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化学试题)
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卷的指定位置上。
第一部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C B.Cu C. N D. Ar
2. 光导纤维已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高技术材料。下列物质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 )
A.金刚石 B.大理石 C.铝合金 D.二氧化硅
3. 下列物质能用铝制器皿盛放的是( )
A.稀 B. 稀硫酸 C.浓 D.浓盐酸
4.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
A.锌 B.金刚石 C.铝镁合金窗 D. 金
5. 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每克含碘15mg,镁65mg ,铜2mg,锌1.5mg,锰1mg.此处所标成分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6.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碳酸钠 B.液态氨 C.铝热剂 D. 氢氧化钠
7. 存放照相机、显微镜、食品和药品的包装盒中常可发现一些袋装透明胶状颗粒,该颗粒材料可能的名称及其作用是( )
A、活性炭、吸附剂 B、氯化钠、干燥剂 C、硅胶、干燥剂 D、KMnO4、氧化剂
8. 下列元素中,属于惰性气体元素的是( )
A. 钠 B 氖 C.铝 D. 硅
9. 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 NaCl B. HCl C. NH3 D. NH4Cl
10. 下列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的是( )
A.N2 B.HNO3 C.N2O4 D.NH4C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1.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NaOH溶液又能与盐酸反应的单质是 ( )
A.Al2O3 B. Al C.Al(OH)3 D.NaHCO3
12. 下列物质不能用单质与氯气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A.CuCl2 B.FeCl2 C.HCl D.AlCl3
13.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金 B.酒精 C.硫酸 D.氯化钠
14. 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
A.钠 B.镁 C.铝 D.钾
15. 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二周期VIA族的是( )
A.钠 B.氧 C.氯 D. 硫
16. 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
A.O2、O3 B.H、D、T C.、 D.Na2O、Na2O2
17. 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弱的是( )
A. NaOH B. Mg(OH)2 C. Al(OH)3 D. KOH
18. 现有硫酸钠、硫酸铝、硫酸镁三种无色溶液,可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
A.纯水 B.盐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银溶液
19. 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293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 )
A.118 B.175 C. 47 D.293
20.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C.卤素X-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21. 除去Fe2O3中少量的Al2O3,可选用的试剂是( )
A.HCl B.HNO3 C.氨水 D. NaOH溶液
22. 某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是HRO3,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HR B H2R C RH3 D 不能确定
23. 下列变化中,需要与适当还原剂反应才能完成的是( )
A.CuO → Cu B. KCl→AgCl C.Fe→FeCl3 D.NaHCO3 → CO2
24. 将一定量的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最终不可能有沉淀的是( )
A、硫酸铜溶液 B、盐酸 C、氯化铁溶液 D、氯化铝溶液
25.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O3-、Na+、H+ B.Cu2+、HCO3-、OH-
C.OH-、A13+、SO42- D. Mg2+、Ca2+、NO3-
26. 下列氧化物不能跟铝粉组成铝热剂的是( )
A.Cr2O3 B.MnO2 C.MgO D.V2O5
27. 实验室用Al2(SO4)3制取Al(OH)3,最合适的试剂是( )
A.NaOH B.H2SO4 C.NH3·H2O D.KOH
28. 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 )
A.1:1 B.1:2 C. 1:3 D. 3:2
29. 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
A.盐酸的浓度 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 D.加少量Na2SO4固体
30. 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化合价降为0价
31. 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
A 钢铁腐蚀 B 食物 C 塑料老化 D 工业合成氨
32. 为了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尽可能全部转化为Al(OH)3沉淀,最合适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B.KOH溶液 C.盐酸 D.氨水
33. 在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大气层时,为防止其与空气剧烈摩擦而被烧毁,需在航天飞机外表面安装保护层。该保护层的材料可能为( )
A.铝合金 B.新型陶瓷 C.合金钢 D.塑料
34. 将铜和铁的混合粉末投入到稀中,待反应完全后铁有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 )
A.Fe(NO3)2 B.Cu(NO3)2 C.Fe(NO3)3 D.HNO3
35. 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酸性: HClO4<HBrO4 B.碱性强弱: NaOH > LiOH
C.稳定性:H2S>H2O D.氧化性: I2>Br2>Cl2
36. 下列关于化学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电池放电之后还能再充电
B.充电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充电电池可以无地反复放电、充电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电池
3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CaCO3+2H+ = Ca2++ CO2↑+H2O
B.金属钠与水反应: 2Na +2H2O =2Na+ +2OH-+ H2↑
C.铁溶于稀硫酸中: 2Fe+6H+ = 2Fe3++3H2↑
D.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 + SO42-=BaSO4↓
38. 在Na+和Cl- 两种粒子中,相同的是( )
A.核内质子数 B.核外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 核外电子数
39. 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B.过氧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C.过氧化氢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是强酸 D.过氧化氢是水的同素异形体
40.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 )
A.元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 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41.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HI (g) H2 (g) + I2 (g) ,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是 ( )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HI、H2、I2的浓度相等
C.HI、H2、I2在容器存 D.HI、H2、I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42. 某反应物A的浓度是2.0mol/L , 5min后,A的浓度变为0.5mol/L ,在这5min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 )
A. 0.4 mol·L-1·min-1 B. 0.3 mol·L-1·min-1 C. 0.1 mol·L-1·min-1 D. 0.3mol/L
43. 关于金属腐蚀和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B.在铁表面镀锌可对铁起保护作用
C.在铁船壳上镶嵌铜块能减缓船体的腐蚀
D.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
44.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45. 哈伯因发明了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 mol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完全转化为NH3
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4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只可以转化为热能
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作催化剂以改变该反应的限度
C.SO2和O2合成SO3的反应中,升高温度,该反应速率减小
D.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47. 右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适合于( )
A.用NH4C1和Ca(OH)2反应制取NH3
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12
C.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
D.用浓与Cu反应制取NO2
48. 对于第三周期从左到右的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9. 如右图所示Cu-Zn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离子在负极得电子
B.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铜为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D.电子从铜极流向锌极
50. 10mL0.1mol/L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NaOH溶液v mL,则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三、双选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都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2分,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
51. 一定量的铝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适量的水 C.加入少量CuSO4溶液 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
52 .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g-24)( )
A.2.4g的Mg粉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2NA
B.常温常压下,1L0.2mol/L MgCl2溶液中含Cl- 数为0.2NA
C.常温常压下,22.4L的氧气中含氧原子数为2NA
D.18g H2O含有的电子数10NA
53. 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
| A | SO2有氧化性 | SO2可用于漂白纸浆 |
| B | 高纯单质硅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 | 高纯单质硅可用于制光电池 |
| C | ClO2具有强氧化性 | ClO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
| D | 明矾能净水生成Al(OH)3胶体 | 明矾可用作生活用水的消毒剂 |
A.X的非金属性比Y弱 B.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
55. 已知反应2I-+S2O82-====I2+2SO42-,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色。反应速率可以用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20℃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 实验编号 | C(I-)/ mol•L | C(S2O82-)/ mol•L | t/s |
| 1 | 0.040 | 0.040 | 88.0 |
| 2 | 0.080 | 0.040 | 44.0 |
| 3 | 0.080 | 0.080 | 22.0 |
| 4 | 0.160 | 0.020 | 44.0 |
| 5 | 0.120 | 0.040 | 29.3 |
A.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I- 与S2O82- 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I-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S2O82- 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5个实验中,编号3对应浓度的实验,反应速率最快
第二部分(50分)
四.单选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都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56. 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单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C.氢氧化物呈两性 D.碳酸盐难溶于水
57.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检验FeCl2溶液中的FeCl2是否被氧化 | 向该溶液中滴加硫溶液 |
| B | 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 Na2CO3和SiO2在高温下熔融反应 |
| C |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硫酸 |
| D | 证明Cl2的氧化性比I2的氧化性强 | 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
A.铜片完全消耗时所需要的时间 B.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
C.反应所消耗的物质的量 D.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五、填空题(38分)
59 .(14分)
工业上回收利用某合金废料(主要含Fe、Cu、Co、Li等,已知Co、Fe都是中等活泼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
足量空气
①H2O2
高温焙烧
Li2CO3
②氨水
(1)金属M为 ,操作1为 。
(2)加入H2O2的作用是酸性环境中将Fe2+氧化为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加入氨水的作用是 。
(3)充分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Li2CO3微溶于水,其饱和溶液的浓度与温度关系见下表。操作2中,蒸发浓缩后必须趁热过滤,其原因是 。
| 温度/℃ | 10 | 30 | 60 | 90 |
| 浓度/mol・L-1 | 0.21 | 0.17 | 0.14 | 0.10 |
(1)若湿法处理铝土矿,用强酸浸取时,所得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 。
(2)铝硅合金材料中若含铁,会影响其抗腐蚀性。原因是 。
(3)焙烧除铁反应:4(NH4)2SO4 + Fe2O3 2NH4Fe(SO4)2 + 3H2O + 6NH3↑(Al2O3部分发生类似反应)。氧化物转化为硫酸盐的百分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最适宜焙烧温度为 。指出气体Ⅰ的用途
(任写一种)。
(4)操作①包括:加水溶解、 。若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含铝微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用焦炭还原SiO2、Al2O3会产生中间体SiC、Al4C3,任写一个高温下中间体又与Al2O3反应生成铝、硅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
61. (12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有关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A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装置B中的溶液出现浑浊,该实验证明SO2具有 性 。
(3)实验后,测定装置C中溶液呈碱性。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呢?大家有不同意见:①是生成的Na2SO3发生水解反应:SO32-+ H2O HSO3-+ OH-,导致溶液呈碱性;②是氢氧化钠有剩余。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哪种意见成立。选用下列试剂进行实验:Na2SO3溶液、酚酞溶液、氯水、BaCl2溶液、稀硫酸
|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 I |
惠州市2014-2015学年下学期理科或未分科高一化学期末考参
一、单项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共10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B | D | C | C | D | C | C | B | D | B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B | B | B | D | B | A | C | C | B | C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D | C | A | B | D | C | C | A | D | C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D | D | B | A | B | D | B | C | A | B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D | B | C | A | C | D | C | B | B | B |
| 51 | 52 | 53 | 54 | 55 | |||||
| AD | AD | BC | BC | BC |
| 56 | 57 | 58 | |||||||
| C | B | B |
59、(14分)
(1)Cu(2分,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过滤(2分)
(2)2Fe2++H2O2+2H+=2Fe3++2H2O(3分,未配平扣1分);
使Fe3+ 转化为Fe(OH) 3沉淀(2分)
(3)4CoC2O4・2H2O+3O2 2Co2O3+8 H2O+8CO2(3分,配平错误扣1分)
(4)减少Li2CO3的溶解损失(2分)
60. (12分)(1)Al3+、Fe3+(2分,答对一个得1分)
(2)铁与铝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铝的腐蚀(2分)
(3)300℃(1分) 氮肥、用硫酸吸收气体(氨气)循环到焙烧过程中等(2分)
(4)过滤(1分) Al3++4OH- = AlO2-+2H2O或Al3++4OH- = Al(OH)4-(2分)
(5)Al4C3+Al2O36Al+3CO↑ 或3SiC+Al2O33Si+2Al+3CO↑ (2分)
61.(12分)
(1) Na2SO3(固)+H2SO4(浓)= Na2SO4 + SO2↑+ H2O(2分)
(2) 氧化性(2分)
(3)
|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 I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酞(1分),然后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1分) | 溶液先变红(1分),然后产生沉淀(1分),最后若红色褪去,则说明①正确 (1分) 若红色不能褪去,则说明②正确。(1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