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37:51
文档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________明月,________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________大海,________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1
推荐度:
导读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________明月,________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________大海,________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1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________明月,________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________大海,________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下列词语依次填在短文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A. 挨着    渡过    飘过    飞越        B. 挨着    渡过    飞越    飘过        C. 挨着    飞越    渡过    飘过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________     快乐——________

骄傲——________     希望——________

(3)我打算用________的方法理解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    

(4)用“________”画出描写小球去处的语句。    

(5)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 (1)A

(2)丑陋;悲伤;谦虚;失望

(3)结合生活实际;轻清脆丽的小球;一串美丽的梦;小球梦幻般的美丽

(4)到天上,轻轻地________明月,________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________大海,________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5)她们飞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穿过荒无人烟的大沙漠,飘落到深夜还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老师的肩头。   

【解析】【分析】本题是阅读片段回答内容,主要有四个小题。

 (1)考查了动词的选用。做题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以及具体动词的含义来确定选取合适的词语。

 (2)考查的是反义词。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3)考查的是理解句子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文章上下文、工具书、查阅资料 等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再者考查了学生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本体和喻体的构成,以及比喻句的作用。

 (4)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可以直接从短文中选取。

 (5)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文本理解想象能力,在做此题时,要引导学生想象的合理性。

 故答案为:(1)挨着;渡过;飘过;飞越;(2)丑陋、悲伤、谦虚、失望(3)结合生活实际、轻清脆丽的小球、一串美丽的梦、小球梦幻般的美丽(4)到天上,轻轻地________明月,________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________大海,________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5)她们飞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穿过荒无人烟的大沙漠,飘落到深夜还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老师的肩头。

 【点评】(1)考查动词的选用,注意语境预感的练习。

 (2)反义词的考查,学生平时要对词语的含义的理解多做积累。

 (3)理解句子的方法和比喻句的作用的考查,平时要注重方法的给予和练习。

 (4)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5)考查学生文本的理解以及合理的想象能力。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①反义词。枝繁叶茂-________     消失-________

②近义词。轻松-________    生育-________

(2)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

(3)“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_______。作者写石榴树的目的________。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_______抒情,以________喻人。    

(5)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    

【答案】 (1)枝枯叶落

;出现

;容易

;繁衍

(2)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

(4)物

;树

(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概括层意,可先看看每层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抒情,以树喻人。

(5)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①枝枯叶落;出现;②容易;繁衍

(2)第一层:别的树木容易招虫。第二层: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

(4)物;树

(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层意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考查对文章的写作特点的把握。

(5)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3.阅读感悟。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1)找出上文中,你认为想象有趣的词语,说说理由。    

(2)“呀,我变成了一棵树!”拟声词和感叹号,表达了“我”______之情。            

A. 快乐                                         B. 惊喜                                         C. 难过

(3)文段中的省略号,起到________作用,还可能有________等形状。    

【答案】 (1)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想象力了,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身上冒出树枝,还“痒痒的”。  

“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多么神奇的事情!

(2)B

(3)列举的省略;心形、星形、梯形、六角星……   

【解析】【分析】(1)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省略号的作用:①表明省略的话 ②列举的省略 ③表明说话断断续续。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故答案为:(1)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想象力了,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身上冒出树枝,还“痒痒的”。“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多么神奇的事情!(2)B;(3)列举的省略;心形、星形 梯形 六角星……

 【点评】(1)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窃窃私语:________。

(2)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①第1自然段写了________,第2自然段写了________。

②海参的活动方法是________,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法是________。

(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海底还有哪些声音?仿照文段,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有的像________一样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一样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一样________。

【答案】 (1)私下里小声交谈

(2)海底各种各样的声音;海里的动物的活动方法;靠肌肉伸缩爬行;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赋予贝类人的行为,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小羊;咩咩;老牛;哞哞;鸽子;咕咕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①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②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把“贝类”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4)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私下里小声交谈 (2)海底各种各样的声音、海里的动物的活动方法、靠肌肉伸缩爬行、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赋予贝类人的行为,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4)小羊、咩咩、老牛、哞哞、鸽子、咕咕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①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②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_____看到太阳快落山了_____就下决心说_____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_____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

    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1)在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________看到太阳快落山了________就下决心说________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________

(2)以上片段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三件事,分别是什么?    

(3)我准备这样和时间赛跑:________。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档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困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文中说明赵州桥是最先使用这种设计的词语是________。这种设计的好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大意。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看到赵州桥的设计,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________的,胡须也________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________的。

(1)把下列词语填入句中横线上。  

一翘一翘     一张一张     一突一突

腿末端那副钳子________的,胡须也________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________的。

(2)这句话描写的是________,依次描写了小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小虾________的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一、现代文阅读

8.【答案】 (1)清楚;轻快;陪伴

(2)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3)C

(4)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2)排比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清楚、轻快、陪伴 (2)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3)C;(4) 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9.【答案】 (1)无论;都

(2)不紧不慢地;迫不及待地;耐心十足地

(3)A

(4)性子急

(5)我认为裁缝说的话没有道理,裁缝完全可以改掉慢性子的毛病,给顾客做当季穿的衣服。这样不至于让顾客穿不合季节的衣服被别人笑话了。

(6)他在想:的确是这么回事,裁缝是个慢性子,而我的性子这么急,如果大夏天我穿上厚厚的大棉袄,得让人家笑话死了。不行,还是答应他冬天来取棉袄吧。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无论……都……”

 (2)提示语是指对话中除人物说的话之外的启示说明性的文字,包含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语调、神态、心理等细节,读者凭借提示语可以想象出人物的各种情态,体会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捷达是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3)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②“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

 (4)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这类题实际是要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做好此类题,首先应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再结合关键词语,联系相关段落、前后句来深入理解其思想内容及表达效果。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6)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1)无论、都 (2)不紧不慢地、迫不及待地、耐心十足地 (3)A(4)性子急(5)我认为裁缝说的话没有道理,裁缝完全可以改掉慢性子的毛病,给顾客做当季穿的衣服。这样不至于让顾客穿不合季节的衣服被别人笑话了。(6)他在想:的确是这么回事,裁缝是个慢性子,而我的性子这么急,如果大夏天我穿上厚厚的大棉袄,得让人家笑话死了。不行,还是答应他冬天来取棉袄吧。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提示语的把握能力。

 (3)掌握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

10.【答案】 (1)chūn;cūn;zhuāng;tǎao

(2)5

(3)孩子们挖野菜时,发现许多“金子”,并主动交给村长的

(4)绿油油;白茫茫;紫莹莹;红彤彤

(5)老村长发现的“金子”指的是:孩子们拾金不昧的善良之心。   

【解析】【分析】(1)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2)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一张张”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5)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故答案为:(1)chūn、cūn、zhuāng、tǎao (2)5(3)孩子们挖野菜时,发现许多“金子”,并主动交给村长的 (4)绿油油、白茫茫、紫莹莹、红彤彤 (5)老村长发现的“金子”指的是:孩子们拾金不昧的善良之心。      

 故答案为:(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2)此题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4)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5)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文档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________明月,________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________大海,________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