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37:43
文档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直播油菜是指油菜种子直接由人工或机械播种到大田,无育秧过程的栽培技术。直播油菜在国外应用广泛,我国也有部分地区的油菜采用直播栽培。我国冬油菜区直播油菜的前茬以水稻居多,其中又可分稻后直播和稻田套播两种种植方式。我国南方冬油菜区以水田油菜为主,并与稻、麦轮作复种,为适应水稻土的生产特点,克服季节矛盾,历史上大多采用育苗移植的栽培方式,直播油菜仅在少数地区种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二熟制的发展,沿海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种植直接油菜的尝试。到20世纪末,采用直播油菜的种植方式
推荐度:
导读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直播油菜是指油菜种子直接由人工或机械播种到大田,无育秧过程的栽培技术。直播油菜在国外应用广泛,我国也有部分地区的油菜采用直播栽培。我国冬油菜区直播油菜的前茬以水稻居多,其中又可分稻后直播和稻田套播两种种植方式。我国南方冬油菜区以水田油菜为主,并与稻、麦轮作复种,为适应水稻土的生产特点,克服季节矛盾,历史上大多采用育苗移植的栽培方式,直播油菜仅在少数地区种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二熟制的发展,沿海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种植直接油菜的尝试。到20世纪末,采用直播油菜的种植方式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直播油菜是指油菜种子直接由人工或机械播种到大田,无育秧过程的栽培技术。直播油菜在国外应用广泛,我国也有部分地区的油菜采用直播栽培。我国冬油菜区直播油菜的前茬以水稻居多,其中又可分稻后直播和稻田套播两种种植方式。我国南方冬油菜区以水田油菜为主,并与稻、麦轮作复种,为适应水稻土的生产特点,克服季节矛盾,历史上大多采用育苗移植的栽培方式,直播油菜仅在少数地区种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二熟制的发展,沿海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种植直接油菜的尝试。到20世纪末,采用直播油菜的种植方式开始增多,长江流域直播油菜面积约占油菜种植面积的10%。

(一)直播油菜的生育特性

1、根性发达

直播油菜未经过移苗这一过程,根系入土深,但侧根生长发育的能力相对较弱。据报道,直播油菜主根入土可达50厘米左右,侧根与细根集中在20厘米左右的耕作层内,水平扩展为40厘米左右。稻田套播的直播油菜主根在越冬前入土深度可达15里面左右,有利于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料,其耐旱和抗倒伏能力都较强。但由于其须根数量较少,平均长度仅为3~5厘米,吸收耕作层内土壤营养物质的能力较弱,冬前营养体小,苗期素质较差。因此,直播油菜更应重视开沟、覆土、降湿等项工作,促进冬前根系的生长。

2、抗逆性强

在干旱、瘦瘠或低温地区,特别是在土壤黏重的田块,直播油菜较移栽油菜更具优越性。它的根系与土壤接触良好,成活率高,可以提早苗期生长发育。此外,直播油菜的播种期较晚,在一定程度上错过了油菜病毒病与菌核病的主要感染期。受病菌侵染的机会降低,能减轻病害,因而直播发病程度一般较移栽油菜为轻。

3、个体发育较差

由于直播油菜受前茬成熟期的影响,播种迟,全生育期短,尤其是冬前生长期短,营养生长期也相对较短,个体发育较差,单株生产力低。对稻田套播的直播油菜调查,冬前营养体小,与9月20日的坂田移植油菜相比,10月20日播种的稻田套播直播油菜苗高降低59.7%,叶龄减少58.3%,单株绿叶数减少50%,单株叶面积减少91.2%,根颈粗减少69.2%,叶面积系数减少59.5%。所以,应合理密植,以群体优势弥补个体生长的不足,才能获取高产。

4、容易发生草害

直播油菜是种子直接播种于大田,油菜种子的出苗和秧苗生长与杂草基本同步,如管理不善,极易发生杂草危害。据观察,直播油菜播种时禾本科杂草即进入发生高峰。因此,在直播油菜播种后,应采取化学防除,消灭草害,这也是直播油菜争取一播全苗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之一。

(二)播种育苗技术

1、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是直播油菜壮苗越冬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油菜前茬大多以水稻为主,直播油菜受其成熟收获期的,播种较迟,营养生长期短,生产力降低,从而影响产量的提高。所以,直播油菜要做到适期播种,前茬的品种选择十分重要。一般应选择即高产优质,又符合直播油菜对播种期要求的早熟或早中熟水稻品种。同时,由于油菜为旱田作物,不耐渍水,前期水稻应适当提早搁田,防止搁田过迟,田脚过烂,影响机械播种和油菜根系的生长。

对于采用机械收割的油菜,品种选择较为重要。机械收割的油菜,在机械收获过程中,要经过分禾、割台等过程,极易造成油菜角果开裂,子粒脱落,影响产量。因此,宜选择角果耐开裂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播种至出苗阶段的栽培要求是:一次播种一次齐苗,实现以全苗为中心的早、全、齐、匀的要求。

(1)播种方式。目前较常用的播种方式有稻田套播和稻后直播两种。稻田套播是指水稻收获前3~5天,采用人工播种,将油菜种子均匀撒在稻田中;稻后直播是在水稻收获后,将油菜种子均匀撒播或条播在稻田中。对于直播油菜来说,两种播种方式各有千秋。稻田套播较适宜于季节紧张,前茬收获偏迟的田块。由于套播,与水稻有3~5天的共长期,能抓紧季节,抢早播种,充分利用冬前的有效积温,培育健壮秧苗;另外,也适用于田脚烂,不适宜于机械播种的田块。稻后播种则适应于经济发达,规模化生产的农场和种植大户,机械化程度较高,季节矛盾不突出的地区。前茬水稻采用机械收获,留茬高度10厘米左右,不超过15厘米。半量还田,油菜播种采用集浅耕翻、开沟、播种几种程序一次到位的播种机,大大节省了人工投入,减轻了劳动强度。

(2)播种期。适期抢早播种是直播油菜利用冬前的有效生长期,争取临冬绿叶数的有效途径。农谚有“年前一片叶,年后多一枝”之说。而且,临冬绿叶数多,可以合成充足的养分,促使油菜在以根系生长为中心的越冬时期,根系不断向下深扎生长,增粗发根,形成强壮的根系,为增枝增角奠定良好的基础。播种迟,气温低,油菜根、叶生长缓慢,冬季营养体小,抗寒性差,生长势弱,不利于油菜形成壮苗。但是油菜直播栽培,播种期也不是越早越好。如选择春性较强品种遇暖冬年份过早通过春化阶段,往往会在冬季或早春出现抽薏和开花现象,影响产量的提高。

(3)播种量。直播油菜单株生产力较低,应适当加大种植密度,以增加群体密度来弥补个体生长不足,达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油菜播种数量应根据千粒重高的品种,可适当加大播种量;反之,千粒重低的品种,则应适当降低播种量。一般每公顷播种量在3.75~4千克。套播油菜考虑到水稻收割和机械开沟时的机械损失,播量可适当增加0.75~1.5千克。由于油菜子粒细小,为做到细播匀播,在播种时,可每公顷加入45~60千克尿素,既有利于细播匀播,同时,由于油菜幼苗“离乳”期早,播种时加入尿素后,幼苗刚出土就能吸收到足够的养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2、合理密植

油菜的子粒产量是由密度、单株角果数,每角实粒数和千粒重构成。直播油菜由于播种迟,个体生长势弱,单株分枝数少,角果数少。结角层薄,需要一定的个体数量通过合理密植,才能获得高产。而且较高的密度还有利于油菜在收获时保持较为一致的整齐度,适宜于机械收割。但合理密植也不是越密越好,在生长过密的情况下,植株个体往往发育不良,根颈细瘦,制约地上部的生长,由于营养生长的削弱,果序数减少,角果数降低,导致减产。

(1)密度与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的关系。油菜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的矛盾,在产量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单株角果数与每667平方米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少,千粒重也较低;反之,群体小,个体生长则较强,角果数和角粒数较多,千粒重也略高。据研究,每667平方米密度10000株,个体发育最好,单株角果数最多,达127.9个,但由于群体小,没有充分应用光能和土地资源,每667平方米有效角果数反而最低,最终导致产量下降。每667平方米从10000万株增加到60000株,单株角果数依次递减,密度60000株的仅36.38个,而且由于密度过高,个体发育较差每角粒数和粒重都处于最低水平,从而造成了减产。所以,只有在适当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才能获得高产的目的。由此可知,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再继续提高,产量则有下降的可能。直播油菜的适宜密度是每667平方米25000~30000株。

(2)密度与主花序和分枝的关系。油菜个体与群体的矛盾,从产量上最终体现在角果数和角粒数上,同时就密度而言也是主花序和分枝花序的矛盾。一般密度高,单位面积总花序多,单株分枝数相对就少。直播油菜一般种植密度较高,协调主花序与一次分枝这一对矛盾,达到一个相对的统一,是直播油菜争取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之一。主轴角果数随密度的增加所占比例增大,即由11.56%增加到42.3%;一次分枝角果数则随密度的增加所占比例下降,也就是由88.44%减少到57.7%。栽培上,只有让个体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同时使群体得以充分发展,才能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

不同密度对分枝发育的影响还表现在不同部位枝序的结实粒数上。油菜各枝序的分枝结实数随密度的提高而减少,当密度较低时(10000株),结实粒数最多的分枝粒数可达493.粒;当密度较高时(6万株),结实粒数最少的分枝每角仅56.57粒。若以一个分枝结实粒数达200粒以上作为衡量优势分歧的设定标准,则优势分歧随密度而减少。如密度10000株时,优势分枝多达5个;当密度高达50000株及以上时,则无优势分枝。可见,要提高油菜分枝结实数量,适宜的密度范围是提高分枝结实数量的重要技术。

(3)适时间苗、定苗。直播油菜播种量大,密度较高,不及时间苗、定苗,往往因密度过高,幼苗互相拥挤,争夺养分,产生细、弱、瘦苗。但如定苗过早,因营养体小,遇寒流袭击时又易因死苗造成苗数不足,影响产量。因此,直播油菜及时间苗、适时定苗尤为重要。一般在齐苗后即应进行第1次间苗,2叶期第2次间苗。针对直播油菜冻害较重的特点,定苗应适当推迟,最后在4片真叶后适时定苗。间苗、定苗应把握去密留稀、去病留健、弃小留大。同时要及时做好查苗补苗工作。

3.化学除草。直播油菜由于播种后与杂草生长同步,杂草对直播油菜的生长构成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双子叶杂草的大量 滋生,更使直播油菜田间的除草难度增加。生产中针对田间杂草的发长规律及草情草相,采取相对应的除草技术。尤其是在阔叶草和恶性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区,应选用有针对性的高效除草剂品种。根据直播油菜杂草出草高峰、草相、腾茬时间,在化除方案上采用“一封一杀”方法。腾茬早的田块,如油菜采用机械直播,播前田间已有一部分杂草出生,可在播前3天每公顷用10%草甘膦7500—9000毫升或20%克克芜踪1500毫升做茎叶喷雾;腾茬晚的田块,播后苗前每公顷用50%敌草胺1500克进行。当直播油菜秧苗长至5—6叶时,根据田间草相,如以单子叶杂草为主,每公顷用10.8%的高效盖能草450毫升或用10%的精禾草克750毫升;如以双子叶杂草为主,每公顷用50%的高特克600毫升;如单双子叶混生,每公顷用21.2%仙耙900毫升或17.5%林克1500毫升对杂草进行茎叶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用敌草胺进行土壤时,土壤一定要湿润。防治杂草第1次在杂草1叶1心期,每公顷用5%精禾草克675毫升加水750升喷雾防治(如果双子叶杂草多,也可选用5%精禾草克675毫升加5%高特克浮液450毫升),第2次在杂草3叶期,每公顷用15%精稳杀得750毫升加水750升防雾防治。

(三)冬前及越冬期管理

直播油菜由于播种较迟,冬前有效生长期短,播种后气温相对较低,难以争取较多的临冬绿叶数,所以营养体较小,从而也就了春后的有效分枝数。随着气温的下降,地上部生长缓慢,植株生长活动的中心是根系。由于其苗体小,冬前根系不发达,地上部生长幼嫩,冻害往往比移植油菜严重。尤其是前茬水稻采用机械收割、秸秆全量或部分还田的田块,由于稻草覆盖较厚,油菜出土后一直生长于一个相对较为温暖的环境之中,虽具有幼苗生长快,能够缓解季节矛盾的优点,但因未经历炼苗过程,长势旺,苗体幼嫩,抗逆性较弱,遇寒流袭击冻害严重,会因叶片细胞内及细胞间隙内结冰、细胞失水而导致叶片僵化,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因失水而全叶萎焉,导致死苗。预防冻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是早播种,充分利用冬前的有效积温,力争大状苗越冬。

1.施足基肥,追施苗肥

肥料是作物产量得以提高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直播油菜同样也不例外。一般稻后直播油菜在直播时,每公顷施腐熟猪粪15000千克或复合肥750千克;稻田套播的直播油菜,在水稻收割后即施用。若是甘蓝型油菜或双低油菜,还应施硼砂4.5千克。没有条件施用农家肥或复合肥的地区,可施用一些速效化肥,但一定要做到磷、钾、硼肥配合施用。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磷是油菜苗期的必需元素,在2叶期前施用磷肥利用率和增产效果最佳。每667平方米施氮肥折纯氮16千克可以获得高产,高于或低于这一水平时,产量呈抛物线下降;在每667平方米施一定水平氮、钾肥的情况下,产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每667平方米过磷酸钙施用到40千克以上时,增产趋势不显著;在每667平方米施一定水平氮、磷肥的情况下,产量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增。氮、磷、钾肥都有显著的促进增产作用,其效应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肥的配比为1:0.33:0.39可获得高产。

   直播油菜追肥,一般在齐苗追施1—2次薄粪水;在3叶期追施1次壮苗肥。这是因为直播油菜受前茬成熟期,播种较迟,应充分抓住5叶期前的较高气温,促使油菜在氮素代谢的旺盛期,吸收较多的氮素,加快细胞的增生速度和出叶速度,使光合面积迅速扩大,开叶发棵,保证油菜在冬季来临时具有一定营养体,为翌年开春后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奠定基础。追肥数量可根据油菜品种春性的强弱,以及长势强弱来定,一般每公顷追施苗肥为尿素75~112.5千克。春性强的品种和长势弱的油菜宜适当多施;反之,春性弱的品种和长势好的油菜应适当当少施。

2、配套沟系,适时清理

直播油菜前茬以水稻田为主,土壤潮湿黏重,而且秋冬交替季节雨水多,对于喜湿润但不耐渍水的油菜,尤其是播种迟、苗体小的直播油菜,受到影响较大。据测定,当土壤含水量在15%~22%时油菜生长正常;大于25%,持续时间超过8~15天,烂根率达37%~40%,死苗率达30%~33%;超过42%,持续时间10天左右,灶根株率和死苗株率均在90%以上。由此可见,土壤含水量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烂根死苗率也就越高。对于直播油菜来说,也就失去了早播的意义。直播油菜应强调开深沟,因为直播油菜扎根较深,如果沟系太深,只能排除地面水和土壤表层水,而不能真正排除居于地下水之上的浅层水,由于浅层水是随水旱情况而变化的,雨水多时,浅层水水位高,对直播油菜根系的深扎十分不利。此外,在天气干旱的情况下,开好深沟还能为沟灌抗旱、快灌快排创造条件。直播油菜一般要求隔2~3畦开1条畦沟,沟深30厘米左右;田块当中开当家沟,沟深40里面左右。机械播种的直播油菜,在播种时每畦的畦沟虽已由机械直接开好,但由于机械作业时需在田头田尾转向调头,所以畦头畦尾与外围沟的连接外处还应采用人工开通开好。同时,为防止沟系坍塌等原因造成的沟系堵塞,还应做好沟系的清理工作,确保沟系畅通。

3、化学,培育壮苗

多效唑和烯效唑是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多种作物具有控制纵向生长、促进横向生长的效应。油菜3~4叶期使用多效唑或烯效唑具有十分显著的矮化株形、增叶状根作用。具体表现为:叶色转深,叶缘增厚,绿叶和叶面积增加,根颈增粗,叶间距缩短,抗逆性增强。这项技术措施对于直播油菜来说甚为重要。因为,直播油菜,尤其是前茬水稻秸秆全量或部分还田的直播油菜,播种出苗后在较高温条件下,生长较快,组织幼嫩,遇寒流袭击冻害较重。因此,对于前茬水稻全量或部分秸秆还田的田块,使用多效唑或烯效唑培育壮苗,增强抗逆能力,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关键技术。多效唑和烯效唑的使用方法是:12月中旬,直播油菜达到4叶时,每公顷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0克,加水750升,叶面喷雾,也可用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0克,加水750升,叶面喷雾,也可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62克,加水750升,叶面喷雾。

(四)春后施肥及管理

直播油菜进入春发阶段后,与移植油菜一样,植株营养生长加速,并由开春前的营养生长为主,转入蕾薹期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至开花期的生殖生长占据优势,一直到终花期的营养生长基本停止。虽增长迅猛,但受其营养体的,个体仍然偏小。而且,蕾薹期和花期都较移植油菜短。直播油菜盛花期以后,根系活力同样会逐渐下降,叶片的光合优势也逐渐被日益增大增厚的角果层所取代。油菜籽产量的40%来自于结角层角壳的光合作用,角果层大小、厚薄等直接影响到油菜的籽粒产量。直播油菜的结角层厚度可达80~100厘米,但角果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上部的40厘米范围内;大角果的经济性状好于小角果;随着结角层的下移,无籽角果增加,有籽角果减少,有时经济性状变差。因此,在高产栽培上,应通过栽培措施改善结角层受光条件,使结角层上部形成大角果。

1、早期薹肥

春性较强的直播油菜,春发期间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影响油菜产量的提高。此外,薹茎抽生过高,也不利于机械收割。薹肥蕾施可以促使春发势较强的油菜品种在薹茎的伸长期和充实期间短柄叶能合成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不使薹茎过分伸长,从而有效地控制油菜的无限生长,适应机械收割对油菜个体生长的要求。薹肥蕾施还可以使直播油菜在薹期分枝抽出时即能获得充足的养分,并为直播油菜在一生中的第2个营养积累高峰积累有效养分奠定了基础,促进一次有效分枝和大中角果的形成,以及单株有效角果的增加,保证直播油菜有一个较为合理的个体和群体生长环境,为夺取油菜高产奠定基础。

2、清沟排渍

土壤水分过多,对直播油菜机体的各器官都会造成损害,尤其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和保持根系的活力。春季雨水多的年份,有的会导致水控不长,油菜僵、老、红、瘦,春季不发,有的则造成水发疯长,因营养生长过旺,影响生殖生长。同时,直播油菜由于密度较高,遇多雨年份,田间湿度过高,易造成菌核病的发生。所以,春季防涝渍是确保直播油菜春发稳长、保持根系活力、控制菌核病发生、不早衰的重要条件。防涝渍的主要措施是,经常清理田内外沟系,保持沟系畅通无阻,防止雨后田间积水。

3、适时收获

目前,直播油菜的收获方式分人工收获和小型机械收获。常见的机械收获方式有两种:一是分段收获,先由人工或隔晒机切割铺放,利用作物后熟机理晾晒后再用联合收获机捡拾、输送、脱粒、秸秆还田。二是联合收获。利用国产的背负式或自走式稻麦联合收割机,稍加结构改进和调整,在油菜可收获时,直接在田间进行联合收获、秸秆还田作业。人工收获和机械分段收获的油菜要求全田80%角果呈枇杷黄色、主轴大部分角果子粒呈黑褐色时收割;采用机械联合收获的油菜,由于收获时直接脱粒,为防止脱粒不净造成浪费,应适当推迟收割,一般要求全田85%以上的角果呈枇杷黄色、主轴角果子粒呈黑褐色时收割。油菜收割的时间还应取决于油菜品种角果的开裂性状,角果不易开裂的品种可在90%的角果呈枇杷黄色时收获,而且这类品种由于人工脱粒难度较大,采用机械收获则可变被动为主动,大大降低割台损失率,因此较适于机械收割;角果较易开裂的品种,则应适当提前至85%的角果呈枇杷黄色时收割。

文档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直播油菜是指油菜种子直接由人工或机械播种到大田,无育秧过程的栽培技术。直播油菜在国外应用广泛,我国也有部分地区的油菜采用直播栽培。我国冬油菜区直播油菜的前茬以水稻居多,其中又可分稻后直播和稻田套播两种种植方式。我国南方冬油菜区以水田油菜为主,并与稻、麦轮作复种,为适应水稻土的生产特点,克服季节矛盾,历史上大多采用育苗移植的栽培方式,直播油菜仅在少数地区种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二熟制的发展,沿海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种植直接油菜的尝试。到20世纪末,采用直播油菜的种植方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