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秦始皇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此制度的理论来源是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法家 C.道 家 D.墨家
2.“舍已为人传道去,唐风洋溢奈良城”称赞的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
A.张骞 B.班超 C.鉴真 D.玄奘
3.中医中药现在风靡世界,出现在我国明代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千金方》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4.170年前,有一场伟大的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这场运动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郑成功收复 D.义和团运动
5.1921年,中国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领导工人运动 D.领导工农运动
6.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科学家,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成纯碱,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业的垄断,这位科学家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严复 D.魏源
8.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此格局形成的顺序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内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9.20世纪80年代,面对世界新技术的挑战,中国制定了“863计划”,1996年列入的是
A.生物技术 B.信息技术 C.航天技术 D.海洋高技术
10.下列内容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④坚持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 )二十五没有交往了啊!”你认为这位总统是
A.里根 B.卡特 C.肯尼迪 D.尼克松
12.17年7月14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今日无事”。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A.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B.资产阶级颁布了《宣言》
C.拿破仑发动了政变 D.反法联军开始攻打法国
13.19世纪中后期,和日本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比较两国的改革,相同之处有 ①摆脱民民族危机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废除了农奴制度 ④保留了封建残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A.创立了经典力学、研制改良蒸汽机 B.创立了相对论、研制成功内燃机
C.创立了电磁学理论、研制成功飞机 D.发明了计算机、制成第一台蒸汽机车
15.被列宁称为“的镜子”的文学巨匠是
A.莎士比亚 B.奥斯特洛夫斯基 C.肖洛霍夫 D.托尔斯泰
16.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用它作为自己建立政权的指导思想,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 C.十月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7.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什么条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1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是
A.1945年2月 B.1945年5月8日 C.1945年8月15日 D.1945年9月2日
19.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欧洲联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银行 D.亚太经合组织
20.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其原因错综复杂,在宗教矛盾中犹太教、教、教都把一座城市看作自己的“圣城”,这座城市是
A.麦加 B.耶路撒冷 C.罗马 D.麦地那
二、读图题(共5分)
21.读图,回答问题
(1)依据四幅图文资料,按顺序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
(2)图三中的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的伟大意义是什么?(1分)
(1)图一是洋务运动(1分) 图二是戊戍变法(或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运动。(1分)
图三是辛亥(1分) 图四是新文化运动(1分)
(2)辛亥的历史意义是:辛亥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分)(1分)
三、材料解析题(筚22题、第23题各10分,共20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5月3日晚,学生在北京大以科礼堂集会。进步记者邵飘萍在会上报告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失败的经过和原因,学生们听了悲愤交加,痛器失声,一个学生当场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曹汝霖、陆宗祥,举行示威活动。”
材料二:
根据材料回答:
(1)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引发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2分)
(2)这场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这场运动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什么?(5分)
(1)1919年,(1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正当要求被拒绝)。(1分)
(2)北洋被迫释放被捕学生(1分)八面曹汝霖等卖的职务(1分)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1分)
(3)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1分)
爱国主义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最求真理的精神、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学生打出其中两点即可得分)(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电灯将博览会的展馆照的通明透亮……
(1)第一次工业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它兴起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工业的发展,使人类由_______时代进入到________时代。(4分)
(2)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在哪四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4分)
(3)试举一例科技成果,并说明它给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2分)
(1)英国(1分)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分)蒸汽时代(1分)电气时代(1分)
(2)原子能(1分)计算机(1分)航天技术(1分)生物工程(1分)
(3)如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我们可以迅速查阅各种信息(只要学生说出三次的任意成果并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四、问答题(第24小题8分,第25小题7分,共15分)
2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互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分)
(1)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此措施有什么历史意义?(5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实行这种形式的结果如何?(3分)
(1)实行土地改革运动。(1分)历史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1分)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1分)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1分)大大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安徽凤阳小岗村,(1分)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1分)
25.80年前一场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当前金融危机再次波及全球,引起世界经济动荡。据此回答问题:(7分)
(1)两次危机都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80年经济危机出现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2)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国纷纷紧急出台措施来应对危机,你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如何应对?(2分)
(1)美国(1分)措施: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1分)是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或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了加强)(1分)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1分)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或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分)
(2)加强宏观调整,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脱技术落后、只制造不创造的局面;积极拉动内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家电下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等。(学生打出任意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