动静法的运动计算 2.力的功及其计算 3.质点的动能计算 4.平动构件的动能计算 5.定轴转动构件的动能计算 6.构件动能定理及在轮系上的应用 7.机械效率及电机功率的计算 | 1.让学生从家电产品中学习功、功率,再切换成动能定理 2.动能定理是系统应用,培养学生有大局整体意识 | 1. 工程上四大功的计算应用 2. 动能定理是基于系统的观点上来解决机构及轮系中速度的计算并观测 | 14 |
| 项 目 五 | 压杆稳定 | 1.压杆稳定力学模型 2.压杆临界应力 3.压杆稳定性计算 | 1. 从机械原理上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对压杆进行稳定性计算 2. 从压杆临界应力、压杆稳定性的计算,让学生思考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如何自律 | 1. 压杆稳定力学模型 2. 压杆临界应力、压杆稳定性的计算并观测 | 6 |
| 机动 | 4 | ||||
| 复习 | 2 | ||||
| 考核 | +2 | ||||
| 总学时 | 48+2 | ||||
案例1 :压杆失稳
工程结构和机械结构中有很多受压杆件,比如桥梁的立柱、起重机或装载机中的液压挺杆、螺旋千斤顶的螺杆等,当压力超过某一限度时,其直线平衡形式将不能保持,从而使杆件丧失正常工作能力。这种区别于强度失效和刚度失效的又一种失效形式,称为稳定失效。压杆失稳与强度和刚度失效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失效时的载荷远远低于后者,而且往往是突发的,因而常常造成灾难性后果。通过该环节的教学实施,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科学谨慎、认真专注的工匠精神。
案例2:前段时间因为韩国部署萨德导弹事件引发空前的爱国热潮,我也在思考如何在课堂中引入这一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心,激发学生对机械专业的热爱。萨德导弹就是军工机械,从机械大概念来说就是机械,在我教学的工程力学(二)课程中,在教学内容引入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学习,起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学好机械专业的决心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